"沧海月明珠有泪" | 田老师推荐最值得聆听的肖邦钢琴家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告诉我还有什么是完好如初的……

(欧阳江河)

“沧海月明珠有泪”:

谁是最好的肖邦钢琴家

01 科尔托 Alfred Cortot

科尔托

Alfred Cortot

最有腔调的肖邦钢琴家——科尔托。法国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钢琴学派最能体现古典音乐中的贵族精神:有技不炫,尊重与钻研传统艺术,追求每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音符,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并且内在的情感力量也绝不含糊。

世上所有钢琴家都弹肖邦,问谁弹的最好?普通乐迷会说,鲁宾斯坦,资深乐迷则推荐: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他弹的肖邦不是最完美,却是最迷人的。不可方物,不可捉摸,也不可模仿。

——田艺苗

? 相关阅读 ?

田艺苗 | 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上)

田艺苗 | 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下)

科尔托: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

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1877~1962)法国钢琴家,指挥家。1877年生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尼温。

科尔托的演奏,刚中带柔,又柔中带刚,触键时的声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再加上他对于肖邦作品独有的想象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尔托独有的风格。科尔托对肖邦尤其情有独钟,他演奏的肖邦以自由节奏闻名于世,与鲁宾斯坦的肖邦作品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是以性格和智慧取胜,而不是以准确见长。

科尔托的演奏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的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丰富的表情。曾编注许多钢琴作品,讲述钢琴技巧、表现颇多卓见。他的演奏把作品中优美的抒情和高贵的诗人气质表露无遗。

正如科尔托的弟子所说的那样:“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

最喜欢科尔托,他弹肖邦, 没有谁可以比他更好了,鲁宾斯坦很高贵,但鲁宾斯坦却不是诗人,不够诗意,科尔托却是个大诗人。——傅聪

02 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20世纪最正宗的肖邦钢琴家——鲁宾斯坦。鲁宾斯坦的老派绅士弹法,端然典雅,呈现肖邦珠玉之完美:大概最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肖邦风格。准确,清雅,超然物外,不在细节周围使劲忙活。

——田艺苗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

若要指出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演奏有何特出之处,那就是鲁氏对其独特品味的自傲之气、对风格的自信满满、以及注重整体而非零碎小节的作风。最能表现以上特色的录音莫过于作品22(光辉大波兰舞曲)当中的“平稳的行板”乐段。这个录音展现出高贵的冷静和内省:在c小调夜曲速度加倍乐段的挽歌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也能以清晰的旋律与对位旋律线,将旋律与伴奏一丝不苟的区分开来:在升f小调夜曲当中的宣叙调乐段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也以优雅的姿态准确诠释其中蕴含的某种挥之不去的晦暗感;而他弹奏的A大调波兰舞曲犹如波兰受压迫时的呐喊,直让误以为这个作品该以军乐队演奏为宜的庸人自惭形秽。同样的,在弹奏挽歌般的升c小调圆舞曲时,今日一些受过良好训练,但声音晦涩不明的年轻钢琴家们,或许很难企及阿图尔·鲁宾斯坦乐句的歌唱性与圆润。作品27夜曲的演奏是如此优雅而富于对比,有谁能像他一般,让肖邦一连串的音符跃然纸上,化作如此佳韵?有谁像他一样,能令“船歌”中如火雨般的阵阵乐音化为如此滔滔雄辩?

03 邓泰山 Dang Thai Son

邓泰山

Dang Thai Son

最智慧的肖邦钢琴家——邓泰山。1981年,越南钢琴家邓泰山获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之后录了肖邦独奏作品专辑。 听泰山叔现场,个性端显。一听就知道是一位东方人在弹,也可以听出他是卧龙岗上散淡之人。他的线条圆润,结构更平面感,音色甜蜜,松弛。弹得夜色芬芳,还能圆满如画。

邓泰山出生在1958年的越南河内,当时越南战事不断,父母带着他,让一头牛驮着钢琴,搬到防空洞里去练琴。邓老师为人淳朴,他的音乐色彩绚丽而风格淡泊,大奖和战争好像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在越南这个贴近雨水和土地的国家,肖邦会融化,听来像风过竹林,燕去寒潭,这大概是最智慧的肖邦。

——田艺苗

? 扫描以下二维码收听邓泰山肖邦专辑 ?

