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期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0No. 12010年02月 Journal of Xi ’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eb. 2010
文章编号: 167329965(2010) 012095205
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陈永当, 武欣竹, 邓珊, 陈亮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安710048)
3
摘 要: 旨在探讨一种新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分析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
系存在的问题, 研究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其优点, 并结合蜂窝状组织结构方式, 提出一种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的方法, 并阐述其原理、法. 与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 , 具有更简便、灵活、高效的特点.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中图号: 近年来, 视,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研究也成为热点. 现有文献描述的企业知识管理(Enterp 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 E KM ) 体系, 以及许多IT 技术服务商开发的企业知识管理软件工具, 都是以企业组织为中心、以IT 技术为手段、以个体为辅, 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知识管理体系[125]. 这种管理体系排斥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 KM ) , 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相悖, 导致企业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 的获取、共享、转化不易. 针对上述问题, 文中在对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进行分析, 并对个人知识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一种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新思路: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 即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图1 现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Fig. 1 Existing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器上的资源. 这种方式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 从全局的角度, 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开发和完善,
如图1所示
.
1 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分析
现有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大都采用集中式的模式, 即各种数据库、知识库、软件的主要部分集中的配置安装于企业的一个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上. 企业中的员工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访问和获取服务
3收稿日期:2009211217
然而, 这种集中式系统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 维护成本高. 由于企业运营结构的复杂性, 加以信息流、知识流的错综复杂, 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设计、构建、评估、配置和维护整个系统[6].
2) 操作复杂. 知识管理系统强调" 统一入口" 的方式, 也就是说, 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通过相同
基金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 F01A44) ; 西安工程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S0711)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 J082ZT14) ;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08J K293)
作者简介:陈永当(19722) , 男, 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与知识管理技术研究.
E 2mail :chenyongd@163.
com.
96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0
卷
的入口登陆到知识管理系统当中. 由于这些员工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着不同的工作职能.
集中式的设计模式就要求把各个角色、业务考虑的十分周全, 然后集成起来. 于是, 进入某个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 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目录和菜单. 即使有着详细地说明, 要让一个新手迅速的熟悉并且掌握这些复杂的操作, 是很困难的.
3) 交流过程不顺畅. 在集中式的知识管理软件中, 员工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 可能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员工才能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 因为当这些知识被总结概括成表述性文字的时候, 往往会变得晦涩难懂. 事实上, 知识传递更方便的办法是人与人直接的联系, 而不是从专家身上总结出经验, 然后以表格形式散发下去, 然后再让接受者辛苦的破解, .
4) , 在. 目前的知识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知识地图、检索工具实现的大部分是显性知识的共享, 员工并不会主动地将其拥有的隐性知识拿来共享, 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
更新、积累.
企业是由个体组成的, 企业智慧由个体的整体知识体现. 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增加个体的知识存量、提高个体智能, 改善个体间直接交流的效率, 对企业知识管理有促进作用. 所以, 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同时, 不应忽视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 更不必排斥它
.
图2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Fig. 2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2 个人知识管理
Dorsey 认为,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看作是一系
3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个人知识管理对企业知识管理有促进作用, 那么, 以个人知识管理为基础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
系就成为可能.
3. 1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概念
列解决问题的技能“, 这些技能是21世纪成功地完
[7]
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一般地, 可以概括和定义以下7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P KM ) 技能:重拾、评价/评估、组织、分析、表述、保护(防止知识泄漏) 和(与他人) 信息协同(共享) . 其中, 最后一项技能(信息协同) 从技术的角度包括:勤于处理日常的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和其它(电子) 协作系统.
Hyams 则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诠释了个人知识管理
移动通讯中, 使用频率复用的方法来扩容, 也
就是划分蜂窝的方法来增加用户容量. 就是说在使用区域划出一块块的小区域, 每一个小区分配一些频率资源, 隔几个小区后, 又把相同的频率划给另一个小区, 但认为这时候他们之间的干扰比较小, 可以忍受. 在理论设计中, 发现用正六角形的图形来模拟实际中的小区要比用圆形, 正方形等其他图形效果更好, 衔接也更紧密, 所以现在的划分小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看上去就像是蜂窝, 所以称为“蜂窝式移动通信”, 如图3所示. 与此类似, 假设一个个体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P KM ) 就是一个“基站”, 企业中的各个“基站”紧密地有机衔接, 形成了一个蜂窝式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称之为“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4所示.
