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轴网形成过程
一、南昌自然地理条件
南昌位于东经115°26′至 16°35′、北纬28°10′、至 29°11′之间,地处江西省中偏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畔,辖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五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大面积的水域,具有优越的水资源,赣江以东称之为昌南城,以西为昌北城。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二、南昌在历史上的发展
早在5000多年,在齐城冈(今南钢中学)、马井(今向塘镇)、淌里湖等数十处就有居民居住,这是最早居住在南昌的人群。到三千年前,青云谱至艾溪湖已形成弧形的居民居住密集点。但直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零一年),才得名“南昌”,并以土筑“灌城”,方圆十里八十四步,城址在今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黄城寺一带。后经东晋新辟二门,唐初增筑城西南隅,七九八年再次改造
并加高,八零九年扩建城东北隅,北宋突
破唐代市坊制的格局,改为市坊合一,并
扩城为“周三十一里”、十六门,一一三
六年改为十二门,明代城墙改建为周长约
十四里,辟七门。万历年间修通城内九津,
整治湖泊,形成“三湖九津”的排水系统。
此时南昌市范围面积为5平方公里,
城墙坚固,却也显得十分闭塞,是典型的
防御式布局。城内的水系交通基本遵循了
棋盘式的布局,但在其东部因湖泊众多,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昌府志》 水路交通排布没有规律,也不整齐,只 三湖九津图复原 是顺应湖泊与地势稀疏排布。
三、南昌布局变化的几个重要时间段
1、1907年前,稳定时期。
1905年属于清末民初。南昌市还未遭受战争摧残,社
会发展平稳,城市格局除向南扩充外,没有较大的改
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昌市的城墙依然完整保
存着,防御功能明显。城区划分清晰明确。道路整体
采用棋盘式布局,顺江、湖略有转变。但是道路主次
区分还不明显,并没有明确的中轴线,只是在中心区
的几条主要道路延伸较广。赣江东西没有连通,南昌
城区之外的地段基本没有开发。
2、1907年至1949年,改造时期
民初时期,国民政府开始改造南昌城。拆除城墙,修建大桥,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开始逐渐加强。1727年修建了环城马路,1928年,城市内部错乱的小路被整合,并对多处道路进行了扩宽,修葺主要交通干道。中正大桥拉近了赣江西东的距离。市区周边也出现多条铁路及交通道路。开始有了明显的纵轴线,遵循方格网的道路规划。
到1949年,民德路,象山路成为初始横纵轴线,道路间关系明确。在城市
1949年南昌市区地图
北部扩充了四条经路三条纬路。此外城区内出现了许多公共建筑与空间。中山纪念堂,万寿宫,省图书馆,省会体育馆,公园等。城市空间规划由单纯的组织人流车流向构造丰富的活动空间方面发展。
3、1949年至2005年,城区扩散时期。
建国后,城市用地已不
能满足需求。城区开始
向外扩张。从1977年
的南昌市地图可以看
出,最开始扩张的区域
是呈点状分布的,并没
有连成一片。主要分布
在南侧与西侧。道路较
之前更为规整,新增九
江路,站前西路、孺子
路三条横向道路。形成
1977年南昌市区地图 五纵七横共十二条交 通干线。
后来随着经济的快速提升,城市规划学的逐步深入。城市开始大面积跳跃式的向外扩张。同时,积极改造老城区,提高土地利用率。1982年后赣江西部大面积纳入规划范围,城市实现了跨江发展。“一江两岸”的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城市发展方向更为人性化,修建市民广场等多处公共开放空间,注重人文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建立生态保护圈。
4、当前格局
时至今日,南昌市形成清晰的环形放
射加方格网的轴网布局。中轴线始于东侧
瑶湖大桥,途经紫阳大道,经过北京东路
—北京西路—八一广场—中山路—过赣
江隧道(拟) —新市政中心—会展路—红湾
公路—红湾大道。区段两旁贯穿七大领
域,依次布局体育休闲区;交通枢纽;金
融区;商业中心区;娱乐区;赣文化和红
色文化区。设置赣江东岸沿江景观带(朝
阳洲生米大桥至滕王阁段),长9公里,
总面积225万㎡。
南昌市轴网的形成过程是也是这座城市区域不断扩张的体现,从封建闭塞到多元开放。从杂乱细碎到规整全面。为今后城市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昌市轴网形成过程