邓泰山(Dang Thai Son;1958—),男,越南钢琴家,1980年获得第10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亚洲钢琴家。20年后,中国钢琴家李云迪才再次问鼎这一赛事;自1980年获奖后,他的国际音乐事业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

邓泰山曾说:“艺术家应更关注自己的艺术造诣,必须接受老天赐予的人生体验,这是我的人生哲学。名望不是最重要的,做人的真谛是为了追求幸福,享受人生。即便是经历人生的痛苦,乐观地看,同样是演奏悲剧作品时的内心素材。想要演奏出感人的音乐,这不是老师所能传授的。”

巴黎《音乐世界》:“邓泰山的演奏权威、智慧和无可指责的风格达到音乐敏感性的最深境界。”

加拿大《渥太华居民报》:“钢琴家展示了令人惊奇的技巧。”

德国的《邮报》:“可以用高雅和精确定义的一场演出,真正遇到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钢琴家,一名键盘上的诗人。”

法国巴黎《世界报》:“声音洪亮润泽,诱人的光效应,几乎不触摸键盘的轻奏乐段,光芒四射的演奏,一名非凡的艺术家。”

德国的《法兰克福公报》:“他凭着可靠的,令人惊异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表现手法,成为最高级的钢琴家。”

英国的《时报》:“令人陶醉,充满活力,特别是河内出生的邓泰山带着直率和敏感演奏时,其手指技巧掌握极有分寸,保证了诗意和效果之间的平衡。”

那个越南人(邓泰山)完全应该拿金奖,他是当之无愧的!他是一个很好的肖邦作品演奏家。——傅聪

04 李帕蒂 Dinu Lipatti

李帕蒂

Dinu Lipatti

最完美的肖邦钢琴家——李帕蒂。李帕蒂弹的肖邦《第8号夜曲》,降D大调。诠释夜色,幽深如水的音符,一个黯然惆怅的肖邦。33岁时李帕蒂因白血病去世,留下几卷无可挑剔的录音。

——田艺苗

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1917~1950)是最神秘的钢琴家之一,尽管自他英年早逝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大部分的钢琴文献不比印在他那些经常再版、值得称颂的唱片上能知道得更多。然而,在他去世前,李帕蒂已经被高度评价为最伟大的钢琴家和音乐家之一。

托斯卡尼尼1946年在斯卡拉听了李帕蒂演奏的肖邦E小调协奏曲后,成为一个坚定的崇拜者,首先是在排演中——李帕蒂询问大师是否愿意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他将很乐意照做,”(说来奇怪)——然后是在音乐会上,表示说“最终我们得到一个没有反复无常(caprices)的肖邦,而且使用了我喜欢的自由速度。”

他演奏中惊人的清澈和对音乐性探索的诠释,使李帕蒂赢得了那个时代的音乐名人的认可与赞美。钢琴家中诸如巴克豪斯、科尔托,菲舍尔,哈丝姬尔,肯普夫和施纳贝尔都是他的朋友和支持者,同样还有乐坛其它领域的音乐家——安塞美,布朗热,贵诺(Cuenod),杜卡斯,埃乃斯库,霍格,马克维奇(Markevich),梅纽因,普朗克,托斯卡尼尼等等……注意到李帕蒂“杰出天赋”的科尔托,称呼他为“钢琴家领域中真正的新发现。”在他去世时写道“没有什么能教给你,事实上只有一样,那就是向你学习。”当弗朗克·马丁第一次听到李帕蒂演奏,他“感到有什么不平常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从来没有听到钢琴像这样被弹奏。”普朗克把他描述为一个“神圣之灵的艺术家,”霍格则说他“首先是一个音乐家,其次,才是一个钢琴家。”卡拉杨描述他的演奏如同“不再是钢琴的声音,而是最纯粹的音乐” 。

