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摘要:当代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相当大的转换,社会矛盾凸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审时度势,清醒把握,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谋划进一步发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阶段性特征;社会矛盾;城乡差距;经济发展;持续发展

一、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各类矛盾凸现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向3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从社会层面说,存在利益结构调整中的各种矛盾,核心 问题是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中的矛盾,核心 问题是观念转变、广泛就业 和社会保障问题 等。还有人 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保障问题等。

从政治层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如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党与人大、政协、政府的关系,反腐败与腐败现象蔓延的矛盾等。

从经济层面上说,有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制约之间矛盾;有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

二、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但由于对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估计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

这些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的。

50 多年来,我国GDP 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每增加一亿元 GDP 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 1.8 亿元、2.15 亿元、l.6 亿元、4.49 亿元和 4.99 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可以看出我们投资的产出效益是在不断下降。我国生态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支付了巨大的成本,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都呈几何级数增加,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70%以上,其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9000 万亩,占全国耕地的二十分之一强。

今年以来,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飙升对我国经济的明显影响就可看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我们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要走出这

种高代价、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占国土绝大多数面积的农村发展缓慢,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现在,有些外国人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参观,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中国已经很发达了,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

其实,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在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方面都比较落后,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很不发达。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1978年,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之比为 2.37∶1,1985 年为1.72∶1,1990 年为 2.2∶1,2003 年已扩大为 3.24∶1。城乡收入差距除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外,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四、我国处在国际化、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期

国际化指经济运行、管理 的规则要向国际惯例靠,加入 W T O的承诺要按期兑现;全球化指经济要素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如何利用全球化,又不受制于全 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考验、时代的挑战,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走 向世界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

2 0 0 4年全球经济增长5.1%,2 0 0 5年约增长4%,是近 3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 因有两个,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概括为:美国拼命消费,中国拼命投资。

与此同时,外贸经济增长很快。中国经济已进入 国际摩擦时代。这种经济摩擦,包括贸易摩擦、制度层面摩擦(如知识产权制度、劳工标准、汇率制度等)。从商品贸易摩擦的形式看,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摩擦形式分别是反倾销、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和技术贸易壁垒,而且这 3 种贸易壁垒往往交叉使用,进而给摩擦的解决带来困难。

五、我国处在理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起飞的必经途径。

城市化——从其本质上说,是人口城市化。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离土农民的就业问题。近些年来,不少 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形象工程”、抓形态城市化上,造成的结果是:(1)失地农民问题突出。(2)耕地减少。1 9 9 8一2 0 0 4年,耕地 面积减少6%,约1.41 亿 亩。(3)城市病呈现,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所以,中央强调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要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

市场化——给我国带来经济繁荣,20多年来国民经济比世界经济增速平均

高出约6个百分点,这是事实。然而,市场化本身具有使经济、社会、政治发生癌变的基因。如:产能过剩、贫富差距拉大、就业 问题突出,还有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逐步解决。

六、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但社会发展相对欠缺,而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进一步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不足

这些年来,我们的全部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经过20 多年的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茅,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受客观的发展条件所限,过去一段时期,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过于注重量的积累,过于强调 GDP 的单纯增长,对于社会发展兼顾不够。

从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均 GDP 从 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一特定的发展时期。

更为严峻的是,这一时期又恰好与我国改革的攻坚阶段相重合,新问题不断产生,积累和遗留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矛盾、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对立等问题。

总之,通过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今日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切实把发展的思路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去改。可以说,什么时候这一点我们坚持住了,我们就进步、就发展,什么时候我们贯彻落实不好,我们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受到惩罚,这不仅是我们准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辛鸣.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5.

[2] 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 .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7

[3]刘晓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任务[D].郑州大学.2011

[4]李锐.当前我国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经济中的若干问题[R] . 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

[5] 金锵.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5.