的含义, 除了上述Dorsey 所描述的信息方面的内容外, 还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8].
由此, 可以得出这样一种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2所示.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竞争力, 知识获取的主动性是显然的; 经过学习、分析、整理, 获得的知识部分成为个体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部分以文档、日志等形式显性地存储下来; 通过与别人交流, 知识(包括隐性、显性知识) 被共享、传递出去. 如此周而复始, 个体的知识不断地得到
第1期
陈永当等: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97
移动通讯的蜂窝技术, 其核心是解决频率的复用问题, 在此, 使用“蜂窝”概念, 一是对基于P KM 构建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形象化概括, 二是表示P KM 之间的紧密衔接关系, 另外, 在体系" 扩容" 方面也具有与此类似的特性
.
图3 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
Fig. 3
Cellular mobile 图4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Fig. 4 Cellular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3. 2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部分知识共享的时候, 就把索引上传到服务器, 告
诉服务器他有哪方面的知识. 当知识员工需要查询知识的时候, 就到服务器上搜索索引, 通过索引找到知识拥有者. 接下来就是个体之间端对端的交互. 知识拥有者为知识搜寻者打开阅读权限, 同时, 也可直接交流, 而知识搜寻者也能更好的请教知识拥有者, 并且心存感激.
与传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以更简便、灵活、高效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管理:①知识获取. 个人知识管理(P KM ) 使个体主动获取知识, 而每个P KM 都属于企业知识管理(E KM ) 的组成单元, 所以, E 就具有了众多的KM ) . , . 每个/, 依据岗位/职位职、工作流程等特点, 设计个性化P KM 软件工具, 将P KM 与岗位/职位绑定, 尽可能摆脱个体主观性的影响, 使得业务知识更多的以显性形式储存下来. ③知识共享. 所有P KM 处于对等关系, 即对等式网络结构. P KM 之间采用端对端方式交流, 更具有人性化特点, 个体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及成就感更高. ④E KM 的维护. 个体自主管理, 无需企业维护. 每个P KM 只需将知识索引上传至服务器, 即可成为E KM 的一部分, E KM 具有灵活的收缩、扩容性. 另外, 可以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P KM 知识索引自动上传功能, 这样整个企业的知识就处于实时更新、流动状态. 3. 3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扩展性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 如图5所示.
图5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Fig. 5 Cellular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 ramework
在这种架构下, 员工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进行
个人的知识管理, 服务器进行简单的信息以及本领域的本体(ontology ) 的发布. 知识员工根据服务器规定的本体进行知识编码, 知识归类, 当他愿意将
上述为一个企业或企业单元的知识管理体系, 而对于一个有众多企业单元的集团公司或企业联盟, 其知识管理体系同样可以以类似蜂窝式移动通讯网络的方式“扩容”而成.
这时,P KM 就成为“终端”, E KM 服务器如同“基站”, 将集团或联盟所属的所有“基站”联通起来, 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蜂窝式知识管理体系, 即集团(企业联盟) 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6所示.
该体系中心为集团服务器, 与企业服务器相同, 包括信息发布、领域本体以及索引服务. “基站”E KM 的中心为企业服务器具. “终端”P KM 之间通过交流工具、企业服务器以及集团服务器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
这种扩展的知识管理体系同样具有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及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诸多特性.
98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0
卷
直接进行端对端的交流, 至少让人清楚地知道谁在用他的知识, 他又在用谁的知识. 于是, 在这种长久
的合作当中, 声誉就会慢慢形成. 人们不必亲自和每个人打交道, 而是凭借声誉建立起相互的信任. 这更有利于群体利他模式的形成. 声誉成为信任的媒介, 这是一种心理机制.
5) 直接顺畅的交流
端对端的交流, 可以进一步采取更先进的方式, 不仅是文本方式, 而且是多媒体全方位的, 使得交流更加直接顺畅、知识的传递更加快速. 同时, 随着各种形式的频繁交往, 媒体作为人们表达思维的
图6 集团(企业联盟) 知识管理体系
Fig. 6 Group (enterprise Alliance )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工具, .
, 带有一定. , , 、工作.
