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主题征文:红军战士 高尚品质
“八一”建军节主题征文:红军战士 高尚品质
1956年10月1日上午,我在值班室看报,不料团政委刘文章进来了,我即身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给政委敬了个军礼。政委微笑着用手示意,让我坐下了,问起我的家事,他听到我说老家在河南永城,家里很穷,生活很苦,天天吃不饱时他沉默了,我顿时感到紧张,不敢言语,害怕自己说错了话,冒犯了他。停顿一会儿,政委意味深长的说:“真正艰苦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你还不知道,现在社会上流传佳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每当我想起长征中那些艰苦的日子,我就想起了终身难忘的“战友”谢益先同志,我们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一盏明灯。
谢意先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和母亲,还有弟弟相依为命,在水深火热中过活,直到红军到达那里,解放了他的家乡,这才翻身过上好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反动派又回来了,并且打死了他的母亲和弟弟,他含着泪安葬了亲人。悲恸萦绕的日子,他投身了红军队伍,很快成为了一名战士。怀着为亲人报仇的心情,他奋不顾身的战在沙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将反动派打倒。走下战场的他却对同是贫苦的老板姓十分慷慨,热情的对他们掏心窝子,当做自己的亲人。
1935年4月,部队到了毛儿盖,上级决定在此筹粮,准备过草地。可是,由于部队众多,粮食少,每人只分3斤炒麦,那是队伍里每个人都格外珍惜有限的粮食,各个缝个小布袋将粮食装起来,布袋上面还有绣着自己的名字,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视之如珍宝。谁心里都明白,这哪是粮食呀,分明就是自己的命。当时的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带着自己仅存的一点口粮,踏上了无边无际的草地。
一天红军队伍正在没膝盖深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哭声是那妇女怀里的孩子发出来的。只见那孩子闭着眼睛,在妈妈怀里尽力地吮吸着奶汁;每吸一次,妈妈就咬着牙,眉头紧皱,还能听见她轻声地呻吟。战士们看着她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可定极度缺乏营养,长时间饿肚子,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纷纷抓出一把炒麦给那个妇女,也有的摸摸自己干瘪的粮袋,含着泪默默地走开了。部队有继续前进,但是行列里看不到谢益先同志了,班长心里开始着急。就在这时,谢益先从队伍后方赶上来,班长问他:“你怎么掉了队?病了吗?”他沉重的回答:“没有病,我看那母子三人去了。”班长又问:“你认识他们吗?”谢益先答道:“我怎么会认识他们呢?我听那个妇女讲,她们是川陕苏区的,亲人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村庄房屋全都烧光了。他和一些同村的父老乡亲们在红军的掩护下,才带这孩子逃出了虎口„„”战士们听了谢益先的话都沉默了。
从那以后,谢益先同志有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过去,每到宿营地,谢益先同志就忙着帮大家拾柴、烧水,那件事后他只要到了营地一放下被包,就独自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才回来。班长问他:“你吃了吗?”他就拍着自己的肚子说:“我吃过了,吃饱了!”班长听后就没有再问下去,但是在心里还是留有疑问。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问他次数多了,这秘密也就暴露了。原来每到宿营地的吃饭时间,他就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芽吃,遇到没有野芽的地方,他就把先头部队在野地拉的屎收拢起来,把其中未能消化的青稞麦粒用水洗干净吃。有时饿的实在没有办法,就干脆喝水充饥。班长听后认真的说:“你这样下去怎么行?多少还是吃点粮食,你要是不够,大家帮你凑一点嘛!”谢益先不好意思的说:“往后日子还长着呢,能节省就尽量省一点。班长,你放
心,我每天还有吃的呢!”班长仍旧不时提醒他,注意身体,不要把身体搞垮了。但是谢益先坦然地对班长说:“没有什么,从小在家吃苦吃惯了。”
话是这样说,他的身体是越来越虚弱。有战士看到他走路打晃,皱着眉头紧腰带。那时候大家都很瘦,但他瘦的更厉害。谢益先同志丝毫没有松懈情绪,仍和战友抢着做事。 终于有一天,他一步一喘,几步一歇,支持不住了。我看他跟不上队伍安排副班长扶着他跟在后面。途中休息,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事后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团里通信员曾看到那个妇女和两个孩子还在跟着团部走。”他消瘦的脸上才露出笑容,安详闭上了眼睛。 走出草地那天,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和两个孩子,他们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很快认出了我们,笑着打招呼“同志们,谢益先同志在吗?