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及他的三个显赫女儿

独孤信(503-5574月14日),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中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本人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西魏北周大将,封卫国公,是八大柱国之一。官拜大司马,进封卫国公。史称其“美容仪,善骑射”。独孤信的女儿中有三个分别是北周、隋、唐的皇后。

作为贵族重臣之间的联姻,独孤信将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556年,宇文泰去世,557年正月,宇文泰侄儿晋国公宇文护拥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代西魏即天王位,建立北周。柱国、楚国公赵贵不满宇文护专权废魏帝,联络独孤信,想要除掉宇文护。此事被开府宇文盛向宇文护告发,赵贵就被宇文护处死,独孤信在北周声望极高,宇文护仍在一个月后被迫饮鸩自尽,溘然逝去。

不过在其身前身后,有三个女儿先后封为皇后,诸子亦加官进爵,正如《北史》所谓“三代外戚,何其盛哉”。这也许是九泉之下的他唯感欣慰的吧。

独孤信有三位夫人,长子独孤罗母殁于北齐,入关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隋文献皇后。他一生共有八子七女,七子任官职。

长子独孤罗(534-599),字罗仁,仪同大将军。隋代周后开皇二年袭独孤信爵赵国公,食邑一万户,开皇十二年拜右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十三年任凉州刺史。开皇十九年(599)二月六日卒,年六十六岁。谥曰德。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

次子独孤善,字伏陀(佛教名),鲜卑名弩引,北周时以父荫封魏宁县公、长城郡公、骠骑大将军、河州刺史、龙州刺史,天和六年,袭爵河内郡公,卒于兖州刺史位上,年三十八。

第三子独孤穆,北周时以父荫封必要县侯,隋封金泉县公。

第四子独孤藏(553-587),字拔臣(鲜卑名),又字达磨(佛教名),北周明敬皇后同母弟,年八岁以父功封武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九百户,任隆山太守,宣政元年(587)八月四日卒于长安,年三十五岁。夫人贺兰氏,有子三人,一子独孤机,滕国公、沧州刺史。

第五子独孤顺,北周时以父荫封武城县侯。

第六子独孤陀,字黎邪,北周时以父荫封建忠县伯,隋封武喜县公,拜上开府、领左右将军,累转延州刺史。赠银青光禄大夫。

第七子独孤整,位幽州刺史。大业初,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

第八子独孤震,鲜卑名毗贺周,墓志上记载为第三子,独孤善、独孤藏之弟。

其三女相继封为三国皇后:

长女独孤氏(本名不详),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妻,追封为明敬皇后;

独孤皇后(?-558年),相传名为独孤金罗,北周明帝宇文毓妻,西魏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长女。独孤信和宇文泰都属西魏八柱国。

九月,宇文护废黜宇文觉,拥立宇文毓为天王。宇文毓不顾宇文护的压力,于558年正月立独孤氏为王后,独孤氏对老父被害悲愤异常,于当年四月病卒,葬昭陵,谥明敬。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毓即皇帝位,追崇独孤氏为明敬皇后。

四女独孤氏(本名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祖父李昞妻,追封为元贞皇后;

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四姐,北周皇后独孤氏的四妹。嫁给唐国公李昞,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618年7月3日),被追谥为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之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的妻子。她深度参与朝政,辅佐丈夫创建了大隋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动乱分裂局面,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且促进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大融合。

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隋文帝杨坚长女,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子,排行第三[1]。族谱言其字“为德”,又说“德”,虚实待考;墓志此处留白,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永徽四年,因房遗爱涉嫌谋反为乞命而被诬陷,被赐死。

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2]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与其胞弟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

独孤信(503-5574月14日),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中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本人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西魏北周大将,封卫国公,是八大柱国之一。官拜大司马,进封卫国公。史称其“美容仪,善骑射”。独孤信的女儿中有三个分别是北周、隋、唐的皇后。

作为贵族重臣之间的联姻,独孤信将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556年,宇文泰去世,557年正月,宇文泰侄儿晋国公宇文护拥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代西魏即天王位,建立北周。柱国、楚国公赵贵不满宇文护专权废魏帝,联络独孤信,想要除掉宇文护。此事被开府宇文盛向宇文护告发,赵贵就被宇文护处死,独孤信在北周声望极高,宇文护仍在一个月后被迫饮鸩自尽,溘然逝去。

不过在其身前身后,有三个女儿先后封为皇后,诸子亦加官进爵,正如《北史》所谓“三代外戚,何其盛哉”。这也许是九泉之下的他唯感欣慰的吧。

独孤信有三位夫人,长子独孤罗母殁于北齐,入关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隋文献皇后。他一生共有八子七女,七子任官职。

长子独孤罗(534-599),字罗仁,仪同大将军。隋代周后开皇二年袭独孤信爵赵国公,食邑一万户,开皇十二年拜右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十三年任凉州刺史。开皇十九年(599)二月六日卒,年六十六岁。谥曰德。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

