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参谋长史迪威与蒋介石的较量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是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将军。早在1911年11月,他就曾到上海度假,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9年后,他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地。正因为如此,他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驻华军事代表,开始履行其职业军人的历史使命。   史迪威:我们撤出了缅甸,   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英、苏三大国很快便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并将对亚洲实行联合军事行动。蒋介石希望美国派一位高级军官做他的同盟军参谋长。1942年元旦,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推荐他的老部下、好友、陆军中将史迪威担当赴中国的使命。   史迪威的职务是:美国总统的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驻华空军司令官、对华租借物资监理官、滇缅公路监理官和中国战区参谋长。他的职责和任务是:保持滇缅公路的畅通,指挥归他节制的中国军队,协助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发挥租借物资(即援华军用物资)的作用。他的参谋班子由35名军官组成,陆军部还答应将海运400名教官和技术人员,来帮助训练中国军队,使他们能正确地使用美国的武器装备,学会美国的战术和技术。   1942年3月6日,史迪威来到重庆,拜访同盟国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初次会晤是欢愉的,蒋介石以极为认真的态度对他说:“我将任命你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中国部队驻缅第5军、第6军归你指挥,以抵挡日军在缅甸的进攻。”他满心欢喜,高兴地向中外记者说:“中美两国军队并肩进入东京那天,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在仰光失守后,史迪威才感到蒋介石所谓的授权,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因为他同时任命第5军军长杜聿明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史迪威匆匆飞到重庆,余怒未消地对蒋介石说:“您的部下没有执行您的命令,至多也只是执行了命令的字面意思。”没想到,蒋介石听完后很惊讶,立即和他一起飞到缅甸眉苗,召集中国军官开会,当众宣布,史迪威“拥有提升、撤职和惩罚中国援缅军中任何军官的全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创新”。蒋介石还私下许诺,将授予他一枚用篆体字镌刻的官衔图章,以确认其行使的指挥权。一个星期后,他所得的图章竟是“同盟军总参谋长”,而不是“驻缅军总司令”。至此,他才恍然大悟,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他只能是“顾问”,而不是指挥官。   集结在缅甸的军队各有各的心思,英国军队想溜,中国军队欲守,而史迪威恰恰相反,决意反攻、大干一场。1942年4月,日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向盟军在缅甸的驻地狂轰滥炸。20日,日军向腊戎进攻,突破中国军队第55师防线。当第5军、第6军的主力部队悄然撤回中国时,他竟一无所知。为了夺回被日军占领的战略要地东枝,他冒着猛烈的炮火,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坚守阵地,直至增援部队的到来。   史迪威拒绝蒋介石派来的飞机的营救,率领残余部队,走入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他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整日满面怒容、不言不语。一位记者报道说,史迪威“貌似愤怒的上帝,骂起人来犹如堕落的天使”。1942年5月24日,他们终于抵达印度德里。一时间,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络绎不绝的记者,没完没了地采访。在记者招待会上,他郑重宣布:“我声明,我们遭到了一次沉重打击。我们撤出了缅甸,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蒋介石:在中国,史迪威的权力比我的权力大   史迪威为人坦诚,憎恨空谈,不愿讨好他看不起的人。这样一位自负好斗的职业军人,与“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蒋介石相处,无疑是两条毛驴拴在一根桩上,注定是要踢蹶子的。他们相处不久,史迪威便感到蒋介石“非常难对付”,而蒋介石则抱怨:“在中国,史迪威的权力比我的权力大。”   