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张 雨 高 峰 刘智敏 刘 谦

  内容提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模式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步发展,从最初的简单互动模式发

展为形式多样、多要素参与的综合模式,以适应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从实践活动上升至理论层面研究,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农民和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满足农村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机制,是促进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的制度,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的创新型变革。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在全国普遍开展,并成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

一、信誉共同体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

(1)科技特派员通过示范、推广具有高收益的新技术、新品种,指导、帮助农户获得较高的收益,提高农户还贷能力。(2)科技特派员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以个人资产及良好的信誉为农户的生产或流通提供贷款担保。(3)科技特派员提供较为稳定的有偿科技服务,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

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的资金需求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从事弱势产业生产,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比较困难。而在信誉共同体模式中,科技特派员长期与农民合作,形成了良好而又稳定的利益关系,而且科技特派员通常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信用记录,作为农户的担保人,他们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贷款期限通常为1年或一个生产周期。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中资金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这种信誉共同体模式需要科技特派员与农户共同维护。

(二)机制

(1)担保主体多元化,创新了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科技特派员作为新型的担保者,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以亲戚邻里或同村农民担保的方式,相对减少了农户贷款的限制,从而创新了担保机制。(2)技术指导和贷款使用监督相结合,创新了农户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科技特派员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会在进行科技服务的同时对农户的资金使用和还贷期限进行必要的、及时的监督,降低金融机构监督的成本,创新了农户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3)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创新了长效的利益机制。科技特派员与农户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双方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贷款担保,双方结成了更高层次的信誉共同体。从而建立

—59—

了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经济利益与信誉共存的长效机制。

图1 信誉共同体模式

二、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创业

(1)科技特派员承包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转化推广或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2)科技特派员雇用农村劳动力并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管理,或者将园区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供应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无偿技术指导。(3)科技特派员负责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的统一销售。

(二)机制

(1)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科技特派员到农村承包土地,实现了土地向科技人员或种养大户的合理流动,提高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程度。同时,将所承包的土地再转包给农户,为农户提供了土地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生产条件,弥补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不足,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创新了土地流转机制。(2)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建立了双方共赢的增收机制。科技特派员在所承包的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科技创业,一方面指导和培训所雇用的农民,实现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无偿指导和培训在其园区内承包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能力。由此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共赢的增收机制。(3)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建立了多渠道的农民增收机制。农业科技园的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为农民提供了近距离或就地打工的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多渠道的农民增收机制。

三、科技特派员企业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创业

(1)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或公司,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组织农民统一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2)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与产品收购合同,并随时跟踪、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3)科技特派员企业统一收购农产品,注册商品品牌,统一市场销售。

—60—

  张 雨等: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图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

(二)机制

(1)实现了管理、技术、市场、土地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农户提供农产品生产基地,科技特派员发挥其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理念引入农村、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2)采取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市场供求机制。科技特派员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组织农民进行生产,统一收购农产品,采取品牌营销策略,统一进入市场,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供求机制。(3)实施标准化与规范化战略,建立了可持续的利益机制。科技特派员应用科技提升地方特色或主导产业的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使科技特派员企业获得经济利润,

从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机制。

图3 科技特派员企业模式

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

(1)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科技服务,吸引高层次或其他地区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技术服务。

—61—

(2)政府通过项目支持,在县或乡镇建立固定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场所,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平台,改善科技特派员下乡的生活条件。(3)科技特派员的来源、数量与结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户的需求。

(二)机制

(1)建立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了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扎实服务的积极性,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呆得住、留得下,避免了科技服务的短期行为,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效率。(2)完善了科技成果的供求机制。科技特派员以工作站为平台,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指导或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而且可以发现农户、企业或地方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供求机制。

图4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

五、科技特派员协作创新团队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

(1)协作创新团队由基层科技特派员和来自于高层次科研院校的科技特派员构成。(2)县市、乡镇基层科技特派员到农村进行科技创业,带领或组织农民创建经济实体———创业型科技特派员。(3)高层科技特派员作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的技术依托单位,为其提供科技支持和科技服务———服务型科技特派员。