05 傅聪 Fu Ts’ong

傅聪

Fu Ts’ong

绝美的肖邦钢琴家——傅聪。来听傅聪老师吧。他的肖邦是绝美。高贵、诗意、精致、纤尘不染,只因天上有。傅老一定是真爱,爱地惶恐慎微,几乎没法自在应对了……

——田艺苗

傅聪(Fu Ts’ong),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是唯一的中国选手,也是音乐资历最为薄弱的一位选手,经三轮比赛,他以与前两名相近的分数获第三名,还获《玛祖卡》演奏最优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虽为第三,但傅聪的演奏魅力,足以使他成为该届比赛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演绎肖邦我说不上是权威,我不过是他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熟读后主词”,就基本上是肖邦的精神。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故国之情”,还深一些的,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尽的怀念!这种无穷尽的怀念不光是对故土的怀念,那种感情深入在他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啊!这是讲肖邦音乐的那种境界,他其实是一个根植得很深的音乐家。……肖邦古典的根是很深的。他的音乐和声非常丰富,同时对位复调的程度非常高,不像巴赫的,一听就是对位,他的不是,可是又无处不在。可以说,他的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线条的艺术,尤其是黄宾虹山水画里的艺术,有那种化境、自由自在的线条……一般人弹肖邦,只晓得听旋律。肖邦的旋律是很美,可是在旋律美之外人们往往忽略掉了它其它声部的旋律。他的音乐是上头有个美丽线条在那儿,下头还有几个美丽线条无孔不入,有很多的表现。除此之外,肖邦音乐还有和声的美。不像一般的弹钢琴,右手是旋律的话,左手就是伴奏,肖邦的音乐里没有伴奏,里头都是音乐,都有丰富的内容。为什么人们都说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音乐真是最接近于诗!——傅聪

06 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天才少年肖邦钢琴家——齐默尔曼。1975年,19岁的波兰少年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在肖邦钢琴大赛现场演奏。齐默尔曼一直优雅谦和,偶尔神情落寞。这场比赛记录下当年如清泉奔腾的青春气息。他一头金发,脸上的苍白和迷惘都极像肖邦。后来他获得那一届的第一名和马祖卡、波兰舞曲演奏奖。

——田艺苗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1956年出生于波兰的扎布热市。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973年获得波兰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翌年获得波兰普罗克菲耶夫钢琴大赛的金奖。1975年,19岁的Zimerman获得了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也由此正式步入世界性演出生涯。

齐默尔曼以演奏肖邦得到音乐生涯的真正突破,也就是在华沙肖邦钢琴大赛中赢得首奖,虽然赛前他就已被普遍看好。他那光辉灿烂的技巧、令人折服的说服力和自然度,以及他在舞台上明朗可亲的人格,都极其杰出。然而他却永远谦虚而自信,发出不凡的智慧光采。

不管是从个别的音符、和声间精巧的平衡,乃至精准的音色控制来总体评析,都可以把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琴艺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兰杰利相提并论。他们两人都有极度敏感的个性,曲目选舍与诠释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肖邦F小调幻想曲和李斯特《死之舞》中流露的能量和气质。无论从其表现的乐曲细节或整体演奏格局,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肖邦F小调幻想曲似乎想制造一个立即的整体印象。李斯特《死之舞》和德彪西前奏曲(两册作品精选集)的演奏音色则是完美无瑕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乐曲所有细节,让每位听众印象深刻。

肖邦与乔治桑在诺昂别墅的沙龙

田艺苗: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

现已开放微信服务号订阅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告诉我还有什么是完好如初的……

(欧阳江河)

“沧海月明珠有泪”:

谁是最好的肖邦钢琴家

01 科尔托 Alfred Cortot

科尔托

Alfred Cortot

最有腔调的肖邦钢琴家——科尔托。法国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钢琴学派最能体现古典音乐中的贵族精神:有技不炫,尊重与钻研传统艺术,追求每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音符,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并且内在的情感力量也绝不含糊。

世上所有钢琴家都弹肖邦,问谁弹的最好?普通乐迷会说,鲁宾斯坦,资深乐迷则推荐: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他弹的肖邦不是最完美,却是最迷人的。不可方物,不可捉摸,也不可模仿。

——田艺苗

? 相关阅读 ?