次子独孤善,字伏陀(佛教名),鲜卑名弩引,北周时以父荫封魏宁县公、长城郡公、骠骑大将军、河州刺史、龙州刺史,天和六年,袭爵河内郡公,卒于兖州刺史位上,年三十八。

第三子独孤穆,北周时以父荫封必要县侯,隋封金泉县公。

第四子独孤藏(553-587),字拔臣(鲜卑名),又字达磨(佛教名),北周明敬皇后同母弟,年八岁以父功封武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九百户,任隆山太守,宣政元年(587)八月四日卒于长安,年三十五岁。夫人贺兰氏,有子三人,一子独孤机,滕国公、沧州刺史。

第五子独孤顺,北周时以父荫封武城县侯。

第六子独孤陀,字黎邪,北周时以父荫封建忠县伯,隋封武喜县公,拜上开府、领左右将军,累转延州刺史。赠银青光禄大夫。

第七子独孤整,位幽州刺史。大业初,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

第八子独孤震,鲜卑名毗贺周,墓志上记载为第三子,独孤善、独孤藏之弟。

其三女相继封为三国皇后:

长女独孤氏(本名不详),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妻,追封为明敬皇后;

独孤皇后(?-558年),相传名为独孤金罗,北周明帝宇文毓妻,西魏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长女。独孤信和宇文泰都属西魏八柱国。

九月,宇文护废黜宇文觉,拥立宇文毓为天王。宇文毓不顾宇文护的压力,于558年正月立独孤氏为王后,独孤氏对老父被害悲愤异常,于当年四月病卒,葬昭陵,谥明敬。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毓即皇帝位,追崇独孤氏为明敬皇后。

四女独孤氏(本名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祖父李昞妻,追封为元贞皇后;

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四姐,北周皇后独孤氏的四妹。嫁给唐国公李昞,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618年7月3日),被追谥为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之文献皇后。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隋朝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的妻子。她深度参与朝政,辅佐丈夫创建了大隋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动乱分裂局面,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且促进了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大融合。

杨丽华(561年-609年),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皇后,隋文帝杨坚长女,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子,排行第三[1]。族谱言其字“为德”,又说“德”,虚实待考;墓志此处留白,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永徽四年,因房遗爱涉嫌谋反为乞命而被诬陷,被赐死。

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2]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与其胞弟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


相关文章

  • 陕西历史博物馆 1
  • 再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佛像部分 有人说皈依佛门可以超越生死,摆脱烦恼,求得大智慧."佛"在梵语音译,其意译为"觉者"或者"觉悟的人".说实在的,虽说闲来无事,我也读一些有关佛教 ...查看


  • 西安交大地理位置考证
  • 西安交大理位置考证 西安交通大学地处唐代道政坊和常乐坊之上,北临兴庆宫,西接大唐国际贸易中心"东市",东有唐长安城东城墙及春明门,遗迹遗存非常丰富.唐代诗人白居易故居"东亭",<琵琶行>一 ...查看


  • 李渊与杨广的关系
  • 北周,隋,唐,这三朝相互间的关系,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当年西魏和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所创立的府兵制.西魏的府兵制,兵权归八名上柱国大将军,号称西魏八柱国. 但是后来,八柱国实际上只剩下了六个:宇文泰,独孤信 ...查看


  • 隋文帝杨坚是明主,还是庸君?
  • 1977年,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推出了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哈特以"影响"大小为尺度,评出了他眼中的100位历史名人.令人颇感不解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并不是很响亮的隋文帝杨坚不仅 ...查看


  • 隋唐盛世与武川英雄
  • 隋唐盛世与武川英雄 --蒙曼教授在武川县建县百年经济社会发展同乡论坛上的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先后在<百家讲坛>主讲了<武则天>. ...查看


  • 独步天下博古通今答案
  • 独步天下博古通今答案(300题) 1,宋青书最后被张无忌杀死(张三丰) 错 2,美食是我国古代四美之一 错 3,石破天在侠客岛一共喝了四碗腊八粥(三碗) 错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对 5, ...查看


  • 揭秘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 解读被六个帝王占有的萧皇后(图)
  • 11月16日,二号墓(萧后墓)墓室及其中出土的女性人骨遗骸和随葬品.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1号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带. 新华社发 2号墓出土的铜编钟. 新华社发 1号墓出土的陶俑.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 ...查看


  • 杨坚智勇建隋朝
  • 夺取北周政权 强大的家族背景 杨坚之所以能最后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和杨氏的世族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 ...查看


  • 刘氏的起源
  • 刘氏的起源 刘氏乃中华之望族,人口众多,为我国第四大姓.刘,祖籍:河南.祖宗:刘累.分类:以邑为氏.姓氏越源: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是炎黄子孙. 太始祖少典,娶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生二子:长子炎帝(女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