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生平

一、艰辛创业的邵逸夫

众人皆知邵逸夫事业成功,然而却很少人知其创业艰辛。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同时邵逸夫也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状态定将被淘汰,于是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危急之中他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飘了一夜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年轻时,邵逸夫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我根本没有时间生病”。上世纪60年代,他每天工作16小时的纪录。

二、慈善家邵逸夫

邵逸夫一生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但他并没有象一般富豪那样肆意挥霍金钱,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将大部分金钱用于慈善事业。

邵逸夫从1985年起,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目前,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几乎每所高校都有“逸夫楼”。

香港的大学,也同样到处都是“逸夫楼”。香港中文大学,更有一所“逸夫书院”。Run Run Shaw这个看上去好像“邵跑跑”的名字,是邵逸夫的英文名。坊间相传,邵氏兄弟当初为了影视业,甘愿放弃律师、银行家、会计师等职业,冒险投入电影界。那是50多年前,当初电影业还不像现在那样是赚钱行业。但为了梦想,在南洋打拼,邵逸夫抱着邵氏出品的电影胶片,经常奔走于各大戏院,跑遍了东南亚的穷乡僻壤,才为邵氏冲出了一片天地。这也就是他英文名Run Run Shaw的由来——所谓“Run Run”,即跑腿的意思。“邵跑跑”的一生,真的是跑来跑去。内地改革开放后,邵逸夫到处去考察。据说邵逸夫对慈善投资极为认真谨慎,绝不道听途说,一定要实地去看。

仅以河南为例,邵逸夫也与之结下了不解之情,他的足迹遍布河南各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在河南许多学校建有逸夫楼: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院、周口师院、郑州九中、郑州四十四中、郑州二十六中、社旗县一初中、新县逸夫小学、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河南省实验中学、原阳县实验中学、和郑州市四十七中等学校。统计显示,自1991年以来,河南省先后21次接受邵氏捐款,安排建设项目325个,累计接受捐款17390万港元。其中,大学项目15个,接受捐款6300万港元;中师项目1个,接受捐款100万港元;中小学项目309个,接受捐款10990万港元。

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表达邵逸夫中华情结和中国心的捐赠获得了最好的社会效益,邵逸夫基金教育是当前海内外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时间最长、捐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捐赠项目,在中国大陆有数以千万计的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近些年来,邵逸夫基金教育重点支持了中国中西部教育设施的建设,由此在中国人心目中树立了“千万不要忘记”的慈善形象。这无疑是邵逸夫的一生完成的最为辉煌的业绩。

毫无疑问,邵逸夫是个巨大成功的商人。造就这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

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邵逸夫先生逝世,国人一片唏嘘,深感哀痛。邵逸夫虽然只是一位民间企业家,但他却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推崇。习近平唁电称“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爱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

邵逸夫走了,他的事迹仍然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回荡,他的名字依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回想。邵逸夫先生一生热衷慈善,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一条微博说,在百度地图上输入“逸夫楼”四个字,跳出的结果密密麻麻,遍布神州大地。由此可见,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奉献之一斑。邵逸夫的“中国心”深深地感染了全球各地的华人,人们深情的怀念诉诸笔端:“虽然邵逸夫先生走了,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足够我们享用一生。”

一、艰辛创业的邵逸夫

众人皆知邵逸夫事业成功,然而却很少人知其创业艰辛。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同时邵逸夫也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状态定将被淘汰,于是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危急之中他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飘了一夜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年轻时,邵逸夫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我根本没有时间生病”。上世纪60年代,他每天工作16小时的纪录。

二、慈善家邵逸夫

邵逸夫一生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但他并没有象一般富豪那样肆意挥霍金钱,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将大部分金钱用于慈善事业。

邵逸夫从1985年起,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座逸夫楼,更是将他对上海和内地的感情清清楚楚印在了大地上。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目前,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几乎每所高校都有“逸夫楼”。

香港的大学,也同样到处都是“逸夫楼”。香港中文大学,更有一所“逸夫书院”。Run Run Shaw这个看上去好像“邵跑跑”的名字,是邵逸夫的英文名。坊间相传,邵氏兄弟当初为了影视业,甘愿放弃律师、银行家、会计师等职业,冒险投入电影界。那是50多年前,当初电影业还不像现在那样是赚钱行业。但为了梦想,在南洋打拼,邵逸夫抱着邵氏出品的电影胶片,经常奔走于各大戏院,跑遍了东南亚的穷乡僻壤,才为邵氏冲出了一片天地。这也就是他英文名Run Run Shaw的由来——所谓“Run Run”,即跑腿的意思。“邵跑跑”的一生,真的是跑来跑去。内地改革开放后,邵逸夫到处去考察。据说邵逸夫对慈善投资极为认真谨慎,绝不道听途说,一定要实地去看。