田艺苗 | 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上)

田艺苗 | 科尔托,只有科尔托(下)

科尔托: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

阿尔弗雷德·德尼·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1877~1962)法国钢琴家,指挥家。1877年生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尼温。

科尔托的演奏,刚中带柔,又柔中带刚,触键时的声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再加上他对于肖邦作品独有的想象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尔托独有的风格。科尔托对肖邦尤其情有独钟,他演奏的肖邦以自由节奏闻名于世,与鲁宾斯坦的肖邦作品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是以性格和智慧取胜,而不是以准确见长。

科尔托的演奏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的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丰富的表情。曾编注许多钢琴作品,讲述钢琴技巧、表现颇多卓见。他的演奏把作品中优美的抒情和高贵的诗人气质表露无遗。

正如科尔托的弟子所说的那样:“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

最喜欢科尔托,他弹肖邦, 没有谁可以比他更好了,鲁宾斯坦很高贵,但鲁宾斯坦却不是诗人,不够诗意,科尔托却是个大诗人。——傅聪

02 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20世纪最正宗的肖邦钢琴家——鲁宾斯坦。鲁宾斯坦的老派绅士弹法,端然典雅,呈现肖邦珠玉之完美:大概最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肖邦风格。准确,清雅,超然物外,不在细节周围使劲忙活。

——田艺苗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

若要指出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演奏有何特出之处,那就是鲁氏对其独特品味的自傲之气、对风格的自信满满、以及注重整体而非零碎小节的作风。最能表现以上特色的录音莫过于作品22(光辉大波兰舞曲)当中的“平稳的行板”乐段。这个录音展现出高贵的冷静和内省:在c小调夜曲速度加倍乐段的挽歌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也能以清晰的旋律与对位旋律线,将旋律与伴奏一丝不苟的区分开来:在升f小调夜曲当中的宣叙调乐段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也以优雅的姿态准确诠释其中蕴含的某种挥之不去的晦暗感;而他弹奏的A大调波兰舞曲犹如波兰受压迫时的呐喊,直让误以为这个作品该以军乐队演奏为宜的庸人自惭形秽。同样的,在弹奏挽歌般的升c小调圆舞曲时,今日一些受过良好训练,但声音晦涩不明的年轻钢琴家们,或许很难企及阿图尔·鲁宾斯坦乐句的歌唱性与圆润。作品27夜曲的演奏是如此优雅而富于对比,有谁能像他一般,让肖邦一连串的音符跃然纸上,化作如此佳韵?有谁像他一样,能令“船歌”中如火雨般的阵阵乐音化为如此滔滔雄辩?

03 邓泰山 Dang Thai Son

邓泰山

Dang Thai Son

最智慧的肖邦钢琴家——邓泰山。1981年,越南钢琴家邓泰山获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之后录了肖邦独奏作品专辑。 听泰山叔现场,个性端显。一听就知道是一位东方人在弹,也可以听出他是卧龙岗上散淡之人。他的线条圆润,结构更平面感,音色甜蜜,松弛。弹得夜色芬芳,还能圆满如画。

邓泰山出生在1958年的越南河内,当时越南战事不断,父母带着他,让一头牛驮着钢琴,搬到防空洞里去练琴。邓老师为人淳朴,他的音乐色彩绚丽而风格淡泊,大奖和战争好像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在越南这个贴近雨水和土地的国家,肖邦会融化,听来像风过竹林,燕去寒潭,这大概是最智慧的肖邦。

——田艺苗

? 扫描以下二维码收听邓泰山肖邦专辑 ?

邓泰山(Dang Thai Son;1958—),男,越南钢琴家,1980年获得第10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亚洲钢琴家。20年后,中国钢琴家李云迪才再次问鼎这一赛事;自1980年获奖后,他的国际音乐事业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

邓泰山曾说:“艺术家应更关注自己的艺术造诣,必须接受老天赐予的人生体验,这是我的人生哲学。名望不是最重要的,做人的真谛是为了追求幸福,享受人生。即便是经历人生的痛苦,乐观地看,同样是演奏悲剧作品时的内心素材。想要演奏出感人的音乐,这不是老师所能传授的。”

巴黎《音乐世界》:“邓泰山的演奏权威、智慧和无可指责的风格达到音乐敏感性的最深境界。”

加拿大《渥太华居民报》:“钢琴家展示了令人惊奇的技巧。”

德国的《邮报》:“可以用高雅和精确定义的一场演出,真正遇到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钢琴家,一名键盘上的诗人。”

