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
汉硕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一、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_社会文化环境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_知识性原则_、_趣味性原则_、_科学性原则_。
二、选择填空。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2、“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E、巴甫洛夫 F、斯金纳 G、皮亚杰 H、华生
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_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对外汉语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三、词语解释。
1、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论述。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一种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常用涉及到使用范围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一个范围内则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是在各个范围内都经常使用的词。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可以作为语素跟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这样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是选择的重点。
b) 另外,在选词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首先选择好话题。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
1) 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
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 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
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3) 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
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
4) 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 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 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五、教案设计和问题解答。
(一)设计教案:
课 文
甲:你喜欢不喜欢看足球比赛?
乙: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甲: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足球比赛,你看没看?
乙:没看,哪个队对哪个队?
甲:上海队对大连队,踢得相当精彩,你没看,太可惜了!
乙:下周就要考试了,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复习功课。
(1)从课文里挑出五个需讲、练的语言点。
1. 正反问句:喜欢不喜欢、看没看
2. 动补式短语的用法:喜欢得不得了、踢得相当精彩
3. 动词“对”的用法:哪个队对哪个队、上海队对大连队
4. 时间副词“就要”:下周就要考试了
5. 助词“得”的用法:我得复习功课
6. 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太可惜了、时间太紧张了
(2)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汉语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有“得”的动补式短语的用法。
3) 学习和掌握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学习新课:
① 学习生词 ②课文讲练
③ 讲练语言点
④重复、问答、模仿等课堂技能训练
⑤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解答问题:
课 文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门一看,嗬!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粉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从课文里挑出四组在结构上有特色的词语。
1) 整整、厚厚、轻轻——单音重叠式形容词。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并儿化。
4) 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
(2)简单说明这几组词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
1) 整整、厚厚、轻轻——单音重叠式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或适中,有
的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使用时,不能用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语。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不能用
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语。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
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儿化后,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4)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练习题
汉硕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一、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_社会文化环境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_知识性原则_、_趣味性原则_、_科学性原则_。
二、选择填空。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证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2、“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这种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E、巴甫洛夫 F、斯金纳 G、皮亚杰 H、华生
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__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A、语言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对外汉语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三、词语解释。
1、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论述。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一种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常用涉及到使用范围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一个范围内则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是在各个范围内都经常使用的词。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可以作为语素跟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这样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是选择的重点。
b) 另外,在选词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首先选择好话题。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
1) 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
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 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
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3) 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
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
4) 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 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 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五、教案设计和问题解答。
(一)设计教案:
课 文
甲:你喜欢不喜欢看足球比赛?
乙: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甲: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足球比赛,你看没看?
乙:没看,哪个队对哪个队?
甲:上海队对大连队,踢得相当精彩,你没看,太可惜了!
乙:下周就要考试了,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复习功课。
(1)从课文里挑出五个需讲、练的语言点。
1. 正反问句:喜欢不喜欢、看没看
2. 动补式短语的用法:喜欢得不得了、踢得相当精彩
3. 动词“对”的用法:哪个队对哪个队、上海队对大连队
4. 时间副词“就要”:下周就要考试了
5. 助词“得”的用法:我得复习功课
6. 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太可惜了、时间太紧张了
(2)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汉语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有“得”的动补式短语的用法。
3) 学习和掌握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学习新课:
① 学习生词 ②课文讲练
③ 讲练语言点
④重复、问答、模仿等课堂技能训练
⑤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解答问题:
课 文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门一看,嗬!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粉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从课文里挑出四组在结构上有特色的词语。
1) 整整、厚厚、轻轻——单音重叠式形容词。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并儿化。
4) 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
(2)简单说明这几组词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
1) 整整、厚厚、轻轻——单音重叠式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或适中,有
的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使用时,不能用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语。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不能用
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语。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
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儿化后,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4)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