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4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No. 4 第14卷总第59期 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 lleg e Vol. 14Serial 59
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危险性及控制对策
冯美升
(福州铁路公安处消防科, 福建福州350013)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铁路车站候车室这一铁路服务窗口、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特性, 有针对性地勾勒出在建筑结构、电气设施、安全管理三方面实施控制从而确保消防安全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消防; 火灾危险性;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3192(2004) 04 0017 02 铁路车站在数量和规模上的飞速发展, 使得铁路车站候车室消防安全成为铁路消防面临的新课题。车站候车室消防管理的成效, 不仅关系到车站建筑和铁路设施本身的安全, 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生命、国家和公民财产、列车及运输秩序的安全, 在铁路消防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危险性
以往迄今, 铁路系统火灾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旅客列车火灾、货物列车火灾、车站货场仓库火灾和铁路工地工棚火灾。但是, 当熊熊烈焰吞噬南京火车站候车室的时候, 这一场大火在折射出铁路车站候车室消防安全管理上潜伏的危机时, 也为新世纪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一) 建筑结构的火灾危险性
1. 全铁路范围内, 除新型车站外, 尚存有大量低耐火等级建筑候车室(厅) 。建筑耐火等级不高, 防火分区不合理, 安全疏散设施不够完善, 因而抗御火灾的能力有限。
2. 许多车站改变候车室使用性质, 擅自进行装修, 在室内敷设各种管线, 开凿孔洞较多, 破坏建筑防火分隔。
3. 根据使用功能对候车室进行分隔、吊顶、饰面、吸音等建筑内部装修时, 采用了大量可燃材料, 增加了火灾隐患。
收稿日期:2004 05 24
作者简介:冯美升(1964-) , 男, 福州泰宁人, 福州铁路公安处消防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4. 候车室内空调、通风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窗帘等可燃物易被引燃、蔓延成灾。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不全或状况不良, 未按规定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灭火救援的条件不足。
(二) 电气设施的火灾危险性
1. 候车室配电线路的类型及线径选用不当, 或敷设不规范, 易造成短路、过负荷或接触电阻过大致使导线起火, 引燃周围可燃物, 酿成火灾。
2. 空调设备、照明灯具及其他用电设备性能不良引发故障起火成灾。
3. 违章拉接临时电线, 使用移动电器或电热棒、电炉等高热电器引发火灾。
(三) 安全管理的火灾危险性
1. 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 因包装破损泄漏, 遇明火或摔打、挤压、撞击、摩擦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旅客乱扔烟头、火柴梗造成失火。
3. 商业网点用火用电不慎, 导致火灾发生。4. 候车场所座位布局不合理, 造成人员拥挤, 疏散、扑救相当困难, 极易扩大火灾损失。
5. 客运服务员消防技能水平偏低, 日常防火管理意识不强, 预防工作不到位, 也易构成火灾隐患。
(二) 规范电气设施管理, 防微杜渐以确保安全
二、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控制对策
1. 候车室内电气设施应及时检查, 老化电线及
(一) 提高建筑耐火性能, 杜绝火灾先天隐患1. 将车站建筑建造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并合理进行分区布置。一般情况下, 候车室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应大于2500平方米。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若防火墙不易设置时, 采用防火卷帘或水幕分隔。
2. 候车室的安全出口数量和楼梯、走道的各自宽度要通过计算确定。其中,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楼梯、走道的疏散宽度指标不应小于每百人0. 65米, 且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 4米。紧靠门口1. 4米范围内不设置台阶踏步;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候车室不设置旋转、推闩式大门。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3. 通风、空调管道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 管道内要设自动阻火阀门。通风管道必须穿越防火墙时, 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2米内的风管保温材料用非燃材料, 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非燃材料严密填塞。
4. 在候车室内部装修中, 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可燃材料。如吊顶、隔墙、门窗等, 均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 严禁采用高分子材料。同时, 改造和装修不得破坏和影响原有建筑分隔和疏散设施。
5. 建筑楼层之间穿越电缆的孔洞、缝隙应用非燃材料堵塞; 各种竖井应采用非燃材料装修, 检修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 6h 的丙级防火门。