史迪威对蒋介石也曾有过好感。1928年4月,他在美国《卫兵》杂志撰文介绍蒋介石时还倍加赞赏地说,中国统一的完成,表明蒋介石“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他担任武官参赞时,日本侵华气焰十分嚣张,蒋介石不号召人民起来抗日,却别出心裁地搞起新生活运动,这时他才开始轻蔑蒋介石。而他对国民党军队只忠于蒋介石个人,以及各自为政、保存实力的做法更是深恶痛绝。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罗斯福对此极为焦虑,给马歇尔写了一封信,措辞强硬地说:“史迪威的确是以错误的方法在和蒋委员长打交道。蒋委员长是不能以我们对待其他中国人的通常办法与之交往的。他是中国的最高统帅、中国军队的总司令。”可史迪威很不理解罗斯福的态度,立即给马歇尔拍了一封电文,进行辩解:   “在美国继续宣传重庆的观点,已构成对我的工作的重大障碍。美国公众舆论得到的全是虚假的印象。真实的情况是,部队处于绝望的境地。士兵吃不饱,无薪饷,未训练,被轻视,军队贪污腐败成性。本来可以把他们拉出污水坑,但由于我们不断让步,使得蒋委员长认为,他只消一坚持,我们就会屈服。”   史迪威继续训练中国军队,为重开缅甸战役做准备。可是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登陆后,美国的军援物资便大多倾向北非,中缅印战区再也得不到如数物资了。他牢骚满腹地向马歇尔抱怨说:“我不知道非洲战场得到了多少。难道我就用这些东西去安慰中国人吗?”他还给陆军部拍去电报,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愤怒情绪。   珍珠港事件一周年纪念日时,马歇尔正式通知史迪威,缅甸战役已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重新打通缅甸运输线,可以为从中国出击的空军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美国政府将增加对缅甸战役的支援。他高兴极了,因为他所处的战略位置已仅次于艾森豪威尔指挥的北非战场。美国已意识到缅甸的战略地位,特意增加6000名美国勤务部队官兵,专门执行筑路及其他任务。   史迪威高兴得太早了。当他赶到重庆时,事情又变得难以捉摸。何应钦抓住一些枝节问题,没完没了地絮叨:“空投时,一些箱子摔破了,药用碘酒也被砸碎了。”1942年12月28日,蒋介石照会罗斯福,对未在孟加拉湾建立海军优势提出质疑。蒋介石认为美国没有实现其诺言,即控制缅甸水域,加强美国驻华空军力量,并且说发起缅甸战役,必须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前提条件不充足,那就会失败,就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1943年夏秋之际,缅甸战役已在积极的准备之中,史迪威明显感觉到蒋介石的“脾气好多了”,宋美龄也称他为“乔大叔”。开罗会议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又得出一个新结论,盟军应把军事打击的重点放在德国。罗斯福得到情报说,日本将在太平洋而不是在中国被打败。罗斯福让史迪威通知蒋介石,盟军至少在一年内,不会在缅甸采取联合军事行动。   史迪威:我们必须让共产党得到援助   1943年8月,史迪威从印度回到重庆。他向蒋介石建议,为牵制日军的军事力量,以利缅甸战役的准备和发动,应该同共产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合作,采取联合军事行动。蒋介石当然不会予以理会。不过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倒是饶有兴趣,立即给蒋介石写信说:“大敌当前,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愿意打日本的人的援助,显然是错误的。”   史迪威与一些美国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中国共产党没有很深的政治成见。他在任驻华武官参赞时,负责搜集和研究共产党的情报。他对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怀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想“写一封信问一问贺龙”有关情况。他认为共产党的“情报工作、组织机构和战术都很出色”。他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与其他武官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好评。   平型关力挫日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史迪威由此深受鼓舞,找来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平型关大捷的话题对八路军和共产党进行广泛讨论。他常常反问自己:“难道八路军不是很了不起吗?”在武汉,他通过史沫特莱认识了周恩来和叶剑英,接触和交谈后发现中共高级领导人“襟怀坦白,彬彬有礼,态度和善,为人直率”。   腊戎失守后,史迪威换了一种思路,认为,倘若八路军在此,绝不是如此的惨败。他常常语气坚定地对参谋人员说:真想“请那些共产党部队到这里作战”。