仅以河南为例,邵逸夫也与之结下了不解之情,他的足迹遍布河南各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在河南许多学校建有逸夫楼: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院、周口师院、郑州九中、郑州四十四中、郑州二十六中、社旗县一初中、新县逸夫小学、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河南省实验中学、原阳县实验中学、和郑州市四十七中等学校。统计显示,自1991年以来,河南省先后21次接受邵氏捐款,安排建设项目325个,累计接受捐款17390万港元。其中,大学项目15个,接受捐款6300万港元;中师项目1个,接受捐款100万港元;中小学项目309个,接受捐款10990万港元。

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表达邵逸夫中华情结和中国心的捐赠获得了最好的社会效益,邵逸夫基金教育是当前海内外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时间最长、捐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捐赠项目,在中国大陆有数以千万计的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近些年来,邵逸夫基金教育重点支持了中国中西部教育设施的建设,由此在中国人心目中树立了“千万不要忘记”的慈善形象。这无疑是邵逸夫的一生完成的最为辉煌的业绩。

毫无疑问,邵逸夫是个巨大成功的商人。造就这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精明,勤奋,规矩,

远见„„但就像电影学者石川所说:在他所有的成功里,都牢固地盘旋着传统的中华文化根基。

邵逸夫先生逝世,国人一片唏嘘,深感哀痛。邵逸夫虽然只是一位民间企业家,但他却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推崇。习近平唁电称“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爱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

邵逸夫走了,他的事迹仍然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回荡,他的名字依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回想。邵逸夫先生一生热衷慈善,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一条微博说,在百度地图上输入“逸夫楼”四个字,跳出的结果密密麻麻,遍布神州大地。由此可见,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奉献之一斑。邵逸夫的“中国心”深深地感染了全球各地的华人,人们深情的怀念诉诸笔端:“虽然邵逸夫先生走了,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足够我们享用一生。”


相关文章

  • 高二语文五月考试题
  • 丹凤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五月月考试题 命题:刘静 校对:王书良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 ...查看


  • 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
  • zycnzj.com/ www.zycnzj.com Portraits ChineseJournalofNature Vol.29No.4 的影响下度过的,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晚年时他 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 ---吴 ...查看


  • 厦门大学各建筑来历及其简介
  • 厦门大学各建筑来历及其简介 (含图) 嘉庚风格的历史建筑 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包括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三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建筑组群.这种风格前后经历了全面西方样式向富有闽南特色地域建筑样式的转变,直至形 ...查看


  • 邵逸夫的慷慨和吝啬
  • 个人简介 邵逸夫,1907年生,祖籍宁波,生于上海,在家中排行老六.创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香港无线电视台(即TVB),打造出一个影视帝国,在香港被尊称为"六叔".他热心慈善,资助的教育及医疗项目遍布世界各地. 2014年 ...查看


  • 做人当如邵逸夫
  • 人 物 简 介 他曾拍摄过1000多部经典电影,打造了一个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神话,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香港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登上香 ...查看


  • 传奇邵逸夫
  • 10月4日,香港邵氏王国的"王者"邵逸夫迎来一百岁生日,而2007年,也是邵逸夫到香港主持邵氏公司大局50周年.<独臂刀>上映40周年,更是邵逸夫与夫人方逸华注册结婚十周年--邵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 ...查看


  •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045电影皇帝邵逸夫
  • 2007-07-23 14:03 电影皇帝邵逸夫 在香港,邵逸夫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香港以至东南亚的居民,虽然不一定都认识他,但谁也不敢说没同他发生过"业务"上的往来.因为,邵氏电影公司的电影院遍布多处地方,总计达200家 ...查看


  • 邵逸夫的长寿启示:年龄不是问题
  • 徐足之 连着两天,有两个新闻令人思索:一个是:邵逸夫104岁才退休,90岁前还坚持上班.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口(60岁)到2015年是2.21亿,2055年达到峰值(4.72亿).老龄新闻,听起来是个沉重负担,这么多老头儿到时候谁养活谁照顾呢 ...查看


  • 邵逸夫的黄金晚年
  • 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定义,邵逸夫的一生恐怕近一半时间都能算"晚年",但这个晚年与常人相比,显然是一段漫长而灿烂的"黄金晚年". 养生有道精通气功 不少香港有些年纪的人,爱谈论邵逸夫精通气功的传闻.许多他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