4 1) , 降低成本作用, 最终还得靠个人作用的发挥, 更大程度的发挥出个人的作用.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采用端对端的交流, 能够实现分散性管理, 更好的促进自主管理. 每个知识员工为了生存, 都会无限的发挥个人的潜能, 综合各种可利用的知识, 创造知识, 并且整理, 归纳. 这就大大减少原先集中式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成本.
2) 迎合个性的需求
人的个性是主观的, 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也许会很大, 同时, 具有个性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件的发生, 人们会产生许多五花八门的个性需求. 集中式知识管理系统软件, 很难迎合所有员工的个性需求, 而自主的管理恰恰相反, 能很好的满足个性化的要求.
3) 保护了个体的创造热情
知识是否共享的决策权在与员工本身, 是否共享由他本人决定, 这与人的本性相符. 这种机制充分的保护了知识工作者的隐私, 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有人会担心在这种情况下, 员工选择不共享的策略. 此时, 企业文化就可以派上用场.
4) 利于建立信任的机制
在蜂窝式知识管理体系结构中, 知识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虚拟的主机和中间庞大的数据库, 人们
5 结论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的方法是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将个人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知识管理之中, 可以解决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对而言, 具有更简便、灵活、高效的特点.
2) 与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企业内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的共享效果更好, 知识的获取、更新速度更快.
3) 系统的维护与扩展更加简单方便.
当然, 不可避免地, 它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 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Akgun A E , Byrne J , Keskin H , et al. Knowledge
Network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A Transactive Memory Perspective [J].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5,42:1105.
[2] Macris A M , G eorgakellos D A. A New teaching Tool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tology2based
Knowledge
Networks for
Environmental
Train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14(9) :855.
[3] G esler W M , Arcury T A , Skelly A H. Identifying
Diabetes Knowledge Network Nodes as Sites for a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J].Health &Place , 2006,12(4) :449.
第1期 陈永当等:
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4] 李敏, 程刚.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综述[J].科
(8) :67.(in Chinese )
99
技广场,2007(8) :32.
L I Min , CH EN G G ang. Summary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Research in China [J].Science Mosaic ,2007(8) :32.(in Chinese ) [5] 李贺, 关欣, 周浩.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J].情报科学, 2008(8) :67.
[6] Eric Tsui. Technologies for Personal and Peer 2to 2Peer
(P2P ) Knowledge Management [M ].Melbourne :RMIT University ,2002.
[7] Paul Dorsey. What is P KM [DB/OL ].(200228212)
[2009211217]http ://www. millikin. edu/webmaster/seminar/pkm. html.
[8] Hyams. What is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DB/OL ].(2002212231) [2009211217]http ://www. webassistant. com/site/worldview.
L I He , GUAN G Xin , ZHOU Hao.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tter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terprise [J ].Information Science , 2008
An Approach to Cellular E nterprise K now 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 H EN Yong 2d ang , W U X i n 2z hu , D EN G S han , C H EN L i 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 ’,China )
Abstract : A new enterp rise ure and it s const ruction met hod are explored. The p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st ruct ural management and cellular type are researched. A new approach of buil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 o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p resented. It s element s and characteristic are expatiated. It is more simple , flexible and efficient. K ey w ords : knowledge management ;enterp 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
perso 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ellular type
(责任编辑、校对 张立新)
(上接第94页)
M EN G Qiang. On Risk Assessment of Real Estate
Project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J].Business
Economy ,2009(7) :115.(in Chinese )
Study on Evalu a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Weights in
R eal Estate Investment Decision
L I U J ie , PA N J ie
(Civil Depart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Armed Police Force ,Xi ’an 710086,China )
Abstract : In order to improve t he met hod of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n ,t he evaluation met hod of composite weight s ,whose objective f unction is t hat t he square of deviance of weight vectors is minimum , was p resented. On t he basis of t he linear p rogramming t heory , starting wit h determination of indexs
weit ht , combining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 ho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FA HP ) wit h objective weighting met hod (ent ropy met hod ) effectively , t he model of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n based on t he evaluation met hod of compo site weight s was set up. The model takes bot h t he subjective judjment of decision makers and t he real information of objective data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pplication result s show t hat compared wit h ot her evaluation met hods of co mpo site weight s , t his met 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K ey w ords :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 n ;scheme choosing ;compo site weight s ; FA H P ;
ent ropy met hod
(责任编辑、校对 魏明明)
第30卷第1期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0No. 12010年02月 Journal of Xi ’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eb. 2010
文章编号: 167329965(2010) 012095205
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陈永当, 武欣竹, 邓珊, 陈亮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安710048)
3
摘 要: 旨在探讨一种新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分析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
系存在的问题, 研究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其优点, 并结合蜂窝状组织结构方式, 提出一种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的方法, 并阐述其原理、法. 与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 , 具有更简便、灵活、高效的特点.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中图号: 近年来, 视,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研究也成为热点. 现有文献描述的企业知识管理(Enterp 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 E KM ) 体系, 以及许多IT 技术服务商开发的企业知识管理软件工具, 都是以企业组织为中心、以IT 技术为手段、以个体为辅, 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知识管理体系[125]. 这种管理体系排斥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 KM ) , 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相悖, 导致企业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 的获取、共享、转化不易. 针对上述问题, 文中在对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进行分析, 并对个人知识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一种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新思路: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 即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图1 现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Fig. 1 Existing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器上的资源. 这种方式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 从全局的角度, 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开发和完善,
如图1所示
.