在重庆,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对蒋介石说:“如果委员长同意,我将率领共产党的队伍去进行夺回缅甸的战役。”   1943年11月7日,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抵达重庆,史迪威努力说服赫尔利,对华援助不应将共产党排斥在外。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日的,是很有战斗力的。在他们控制的区域实行的才是真正的改革,减租减息,不抓壮丁,很受下层民众的拥戴。他在给赫尔利的一份备忘录中说:“第18集团军(红军)是能发挥作用的,对这一点不能有半点误解。他们可以调到不会与中央政府军发生冲突的地方去执行任务。但在这次危机(指“皖南事变”)中,我们必须把他们视作这个队伍中的一部分。”   蒋介石感到史迪威已是越走越远。共产党的军队如果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那么他们就会如虎添翼、势不可当。蒋介石别无良策,只得给罗斯福去电极力阻挠。史迪威知道后,立即给马歇尔写了封长信,说,蒋介石应该和共产党达成包括得到武器装备的协议,让八路军在山西参加战斗。“两年前,他们曾主动提出与我共同合作。现在他们仍可能愿意听从我的指挥。”马歇尔支持他,认为任何中国部队,包括共产党的军队,只要同政府军团结抗日,都应受到美国的援助。   罗斯福在一份“态度非常强硬的电报”中,明确表示要把共产党纳入美国援助的范围。   史迪威的态度也更加明朗化了,在给马歇尔的电报中说:“如果让蒋介石控制物资,谁会得到,你是很清楚的;谁得不到,你也是很清楚的。但我们必须让共产党得到援助,因为他们愿意抗日。”   1944年9月13日,史迪威接待了两名共产党的使者,他们带来了毛泽东和朱德的问候。他们谈论了什么,虽没有详尽的记载,但是史迪威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已多少透露出会谈的信息:“他们已和我联系过了。他们表示愿意在我的指挥下进行战斗,但不愿在蒋介石任命的司令官的指挥下作战。”他告诉这两名使者,很想到延安去看看。他将说服共产党将自己的军事力量部署在黄河以北,不与国民党军队接触,并将给予5个师的美式武器装备。   史迪威笑着对蒋介石说:我永远是中国的朋友   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越闹越僵,矛盾所在是由谁来支配援华物资。一次,在使用两架运输机的问题上,他们发生了争执。桀骜不驯的史迪威使蒋介石恼羞成怒,蒋介石立即给罗斯福拍去电报,婉转地暗示罗斯福,应该将史迪威召回美国。罗斯福拒绝了蒋介石,并且告诉他,就是召回史迪威,那么新的继任者也享有与史迪威同等的权力。   蒋介石一刻也没有放弃这种呼吁,罗斯福开始腻烦了,也想调换史迪威,以缓和目前的紧张局面。然而,马歇尔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对罗斯福说:“担负重新打通缅甸重任的人,必须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能够率领部队作战的统帅,而不是一个只会与重庆发展和谐关系的协调者和物资供应者。”而在美国再也找不到比史迪威更合适的人选了。   美国军方对于召回史迪威,一直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而马歇尔的态度则是至关紧要的。马歇尔一如既往地支持史迪威,认为应该将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以和他所享有的指挥权相适应。1944年6月30日,美国陆军部在一份要求晋升史迪威的文件中对他大加褒奖,称赞他克服种种困难,包括盟友的冷落,“在缅甸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国军队”,并在向密支那的进军中发动了一次载入史册的辉煌战役。罗斯福拗不过军方的意见,签发了这份由陆军部起草的电报。这份电报于7月6日发给了蒋介石:   “我想我完全了解你对史迪威将军本人的态度,但是……我不知道还有谁有能力、有决心、有力量来消除正在威胁着中国和我们征服日本的全面计划的灾难。现在我要将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并建议你立即考虑把他从缅甸召回,直接置于你的领导之下,负责指挥所有中国和美国驻华部队。你必须赋予他协调和指挥作战的全部责任和权力。”   蒋介石再也不提召回史迪威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要求罗斯福再派一位高级别特使,前来调查中国战区的情况,于是副总统华莱士前来中国。华莱士在中国的日子里,每天都被蒋介石和宋子文所困扰。蒋介石指出,为摆脱中国战区的不和谐局面,美国政府应派一位总统特使,以直接沟通中国战区和总统之间的联系,无须再经过国务院和陆军部。华莱士认为这个建议合情合理,可以采纳。宋子文没完没了地数落着史迪威的过失,反反复复地讲述史迪威必须召回的理由。华莱士招架不住了,竟然也得出结论,史迪威必须离开中国。   美国终于派来了总统特使赫尔利。蒋介石开始反击了,指出史迪威所谓的军事指挥权已涉及一国的主权。他说:“只要我还是国家元首和中国最高司令官,在我看来,我无疑有权要求召回一个我不能再信任的军官。”赫尔利向罗斯福报告,蒋介石和史迪威“性格各异,互不相容”,“如果你在他们的争执中支持史迪威,你就必将失去蒋介石,还可能失去中国”。罗斯福权衡利弊,作出直接而明确的命令:史迪威立即从中国撤回。   