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 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8.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
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10.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11、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
12. 右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A.1943年 B.1945年
C.1997年 D.1999年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
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
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 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1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0题)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16.20世纪7O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8.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9.在雅典民主制下,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会议
20.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奴隶制的逐渐衰落 B.版图的不断扩展
C.自由民的日趋增多 D.法理的不断完善
21.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
①被迫通过 ②可以否定 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
A.① B.② C.③ D.都不对
22、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23.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
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24、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人伊拉克,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B.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26.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
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7.邓小平说: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2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2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0.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
2、太平天国是洪秀全在1853年建立。 (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性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 )
4、二月和十月革命的地方不相同。 ( )
5、公民法比万民法更实用有效。 (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 故先王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是大夫疑焉;立嫡子,不是庶人疑焉。疑生争,争生乱。事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这家室乱;嫡庶无别,这宗族乱。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先王之法”实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27.、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有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
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2分)
材料二 《汉书》
(2)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党派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共产党 民主党及无党派人士
(4)新中国民主政治有何特点?(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
(2)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是否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相违背?为什么?(5分)
29. 材料一 第三条 „„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 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一切其他措施。
(2) 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 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二 西欧„„是美国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的《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见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根据上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原因和目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二说美国遇到了“竞争”“挑战”?(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高中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宗法制与交通网络根本就不挂钩。
2、D 四项均属历史事实,简单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3、解析:C
4、解析:B
5、D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只要了解这个大背景即可解题。
6、C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完备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专制制度的顶峰在清朝的军机处。
7、【答案】B
8、【答案】B
9、A 一个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改革纲领,显然矛盾。
10、C 帝国主义在华一切活动均以维护其利益为出发点,故可排除AB,袁世凯并不是辛亥革命一爆发就被帝国主义选为代理人的。
11、C 革命统一战线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开始的,它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制定出联俄连供扶助农工的政策。
12、【答案】B
13、A “文化大革命”的最大教训就是民主和法制制度不健全,必须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建设。
14、B。
15、【答案】D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澳门回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
16、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17、D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倡导建立的,中国只是积极参与。
18、答案 B
19、A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简单记忆即可。
20、C 万民法是在罗马逐步扩张的过程中,由公民法逐渐演变而来的。
21、B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可以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由于本题问的是“最能体现总统权力”,故选B。
22、A A项只是任命,并没有谈及宰相的权利,有些国家任命后就有很大的权力,采用排除法也能做。
23、【答案】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材料“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选B项。
24、C 抓住“当前”这个时间段,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25、C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没错,但其根本原因却是经济大国的因素决定的,即经济决定政治和外交。
26、D
27、D
28、C
29、A
30、A
二、材料解析题
26参考答案:
(1)西周的分封制。(4分)
(2)防止统治者之间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和内乱,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6分)
27答案(1)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2分)
(2)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后世所沿用,明清后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6分)
(3)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改组国民党,力图重组内阁。
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4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28参考答案:
(1)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使其政体称之为总统制共
和制,或简总统制。宪法的这一规定,目的是为了使联邦的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解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6分)
(2)不违背。因为宪法同时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使国家的权力不会过分集中到总统手上。(5分)
29答案.(1)成员国之间逐渐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加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外推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与苏联的威胁。(4分)
(2)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经济有所衰退,西欧形成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4分)
(3)趋势:欧洲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2分)
影响: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西欧国家与美国展开了经济竞争,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增强了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影响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世界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4分)
高一历史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 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8.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
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10.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11、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
12. 右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A.1943年 B.1945年
C.1997年 D.1999年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
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
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 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1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0题)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16.20世纪7O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8.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9.在雅典民主制下,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会议
20.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奴隶制的逐渐衰落 B.版图的不断扩展
C.自由民的日趋增多 D.法理的不断完善
21.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
①被迫通过 ②可以否定 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
A.① B.② C.③ D.都不对
22、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23.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
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24、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人伊拉克,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B.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26.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
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7.邓小平说: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2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2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0.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
2、太平天国是洪秀全在1853年建立。 (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性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 )
4、二月和十月革命的地方不相同。 ( )
5、公民法比万民法更实用有效。 (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 故先王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是大夫疑焉;立嫡子,不是庶人疑焉。疑生争,争生乱。事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这家室乱;嫡庶无别,这宗族乱。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先王之法”实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27.、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有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
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2分)
材料二 《汉书》
(2)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党派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共产党 民主党及无党派人士
(4)新中国民主政治有何特点?(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
(2)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是否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相违背?为什么?(5分)
29. 材料一 第三条 „„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 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一切其他措施。
(2) 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 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二 西欧„„是美国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的《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见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根据上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原因和目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二说美国遇到了“竞争”“挑战”?(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高中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宗法制与交通网络根本就不挂钩。
2、D 四项均属历史事实,简单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3、解析:C
4、解析:B
5、D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只要了解这个大背景即可解题。
6、C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完备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专制制度的顶峰在清朝的军机处。
7、【答案】B
8、【答案】B
9、A 一个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改革纲领,显然矛盾。
10、C 帝国主义在华一切活动均以维护其利益为出发点,故可排除AB,袁世凯并不是辛亥革命一爆发就被帝国主义选为代理人的。
11、C 革命统一战线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开始的,它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制定出联俄连供扶助农工的政策。
12、【答案】B
13、A “文化大革命”的最大教训就是民主和法制制度不健全,必须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建设。
14、B。
15、【答案】D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澳门回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
16、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17、D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倡导建立的,中国只是积极参与。
18、答案 B
19、A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简单记忆即可。
20、C 万民法是在罗马逐步扩张的过程中,由公民法逐渐演变而来的。
21、B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可以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由于本题问的是“最能体现总统权力”,故选B。
22、A A项只是任命,并没有谈及宰相的权利,有些国家任命后就有很大的权力,采用排除法也能做。
23、【答案】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材料“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选B项。
24、C 抓住“当前”这个时间段,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25、C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没错,但其根本原因却是经济大国的因素决定的,即经济决定政治和外交。
26、D
27、D
28、C
29、A
30、A
二、材料解析题
26参考答案:
(1)西周的分封制。(4分)
(2)防止统治者之间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和内乱,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6分)
27答案(1)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2分)
(2)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后世所沿用,明清后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6分)
(3)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改组国民党,力图重组内阁。
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4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28参考答案:
(1)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使其政体称之为总统制共
和制,或简总统制。宪法的这一规定,目的是为了使联邦的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解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6分)
(2)不违背。因为宪法同时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使国家的权力不会过分集中到总统手上。(5分)
29答案.(1)成员国之间逐渐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加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外推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与苏联的威胁。(4分)
(2)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经济有所衰退,西欧形成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4分)
(3)趋势:欧洲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2分)
影响: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西欧国家与美国展开了经济竞争,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增强了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影响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世界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