法国巴黎《世界报》:“声音洪亮润泽,诱人的光效应,几乎不触摸键盘的轻奏乐段,光芒四射的演奏,一名非凡的艺术家。”

德国的《法兰克福公报》:“他凭着可靠的,令人惊异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表现手法,成为最高级的钢琴家。”

英国的《时报》:“令人陶醉,充满活力,特别是河内出生的邓泰山带着直率和敏感演奏时,其手指技巧掌握极有分寸,保证了诗意和效果之间的平衡。”

那个越南人(邓泰山)完全应该拿金奖,他是当之无愧的!他是一个很好的肖邦作品演奏家。——傅聪

04 李帕蒂 Dinu Lipatti

李帕蒂

Dinu Lipatti

最完美的肖邦钢琴家——李帕蒂。李帕蒂弹的肖邦《第8号夜曲》,降D大调。诠释夜色,幽深如水的音符,一个黯然惆怅的肖邦。33岁时李帕蒂因白血病去世,留下几卷无可挑剔的录音。

——田艺苗

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1917~1950)是最神秘的钢琴家之一,尽管自他英年早逝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大部分的钢琴文献不比印在他那些经常再版、值得称颂的唱片上能知道得更多。然而,在他去世前,李帕蒂已经被高度评价为最伟大的钢琴家和音乐家之一。

托斯卡尼尼1946年在斯卡拉听了李帕蒂演奏的肖邦E小调协奏曲后,成为一个坚定的崇拜者,首先是在排演中——李帕蒂询问大师是否愿意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他将很乐意照做,”(说来奇怪)——然后是在音乐会上,表示说“最终我们得到一个没有反复无常(caprices)的肖邦,而且使用了我喜欢的自由速度。”

他演奏中惊人的清澈和对音乐性探索的诠释,使李帕蒂赢得了那个时代的音乐名人的认可与赞美。钢琴家中诸如巴克豪斯、科尔托,菲舍尔,哈丝姬尔,肯普夫和施纳贝尔都是他的朋友和支持者,同样还有乐坛其它领域的音乐家——安塞美,布朗热,贵诺(Cuenod),杜卡斯,埃乃斯库,霍格,马克维奇(Markevich),梅纽因,普朗克,托斯卡尼尼等等……注意到李帕蒂“杰出天赋”的科尔托,称呼他为“钢琴家领域中真正的新发现。”在他去世时写道“没有什么能教给你,事实上只有一样,那就是向你学习。”当弗朗克·马丁第一次听到李帕蒂演奏,他“感到有什么不平常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从来没有听到钢琴像这样被弹奏。”普朗克把他描述为一个“神圣之灵的艺术家,”霍格则说他“首先是一个音乐家,其次,才是一个钢琴家。”卡拉杨描述他的演奏如同“不再是钢琴的声音,而是最纯粹的音乐” 。

05 傅聪 Fu Ts’ong

傅聪

Fu Ts’ong

绝美的肖邦钢琴家——傅聪。来听傅聪老师吧。他的肖邦是绝美。高贵、诗意、精致、纤尘不染,只因天上有。傅老一定是真爱,爱地惶恐慎微,几乎没法自在应对了……

——田艺苗

傅聪(Fu Ts’ong),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是唯一的中国选手,也是音乐资历最为薄弱的一位选手,经三轮比赛,他以与前两名相近的分数获第三名,还获《玛祖卡》演奏最优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肖邦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虽为第三,但傅聪的演奏魅力,足以使他成为该届比赛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演绎肖邦我说不上是权威,我不过是他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熟读后主词”,就基本上是肖邦的精神。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故国之情”,还深一些的,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尽的怀念!这种无穷尽的怀念不光是对故土的怀念,那种感情深入在他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啊!这是讲肖邦音乐的那种境界,他其实是一个根植得很深的音乐家。……肖邦古典的根是很深的。他的音乐和声非常丰富,同时对位复调的程度非常高,不像巴赫的,一听就是对位,他的不是,可是又无处不在。可以说,他的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线条的艺术,尤其是黄宾虹山水画里的艺术,有那种化境、自由自在的线条……一般人弹肖邦,只晓得听旋律。肖邦的旋律是很美,可是在旋律美之外人们往往忽略掉了它其它声部的旋律。他的音乐是上头有个美丽线条在那儿,下头还有几个美丽线条无孔不入,有很多的表现。除此之外,肖邦音乐还有和声的美。不像一般的弹钢琴,右手是旋律的话,左手就是伴奏,肖邦的音乐里没有伴奏,里头都是音乐,都有丰富的内容。为什么人们都说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音乐真是最接近于诗!——傅聪