摘要:当代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相当大的转换,社会矛盾凸显、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审时度势,清醒把握,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谋划进一步发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阶段性特征;社会矛盾;城乡差距;经济发展;持续发展

一、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各类矛盾凸现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向3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从社会层面说,存在利益结构调整中的各种矛盾,核心 问题是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防止“两极分化” ;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中的矛盾,核心 问题是观念转变、广泛就业 和社会保障问题 等。还有人 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保障问题等。

从政治层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如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党与人大、政协、政府的关系,反腐败与腐败现象蔓延的矛盾等。

从经济层面上说,有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制约之间矛盾;有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等。

二、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但由于对发展的成本与代价估计不足,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持续发展面临众多困难

这些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的。

50 多年来,我国GDP 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每增加一亿元 GDP 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 1.8 亿元、2.15 亿元、l.6 亿元、4.49 亿元和 4.99 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可以看出我们投资的产出效益是在不断下降。我国生态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支付了巨大的成本,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都呈几何级数增加,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70%以上,其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9000 万亩,占全国耕地的二十分之一强。

今年以来,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飙升对我国经济的明显影响就可看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我们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要走出这

种高代价、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占国土绝大多数面积的农村发展缓慢,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现在,有些外国人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参观,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中国已经很发达了,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

其实,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在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方面都比较落后,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很不发达。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1978年,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之比为 2.37∶1,1985 年为1.72∶1,1990 年为 2.2∶1,2003 年已扩大为 3.24∶1。城乡收入差距除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外,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四、我国处在国际化、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时期

国际化指经济运行、管理 的规则要向国际惯例靠,加入 W T O的承诺要按期兑现;全球化指经济要素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如何利用全球化,又不受制于全 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考验、时代的挑战,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走 向世界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

2 0 0 4年全球经济增长5.1%,2 0 0 5年约增长4%,是近 3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 因有两个,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概括为:美国拼命消费,中国拼命投资。

与此同时,外贸经济增长很快。中国经济已进入 国际摩擦时代。这种经济摩擦,包括贸易摩擦、制度层面摩擦(如知识产权制度、劳工标准、汇率制度等)。从商品贸易摩擦的形式看,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摩擦形式分别是反倾销、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和技术贸易壁垒,而且这 3 种贸易壁垒往往交叉使用,进而给摩擦的解决带来困难。

五、我国处在理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起飞的必经途径。

城市化——从其本质上说,是人口城市化。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离土农民的就业问题。近些年来,不少 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形象工程”、抓形态城市化上,造成的结果是:(1)失地农民问题突出。(2)耕地减少。1 9 9 8一2 0 0 4年,耕地 面积减少6%,约1.41 亿 亩。(3)城市病呈现,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所以,中央强调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要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

市场化——给我国带来经济繁荣,20多年来国民经济比世界经济增速平均

高出约6个百分点,这是事实。然而,市场化本身具有使经济、社会、政治发生癌变的基因。如:产能过剩、贫富差距拉大、就业 问题突出,还有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逐步解决。

六、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但社会发展相对欠缺,而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进一步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不足

这些年来,我们的全部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经过20 多年的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茅,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受客观的发展条件所限,过去一段时期,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过于注重量的积累,过于强调 GDP 的单纯增长,对于社会发展兼顾不够。

从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均 GDP 从 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一特定的发展时期。

更为严峻的是,这一时期又恰好与我国改革的攻坚阶段相重合,新问题不断产生,积累和遗留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矛盾、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对立等问题。

总之,通过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今日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切实把发展的思路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去改。可以说,什么时候这一点我们坚持住了,我们就进步、就发展,什么时候我们贯彻落实不好,我们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受到惩罚,这不仅是我们准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辛鸣.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5.

[2] 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 .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7

[3]刘晓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任务[D].郑州大学.2011

[4]李锐.当前我国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经济中的若干问题[R] . 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

[5] 金锵.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P14)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 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 ...查看


  • 6381 网络传播概论
  •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 课程代码:6381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网络传播概论"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传播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具 ...查看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子轩 一. 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 ...查看


  • 工程咨询概论
  • (一)预算体制的概念 (二)我国的预算体制 1.分税制的概念 2.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收入的内容 1.税收收入 2.公债收入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格式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 研读报告 题 目 论<共产党宣言的现时代 意义> 班 级 农业水利工程19-3 学 号 组 长 李金举 指导教师 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系编印 2015年10月 题 目: 论< ...查看


  • 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 ...查看


  • 企业发展战略基础知识
  • 企业战略培训 各位经理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很高兴跟大家研讨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我今天要努力做到两点:第一,帮助大家增加一些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知识:第二,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面临的企业发展战略问题. 最近几年,企业管理培训活动虽然可以说如火入 ...查看


  • [经典]资料大全: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2010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资料(1) 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 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 ...查看


  • 第1次平时作业及答案
  •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1 一丶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B ). A.毛泽东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科学发展观 . 2. 科学发展观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