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上课实录

我们再来看这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哪位诗人留下的诗句?(王维)王维的诗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新雨过后,松林被洗刷地纤尘不染、翠绿欲滴,这时,皎皎明月透过松树林照过来;雨后蓄积的雨水淙淙地流过山石,发出清脆悦耳地声音。事实上,不只是王维的诗歌有这样的特点,“ 诗中有画”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共同特征。下面,请你们找一找,《春江花月夜》中哪些诗句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PPT:找出诗歌中写景的诗句并研读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在回答中请学生就其发言概括他心中的景的特点)

板书:月——景:(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我想大家的脑海里应该都有一幅春江花月夜图了,我给大家提一个小问题:“海上明月共潮生”写了明月从地平线升起来,看起来像是从海上升起来的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生”换成“升”呢?为什么?

(“生”有诞生、孕育的意味,说出了明月和潮水的关系,使得整幅画面有了生命力) 现在,请一位同学带着对画面的想象为大家朗读这一段写景的诗句。

(四)感悟哲理

在这样江天一色唯有一轮孤月的环境中,人非常容易生发思考。作者在这样梦幻、澄澈的环境之中同样生发了思索和感慨。请大家找出作者思考的内容和对此给出的答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先看前两联,“何人初见”“何年初照”说明作者在思考?

(人类和宇宙的起源)

作者给出的结论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PPT: 面对如此澄澈明净,辽远梦幻的景色,诗人生发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慨?

(学生自由发言。关键词语:代代)

板书:月——思

那么请大家再比较这句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不一致,《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句更多的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倾向,而后者则较为悲观)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古文,其中的宇宙人生观和今天的这篇非常相似,有谁能记得是哪一篇? (苏轼《赤壁赋》,全班齐读苏子的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五)品读情感

通过对这句诗的品味,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肯定了现实人生的意义。而在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情”。就像欧阳修的《玉楼春》吟咏的那样: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雨月;也如同下一句说得那样,“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月本无情,人将情赋予之而已。接下来,作者转入了对“情”的抒写。作者写的是哪一种情呢?

(相思之情)

李清照有这样一句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思的两个人用诗中的语言说说,分别是谁呢?

(扁舟子和离人,也就是游子和思妇)

诗中告诉我们这是游子和思妇的相思之情,那么从哪些诗句中你能读出这种相思之情呢? PPT:哪些诗句表现了相思之情?

(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在表达相思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个意象? (月)

那么,

PPT:为什么月能表达相思之情呢?

(学生自由发言。从月的形状、颜色、神话传说以及“天涯共此时”等角度去引导) 板书:月——情

(六)朗读体会

请一位同学结合今天的讲解和自己的想象、理解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全班集体朗诵

(七)观看视频

看视频《沙画 春江花月夜》,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和沙画的表演中再次置身诗境之中。

(八)总结

中国古代诗人抒发情感往往能跳脱出自身的情感限制而投射到宇宙和人生的大背景之中。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这样,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同样如此。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相思更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情感。所以,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之中,去领会它独到的艺术魅力吧!

我们再来看这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哪位诗人留下的诗句?(王维)王维的诗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新雨过后,松林被洗刷地纤尘不染、翠绿欲滴,这时,皎皎明月透过松树林照过来;雨后蓄积的雨水淙淙地流过山石,发出清脆悦耳地声音。事实上,不只是王维的诗歌有这样的特点,“ 诗中有画”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共同特征。下面,请你们找一找,《春江花月夜》中哪些诗句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PPT:找出诗歌中写景的诗句并研读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在回答中请学生就其发言概括他心中的景的特点)

板书:月——景:(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我想大家的脑海里应该都有一幅春江花月夜图了,我给大家提一个小问题:“海上明月共潮生”写了明月从地平线升起来,看起来像是从海上升起来的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生”换成“升”呢?为什么?

