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爱华,大学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教研究。
时光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缝间溜走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心随风动的时刻。同学聚会终于在春暖花开之时闪亮地拉开了序幕。
三十年未曾见面的同学,在见面的那一刻欣喜若狂、欢呼、惊叫、雀跃。三十年岁月的磨砺,三十载的风雨兼程,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虽然同学们的容颜已不再年轻,但心却放飞着、畅想着。
同学们三三两两散步于母校的林间小道,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谈论着儿时的趣事。在空寂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又听到了同学们匆匆上学的脚步,琅琅的书声。大家走着、谈着、笑着,挺潇洒、挺开心,三十年后的步履显得更悠闲,更自信,更铿锵有力了。
我们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走过碧野,不正是我们人生轨迹的再现吗?山风拂过,树叶、山花向我们点头致意,一种幸福感从心中荡漾,笑声在山间回荡着……浓浓的深情与大自然的美景融在一起。
人自诞生于这个五光十色的尘世上起,就注定与喜、怒、哀、乐相随。在岁月婉约的多重奏心曲中,我们活动着关节,舒展着骨骼,渐渐地长成了有着千差万别的名字,有着各自姹紫嫣红的少年、青年时代的花期。于是三十年来就有了千丝万缕的情感世界,就有了波澜壮阔的人生之旅。
昔日的理想如同昨日黄花,往日的激情恍若消逝的流水,一去不返了。曾经拥有的热情与梦想、昂扬与纯真都变得了无踪影。如果再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人就会在这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希望和方向。我想,这样的人即便是作为再普通不过的平常人,他也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追求来支撑,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来相伴。
我与同学们促膝而谈并留意着同学们的内心世界。家居农村的一位女同学,婚姻变故,丈夫乐不思家,抛下年幼的女儿另觅新欢。此时此刻,她分明有太多的心酸、太多的委屈向亲人倾诉,我看着她的眼睛,读懂了她的苦难。但她的言语却没有悲伤,依然是坚强与自信,神态是那么的刚毅,面对丈夫的背叛,她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强。她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哺养成人,供女儿上了大学。女儿经国家选拔,当上了一名“村官”。她终于完成了作为母亲的责任与担当!
是啊,人活着累一点儿,苦一点儿并不是问题,无论生活怎样平凡与苦闷,无论人生怎样失意与压抑,都不要轻言没有希望,轻易放弃了努力。没有了一生的执著,没有了一生的坚持与激情,纵然是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
八零年6月我们毕业了,怀揣着梦想的同学们各奔东西,上大学的、参军的、参加工作的、自谋职业的。
一位发小挚友,参加工作了,去了中铁电气化工程局,那里条件艰苦,但她扎根鄂北,相夫教子,默默工作,辛勤耕耘,她把实现自己理想的希望托付于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十八个春夏秋冬的磨砺,十八载的执著,她终于如愿地把儿子培育成了清华大学的一位杰出才骏,理想与现实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升华!今天面对亲爱的儿子的优异成绩,她真的应当感到骄傲,感到欣慰了!我们也由衷地为她们母子祝福!
男同学中有成为飞行员的天之骄子,当我们惊叹他在万米高空、在碧海蓝天间穿云破雾,把成百上千的人们送到天南地北团聚之际,唯有亲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艰辛,他的奉献,他的无畏!
还有一位同学,人生经历坎坷,爱妻因病离他而去,但他没有沉沦、消极,而是重新振作起来,走出困境,与命运抗争,奋斗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人生的光辉!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作为生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长在七十年代(动乱时期)、处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我们,也许应当感激上苍给予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炼,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包容。
同学们都在感叹自己老了,老了!生活要有追求来支撑,人生要有激情相伴。美是内心的愉悦,是心灵的光环,是精神的慰藉,谁的感觉和意识中充满了美,谁便拥有青春,亮丽知性,芳华永驻。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享乐快乐,学会欣赏自己的一切。面对困境时,换位思考,把同事间的不快与恩怨,抛向天外吧,化干戈为玉帛,学会忍让,学会感恩,学会珍爱、学会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聚会是短暂的,分离才是长久的。
同学们都希望能写下聚会的精彩瞬间,唱歌、跳舞、宴会、拍照,等等,然后我却沉浸于聚会的真正内涵,升华着一份情意,分享受着一份快乐、一段亲情、一份感动!聚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念的解除,更让我们感到的是从许多同学身上,看到在顺境中对理想的执著;面对逆境、灾难,对生活的不屈与抗争,笑对人生。等到我们可以“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舒云卷”之时,人生也就更完美了。
三十年就如过眼云烟,有些人却把生命之歌谱写得如日月星辰,向人们传递着光和热,如春风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生命的伟大,以忠诚来诠释生命的意义,用深情来抒发生命的美好。三十载生命如歌,这一曲优美之歌将继续奏响同学们未来的人生,并响彻云霄!