1944年10月19日,史迪威接到总统的命令,本想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表一个解职声明。马歇尔担心他会出言不逊,造成难堪的局面,指示他在48小时内就要踏上归程。史迪威写了两封告别信,在其中一封给朱德的信中说道:“对不能与您和您的不断壮大的杰出的部队并肩抗日深感失望。”蒋介石和宋子文前来送行,蒋介石解释说,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性格不合造成的,对此深表遗憾。这次史迪威倒不失绅士风度,笑着说:“祝你们取得最后胜利,我永远是中国的朋友。”   (压题图:史迪威与蒋介石、宋美龄)(责编:孙瑞娟)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是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将军。早在1911年11月,他就曾到上海度假,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9年后,他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地。正因为如此,他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驻华军事代表,开始履行其职业军人的历史使命。   史迪威:我们撤出了缅甸,   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英、苏三大国很快便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并将对亚洲实行联合军事行动。蒋介石希望美国派一位高级军官做他的同盟军参谋长。1942年元旦,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推荐他的老部下、好友、陆军中将史迪威担当赴中国的使命。   史迪威的职务是:美国总统的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驻华空军司令官、对华租借物资监理官、滇缅公路监理官和中国战区参谋长。他的职责和任务是:保持滇缅公路的畅通,指挥归他节制的中国军队,协助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发挥租借物资(即援华军用物资)的作用。他的参谋班子由35名军官组成,陆军部还答应将海运400名教官和技术人员,来帮助训练中国军队,使他们能正确地使用美国的武器装备,学会美国的战术和技术。   1942年3月6日,史迪威来到重庆,拜访同盟国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初次会晤是欢愉的,蒋介石以极为认真的态度对他说:“我将任命你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中国部队驻缅第5军、第6军归你指挥,以抵挡日军在缅甸的进攻。”他满心欢喜,高兴地向中外记者说:“中美两国军队并肩进入东京那天,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在仰光失守后,史迪威才感到蒋介石所谓的授权,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因为他同时任命第5军军长杜聿明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史迪威匆匆飞到重庆,余怒未消地对蒋介石说:“您的部下没有执行您的命令,至多也只是执行了命令的字面意思。”没想到,蒋介石听完后很惊讶,立即和他一起飞到缅甸眉苗,召集中国军官开会,当众宣布,史迪威“拥有提升、撤职和惩罚中国援缅军中任何军官的全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创新”。蒋介石还私下许诺,将授予他一枚用篆体字镌刻的官衔图章,以确认其行使的指挥权。一个星期后,他所得的图章竟是“同盟军总参谋长”,而不是“驻缅军总司令”。至此,他才恍然大悟,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他只能是“顾问”,而不是指挥官。   集结在缅甸的军队各有各的心思,英国军队想溜,中国军队欲守,而史迪威恰恰相反,决意反攻、大干一场。1942年4月,日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向盟军在缅甸的驻地狂轰滥炸。20日,日军向腊戎进攻,突破中国军队第55师防线。当第5军、第6军的主力部队悄然撤回中国时,他竟一无所知。为了夺回被日军占领的战略要地东枝,他冒着猛烈的炮火,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坚守阵地,直至增援部队的到来。   史迪威拒绝蒋介石派来的飞机的营救,率领残余部队,走入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他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整日满面怒容、不言不语。一位记者报道说,史迪威“貌似愤怒的上帝,骂起人来犹如堕落的天使”。1942年5月24日,他们终于抵达印度德里。一时间,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英雄,络绎不绝的记者,没完没了地采访。在记者招待会上,他郑重宣布:“我声明,我们遭到了一次沉重打击。