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专业知识竞赛题库2

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届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管理学题

一.单项选择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A.甘特)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A.维持现状)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外推法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事业部制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C.集体参与 )

10.管理的核心是( D.处理好人际关系

12.头脑风暴法属于(B.直观法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主管人员

1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 B.越大

20.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A.指导与领导工作

22.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B.时距判断法

23.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C.强烈的管理愿望

24.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A.实物标准

25.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A.计量决策法

26.在实际工作中,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A.职能型组织结构

27.管理过程理论强调(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34.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35.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

41.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日本

4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程序化决策

46.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52.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正式组织

55.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D.实践抽象法

59.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C.质量体系 )并使之运转。

79.权力掌握常常出现极端:本该由下级获得的权力而过于集中;本该由上级掌握的权力却过于分散,这两种情况分别叫做上级的( A、擅权;失职

二.判断题

2:授权过程实际上是将权利与责任同时转移给他人。(X)

5:激励理论认为,激励力与期望值成正比。(V)

11:人本主义实际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本原理(X)

13:组织冲突职能给组织带来消极的影响。(X)

14:负强化可以抑制不好的事情发生。(V)

20:评估决策的效果可能会使管理者回到决策制定的早期阶段。(√ )

23:根据公平理论,只有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X )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2.(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3.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

(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5信息沟通包括哪些类型和手段。

答、信息沟通总体来说包括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两种类型;纵向沟通的手段一般以传递信息为主;横向沟的手段一般以讨论与协商的手段为主。

6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 创新有三层方面的内容,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7、简述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

答 不确定型决策所处的条件和状态都与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各种方案在未来将出现哪一种结果的概率不能预测,因而结果不确定。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又包括:(1)等可能性法;(2)保守法;(3)冒险法;(4)乐观法;(5)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8、简述管理的本质含义

答 管理是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决策,以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就是以确定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以及为组织成员提供决策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决策活动。

9、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答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做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1)环境;(2)过去的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组织文化;(5)时间;(6)知识和信息;(7)判断准则;(8)决策方法

11、决策有哪些特点?

答: ①目标性,目标作为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标识,是拟订方案、评价方案、检查处理的依据,任何决策都必须包含目标的确定。

②可行性,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决策应该在寻求组织内部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

③选择性,决策时不仅要提出可以相互替代的多个备选方案,而且还要提供选择的标准和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质量,决策的实质是选择。

④满意性,决策的准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最优决策只是理论上的幻想,因为它的要求极为苛刻。

⑤过程性,从决策目标确定到决策方案的拟订、评价和选择,再到决策方案执行结果的检查,这些诸多步骤才构成了一项完整的决策;组织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⑥动态性,决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真正的起点,也没有真正的终点;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要实现组织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必须适时做出决策。

12、计划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目的性,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的各种计划都是为了促使组织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的实现。②首位性,计划是进行其它管理职能的基础或前提条件,计划位于其它管理职能的首位。 ③普遍性,一方面计划涉及到组织的所有活动;另一方面,所有管理者都要制定计划。④效率性,计划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要讲求效率,低效率的计划必定耗费过高成本或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13、计划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指引方向指导工作,计划明确了组织成员行动的方向和方式,它为落实和协调组织活动提供保证。 ②降低风险掌握主动,计划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使组织能较早地预见未来的变化,早做准备,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③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计划对组织资源的事先全面的安排,减少了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④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为及时按照标准检查实际活动情况的控制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奠定了基础。

14、目标管理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答: 目标管理(MBO)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的。它是指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

优点:(1)对组织内易于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3)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目标的商定增加了管理成本。(6)缺乏灵活性。(7)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15、目标管理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答: 目标管理(MBO)的指导思想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作为一种人本管理方式,其特点可概括为:

①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②建立目标锁链和目标体系,目标管理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这些分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③重视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评价工作绩效的惟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这样,成果管理成为目标管理的特点之一。

公共行政学题

一:单项选择

(A )1、行政咨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C )3、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在于

A、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B、决策方案是否优化 C、行政执行 D、决策是否

(B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信息系统运行保障的是

A、信息传输手段 B、信息工作制度 C、信息工作机构 D、信息工作人员

(D )5、我国唐代设置的独立的监察机关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督察院 D、御史台

(B )6、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实施的行政监督是指

A、职能监督 B、行政监察 C、主管监督 D、审计监督

(B )7、我国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2年

(A )8、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A、公平与正义 B、公开与无私 C、廉洁与严明 D、独立与刚正

(C )9、经济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A、间接性 B、有偿性 C、利益性 D、多样性

(B )10、在下列各项标准中,不属于中间管理层工作质量标准的是

A、对上级命令执行的程度 B、服务态度好坏 C、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

(A )11、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

A、环境因素 B、组织因素 C、人员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A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日本政府于1984年修改的法律是

A、国家行政组织法 B、国家公务员法 C、国家宪法 D、国家编制法

13.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 )上.