(二)机制

(1)科技服务立足于科技创业,形成了科研协作创新的机制。服务型科技特派员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成果、科研条件、信息资源等优势;创业型科技特派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资金、土地、市场等生产要素优势。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超出其技术与知识能力、难以逾越的科技瓶颈。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攻关,形成了有效的科研协作创新机制。(2)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建立了垂直一体化成果转化机制。服务型科技特派员把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的生产目标作为科研活动的目标,从科研立项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试验、推广等一系列活动,都紧紧围绕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有助于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3)多形式的培训与交流,形成了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委托培养、企业资助立项,以及成果中试、示范、推广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既可以提升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能力,又—62—

可以培训科技特派员创业所带领的农民,还可以提高来源于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提供了广泛的培训与交流平台,构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图5 科技特派员协作创新团队模式

参考文献

11李人庆1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创新特征1中国农村科技,2007(19)

21冀 言1“三农突围”———解读南平机制1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1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1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

41简小鹰1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1科学管理研究,2005(3)

(作者单位:张 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高 峰,刘智敏,刘 谦:新疆科技厅,乌鲁木齐,471000)

—63—

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张 雨 高 峰 刘智敏 刘 谦

  内容提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模式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步发展,从最初的简单互动模式发

展为形式多样、多要素参与的综合模式,以适应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从实践活动上升至理论层面研究,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模式;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农民和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满足农村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机制,是促进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的制度,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的创新型变革。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在全国普遍开展,并成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

一、信誉共同体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

(1)科技特派员通过示范、推广具有高收益的新技术、新品种,指导、帮助农户获得较高的收益,提高农户还贷能力。(2)科技特派员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以个人资产及良好的信誉为农户的生产或流通提供贷款担保。(3)科技特派员提供较为稳定的有偿科技服务,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

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的资金需求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从事弱势产业生产,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比较困难。而在信誉共同体模式中,科技特派员长期与农民合作,形成了良好而又稳定的利益关系,而且科技特派员通常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信用记录,作为农户的担保人,他们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贷款期限通常为1年或一个生产周期。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中资金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这种信誉共同体模式需要科技特派员与农户共同维护。

(二)机制

(1)担保主体多元化,创新了农户贷款担保机制。科技特派员作为新型的担保者,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以亲戚邻里或同村农民担保的方式,相对减少了农户贷款的限制,从而创新了担保机制。(2)技术指导和贷款使用监督相结合,创新了农户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科技特派员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会在进行科技服务的同时对农户的资金使用和还贷期限进行必要的、及时的监督,降低金融机构监督的成本,创新了农户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3)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创新了长效的利益机制。科技特派员与农户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双方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贷款担保,双方结成了更高层次的信誉共同体。从而建立

—59—

了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了经济利益与信誉共存的长效机制。

图1 信誉共同体模式

二、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创业

(1)科技特派员承包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转化推广或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2)科技特派员雇用农村劳动力并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管理,或者将园区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供应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无偿技术指导。(3)科技特派员负责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的统一销售。

(二)机制

(1)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科技特派员到农村承包土地,实现了土地向科技人员或种养大户的合理流动,提高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程度。同时,将所承包的土地再转包给农户,为农户提供了土地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生产条件,弥补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不足,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创新了土地流转机制。(2)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建立了双方共赢的增收机制。科技特派员在所承包的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科技创业,一方面指导和培训所雇用的农民,实现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无偿指导和培训在其园区内承包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能力。由此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和农民共赢的增收机制。(3)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建立了多渠道的农民增收机制。农业科技园的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为农民提供了近距离或就地打工的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建立了多渠道的农民增收机制。