6. 候车室应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 同时, 还应设置普通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根据同时使用水枪数量和充实水柱长度由计算确定, 并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7米。如消防管网的压力无法保证, 应采取设置水箱、加压泵等临时加压措施。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 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 1米, 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垂直。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米。
责任编辑:袁广林
时更换, 电气故障及时排除。
2. 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别敷设于不同的电缆沟槽内, 如必须在一起敷设时, 电源线应穿金属套管或采用铠装线。
3. 照明线路在穿越吊顶或其他隐蔽处所时, 要穿金属管敷设, 接头处要安装接线盒。
4. 车室内严禁任意牵拉电线和安装移动灯具, 不准使用电热棒、电炉等高热电器。
(三) 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加强管理控制火灾
l. 车站应加强防火宣传, 在进站口醒目位置设立消防安全宣传警示牌, 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向旅客宣传夹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乘车的危险性和安全旅行的重要性, 使旅客自觉遵守防火安全规定。同时, 要严格落实∀三品#查堵工作, 严防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候车。
2. 候车室开设商业经营网点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柜台、摊位不得占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 不准大量存放和经营可燃物质, 严禁使用和经营燃油、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不得使用明火加热食品。
3. 候车室要设置专门的旅客吸烟室。客运服务人员应加强巡视, 制止旅客在候车室吸烟, 严防旅客乱扔烟头、火柴梗。
4. 候车室要合理安排旅客候车座位, 留出足够通畅的疏散通道; 同时, 要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消火栓周围1. 5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座椅、柜台和堆放物品, 确保消火栓不失效、不被圈埋。
5. 候车场所按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配备移动式灭火器, 并设置醒目的灭火器指示标牌。6. 候车室客运服务人员要经常进行消防培训教育, 达到∀三懂三会#(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会报警, 会使用灭火器材, 会扑救初期火灾) 的要求。
7. 车站应建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并经常组织演练, 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火灾报警、灭火救援和旅客疏散。
2004年第4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No. 4 第14卷总第59期 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 lleg e Vol. 14Serial 59
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危险性及控制对策
冯美升
(福州铁路公安处消防科, 福建福州350013)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铁路车站候车室这一铁路服务窗口、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特性, 有针对性地勾勒出在建筑结构、电气设施、安全管理三方面实施控制从而确保消防安全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消防; 火灾危险性;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3192(2004) 04 0017 02 铁路车站在数量和规模上的飞速发展, 使得铁路车站候车室消防安全成为铁路消防面临的新课题。车站候车室消防管理的成效, 不仅关系到车站建筑和铁路设施本身的安全, 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生命、国家和公民财产、列车及运输秩序的安全, 在铁路消防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危险性
以往迄今, 铁路系统火灾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旅客列车火灾、货物列车火灾、车站货场仓库火灾和铁路工地工棚火灾。但是, 当熊熊烈焰吞噬南京火车站候车室的时候, 这一场大火在折射出铁路车站候车室消防安全管理上潜伏的危机时, 也为新世纪铁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一) 建筑结构的火灾危险性
1. 全铁路范围内, 除新型车站外, 尚存有大量低耐火等级建筑候车室(厅) 。建筑耐火等级不高, 防火分区不合理, 安全疏散设施不够完善, 因而抗御火灾的能力有限。
2. 许多车站改变候车室使用性质, 擅自进行装修, 在室内敷设各种管线, 开凿孔洞较多, 破坏建筑防火分隔。
3. 根据使用功能对候车室进行分隔、吊顶、饰面、吸音等建筑内部装修时, 采用了大量可燃材料, 增加了火灾隐患。
收稿日期:2004 05 24
作者简介:冯美升(1964-) , 男, 福州泰宁人, 福州铁路公安处消防科科长, 助理工程师。
4. 候车室内空调、通风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窗帘等可燃物易被引燃、蔓延成灾。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不全或状况不良, 未按规定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灭火救援的条件不足。
(二) 电气设施的火灾危险性
1. 候车室配电线路的类型及线径选用不当, 或敷设不规范, 易造成短路、过负荷或接触电阻过大致使导线起火, 引燃周围可燃物, 酿成火灾。
2. 空调设备、照明灯具及其他用电设备性能不良引发故障起火成灾。
3. 违章拉接临时电线, 使用移动电器或电热棒、电炉等高热电器引发火灾。