我们撤出了缅甸,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蒋介石:在中国,史迪威的权力比我的权力大   史迪威为人坦诚,憎恨空谈,不愿讨好他看不起的人。这样一位自负好斗的职业军人,与“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蒋介石相处,无疑是两条毛驴拴在一根桩上,注定是要踢蹶子的。他们相处不久,史迪威便感到蒋介石“非常难对付”,而蒋介石则抱怨:“在中国,史迪威的权力比我的权力大。”   史迪威对蒋介石也曾有过好感。1928年4月,他在美国《卫兵》杂志撰文介绍蒋介石时还倍加赞赏地说,中国统一的完成,表明蒋介石“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他担任武官参赞时,日本侵华气焰十分嚣张,蒋介石不号召人民起来抗日,却别出心裁地搞起新生活运动,这时他才开始轻蔑蒋介石。而他对国民党军队只忠于蒋介石个人,以及各自为政、保存实力的做法更是深恶痛绝。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罗斯福对此极为焦虑,给马歇尔写了一封信,措辞强硬地说:“史迪威的确是以错误的方法在和蒋委员长打交道。蒋委员长是不能以我们对待其他中国人的通常办法与之交往的。他是中国的最高统帅、中国军队的总司令。”可史迪威很不理解罗斯福的态度,立即给马歇尔拍了一封电文,进行辩解:   “在美国继续宣传重庆的观点,已构成对我的工作的重大障碍。美国公众舆论得到的全是虚假的印象。真实的情况是,部队处于绝望的境地。士兵吃不饱,无薪饷,未训练,被轻视,军队贪污腐败成性。本来可以把他们拉出污水坑,但由于我们不断让步,使得蒋委员长认为,他只消一坚持,我们就会屈服。”   史迪威继续训练中国军队,为重开缅甸战役做准备。可是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登陆后,美国的军援物资便大多倾向北非,中缅印战区再也得不到如数物资了。他牢骚满腹地向马歇尔抱怨说:“我不知道非洲战场得到了多少。难道我就用这些东西去安慰中国人吗?”他还给陆军部拍去电报,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愤怒情绪。   珍珠港事件一周年纪念日时,马歇尔正式通知史迪威,缅甸战役已引起高度重视,因为重新打通缅甸运输线,可以为从中国出击的空军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美国政府将增加对缅甸战役的支援。他高兴极了,因为他所处的战略位置已仅次于艾森豪威尔指挥的北非战场。美国已意识到缅甸的战略地位,特意增加6000名美国勤务部队官兵,专门执行筑路及其他任务。   史迪威高兴得太早了。当他赶到重庆时,事情又变得难以捉摸。何应钦抓住一些枝节问题,没完没了地絮叨:“空投时,一些箱子摔破了,药用碘酒也被砸碎了。”1942年12月28日,蒋介石照会罗斯福,对未在孟加拉湾建立海军优势提出质疑。蒋介石认为美国没有实现其诺言,即控制缅甸水域,加强美国驻华空军力量,并且说发起缅甸战役,必须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前提条件不充足,那就会失败,就会给中国带来灾难。   1943年夏秋之际,缅甸战役已在积极的准备之中,史迪威明显感觉到蒋介石的“脾气好多了”,宋美龄也称他为“乔大叔”。开罗会议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又得出一个新结论,盟军应把军事打击的重点放在德国。罗斯福得到情报说,日本将在太平洋而不是在中国被打败。罗斯福让史迪威通知蒋介石,盟军至少在一年内,不会在缅甸采取联合军事行动。   史迪威:我们必须让共产党得到援助   1943年8月,史迪威从印度回到重庆。他向蒋介石建议,为牵制日军的军事力量,以利缅甸战役的准备和发动,应该同共产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合作,采取联合军事行动。蒋介石当然不会予以理会。不过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倒是饶有兴趣,立即给蒋介石写信说:“大敌当前,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愿意打日本的人的援助,显然是错误的。”   史迪威与一些美国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中国共产党没有很深的政治成见。他在任驻华武官参赞时,负责搜集和研究共产党的情报。他对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怀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想“写一封信问一问贺龙”有关情况。他认为共产党的“情报工作、组织机构和战术都很出色”。他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与其他武官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好评。   平型关力挫日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史迪威由此深受鼓舞,找来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平型关大捷的话题对八路军和共产党进行广泛讨论。他常常反问自己:“难道八路军不是很了不起吗?”