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我身边
凌云小学:于晓翠
既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这就是教师的形象。
先说说他吧,我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十几年的岁月虽然已经模糊了他的姓名,却模糊不了他在我心中好老师的形象---高大的身材,永远不变的白衬衫黑布鞋,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
1998年9月,我从县里的一个乡镇中学转到眉县槐芽初级中学上学,分到这个班的时候,他即将结束他的从教生涯。原本我的代数成绩就不怎么好,勉强合格,进入初二,新增的几何定理、公里更是搅得我头昏脑胀,期中考试成绩低的惊人,我坦然等待着他对我的宣判,可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将那张惨不忍睹的试卷折起来轻放在我的课桌上。从那以后他像故意针对我似的,每节课开课前总是叫我在黑板上解题,不开窍的我解一次错一次,他则当着全班讲了一次又一次,末了,还总不忘回过头问我一句:“听明白了吗?”目光中流淌着满满的关爱。而我总是在同学们各异的目光中羞红着脸回到座位,做差生的滋味真不好受呀!这种固定的模式持续了几个月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乐坏了,我终于摆脱了不及格的窘境。放寒假了,他把我叫到教室外面,递给我他的几何、代数书,慈祥地对我说:“我给学校打过招呼了,你不用定寒假作业,你把这两本书上我用红笔圈画的练习题,认认真真再练一遍,巩固所学内容总是好的。”我遵照他的嘱咐,认真做完了两本书所有的练习题,成绩不断得到提高,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克服困难也成了我学习的乐趣。
升入初三后,他退休了,从此不再教我,然而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却使我受益终身。今天,我也像他一样专挑记不住字词的学生上黑板听写,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分门别类,取长补短,这也算是因材
施教了吧!我想若是他知道当年那个调皮的丫头片子,如今也像他一样孜孜不倦的授业解惑,一定会很高兴、很欣慰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
再说说他,中等个头,操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自己却浑然不觉,作为一个地方老师,在教学之余,他还要干农活,可他从不拖泥带水进教室,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永远是整洁的仪表,他就是我值得终身学习的老师----李老师。
2005年,我被分配到石坝河的一个乡镇小学任语文教师,和李老师共带一个班。学术有专攻,我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每天早读,我会一句句指导学生朗读。记得有一次,我领着同学们早读,而李老师则在黑板上写了一黑板的练习题,正当我们读到高潮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同学们看黑板,这是一个难点题,谁来说说它的解法……”我呆如木鸡。这样的事后来也时常发生,我也自有妙招,每当他在黑板上没完没了的写,我就让学生们全体向后转。闲暇时同事们打趣道:你跟李老师真逗,一个在前面教数学,一个在后面教语文,把学生忙的。我苦苦一笑,眼泪却在眼眶里转圈圈,现在回想起来却忍不住偷笑,觉得甚是可爱。和往常一样,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教室里辅导学生语文作业,“间接用语、直接用语”之间的转换,让座下的同学们想听天书一样,一个个目光呆滞。与此同时,李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教室收起了数学作业,我尽可能地抑制自己对他的不满,可始终没能成功,气急败坏之下我摔门而去。等我再次回到教室时,眼前的一幕让我羞愧万分。李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我所遗留下来的语文知识,他讲的很仔细,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之前对他的种种不满与不理解瞬间瓦解,透过他清瘦的身影爱的光芒从折射的日光中散发,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以后和他相处的日子里不断滋生,不断蔓延……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捣蛋鬼一连几天不写作业,中午放学后,我
效仿我上小学的经历把他留下来写作业。已经出了校门的李老师了解情况后急匆匆返回办公室对我说:“小于,这山里的娃娃可怜,早晨没吃饭就来学校,中午一来一回也要走十几里的路,娃娃正长身体着呢,让你饿一天你也受不了呀!小孩嘛,犯错是常有的事,要不咋叫小孩呢!”朴实的话语振人发聩。
“博采白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在那段没有多媒体的日子里,他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一黑板一黑板的提前写下练习题,不就是在争取时间让学生们能尽早回家,也正是他“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孩子们才会在磕磕碰碰中健康成长。也正是因为有了他这片绿叶,花儿才开得无比娇艳。
她,才艺兼备,德能双馨,她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她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儿童的灵魂……