作者简介:罗爱华,大学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教研究。
时光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缝间溜走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心随风动的时刻。同学聚会终于在春暖花开之时闪亮地拉开了序幕。
三十年未曾见面的同学,在见面的那一刻欣喜若狂、欢呼、惊叫、雀跃。三十年岁月的磨砺,三十载的风雨兼程,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虽然同学们的容颜已不再年轻,但心却放飞着、畅想着。
同学们三三两两散步于母校的林间小道,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谈论着儿时的趣事。在空寂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又听到了同学们匆匆上学的脚步,琅琅的书声。大家走着、谈着、笑着,挺潇洒、挺开心,三十年后的步履显得更悠闲,更自信,更铿锵有力了。
我们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走过碧野,不正是我们人生轨迹的再现吗?山风拂过,树叶、山花向我们点头致意,一种幸福感从心中荡漾,笑声在山间回荡着……浓浓的深情与大自然的美景融在一起。
人自诞生于这个五光十色的尘世上起,就注定与喜、怒、哀、乐相随。在岁月婉约的多重奏心曲中,我们活动着关节,舒展着骨骼,渐渐地长成了有着千差万别的名字,有着各自姹紫嫣红的少年、青年时代的花期。于是三十年来就有了千丝万缕的情感世界,就有了波澜壮阔的人生之旅。
昔日的理想如同昨日黄花,往日的激情恍若消逝的流水,一去不返了。曾经拥有的热情与梦想、昂扬与纯真都变得了无踪影。如果再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人就会在这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希望和方向。我想,这样的人即便是作为再普通不过的平常人,他也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追求来支撑,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来相伴。
我与同学们促膝而谈并留意着同学们的内心世界。家居农村的一位女同学,婚姻变故,丈夫乐不思家,抛下年幼的女儿另觅新欢。此时此刻,她分明有太多的心酸、太多的委屈向亲人倾诉,我看着她的眼睛,读懂了她的苦难。但她的言语却没有悲伤,依然是坚强与自信,神态是那么的刚毅,面对丈夫的背叛,她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强。她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哺养成人,供女儿上了大学。女儿经国家选拔,当上了一名“村官”。她终于完成了作为母亲的责任与担当!
是啊,人活着累一点儿,苦一点儿并不是问题,无论生活怎样平凡与苦闷,无论人生怎样失意与压抑,都不要轻言没有希望,轻易放弃了努力。没有了一生的执著,没有了一生的坚持与激情,纵然是活着,又有什么滋味呢?
八零年6月我们毕业了,怀揣着梦想的同学们各奔东西,上大学的、参军的、参加工作的、自谋职业的。
一位发小挚友,参加工作了,去了中铁电气化工程局,那里条件艰苦,但她扎根鄂北,相夫教子,默默工作,辛勤耕耘,她把实现自己理想的希望托付于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十八个春夏秋冬的磨砺,十八载的执著,她终于如愿地把儿子培育成了清华大学的一位杰出才骏,理想与现实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升华!今天面对亲爱的儿子的优异成绩,她真的应当感到骄傲,感到欣慰了!我们也由衷地为她们母子祝福!
男同学中有成为飞行员的天之骄子,当我们惊叹他在万米高空、在碧海蓝天间穿云破雾,把成百上千的人们送到天南地北团聚之际,唯有亲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艰辛,他的奉献,他的无畏!
还有一位同学,人生经历坎坷,爱妻因病离他而去,但他没有沉沦、消极,而是重新振作起来,走出困境,与命运抗争,奋斗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人生的光辉!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作为生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长在七十年代(动乱时期)、处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我们,也许应当感激上苍给予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炼,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包容。
同学们都在感叹自己老了,老了!生活要有追求来支撑,人生要有激情相伴。美是内心的愉悦,是心灵的光环,是精神的慰藉,谁的感觉和意识中充满了美,谁便拥有青春,亮丽知性,芳华永驻。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享乐快乐,学会欣赏自己的一切。面对困境时,换位思考,把同事间的不快与恩怨,抛向天外吧,化干戈为玉帛,学会忍让,学会感恩,学会珍爱、学会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聚会是短暂的,分离才是长久的。
同学们都希望能写下聚会的精彩瞬间,唱歌、跳舞、宴会、拍照,等等,然后我却沉浸于聚会的真正内涵,升华着一份情意,分享受着一份快乐、一段亲情、一份感动!聚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念的解除,更让我们感到的是从许多同学身上,看到在顺境中对理想的执著;面对逆境、灾难,对生活的不屈与抗争,笑对人生。等到我们可以“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舒云卷”之时,人生也就更完美了。
三十年就如过眼云烟,有些人却把生命之歌谱写得如日月星辰,向人们传递着光和热,如春风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生命的伟大,以忠诚来诠释生命的意义,用深情来抒发生命的美好。三十载生命如歌,这一曲优美之歌将继续奏响同学们未来的人生,并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