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 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
引导。)
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
生:不笨。
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
师:噢,他有意见。
生:有点笨。
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
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 (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
(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
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
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
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
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
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
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
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
(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
(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
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
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
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
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
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以上第二教 《愚公移山》教学漫忆(钱梦龙)
1981年4月初,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举办过一个小型的‚西湖笔会‛,与会者有刘国正、章熊、顾黄初、欧阳代娜、陈钟梁、范守纲、林伟彤、陆鉴三等语文教育界的名流,东道主是《语文战线》主编张春林君。我也有幸叨陪末座。笔会的主题是探讨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人数既少,兼以志同道合,笔会的气氛始终是愉快而融洽的。
当时的西子湖畔,正是早春季节,偶或还有春寒料峭的天气,但苏堤上的垂柳已经吐出新芽,碧桃似乎也已小蕾深藏数点红,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多么像80年代初的语文教坛:改革的春风已经微微吹拂,不少改革的先行者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人们似乎已经听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日渐临近的脚步声。但是眼前,毕竟春意还不太浓,要看到一个百花烂漫的‚艳阳春‛,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西湖笔会在这样的早春时节,在这样的西子湖畔召开,确实引起了与会者许多联想,也平添了几许谈兴。
随着讨论的进展,大家的兴趣最后集中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为避免空谈,又觉得应该作一点实实在在的尝试。于是决定从与会者里推出一人,借班上一次‚尝试课‛。教哪一类课文呢?大家又认为首先要瞄准语文教改的‚死角‛开火,于是想到了文言文。多少年一贯的‚串讲‛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业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似乎教文言文就得这样,舍此别无他途。大家希望‚尝试课‛教出一点新意,一改这种窒息学生性灵的刻板教法。这可是一件不太好干的活儿,由谁来承担呢?与会者中不乏教学的高手,事实上谁干都行,但张春林君提议:‚这件事就交给钱老师,怎样?‛一言既出,大家不便反对,于是在一片‚同意‛声中,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文言文教学,我本有自己的主见,对普遍流行的‚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素怀‚叛逆‛之心,并曾为此作过长期的探索。因此,什么客套话都没有说,就欣然表示‚愿意一试‛了。当时定下的试教课文是《愚公移山》。事后春林对我说,当时定下这篇课文,他是有些担心的,怕我‚创新‛得太离谱,比如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或提出‚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见解,因为当时正有一些同志在报刊上鼓吹这类时髦的‚新‛思想。听课以后他放了心。因为我不仅没有否定愚公精神,没有削弱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而且把‚文‛和‚道‛交融得那样自然熨贴。他认为,传统课文被教出了新意,决定在《语文战线》发表这两堂课的全部教学实录,把它作为这次‚西湖笔会‛的实绩之一,也作为一份向全国语文教育界发出的‚改革宣言‛。
其实《愚公移山》这样教,在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我教所有的文言文,用的都是这种教法。早在1979年下半年,上海市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在我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全校老师都向校长们开了课,我教的就是《愚公移山》这一课,用的就是这样的教法。这堂课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遍语文教师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终于使我在1980年初评上了特级教师。因此,现在重教这篇课文,自然轻车熟路。不巧的是,当时正患感冒,嗓音严重嘶哑,到上课的前一天,几乎发不出声,守纲陪我到浙医大附属医院求医,他让我冒充杭州大学请来讲学的‚教授‛,才得到了一位已经不看门诊的著名医学教授的亲诊,而这位教授开出的药方,又是一种叫什么‚散‛的名贵中成药,医院里没有,守纲陪我跑了好几家中药房,才总算在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里买到,时间己是下午6点多了。而第二天一早就要上课,真正可用于备课的时间,只有晚饭以后到入睡之前的那一小段空隙。好在我已不需要备课,否则真不知道第二天的尝试课会上成个什么样呢。
当时我担心的倒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能否适应我这种‚不串讲‛的反传统教法。因为《愚公移山》是初二的教材,而其时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因此只能借一个初
一的班级。为这次教学提供班级的学军中学虽说是重点中学,但毕竟学生是初一的,他们入学以来只读过少量的文言文,他们能适应我的教法吗?
那天上课,为了保持常态的教学环境,听课者除了参加笔会的几位外,只吸收了少量当地和本校的教师。上课之前,因学生尚未看过课文,我稍作指导后先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他们释放的潜在能量,比我们估计的要高得多。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激起了学生‚投入‛的热情。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当学生一时不能回答、随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的时候,他们简直乐开了怀:想不到一向认为枯燥的文言文,居然可以学得这样开心!
始终在一旁听课的刘国正先生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记得我在杭州听梦龙教《愚公移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同学生一起时而深思,时而朗笑,忘记了自己是听课者。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
这次‚尝试‛的结果,虽非完全出乎意料,但毕竟有些喜出望外。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中验证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意义不同寻常的‚尝试‛。这次双重意义的‚尝试‛,使我获得了某种新的启示,再看西子湖畔的早春风光,似乎悟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却又一时说不清楚——只觉得我正在思考、探索着的某种教学理念,蕴涵着一股强大伯生命力。什么理念?