在武汉,他通过史沫特莱认识了周恩来和叶剑英,接触和交谈后发现中共高级领导人“襟怀坦白,彬彬有礼,态度和善,为人直率”。   腊戎失守后,史迪威换了一种思路,认为,倘若八路军在此,绝不是如此的惨败。他常常语气坚定地对参谋人员说:真想“请那些共产党部队到这里作战”。在重庆,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对蒋介石说:“如果委员长同意,我将率领共产党的队伍去进行夺回缅甸的战役。”   1943年11月7日,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抵达重庆,史迪威努力说服赫尔利,对华援助不应将共产党排斥在外。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日的,是很有战斗力的。在他们控制的区域实行的才是真正的改革,减租减息,不抓壮丁,很受下层民众的拥戴。他在给赫尔利的一份备忘录中说:“第18集团军(红军)是能发挥作用的,对这一点不能有半点误解。他们可以调到不会与中央政府军发生冲突的地方去执行任务。但在这次危机(指“皖南事变”)中,我们必须把他们视作这个队伍中的一部分。”   蒋介石感到史迪威已是越走越远。共产党的军队如果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那么他们就会如虎添翼、势不可当。蒋介石别无良策,只得给罗斯福去电极力阻挠。史迪威知道后,立即给马歇尔写了封长信,说,蒋介石应该和共产党达成包括得到武器装备的协议,让八路军在山西参加战斗。“两年前,他们曾主动提出与我共同合作。现在他们仍可能愿意听从我的指挥。”马歇尔支持他,认为任何中国部队,包括共产党的军队,只要同政府军团结抗日,都应受到美国的援助。   罗斯福在一份“态度非常强硬的电报”中,明确表示要把共产党纳入美国援助的范围。   史迪威的态度也更加明朗化了,在给马歇尔的电报中说:“如果让蒋介石控制物资,谁会得到,你是很清楚的;谁得不到,你也是很清楚的。但我们必须让共产党得到援助,因为他们愿意抗日。”   1944年9月13日,史迪威接待了两名共产党的使者,他们带来了毛泽东和朱德的问候。他们谈论了什么,虽没有详尽的记载,但是史迪威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已多少透露出会谈的信息:“他们已和我联系过了。他们表示愿意在我的指挥下进行战斗,但不愿在蒋介石任命的司令官的指挥下作战。”他告诉这两名使者,很想到延安去看看。他将说服共产党将自己的军事力量部署在黄河以北,不与国民党军队接触,并将给予5个师的美式武器装备。   史迪威笑着对蒋介石说:我永远是中国的朋友   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越闹越僵,矛盾所在是由谁来支配援华物资。一次,在使用两架运输机的问题上,他们发生了争执。桀骜不驯的史迪威使蒋介石恼羞成怒,蒋介石立即给罗斯福拍去电报,婉转地暗示罗斯福,应该将史迪威召回美国。罗斯福拒绝了蒋介石,并且告诉他,就是召回史迪威,那么新的继任者也享有与史迪威同等的权力。   蒋介石一刻也没有放弃这种呼吁,罗斯福开始腻烦了,也想调换史迪威,以缓和目前的紧张局面。然而,马歇尔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对罗斯福说:“担负重新打通缅甸重任的人,必须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能够率领部队作战的统帅,而不是一个只会与重庆发展和谐关系的协调者和物资供应者。”而在美国再也找不到比史迪威更合适的人选了。   美国军方对于召回史迪威,一直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而马歇尔的态度则是至关紧要的。马歇尔一如既往地支持史迪威,认为应该将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以和他所享有的指挥权相适应。1944年6月30日,美国陆军部在一份要求晋升史迪威的文件中对他大加褒奖,称赞他克服种种困难,包括盟友的冷落,“在缅甸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中国军队”,并在向密支那的进军中发动了一次载入史册的辉煌战役。罗斯福拗不过军方的意见,签发了这份由陆军部起草的电报。这份电报于7月6日发给了蒋介石:   “我想我完全了解你对史迪威将军本人的态度,但是……我不知道还有谁有能力、有决心、有力量来消除正在威胁着中国和我们征服日本的全面计划的灾难。现在我要将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并建议你立即考虑把他从缅甸召回,直接置于你的领导之下,负责指挥所有中国和美国驻华部队。你必须赋予他协调和指挥作战的全部责任和权力。”   蒋介石再也不提召回史迪威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要求罗斯福再派一位高级别特使,前来调查中国战区的情况,于是副总统华莱士前来中国。华莱士在中国的日子里,每天都被蒋介石和宋子文所困扰。蒋介石指出,为摆脱中国战区的不和谐局面,美国政府应派一位总统特使,以直接沟通中国战区和总统之间的联系,无须再经过国务院和陆军部。华莱士认为这个建议合情合理,可以采纳。宋子文没完没了地数落着史迪威的过失,反反复复地讲述史迪威必须召回的理由。华莱士招架不住了,竟然也得出结论,史迪威必须离开中国。   美国终于派来了总统特使赫尔利。蒋介石开始反击了,指出史迪威所谓的军事指挥权已涉及一国的主权。