A,《尚书》 B,《钢鉴易知录》 C,《礼记》 D,《左传》

14.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D).

A,瓦特 B,史坦因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15.公共行政首要特点是它的( C).

A,政治性 B,民主性 C,公共性 D,法制性

16.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

A,公平性 B,高效性 C,民主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17.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古德诺

1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1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 ).

A,《行政学》 B,《行政学导论》 C,《行政学原理》 D,《政治与行政》

20.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论译书》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

21.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孙中山

22.公共行政环境的(A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特殊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约束性

23.美国哈拂大学教授( C)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德鲁克 B,里格斯 C,高斯 D,古立克

2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 ).

A,古立克 B,里格斯 C,德鲁克 D,高斯

25.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 ).

A,信息社会 B,农业社会 C,原始社会 D,工业社会

26.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D).

A,分散型 B,融合型 C,衍射型 D,棱柱型

27.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 ).

A,工业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

28.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 ).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9.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论著是

(C ).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B,《政府生态学》

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D,《公共行政生态学》

30.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31.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 )上.

A,公平性 B,平等性 C,非赢利性 D,普遍性

32.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 ).

A,30 B,31 C,28 D,29

33.政府只是充当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B,前资本主义时期

C,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4.政府由

A,前资本主义时期 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35.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 ).

A,行政权力的划分 B,公共组织设置 C,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D,上述三者,即ABC

36.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演变而来的.

A,稳定性 B,继承性 C,政治性 D,系统性

37.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38.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 B)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A,英国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39.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40.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 ).

A,奥地利 B,瑞士 C,瑞典 D,芬兰

41.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 )体制.

A,三权分立制地方政府 B,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C,行政体地方政府 D,自治体地方政府

42.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 )国的地方政府.

A,加拿大 B,德国 C,印度 D,英国

43.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的行政区. 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44.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 C)的行政区.

A,现代型 B,传统型 C,特殊型 D,发展型

45.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 ),它是公共组织机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 B,职能目标 C,行政职权 D,行政人员

46.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

A,聘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选任制

47.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A).

A,委任制 B,考任制 C,选任制 D,聘任制

48.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49.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 ).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奖惩权力

50.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 )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 B,行政道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53.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

54.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B )。

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5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张金鉴的( A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行政学原理》

C.《论议书》 D.《行政学》

57.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D )。

A.聘任制 B.选任制 C.考任制 D.委任制

58.部外制是( B )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英 B.美 C.日本 D.法

59.目标管理方法是( B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西蒙 B.德鲁克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6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 )。

A.横向沟通 B.无反馈沟通 C.纵向沟通 D.网上沟通

二.判断题

(X )1、行政组织是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划分。

(X )2、行政职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X )3、我国政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

(X )4、“解剖麻雀”的方法和“下马观花”的方法,二者是同一个方法。

(X )5、国务院办公厅在行政组织机构类型中属于综合性辅助机关

(X )6、国家公务员升降奖惩的唯一依据是工作实绩。

(X )7、行政管理法规具有与宪法和法律同等的效力

(V )8、行政学者公认效率原则是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简答题

1、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意义?

答1:⑴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⑵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

⑶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当前改革的需要。

⑷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国家公务员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构成行政组织的组织要素有哪些?

答2:⑴职能目标;⑵权责体系;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⑷运行程序;⑸法制规范。

3、简述运用系统方法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答3:⑴整体性原则,即把行政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认识和处理,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⑵层次性原则,各层次分清职责。⑶优化原则,即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达到最佳效果。⑷模型化原则,即运用模型反复试验

4.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

答4:所谓人本原理,一是强调一切要依靠人;二是强调一切为了人。政府的一切努力都要有助于人民群众所致力追求之理想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民群众的全面健康发展。

5.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有哪能内容?

答5:一是转变职能重心,优化职能结构;二是调适职能关系,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三是转变职能方式,规范政府行为。

6.当前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能方面的素质要求?