三、科技特派员企业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创业

(1)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或公司,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组织农民统一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2)科技特派员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与产品收购合同,并随时跟踪、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3)科技特派员企业统一收购农产品,注册商品品牌,统一市场销售。

—60—

  张 雨等: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

图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

(二)机制

(1)实现了管理、技术、市场、土地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农户提供农产品生产基地,科技特派员发挥其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理念引入农村、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2)采取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市场供求机制。科技特派员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组织农民进行生产,统一收购农产品,采取品牌营销策略,统一进入市场,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供求机制。(3)实施标准化与规范化战略,建立了可持续的利益机制。科技特派员应用科技提升地方特色或主导产业的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使科技特派员企业获得经济利润,

从而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机制。

图3 科技特派员企业模式

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

(1)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科技服务,吸引高层次或其他地区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技术服务。

—61—

(2)政府通过项目支持,在县或乡镇建立固定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场所,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平台,改善科技特派员下乡的生活条件。(3)科技特派员的来源、数量与结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户的需求。

(二)机制

(1)建立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了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扎实服务的积极性,使科技特派员下得去、呆得住、留得下,避免了科技服务的短期行为,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效率。(2)完善了科技成果的供求机制。科技特派员以工作站为平台,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指导或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而且可以发现农户、企业或地方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供求机制。

图4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模式

五、科技特派员协作创新团队模式

(一)模式特点: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

(1)协作创新团队由基层科技特派员和来自于高层次科研院校的科技特派员构成。(2)县市、乡镇基层科技特派员到农村进行科技创业,带领或组织农民创建经济实体———创业型科技特派员。(3)高层科技特派员作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的技术依托单位,为其提供科技支持和科技服务———服务型科技特派员。

(二)机制

(1)科技服务立足于科技创业,形成了科研协作创新的机制。服务型科技特派员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成果、科研条件、信息资源等优势;创业型科技特派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资金、土地、市场等生产要素优势。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超出其技术与知识能力、难以逾越的科技瓶颈。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攻关,形成了有效的科研协作创新机制。(2)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建立了垂直一体化成果转化机制。服务型科技特派员把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的生产目标作为科研活动的目标,从科研立项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试验、推广等一系列活动,都紧紧围绕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有助于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3)多形式的培训与交流,形成了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委托培养、企业资助立项,以及成果中试、示范、推广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既可以提升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能力,又—62—

可以培训科技特派员创业所带领的农民,还可以提高来源于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提供了广泛的培训与交流平台,构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图5 科技特派员协作创新团队模式

参考文献

11李人庆1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创新特征1中国农村科技,2007(19)

21冀 言1“三农突围”———解读南平机制1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1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1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

41简小鹰1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村科技体制改革1科学管理研究,2005(3)

(作者单位:张 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

高 峰,刘智敏,刘 谦:新疆科技厅,乌鲁木齐,471000)

—63—


相关文章

  •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XX县畜牧水产局 自今年3月份我局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我们立足XX.XX两个乡镇的实际,确立了以"放活科技人员,激活畜牧水产站,带活基层群众"为突破口,以科技人员创办畜牧水产养 ...查看


  •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
  • 湖南农业科学2009,(9):132-134,137 Hunan A研culturalSciences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 谭华1,刘学文2 (1.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97: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 ...查看


  •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 259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张雅光 (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天津300384) 摘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保障机制,加强 ...查看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努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2007/9/19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耀飞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谋划了"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 ...查看


  •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意见(自治区领导审签稿)
  • 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查看


  • 昭苏县贯彻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报告
  • 昭苏县贯彻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情况汇报 (2010年11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昭苏县人民政府对州人大常委会马彦林副主任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各位领导在昭苏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下面,我就昭 ...查看


  •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 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厅(局).教育厅(教委.局).水利(水务)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国土资源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厅(局 ...查看


  • 惠州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 惠州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 录 一.基础与形势 .................................................................. ...查看


  •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国家倾斜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产业富民强县"."绿色生态立县&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