要不是他留给我们这袋炒麦上面绣着名字,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呢!”。妇女取出一条洗的干干净净的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绣着‘谢益先’三个字。当时我心想,谢益先同志的粮袋子怎么到她手里了呢?没等我询问,她就说开了“谢益先是个好同志啊!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走过去了,他跟我们娘仨拉家常,他看着我们的空米袋直摇头,把自己的一袋干粮给了我们。我说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怎么也不肯收。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完,放下粮袋就快步走了,我喊他不应。问他叫什么名字也不吭声。唉!多亏他送的这袋干粮!要不我们娘仨早就都饿死了„„”。说到这里,她又反问“谢益先同志到底在哪里?”。
我全明白了,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把续命的口粮送人了。一阵揪心的痛。谢益先同志啊!你在这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是人民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我和战友们都忍不住的落下泪水,妇女感到不对劲,收敛笑容不安地问“出了什么事情?”,我悲痛的回答“他„„他死了!”,那妇女愣住了,眼眶滚出晶莹的泪水。她低下头,两手颤抖着,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的望着上面“谢益先”三个字,泣不成声。
站在旁边的大孩子,扯着母亲衣角说“妈妈别哭了,今天不是走出草地了吗?”。母亲仿佛从梦中醒来,弯下腰对孩子一字一泪地说“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要永远记住呀!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政委讲完,眼眶都湿润了。
听完政委讲的红军战士让粮食,舍己为人的英勇 事迹,我饱含热泪的恭恭敬敬又给政委行个军礼。暗下决心,要学习红军的高尚品质,牢记红军的艰苦岁月,誓死捍卫红军用生命给后人换来的幸福。
刘文章政委讲的红军长征中的 事迹已经时过60年,每当回忆起来仍然使人心情激动,精神振奋,备受鼓舞。
感谢“军休风采”开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新唤起军休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增强自信心和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八一”建军节主题征文:红军战士 高尚品质
“八一”建军节主题征文:红军战士 高尚品质
1956年10月1日上午,我在值班室看报,不料团政委刘文章进来了,我即身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给政委敬了个军礼。政委微笑着用手示意,让我坐下了,问起我的家事,他听到我说老家在河南永城,家里很穷,生活很苦,天天吃不饱时他沉默了,我顿时感到紧张,不敢言语,害怕自己说错了话,冒犯了他。停顿一会儿,政委意味深长的说:“真正艰苦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你还不知道,现在社会上流传佳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每当我想起长征中那些艰苦的日子,我就想起了终身难忘的“战友”谢益先同志,我们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一盏明灯。
谢意先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和母亲,还有弟弟相依为命,在水深火热中过活,直到红军到达那里,解放了他的家乡,这才翻身过上好日子。可是好景不长,反动派又回来了,并且打死了他的母亲和弟弟,他含着泪安葬了亲人。悲恸萦绕的日子,他投身了红军队伍,很快成为了一名战士。怀着为亲人报仇的心情,他奋不顾身的战在沙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将反动派打倒。走下战场的他却对同是贫苦的老板姓十分慷慨,热情的对他们掏心窝子,当做自己的亲人。
1935年4月,部队到了毛儿盖,上级决定在此筹粮,准备过草地。可是,由于部队众多,粮食少,每人只分3斤炒麦,那是队伍里每个人都格外珍惜有限的粮食,各个缝个小布袋将粮食装起来,布袋上面还有绣着自己的名字,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视之如珍宝。谁心里都明白,这哪是粮食呀,分明就是自己的命。当时的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带着自己仅存的一点口粮,踏上了无边无际的草地。