我不知道。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只能借诗的语言来表达一点朦胧的感觉:
二月东风似女郎,
飞红点翠写春光。
料应难染参差柳,
先试新梢几缕黄。
遥看苏堤上的早春杨柳,只是淡黄一抹,尽管参差‚难染‛,但终究会随着艳阳春的到
来而垂下万条绿丝绦的。
‚西湖笔会‛以后,黄初以‚江南春‛的笔名在《语文战线》发表文章,介绍笔会盛况,文章标题就是《先试新梢几缕黄》。莫不是我的拙劣的诗句也唤起了黄初同样的感受?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 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
引导。)
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
生:不笨。
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
师:噢,他有意见。
生:有点笨。
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
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 (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
(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
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
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
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
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
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
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
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
(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
(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
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
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
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
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
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以上第二教 《愚公移山》教学漫忆(钱梦龙)
1981年4月初,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举办过一个小型的‚西湖笔会‛,与会者有刘国正、章熊、顾黄初、欧阳代娜、陈钟梁、范守纲、林伟彤、陆鉴三等语文教育界的名流,东道主是《语文战线》主编张春林君。我也有幸叨陪末座。笔会的主题是探讨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人数既少,兼以志同道合,笔会的气氛始终是愉快而融洽的。
当时的西子湖畔,正是早春季节,偶或还有春寒料峭的天气,但苏堤上的垂柳已经吐出新芽,碧桃似乎也已小蕾深藏数点红,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多么像80年代初的语文教坛:改革的春风已经微微吹拂,不少改革的先行者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人们似乎已经听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日渐临近的脚步声。但是眼前,毕竟春意还不太浓,要看到一个百花烂漫的‚艳阳春‛,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西湖笔会在这样的早春时节,在这样的西子湖畔召开,确实引起了与会者许多联想,也平添了几许谈兴。
随着讨论的进展,大家的兴趣最后集中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为避免空谈,又觉得应该作一点实实在在的尝试。于是决定从与会者里推出一人,借班上一次‚尝试课‛。教哪一类课文呢?大家又认为首先要瞄准语文教改的‚死角‛开火,于是想到了文言文。多少年一贯的‚串讲‛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业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似乎教文言文就得这样,舍此别无他途。大家希望‚尝试课‛教出一点新意,一改这种窒息学生性灵的刻板教法。这可是一件不太好干的活儿,由谁来承担呢?与会者中不乏教学的高手,事实上谁干都行,但张春林君提议:‚这件事就交给钱老师,怎样?‛一言既出,大家不便反对,于是在一片‚同意‛声中,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文言文教学,我本有自己的主见,对普遍流行的‚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素怀‚叛逆‛之心,并曾为此作过长期的探索。因此,什么客套话都没有说,就欣然表示‚愿意一试‛了。当时定下的试教课文是《愚公移山》。事后春林对我说,当时定下这篇课文,他是有些担心的,怕我‚创新‛得太离谱,比如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或提出‚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见解,因为当时正有一些同志在报刊上鼓吹这类时髦的‚新‛思想。听课以后他放了心。因为我不仅没有否定愚公精神,没有削弱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而且把‚文‛和‚道‛交融得那样自然熨贴。他认为,传统课文被教出了新意,决定在《语文战线》发表这两堂课的全部教学实录,把它作为这次‚西湖笔会‛的实绩之一,也作为一份向全国语文教育界发出的‚改革宣言‛。
其实《愚公移山》这样教,在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我教所有的文言文,用的都是这种教法。早在1979年下半年,上海市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在我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全校老师都向校长们开了课,我教的就是《愚公移山》这一课,用的就是这样的教法。这堂课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遍语文教师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终于使我在1980年初评上了特级教师。因此,现在重教这篇课文,自然轻车熟路。不巧的是,当时正患感冒,嗓音严重嘶哑,到上课的前一天,几乎发不出声,守纲陪我到浙医大附属医院求医,他让我冒充杭州大学请来讲学的‚教授‛,才得到了一位已经不看门诊的著名医学教授的亲诊,而这位教授开出的药方,又是一种叫什么‚散‛的名贵中成药,医院里没有,守纲陪我跑了好几家中药房,才总算在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里买到,时间己是下午6点多了。而第二天一早就要上课,真正可用于备课的时间,只有晚饭以后到入睡之前的那一小段空隙。好在我已不需要备课,否则真不知道第二天的尝试课会上成个什么样呢。
当时我担心的倒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能否适应我这种‚不串讲‛的反传统教法。因为《愚公移山》是初二的教材,而其时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因此只能借一个初
一的班级。为这次教学提供班级的学军中学虽说是重点中学,但毕竟学生是初一的,他们入学以来只读过少量的文言文,他们能适应我的教法吗?
那天上课,为了保持常态的教学环境,听课者除了参加笔会的几位外,只吸收了少量当地和本校的教师。上课之前,因学生尚未看过课文,我稍作指导后先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他们释放的潜在能量,比我们估计的要高得多。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激起了学生‚投入‛的热情。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当学生一时不能回答、随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的时候,他们简直乐开了怀:想不到一向认为枯燥的文言文,居然可以学得这样开心!
始终在一旁听课的刘国正先生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记得我在杭州听梦龙教《愚公移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同学生一起时而深思,时而朗笑,忘记了自己是听课者。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
这次‚尝试‛的结果,虽非完全出乎意料,但毕竟有些喜出望外。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中验证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意义不同寻常的‚尝试‛。这次双重意义的‚尝试‛,使我获得了某种新的启示,再看西子湖畔的早春风光,似乎悟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却又一时说不清楚——只觉得我正在思考、探索着的某种教学理念,蕴涵着一股强大伯生命力。什么理念?
我不知道。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只能借诗的语言来表达一点朦胧的感觉:
二月东风似女郎,
飞红点翠写春光。
料应难染参差柳,
先试新梢几缕黄。
遥看苏堤上的早春杨柳,只是淡黄一抹,尽管参差‚难染‛,但终究会随着艳阳春的到
来而垂下万条绿丝绦的。
‚西湖笔会‛以后,黄初以‚江南春‛的笔名在《语文战线》发表文章,介绍笔会盛况,文章标题就是《先试新梢几缕黄》。莫不是我的拙劣的诗句也唤起了黄初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