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农业与技术
2015, Vol.35, No.12 249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黄海元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局, 湖南 湘潭 411228)
摘 要:目前农业污染正逐步成为新的重要污染源。农业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农村建
设,国家粮食安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并结合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关键词:农业污染;污染来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1**********]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
1 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1
土地资源污染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1.2 水资源污染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1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1.3 空气资源的污染
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会落到河流里或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2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全面掌握污染情况
长期以来,“底数不清”制约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农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结果只能是“影响工作”。规划、措施是以掌握农村各类污染源的行业、数量及其分布地域为基础,以了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去向为依据,以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膜污染和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程度为参照。要想早发现、早防治、早见效,必须随时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第一手材料,真正全面摸清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家底,才能有“防”有“治”,防治兼备,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农业环境污染少发生、早治理并且成本降到最低。2.2 健全法规增强意识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2.3 采用先进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种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1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3 结 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减少农业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黄海元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局,湖南湘潭,411228农业与技术
Agriculture & Technology2015(12)
引用本文格式:黄海元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期刊论文]-农业与技术 2015(12)
※交流园地 农业与技术
2015, Vol.35, No.12 249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黄海元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局, 湖南 湘潭 411228)
摘 要:目前农业污染正逐步成为新的重要污染源。农业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农村建
设,国家粮食安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并结合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关键词:农业污染;污染来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1**********]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
1 农业环境污染类型
1.1
土地资源污染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1.2 水资源污染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1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1.3 空气资源的污染
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会落到河流里或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2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全面掌握污染情况
长期以来,“底数不清”制约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农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结果只能是“影响工作”。规划、措施是以掌握农村各类污染源的行业、数量及其分布地域为基础,以了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去向为依据,以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膜污染和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程度为参照。要想早发现、早防治、早见效,必须随时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第一手材料,真正全面摸清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家底,才能有“防”有“治”,防治兼备,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农业环境污染少发生、早治理并且成本降到最低。2.2 健全法规增强意识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2.3 采用先进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种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1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3 结 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减少农业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黄海元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局,湖南湘潭,411228农业与技术
Agriculture & Technology2015(12)
引用本文格式:黄海元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期刊论文]-农业与技术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