她的班上有一个叫刘瑞鋆的小男孩,小名帅帅,长长的睫毛下,一双透亮而充满童真的眼睛因从小患有自闭症,从不敢抬头看周围人的眼,甚至有些排斥。他也是一个“多动儿”,一个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肆意胡闹的学生。课堂上他大声喊叫,学生根本没法安心听讲,张老师只好让他就近坐在自己身边,他就趁张老师不注意在张老师屁股上踢一脚。更有甚者,一次课堂上他竟站在讲台上把裤子脱到脚脖子,惹得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显得扬扬得意意。他的行为根本不受自己控制,更是令老师无法预料,动不动打人,把同学的课本撕个稀巴烂,给同学、老师吐口水。为此好多家长来找她解决,甚至还责怪、埋怨她没管好学生,她虽委屈但还是耐心给家长解释,尽其所能做好协调工作,将数都数不清的麻烦事一一解决。有时刚解决掉一个问题,一转身下一个麻烦又接踵而至,谁都不知道下一秒等待她的将是什么?为此,她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 ,可她却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当她了解到因为帅帅的状况,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常常受到惊吓,
便亲自到帅帅家进行家访,多次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谈,帮助他们构建建幸福家庭,使孩子从家庭的阴影中慢慢释怀。同时她在学校的学习中也给予帅帅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一有时间就和帅帅对话,谈心。当他知道帅帅根据我们每个老师的姓名起了意思的绰号时(我的绰号是烤鱼),她更是惊喜万分,平时孤僻行为怪异的他,也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抓住机会她就陪着他做一些益智小游戏,和他一起吟诵小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心灵之窗在悄无声息地打开,终于有一天,他竟然看着张老师说“刘瑞鋆的眼睛里有张老师了!” 极为天真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的内心涨满感动。
“以心灵感动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一晃四年过去了,今天的帅帅像只快乐的小鸟围绕在我们的身旁,只要看见老师就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张老师就这样用青春实践着自己的教育使命。若说生命如风,她就是扑面而来的微风;若说微风化雨,她就是润物无声的细雨;若说细雨成流,她就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伟大作家巴金说,把心掏出来,这就是教育。我很庆幸在我的从教生涯中能够遇到这些好老师,因为他们,师爱得以传承;因为他们,我更加坚定爱的教育;因为他们,一切都变得暖暖的!我将沿着他们的足迹一步步,向前,向前,再向前!
感动,在我身边
凌云小学:于晓翠
既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这就是教师的形象。
先说说他吧,我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十几年的岁月虽然已经模糊了他的姓名,却模糊不了他在我心中好老师的形象---高大的身材,永远不变的白衬衫黑布鞋,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
1998年9月,我从县里的一个乡镇中学转到眉县槐芽初级中学上学,分到这个班的时候,他即将结束他的从教生涯。原本我的代数成绩就不怎么好,勉强合格,进入初二,新增的几何定理、公里更是搅得我头昏脑胀,期中考试成绩低的惊人,我坦然等待着他对我的宣判,可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将那张惨不忍睹的试卷折起来轻放在我的课桌上。从那以后他像故意针对我似的,每节课开课前总是叫我在黑板上解题,不开窍的我解一次错一次,他则当着全班讲了一次又一次,末了,还总不忘回过头问我一句:“听明白了吗?”目光中流淌着满满的关爱。而我总是在同学们各异的目光中羞红着脸回到座位,做差生的滋味真不好受呀!这种固定的模式持续了几个月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乐坏了,我终于摆脱了不及格的窘境。放寒假了,他把我叫到教室外面,递给我他的几何、代数书,慈祥地对我说:“我给学校打过招呼了,你不用定寒假作业,你把这两本书上我用红笔圈画的练习题,认认真真再练一遍,巩固所学内容总是好的。”我遵照他的嘱咐,认真做完了两本书所有的练习题,成绩不断得到提高,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克服困难也成了我学习的乐趣。
升入初三后,他退休了,从此不再教我,然而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却使我受益终身。今天,我也像他一样专挑记不住字词的学生上黑板听写,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分门别类,取长补短,这也算是因材
施教了吧!我想若是他知道当年那个调皮的丫头片子,如今也像他一样孜孜不倦的授业解惑,一定会很高兴、很欣慰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
再说说他,中等个头,操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自己却浑然不觉,作为一个地方老师,在教学之余,他还要干农活,可他从不拖泥带水进教室,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永远是整洁的仪表,他就是我值得终身学习的老师----李老师。