1 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分析
现有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大都采用集中式的模式, 即各种数据库、知识库、软件的主要部分集中的配置安装于企业的一个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上. 企业中的员工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访问和获取服务
3收稿日期:2009211217
然而, 这种集中式系统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 维护成本高. 由于企业运营结构的复杂性, 加以信息流、知识流的错综复杂, 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设计、构建、评估、配置和维护整个系统[6].
2) 操作复杂. 知识管理系统强调" 统一入口" 的方式, 也就是说, 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通过相同
基金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 F01A44) ; 西安工程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S0711)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 J082ZT14) ;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08J K293)
作者简介:陈永当(19722) , 男, 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与知识管理技术研究.
E 2mail :chenyongd@163.
com.
96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0
卷
的入口登陆到知识管理系统当中. 由于这些员工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着不同的工作职能.
集中式的设计模式就要求把各个角色、业务考虑的十分周全, 然后集成起来. 于是, 进入某个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 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目录和菜单. 即使有着详细地说明, 要让一个新手迅速的熟悉并且掌握这些复杂的操作, 是很困难的.
3) 交流过程不顺畅. 在集中式的知识管理软件中, 员工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 可能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员工才能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 因为当这些知识被总结概括成表述性文字的时候, 往往会变得晦涩难懂. 事实上, 知识传递更方便的办法是人与人直接的联系, 而不是从专家身上总结出经验, 然后以表格形式散发下去, 然后再让接受者辛苦的破解, .
4) , 在. 目前的知识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知识地图、检索工具实现的大部分是显性知识的共享, 员工并不会主动地将其拥有的隐性知识拿来共享, 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
更新、积累.
企业是由个体组成的, 企业智慧由个体的整体知识体现. 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增加个体的知识存量、提高个体智能, 改善个体间直接交流的效率, 对企业知识管理有促进作用. 所以, 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同时, 不应忽视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 更不必排斥它
.
图2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Fig. 2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2 个人知识管理
Dorsey 认为,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看作是一系
3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个人知识管理对企业知识管理有促进作用, 那么, 以个人知识管理为基础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
系就成为可能.
3. 1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概念
列解决问题的技能“, 这些技能是21世纪成功地完
[7]
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一般地, 可以概括和定义以下7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P KM ) 技能:重拾、评价/评估、组织、分析、表述、保护(防止知识泄漏) 和(与他人) 信息协同(共享) . 其中, 最后一项技能(信息协同) 从技术的角度包括:勤于处理日常的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和其它(电子) 协作系统.
Hyams 则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诠释了个人知识管理
移动通讯中, 使用频率复用的方法来扩容, 也
就是划分蜂窝的方法来增加用户容量. 就是说在使用区域划出一块块的小区域, 每一个小区分配一些频率资源, 隔几个小区后, 又把相同的频率划给另一个小区, 但认为这时候他们之间的干扰比较小, 可以忍受. 在理论设计中, 发现用正六角形的图形来模拟实际中的小区要比用圆形, 正方形等其他图形效果更好, 衔接也更紧密, 所以现在的划分小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看上去就像是蜂窝, 所以称为“蜂窝式移动通信”, 如图3所示. 与此类似, 假设一个个体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P KM ) 就是一个“基站”, 企业中的各个“基站”紧密地有机衔接, 形成了一个蜂窝式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称之为“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4所示.