一天红军队伍正在没膝盖深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哭声是那妇女怀里的孩子发出来的。只见那孩子闭着眼睛,在妈妈怀里尽力地吮吸着奶汁;每吸一次,妈妈就咬着牙,眉头紧皱,还能听见她轻声地呻吟。战士们看着她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可定极度缺乏营养,长时间饿肚子,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纷纷抓出一把炒麦给那个妇女,也有的摸摸自己干瘪的粮袋,含着泪默默地走开了。部队有继续前进,但是行列里看不到谢益先同志了,班长心里开始着急。就在这时,谢益先从队伍后方赶上来,班长问他:“你怎么掉了队?病了吗?”他沉重的回答:“没有病,我看那母子三人去了。”班长又问:“你认识他们吗?”谢益先答道:“我怎么会认识他们呢?我听那个妇女讲,她们是川陕苏区的,亲人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村庄房屋全都烧光了。他和一些同村的父老乡亲们在红军的掩护下,才带这孩子逃出了虎口„„”战士们听了谢益先的话都沉默了。
从那以后,谢益先同志有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过去,每到宿营地,谢益先同志就忙着帮大家拾柴、烧水,那件事后他只要到了营地一放下被包,就独自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才回来。班长问他:“你吃了吗?”他就拍着自己的肚子说:“我吃过了,吃饱了!”班长听后就没有再问下去,但是在心里还是留有疑问。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问他次数多了,这秘密也就暴露了。原来每到宿营地的吃饭时间,他就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芽吃,遇到没有野芽的地方,他就把先头部队在野地拉的屎收拢起来,把其中未能消化的青稞麦粒用水洗干净吃。有时饿的实在没有办法,就干脆喝水充饥。班长听后认真的说:“你这样下去怎么行?多少还是吃点粮食,你要是不够,大家帮你凑一点嘛!”谢益先不好意思的说:“往后日子还长着呢,能节省就尽量省一点。班长,你放
心,我每天还有吃的呢!”班长仍旧不时提醒他,注意身体,不要把身体搞垮了。但是谢益先坦然地对班长说:“没有什么,从小在家吃苦吃惯了。”
话是这样说,他的身体是越来越虚弱。有战士看到他走路打晃,皱着眉头紧腰带。那时候大家都很瘦,但他瘦的更厉害。谢益先同志丝毫没有松懈情绪,仍和战友抢着做事。 终于有一天,他一步一喘,几步一歇,支持不住了。我看他跟不上队伍安排副班长扶着他跟在后面。途中休息,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事后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团里通信员曾看到那个妇女和两个孩子还在跟着团部走。”他消瘦的脸上才露出笑容,安详闭上了眼睛。 走出草地那天,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和两个孩子,他们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很快认出了我们,笑着打招呼“同志们,谢益先同志在吗?要不是他留给我们这袋炒麦上面绣着名字,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呢!”。妇女取出一条洗的干干净净的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绣着‘谢益先’三个字。当时我心想,谢益先同志的粮袋子怎么到她手里了呢?没等我询问,她就说开了“谢益先是个好同志啊!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走过去了,他跟我们娘仨拉家常,他看着我们的空米袋直摇头,把自己的一袋干粮给了我们。我说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怎么也不肯收。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完,放下粮袋就快步走了,我喊他不应。问他叫什么名字也不吭声。唉!多亏他送的这袋干粮!要不我们娘仨早就都饿死了„„”。说到这里,她又反问“谢益先同志到底在哪里?”。
我全明白了,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把续命的口粮送人了。一阵揪心的痛。谢益先同志啊!你在这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是人民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我和战友们都忍不住的落下泪水,妇女感到不对劲,收敛笑容不安地问“出了什么事情?”,我悲痛的回答“他„„他死了!”,那妇女愣住了,眼眶滚出晶莹的泪水。她低下头,两手颤抖着,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的望着上面“谢益先”三个字,泣不成声。
站在旁边的大孩子,扯着母亲衣角说“妈妈别哭了,今天不是走出草地了吗?”。母亲仿佛从梦中醒来,弯下腰对孩子一字一泪地说“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要永远记住呀!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政委讲完,眼眶都湿润了。
听完政委讲的红军战士让粮食,舍己为人的英勇 事迹,我饱含热泪的恭恭敬敬又给政委行个军礼。暗下决心,要学习红军的高尚品质,牢记红军的艰苦岁月,誓死捍卫红军用生命给后人换来的幸福。
刘文章政委讲的红军长征中的 事迹已经时过60年,每当回忆起来仍然使人心情激动,精神振奋,备受鼓舞。
感谢“军休风采”开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新唤起军休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增强自信心和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