06 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天才少年肖邦钢琴家——齐默尔曼。1975年,19岁的波兰少年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在肖邦钢琴大赛现场演奏。齐默尔曼一直优雅谦和,偶尔神情落寞。这场比赛记录下当年如清泉奔腾的青春气息。他一头金发,脸上的苍白和迷惘都极像肖邦。后来他获得那一届的第一名和马祖卡、波兰舞曲演奏奖。

——田艺苗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1956年出生于波兰的扎布热市。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973年获得波兰全国钢琴比赛第一名,翌年获得波兰普罗克菲耶夫钢琴大赛的金奖。1975年,19岁的Zimerman获得了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也由此正式步入世界性演出生涯。

齐默尔曼以演奏肖邦得到音乐生涯的真正突破,也就是在华沙肖邦钢琴大赛中赢得首奖,虽然赛前他就已被普遍看好。他那光辉灿烂的技巧、令人折服的说服力和自然度,以及他在舞台上明朗可亲的人格,都极其杰出。然而他却永远谦虚而自信,发出不凡的智慧光采。

不管是从个别的音符、和声间精巧的平衡,乃至精准的音色控制来总体评析,都可以把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琴艺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兰杰利相提并论。他们两人都有极度敏感的个性,曲目选舍与诠释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肖邦F小调幻想曲和李斯特《死之舞》中流露的能量和气质。无论从其表现的乐曲细节或整体演奏格局,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肖邦F小调幻想曲似乎想制造一个立即的整体印象。李斯特《死之舞》和德彪西前奏曲(两册作品精选集)的演奏音色则是完美无瑕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乐曲所有细节,让每位听众印象深刻。

肖邦与乔治桑在诺昂别墅的沙龙

田艺苗: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

现已开放微信服务号订阅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相关文章

  • 葬礼进行曲教案
  • 葬礼进行曲教案 作品分析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这首乐曲很有深度,它饱含了一个民族内心的诉说.哀怨.庄严.激情. 乐曲创作背景 有一次,肖邦来到法国画家齐姆(1821-1911)的画室解闷.当时,肖邦正为法国传说中 ...查看


  • 「潭州音乐学院」钢琴指法练习
  • 指法.技巧和生动的音乐 索罗门·米科夫斯基(Solomon Mikowsky)是一位引人瞩目的著名钢琴教育家.他的一位学生曾如此形容他:"他能充分地发掘我的音乐才能和提高我的音乐审美能力."还有的学生说:"他是 ...查看


  • 西方文明中的交响乐
  • 西方文明中的交响乐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现在所提及的西方音乐实际上是从十六世纪末开始,由其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这一期间,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 ...查看


  • 怎样欣赏交响乐.歌剧.古典和美声这类音乐?
  • ★★★★★★★★★★★★★★★声明★★★★★★★★★★★★★★★★★ 本文为非营利性质,亦无任何广告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以下唱片封面图片均扫描自印刷版本,未作任何修改,且已做降低分辨率处理.所有唱片封面图片仅限本文于本网页的配图,严禁转 ...查看


  • 荐书 | [如何听懂音乐]
  • ▲ 最近单曲循环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第三乐章 如今,古典音乐似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我们跑步时,或是在厨房准备晚餐时,用不了多久我们听到的音乐,就变成了一片模糊混沌的声音,进而沦为了生活中的背景音乐. &qu ...查看


  • 肖邦作品总汇
  • 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 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 ...查看


  •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田祖军
  • 高中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班级:高一(1) 授课:田祖军 时间:2011年4月29日下午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1.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时间的 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2.了解贝多 ...查看


  •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 第一课 <我爱中华> 第2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我爱中华>二声部 2.讲述与理解主歌与副歌 教学过程: 一.<我爱中华>二声部学习 1.聆听与模仿 教师播放副歌部分的范唱,引导学生聆听并用心感受二声部 ...查看


  •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