一、南昌自然地理条件
南昌位于东经115°26′至 16°35′、北纬28°10′、至 29°11′之间,地处江西省中偏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畔,辖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五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大面积的水域,具有优越的水资源,赣江以东称之为昌南城,以西为昌北城。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也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二、南昌在历史上的发展
早在5000多年,在齐城冈(今南钢中学)、马井(今向塘镇)、淌里湖等数十处就有居民居住,这是最早居住在南昌的人群。到三千年前,青云谱至艾溪湖已形成弧形的居民居住密集点。但直至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零一年),才得名“南昌”,并以土筑“灌城”,方圆十里八十四步,城址在今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黄城寺一带。后经东晋新辟二门,唐初增筑城西南隅,七九八年再次改造
并加高,八零九年扩建城东北隅,北宋突
破唐代市坊制的格局,改为市坊合一,并
扩城为“周三十一里”、十六门,一一三
六年改为十二门,明代城墙改建为周长约
十四里,辟七门。万历年间修通城内九津,
整治湖泊,形成“三湖九津”的排水系统。
此时南昌市范围面积为5平方公里,
城墙坚固,却也显得十分闭塞,是典型的
防御式布局。城内的水系交通基本遵循了
棋盘式的布局,但在其东部因湖泊众多,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昌府志》 水路交通排布没有规律,也不整齐,只 三湖九津图复原 是顺应湖泊与地势稀疏排布。
三、南昌布局变化的几个重要时间段
1、1907年前,稳定时期。
1905年属于清末民初。南昌市还未遭受战争摧残,社
会发展平稳,城市格局除向南扩充外,没有较大的改
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昌市的城墙依然完整保
存着,防御功能明显。城区划分清晰明确。道路整体
采用棋盘式布局,顺江、湖略有转变。但是道路主次
区分还不明显,并没有明确的中轴线,只是在中心区
的几条主要道路延伸较广。赣江东西没有连通,南昌
城区之外的地段基本没有开发。
2、1907年至1949年,改造时期
民初时期,国民政府开始改造南昌城。拆除城墙,修建大桥,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开始逐渐加强。1727年修建了环城马路,1928年,城市内部错乱的小路被整合,并对多处道路进行了扩宽,修葺主要交通干道。中正大桥拉近了赣江西东的距离。市区周边也出现多条铁路及交通道路。开始有了明显的纵轴线,遵循方格网的道路规划。
到1949年,民德路,象山路成为初始横纵轴线,道路间关系明确。在城市
1949年南昌市区地图
北部扩充了四条经路三条纬路。此外城区内出现了许多公共建筑与空间。中山纪念堂,万寿宫,省图书馆,省会体育馆,公园等。城市空间规划由单纯的组织人流车流向构造丰富的活动空间方面发展。
3、1949年至2005年,城区扩散时期。
建国后,城市用地已不
能满足需求。城区开始
向外扩张。从1977年
的南昌市地图可以看
出,最开始扩张的区域
是呈点状分布的,并没
有连成一片。主要分布
在南侧与西侧。道路较
之前更为规整,新增九
江路,站前西路、孺子
路三条横向道路。形成
1977年南昌市区地图 五纵七横共十二条交 通干线。
后来随着经济的快速提升,城市规划学的逐步深入。城市开始大面积跳跃式的向外扩张。同时,积极改造老城区,提高土地利用率。1982年后赣江西部大面积纳入规划范围,城市实现了跨江发展。“一江两岸”的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城市发展方向更为人性化,修建市民广场等多处公共开放空间,注重人文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建立生态保护圈。
4、当前格局
时至今日,南昌市形成清晰的环形放
射加方格网的轴网布局。中轴线始于东侧
瑶湖大桥,途经紫阳大道,经过北京东路
—北京西路—八一广场—中山路—过赣
江隧道(拟) —新市政中心—会展路—红湾
公路—红湾大道。区段两旁贯穿七大领
域,依次布局体育休闲区;交通枢纽;金
融区;商业中心区;娱乐区;赣文化和红
色文化区。设置赣江东岸沿江景观带(朝
阳洲生米大桥至滕王阁段),长9公里,
总面积225万㎡。
南昌市轴网的形成过程是也是这座城市区域不断扩张的体现,从封建闭塞到多元开放。从杂乱细碎到规整全面。为今后城市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