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冠状动脉造影号称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心电图在临床中的作用无法替代。从心电图判断心肌缺血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典型的心肌缺血如ST段抬高或下降不难识别,但对于不典型心肌缺血,部分医生掌握的不好。这里,本人将多年临床积累的不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识别方法介绍给大家,欢迎补充指正。
不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TV1 >TV5 ,即V1T波高于V5T波高度(下同)
2、TI
3、T波高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4、u波倒置
5、ST段平直延长(大于0.12s)
6、胸前导联R波过渡不良(V1~V5R波逐渐降低,若有典型心绞痛,可考虑有急性非Q波心梗)
超急性期与急性期 ECG主要改变是T波的变化,即高耸的T波开始下降就可认为是急性期的表现。典型的超急性期变化是T波高耸与弓背向上抬高的ST段形成单向曲线(有时高耸的T波较ST段抬高出现更早,当然也是超急性期变化)。典型的急性期变化是Q波出现、ST仍抬高、T波后肢逐步倒置。急性期与超急性期ST段均可抬高,而部分心梗患者始终不出现Q波,所以以T波的改变区别两个时期更为合适。
右室梗死常与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梗同时出现,单纯右室梗死极为罕见。心电图诊断标准为:V3R~V7RST段抬高大于(等于)1mm,V4R最有诊断价值,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1%,阳性预测值为78%;如果V4R~V7R有一个以上导联有类似变化,则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1%。
右室梗死持续时间短,平均为10小时左右,有时心梗时间过长,很难看到典型的V3R~V7RST段抬高大于(等于)1mm,此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参考诊断:
1、STII III抬高大于1mm,且STIII抬高/ STII大于1。
2、STV2下降,STAVF抬高,且STV2下降小于STAVF抬高的50%。
3、V1ST段抬高,V2ST段不抬高或下降。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号称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心电图在临床中的作用无法替代。从心电图判断心肌缺血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典型的心肌缺血如ST段抬高或下降不难识别,但对于不典型心肌缺血,部分医生掌握的不好。这里,本人将多年临床积累的不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识别方法介绍给大家,欢迎补充指正。
不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TV1 >TV5 ,即V1T波高于V5T波高度(下同)
2、TI
3、T波高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4、u波倒置
5、ST段平直延长(大于0.12s)
6、胸前导联R波过渡不良(V1~V5R波逐渐降低,若有典型心绞痛,可考虑有急性非Q波心梗)
超急性期与急性期 ECG主要改变是T波的变化,即高耸的T波开始下降就可认为是急性期的表现。典型的超急性期变化是T波高耸与弓背向上抬高的ST段形成单向曲线(有时高耸的T波较ST段抬高出现更早,当然也是超急性期变化)。典型的急性期变化是Q波出现、ST仍抬高、T波后肢逐步倒置。急性期与超急性期ST段均可抬高,而部分心梗患者始终不出现Q波,所以以T波的改变区别两个时期更为合适。
右室梗死常与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梗同时出现,单纯右室梗死极为罕见。心电图诊断标准为:V3R~V7RST段抬高大于(等于)1mm,V4R最有诊断价值,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1%,阳性预测值为78%;如果V4R~V7R有一个以上导联有类似变化,则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1%。
右室梗死持续时间短,平均为10小时左右,有时心梗时间过长,很难看到典型的V3R~V7RST段抬高大于(等于)1mm,此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参考诊断:
1、STII III抬高大于1mm,且STIII抬高/ STII大于1。
2、STV2下降,STAVF抬高,且STV2下降小于STAVF抬高的50%。
3、V1ST段抬高,V2ST段不抬高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