的含义, 除了上述Dorsey 所描述的信息方面的内容外, 还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8].
由此, 可以得出这样一种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2所示.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竞争力, 知识获取的主动性是显然的; 经过学习、分析、整理, 获得的知识部分成为个体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部分以文档、日志等形式显性地存储下来; 通过与别人交流, 知识(包括隐性、显性知识) 被共享、传递出去. 如此周而复始, 个体的知识不断地得到
第1期
陈永当等: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97
移动通讯的蜂窝技术, 其核心是解决频率的复用问题, 在此, 使用“蜂窝”概念, 一是对基于P KM 构建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形象化概括, 二是表示P KM 之间的紧密衔接关系, 另外, 在体系" 扩容" 方面也具有与此类似的特性
.
图3 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
Fig. 3
Cellular mobile 图4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Fig. 4 Cellular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3. 2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部分知识共享的时候, 就把索引上传到服务器, 告
诉服务器他有哪方面的知识. 当知识员工需要查询知识的时候, 就到服务器上搜索索引, 通过索引找到知识拥有者. 接下来就是个体之间端对端的交互. 知识拥有者为知识搜寻者打开阅读权限, 同时, 也可直接交流, 而知识搜寻者也能更好的请教知识拥有者, 并且心存感激.
与传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以更简便、灵活、高效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管理:①知识获取. 个人知识管理(P KM ) 使个体主动获取知识, 而每个P KM 都属于企业知识管理(E KM ) 的组成单元, 所以, E 就具有了众多的KM ) . , . 每个/, 依据岗位/职位职、工作流程等特点, 设计个性化P KM 软件工具, 将P KM 与岗位/职位绑定, 尽可能摆脱个体主观性的影响, 使得业务知识更多的以显性形式储存下来. ③知识共享. 所有P KM 处于对等关系, 即对等式网络结构. P KM 之间采用端对端方式交流, 更具有人性化特点, 个体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及成就感更高. ④E KM 的维护. 个体自主管理, 无需企业维护. 每个P KM 只需将知识索引上传至服务器, 即可成为E KM 的一部分, E KM 具有灵活的收缩、扩容性. 另外, 可以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P KM 知识索引自动上传功能, 这样整个企业的知识就处于实时更新、流动状态. 3. 3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扩展性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 如图5所示.
图5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Fig. 5 Cellular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 ramework
在这种架构下, 员工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进行
个人的知识管理, 服务器进行简单的信息以及本领域的本体(ontology ) 的发布. 知识员工根据服务器规定的本体进行知识编码, 知识归类, 当他愿意将
上述为一个企业或企业单元的知识管理体系, 而对于一个有众多企业单元的集团公司或企业联盟, 其知识管理体系同样可以以类似蜂窝式移动通讯网络的方式“扩容”而成.
这时,P KM 就成为“终端”, E KM 服务器如同“基站”, 将集团或联盟所属的所有“基站”联通起来, 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蜂窝式知识管理体系, 即集团(企业联盟) 知识管理体系, 如图6所示.
该体系中心为集团服务器, 与企业服务器相同, 包括信息发布、领域本体以及索引服务. “基站”E KM 的中心为企业服务器具. “终端”P KM 之间通过交流工具、企业服务器以及集团服务器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
这种扩展的知识管理体系同样具有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及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诸多特性.
98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0
卷
直接进行端对端的交流, 至少让人清楚地知道谁在用他的知识, 他又在用谁的知识. 于是, 在这种长久
的合作当中, 声誉就会慢慢形成. 人们不必亲自和每个人打交道, 而是凭借声誉建立起相互的信任. 这更有利于群体利他模式的形成. 声誉成为信任的媒介, 这是一种心理机制.
5) 直接顺畅的交流
端对端的交流, 可以进一步采取更先进的方式, 不仅是文本方式, 而且是多媒体全方位的, 使得交流更加直接顺畅、知识的传递更加快速. 同时, 随着各种形式的频繁交往, 媒体作为人们表达思维的
图6 集团(企业联盟) 知识管理体系
Fig. 6 Group (enterprise Alliance )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工具, .
, 带有一定. , , 、工作.