他说:“只要我还是国家元首和中国最高司令官,在我看来,我无疑有权要求召回一个我不能再信任的军官。”赫尔利向罗斯福报告,蒋介石和史迪威“性格各异,互不相容”,“如果你在他们的争执中支持史迪威,你就必将失去蒋介石,还可能失去中国”。罗斯福权衡利弊,作出直接而明确的命令:史迪威立即从中国撤回。   1944年10月19日,史迪威接到总统的命令,本想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表一个解职声明。马歇尔担心他会出言不逊,造成难堪的局面,指示他在48小时内就要踏上归程。史迪威写了两封告别信,在其中一封给朱德的信中说道:“对不能与您和您的不断壮大的杰出的部队并肩抗日深感失望。”蒋介石和宋子文前来送行,蒋介石解释说,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性格不合造成的,对此深表遗憾。这次史迪威倒不失绅士风度,笑着说:“祝你们取得最后胜利,我永远是中国的朋友。”   (压题图:史迪威与蒋介石、宋美龄)(责编:孙瑞娟)


相关文章

  • 校内网 - 阅读主题 - 扫盲系列之"豫湘桂大溃败"(日本大本营对华一号作战)
  • 1 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计划" 为了发动一号作战计划,日军可以说是设法将明治维新以来,所有累积的陆军战力,都要孤注一掷地投入.日大本营决定,中国派遣军在执行一号作战计划中,所有的兵力与支援要求,都给予最优先的配合.在兵力 ...查看


  • 史迪威简介
  • 史迪威事件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的事件. 史迪威(1883-1946),美国陆军中将(后升为上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 ...查看


  • 国军为何会发生"豫湘桂"大溃败?
  • 1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苏等国结盟,共同对日.德.意作战,此时的中国抗战,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从1942年起,国军在正面战场先后与日军进行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qu ...查看


  • 还原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
  • 还原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英早期 曾不允入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8日10:22 法治周末 被遗忘的远征军 为守住中国抗战期间外来军事援助的生命线,中国远征军与盟军一起,在缅甸和滇西那块人迹罕至 ...查看


  • 远征军将领的最后结局
  • 远征军将领的最后结局 史迪威--美国总统特使.驻华美军司令官.驻华空军司令官.对华租借物资(即援华军用物资) 监理官.滇缅公路监理官和中国战区参谋长.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 1883-1946) ...查看


  • 中国远征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影响
  •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68年纪念日.回首68年前,日寇横扫东南亚.英美军队望风披靡,中国十万远征军将士临危受命,毅然出国远征,以劣势装备之陆军在缅甸同优势装备的日本陆.海.空三军展开殊死较量. ...查看


  • 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 首页>>历史资料>> 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杜聿明 一 中国远征军组织的由来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军事民盟而组织的.当一九四○年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六月四日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 ...查看


  • 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一
  • 必修一历史期末试题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 ...查看


  • 略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地位
  • 1999年8月第20卷第4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Jiangxi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s) Aug.1999Vol.20No.4 略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地位 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