2005年,我被分配到石坝河的一个乡镇小学任语文教师,和李老师共带一个班。学术有专攻,我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每天早读,我会一句句指导学生朗读。记得有一次,我领着同学们早读,而李老师则在黑板上写了一黑板的练习题,正当我们读到高潮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同学们看黑板,这是一个难点题,谁来说说它的解法……”我呆如木鸡。这样的事后来也时常发生,我也自有妙招,每当他在黑板上没完没了的写,我就让学生们全体向后转。闲暇时同事们打趣道:你跟李老师真逗,一个在前面教数学,一个在后面教语文,把学生忙的。我苦苦一笑,眼泪却在眼眶里转圈圈,现在回想起来却忍不住偷笑,觉得甚是可爱。和往常一样,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教室里辅导学生语文作业,“间接用语、直接用语”之间的转换,让座下的同学们想听天书一样,一个个目光呆滞。与此同时,李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教室收起了数学作业,我尽可能地抑制自己对他的不满,可始终没能成功,气急败坏之下我摔门而去。等我再次回到教室时,眼前的一幕让我羞愧万分。李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我所遗留下来的语文知识,他讲的很仔细,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之前对他的种种不满与不理解瞬间瓦解,透过他清瘦的身影爱的光芒从折射的日光中散发,我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以后和他相处的日子里不断滋生,不断蔓延……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捣蛋鬼一连几天不写作业,中午放学后,我
效仿我上小学的经历把他留下来写作业。已经出了校门的李老师了解情况后急匆匆返回办公室对我说:“小于,这山里的娃娃可怜,早晨没吃饭就来学校,中午一来一回也要走十几里的路,娃娃正长身体着呢,让你饿一天你也受不了呀!小孩嘛,犯错是常有的事,要不咋叫小孩呢!”朴实的话语振人发聩。
“博采白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在那段没有多媒体的日子里,他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一黑板一黑板的提前写下练习题,不就是在争取时间让学生们能尽早回家,也正是他“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孩子们才会在磕磕碰碰中健康成长。也正是因为有了他这片绿叶,花儿才开得无比娇艳。
她,才艺兼备,德能双馨,她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她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儿童的灵魂……
她的班上有一个叫刘瑞鋆的小男孩,小名帅帅,长长的睫毛下,一双透亮而充满童真的眼睛因从小患有自闭症,从不敢抬头看周围人的眼,甚至有些排斥。他也是一个“多动儿”,一个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肆意胡闹的学生。课堂上他大声喊叫,学生根本没法安心听讲,张老师只好让他就近坐在自己身边,他就趁张老师不注意在张老师屁股上踢一脚。更有甚者,一次课堂上他竟站在讲台上把裤子脱到脚脖子,惹得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显得扬扬得意意。他的行为根本不受自己控制,更是令老师无法预料,动不动打人,把同学的课本撕个稀巴烂,给同学、老师吐口水。为此好多家长来找她解决,甚至还责怪、埋怨她没管好学生,她虽委屈但还是耐心给家长解释,尽其所能做好协调工作,将数都数不清的麻烦事一一解决。有时刚解决掉一个问题,一转身下一个麻烦又接踵而至,谁都不知道下一秒等待她的将是什么?为此,她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 ,可她却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当她了解到因为帅帅的状况,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常常受到惊吓,
便亲自到帅帅家进行家访,多次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谈,帮助他们构建建幸福家庭,使孩子从家庭的阴影中慢慢释怀。同时她在学校的学习中也给予帅帅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一有时间就和帅帅对话,谈心。当他知道帅帅根据我们每个老师的姓名起了意思的绰号时(我的绰号是烤鱼),她更是惊喜万分,平时孤僻行为怪异的他,也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抓住机会她就陪着他做一些益智小游戏,和他一起吟诵小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心灵之窗在悄无声息地打开,终于有一天,他竟然看着张老师说“刘瑞鋆的眼睛里有张老师了!” 极为天真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的内心涨满感动。
“以心灵感动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一晃四年过去了,今天的帅帅像只快乐的小鸟围绕在我们的身旁,只要看见老师就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张老师就这样用青春实践着自己的教育使命。若说生命如风,她就是扑面而来的微风;若说微风化雨,她就是润物无声的细雨;若说细雨成流,她就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伟大作家巴金说,把心掏出来,这就是教育。我很庆幸在我的从教生涯中能够遇到这些好老师,因为他们,师爱得以传承;因为他们,我更加坚定爱的教育;因为他们,一切都变得暖暖的!我将沿着他们的足迹一步步,向前,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