4 1) , 降低成本作用, 最终还得靠个人作用的发挥, 更大程度的发挥出个人的作用. 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采用端对端的交流, 能够实现分散性管理, 更好的促进自主管理. 每个知识员工为了生存, 都会无限的发挥个人的潜能, 综合各种可利用的知识, 创造知识, 并且整理, 归纳. 这就大大减少原先集中式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成本.
2) 迎合个性的需求
人的个性是主观的, 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也许会很大, 同时, 具有个性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件的发生, 人们会产生许多五花八门的个性需求. 集中式知识管理系统软件, 很难迎合所有员工的个性需求, 而自主的管理恰恰相反, 能很好的满足个性化的要求.
3) 保护了个体的创造热情
知识是否共享的决策权在与员工本身, 是否共享由他本人决定, 这与人的本性相符. 这种机制充分的保护了知识工作者的隐私, 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有人会担心在这种情况下, 员工选择不共享的策略. 此时, 企业文化就可以派上用场.
4) 利于建立信任的机制
在蜂窝式知识管理体系结构中, 知识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虚拟的主机和中间庞大的数据库, 人们
5 结论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构建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的方法是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将个人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知识管理之中, 可以解决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对而言, 具有更简便、灵活、高效的特点.
2) 与现有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相比, 企业内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的共享效果更好, 知识的获取、更新速度更快.
3) 系统的维护与扩展更加简单方便.
当然, 不可避免地, 它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 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Akgun A E , Byrne J , Keskin H , et al. Knowledge
Network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A Transactive Memory Perspective [J].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5,42:1105.
[2] Macris A M , G eorgakellos D A. A New teaching Tool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tology2based
Knowledge
Networks for
Environmental
Train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14(9) :855.
[3] G esler W M , Arcury T A , Skelly A H. Identifying
Diabetes Knowledge Network Nodes as Sites for a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J].Health &Place , 2006,12(4) :449.
第1期 陈永当等:
一种蜂窝式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4] 李敏, 程刚.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综述[J].科
(8) :67.(in Chinese )
99
技广场,2007(8) :32.
L I Min , CH EN G G ang. Summary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Research in China [J].Science Mosaic ,2007(8) :32.(in Chinese ) [5] 李贺, 关欣, 周浩.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J].情报科学, 2008(8) :67.
[6] Eric Tsui. Technologies for Personal and Peer 2to 2Peer
(P2P ) Knowledge Management [M ].Melbourne :RMIT University ,2002.
[7] Paul Dorsey. What is P KM [DB/OL ].(200228212)
[2009211217]http ://www. millikin. edu/webmaster/seminar/pkm. html.
[8] Hyams. What is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DB/OL ].(2002212231) [2009211217]http ://www. webassistant. com/site/worldview.
L I He , GUAN G Xin , ZHOU Hao.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tter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terprise [J ].Information Science , 2008
An Approach to Cellular E nterprise K now 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 H EN Yong 2d ang , W U X i n 2z hu , D EN G S han , C H EN L i 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 ’,China )
Abstract : A new enterp rise ure and it s const ruction met hod are explored. The p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st ruct ural management and cellular type are researched. A new approach of buil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 o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p resented. It s element s and characteristic are expatiated. It is more simple , flexible and efficient. K ey w ords : knowledge management ;enterp 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
perso 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ellular type
(责任编辑、校对 张立新)
(上接第94页)
M EN G Qiang. On Risk Assessment of Real Estate
Project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J].Business
Economy ,2009(7) :115.(in Chinese )
Study on Evalu a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Weights in
R eal Estate Investment Decision
L I U J ie , PA N J ie
(Civil Depart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Armed Police Force ,Xi ’an 710086,China )
Abstract : In order to improve t he met hod of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n ,t he evaluation met hod of composite weight s ,whose objective f unction is t hat t he square of deviance of weight vectors is minimum , was p resented. On t he basis of t he linear p rogramming t heory , starting wit h determination of indexs
weit ht , combining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 ho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FA HP ) wit h objective weighting met hod (ent ropy met hod ) effectively , t he model of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n based on t he evaluation met hod of compo site weight s was set up. The model takes bot h t he subjective judjment of decision makers and t he real information of objective data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pplication result s show t hat compared wit h ot her evaluation met hods of co mpo site weight s , t his met 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K ey w ords : real estate invest ment decisio n ;scheme choosing ;compo site weight s ; FA H P ;
ent ropy met hod
(责任编辑、校对 魏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