(三) 安全管理的火灾危险性
1. 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 因包装破损泄漏, 遇明火或摔打、挤压、撞击、摩擦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旅客乱扔烟头、火柴梗造成失火。
3. 商业网点用火用电不慎, 导致火灾发生。4. 候车场所座位布局不合理, 造成人员拥挤, 疏散、扑救相当困难, 极易扩大火灾损失。
5. 客运服务员消防技能水平偏低, 日常防火管理意识不强, 预防工作不到位, 也易构成火灾隐患。
(二) 规范电气设施管理, 防微杜渐以确保安全
二、铁路车站候车室火灾控制对策
1. 候车室内电气设施应及时检查, 老化电线及
(一) 提高建筑耐火性能, 杜绝火灾先天隐患1. 将车站建筑建造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并合理进行分区布置。一般情况下, 候车室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应大于2500平方米。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若防火墙不易设置时, 采用防火卷帘或水幕分隔。
2. 候车室的安全出口数量和楼梯、走道的各自宽度要通过计算确定。其中,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楼梯、走道的疏散宽度指标不应小于每百人0. 65米, 且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 4米。紧靠门口1. 4米范围内不设置台阶踏步;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候车室不设置旋转、推闩式大门。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3. 通风、空调管道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 管道内要设自动阻火阀门。通风管道必须穿越防火墙时, 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2米内的风管保温材料用非燃材料, 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非燃材料严密填塞。
4. 在候车室内部装修中, 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可燃材料。如吊顶、隔墙、门窗等, 均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 严禁采用高分子材料。同时, 改造和装修不得破坏和影响原有建筑分隔和疏散设施。
5. 建筑楼层之间穿越电缆的孔洞、缝隙应用非燃材料堵塞; 各种竖井应采用非燃材料装修, 检修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 6h 的丙级防火门。
6. 候车室应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 同时, 还应设置普通室内消防给水设施。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根据同时使用水枪数量和充实水柱长度由计算确定, 并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7米。如消防管网的压力无法保证, 应采取设置水箱、加压泵等临时加压措施。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 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 1米, 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垂直。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米。
责任编辑:袁广林
时更换, 电气故障及时排除。
2. 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别敷设于不同的电缆沟槽内, 如必须在一起敷设时, 电源线应穿金属套管或采用铠装线。
3. 照明线路在穿越吊顶或其他隐蔽处所时, 要穿金属管敷设, 接头处要安装接线盒。
4. 车室内严禁任意牵拉电线和安装移动灯具, 不准使用电热棒、电炉等高热电器。
(三) 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加强管理控制火灾
l. 车站应加强防火宣传, 在进站口醒目位置设立消防安全宣传警示牌, 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向旅客宣传夹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乘车的危险性和安全旅行的重要性, 使旅客自觉遵守防火安全规定。同时, 要严格落实∀三品#查堵工作, 严防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候车。
2. 候车室开设商业经营网点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柜台、摊位不得占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 不准大量存放和经营可燃物质, 严禁使用和经营燃油、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不得使用明火加热食品。
3. 候车室要设置专门的旅客吸烟室。客运服务人员应加强巡视, 制止旅客在候车室吸烟, 严防旅客乱扔烟头、火柴梗。
4. 候车室要合理安排旅客候车座位, 留出足够通畅的疏散通道; 同时, 要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消火栓周围1. 5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座椅、柜台和堆放物品, 确保消火栓不失效、不被圈埋。
5. 候车场所按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配备移动式灭火器, 并设置醒目的灭火器指示标牌。6. 候车室客运服务人员要经常进行消防培训教育, 达到∀三懂三会#(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会报警, 会使用灭火器材, 会扑救初期火灾) 的要求。
7. 车站应建立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并经常组织演练, 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火灾报警、灭火救援和旅客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