(“生”有诞生、孕育的意味,说出了明月和潮水的关系,使得整幅画面有了生命力) 现在,请一位同学带着对画面的想象为大家朗读这一段写景的诗句。

(四)感悟哲理

在这样江天一色唯有一轮孤月的环境中,人非常容易生发思考。作者在这样梦幻、澄澈的环境之中同样生发了思索和感慨。请大家找出作者思考的内容和对此给出的答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先看前两联,“何人初见”“何年初照”说明作者在思考?

(人类和宇宙的起源)

作者给出的结论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PPT: 面对如此澄澈明净,辽远梦幻的景色,诗人生发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慨?

(学生自由发言。关键词语:代代)

板书:月——思

那么请大家再比较这句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不一致,《春江花月夜》中的这句更多的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倾向,而后者则较为悲观)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古文,其中的宇宙人生观和今天的这篇非常相似,有谁能记得是哪一篇? (苏轼《赤壁赋》,全班齐读苏子的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五)品读情感

通过对这句诗的品味,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肯定了现实人生的意义。而在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情”。就像欧阳修的《玉楼春》吟咏的那样:人间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雨月;也如同下一句说得那样,“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月本无情,人将情赋予之而已。接下来,作者转入了对“情”的抒写。作者写的是哪一种情呢?

(相思之情)

李清照有这样一句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思的两个人用诗中的语言说说,分别是谁呢?

(扁舟子和离人,也就是游子和思妇)

诗中告诉我们这是游子和思妇的相思之情,那么从哪些诗句中你能读出这种相思之情呢? PPT:哪些诗句表现了相思之情?

(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在表达相思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个意象? (月)

那么,

PPT:为什么月能表达相思之情呢?

(学生自由发言。从月的形状、颜色、神话传说以及“天涯共此时”等角度去引导) 板书:月——情

(六)朗读体会

请一位同学结合今天的讲解和自己的想象、理解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全班集体朗诵

(七)观看视频

看视频《沙画 春江花月夜》,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和沙画的表演中再次置身诗境之中。

(八)总结

中国古代诗人抒发情感往往能跳脱出自身的情感限制而投射到宇宙和人生的大背景之中。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这样,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同样如此。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相思更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情感。所以,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之中,去领会它独到的艺术魅力吧!


相关文章

  • [春江花月夜]网络化教学课堂实录
  • <春江花月夜>网络化教学课堂实录 时间:2011年6月12日上午8:30分 地点:互助县业技术学校东校区教学楼三楼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师:刘大军 班级:电子与信息技术1001班 科目:语文 第一课时(8:30分~9:10分):课文 ...查看


  •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感受富春江美丽的山水风光: 3.学习作者表现富春江美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体会富春江景色之美: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 ...查看


  • _芦花荡_实录
  • 中学语文教学 的孤愤.你在不被人理解中独钓,你在绝望中垂钓希望.因此我知道了如何珍惜自己所处的幸运时代. 师:(结语)也许我们从<江雪>中可以读出更多的东西,也许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读懂柳宗元的<江雪>,还 2007年 ...查看


  •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1
  •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猜我紧张不紧张? 生:紧张. 师:我不是紧张,是激动.我为什么不紧张呢?大家想,这些老师是不是我的敌人啊? 生:不是. 师:还有一些老师,是省里的专家,这些专家是拿着 ...查看


  • 张康桥[望月]课堂实录
  • 溧阳张康桥<望月>课堂实录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语言隽永,思想深邃,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文章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 ...查看


  • [古诗苑漫步]教学实录
  •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八年级 教学分析: 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 ...查看


  • 今天我们这样上课
  • 一.课例背景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沿袭的依然是学生写.老师一支笔说了算的评改方法.这种办法我们也曾采用过,可效果并不太好.从学生方面看,作文本发下去后,老师改的地方,学生 ...查看


  • 小学语文[我们的校园]课堂教学实录
  • <我们的校园>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 ...查看


  • 梅香正浓教学实录
  • <梅香正浓>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2.针对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问题,能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