答6:行政领导者素质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其内涵的科学概念。具体到当前,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五方面内容。

7.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答: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非赢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

8、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

(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9、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公共管理学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C )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

2.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 )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

3.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 )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

4.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

5.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D )

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6.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 D )

A.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B.政府和财政的需要

C.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7.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初期改革对象主要是( A )

A.政府内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B.公共部门私有化

C.公共服务代理化

D.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

7.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D )

A.权威性 B.独占性 C.政治性 D.公共性

8.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创建科层制理论的是( b )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9.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质是( C )

A.民间性 B.志愿性 C.非分配性约束 D.公共性

10.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 C )

A.特质理论 B.行为理论 C.权变理论 D.变革型理论

11.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 A )

A.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B.层级制与职能制

C.集权制与分权制 D.完整制与分离制

12.领导机关中平行地设置若干部门,如国务院设各部、委、办;省政府设各厅、居等,这种领导体制属于( B )

A.层级制 B.职能制 C.分权制 D.首长制

13.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D )

A,集权型领导方式 B.民主型领导方式

C.参与型领导方式 D.放任型领导方式

1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D )

A.选择性 B.动态性 C.时效性 D.静态性

15.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 C )

A.政策议程 B.政策沟通 C.政策执行 D.政策评估

16.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 A )

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17.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D )

A.再生性 B.社会性 C.生物性 D.动能性

18.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 C )年

A.1988 B.1992 C.1993 D.1978

19.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始于19世纪中叶的(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0.中国的预算年度为( B )

A.6个月 B.12个月 C.3个月 D.9个月

21.省级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 D )

A.审计厅 B.中央人民政府 C.财政厅 D.省人民政府

22.对政府决算进行审查和批准的部门是( C )

A.司法部门 B.行政部门 C.立法部门 D.监督部门

23.下列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中,不在中国目前划分的范围之内的是( A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24.主要工作是汇集信息,将提取的政务信息进行汇合、集中,这属于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 C )

A.准备阶段 B.综合整理阶段 C.实施阶段 D.评估阶段

25.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进行分类。下面属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是( A )

A.核与辐射事故 B.生物灾害 C.动物疫情 D.经济安全事件

2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危机的特征的是( D )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高度不确定性

C.影响的社会性 D.不可预测性

27.公共危机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包括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系统,由最高行政首脑及其身边的高级

助理和少数核心部门的负责人构成的系统是( A )

A.中枢决断系统 B.参谋咨询系统

C.协调系统 D.信息收集系统

28.被威廉·盖伊称为“消费者给公共部门的报告”的是( A )

A.标杆管理 B.目标管理 C.绩效管理 D.战略管理

29.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 A )

A.计划制定阶段 B.计划执行阶段

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 D.处理阶段

30.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 C )

A.戴明 B.德鲁克 C.巴纳德 D.威廉·盖伊

31.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 B )

A.利益性 B.无偿性 C.间接性 D.多样性

32.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 B )

A.国家利益 B.公共利益 C.公共财产 D.国家财产

3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 C )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经济途径 D.法律途径

34.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又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的

是( B )

A.有法可依 B.法治行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35.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 A )

A.建设法治政府 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 D.严格执行法律

36.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

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是( A )

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 B.分权制衡论

C.中央集权论 D.社会契约论

37.公共管理绩效的标准的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 D )

A.公众精神需求 B.公众物质需求

C.公众享受需求 D.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

38.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 C )

A.外部评估 B.权利评估 C.内部评估 D.舆论评估

39.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负责,形成了( B )

A.雇佣关系 B.委托代理关系 C.合作关系 D.利用关系

40.在同一个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内容,这叫做( B )

A.改革的阶段性 B.改革的特殊性 C.改革的分化性 D.改革的变异性

41.评价公共部门改革的内部标准的核心是( B )

A.权力机构 B.政府 C.舆论 D.议会

42.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 B )

A.为人民服务 B.社会主义 C.民主法制 D.改革开放

4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也反映了古今中外行政活动和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行政体制( B )

A.政治层面 B.技术层面 C.历史性 D.特殊性

44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理性往往是( C ),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

A.一元理性 B.二元理性 C.多元理性 D.经济理性

45.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 D )

A.节约、公平和效率 B.节约、公平和效益

C.公平、效率和效益 D.节约、效率和效益

46.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 A )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B.无限理论和机会主义.

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47.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和范围,称为( A )

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职能 D.管理结构

48.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网状关系 D.线性关系

49.公共行政是( C )才出现的概念,它以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为背景,根源于主权在民思想和

三权分立的思想。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50.怀特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B )

A.《管理理论与国家》 B.《行政学导论》

C.《行政学研究》 D.《行政科学论文集》

51、“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

A.威尔逊 B.韦伯 C.沃尔多 D.杰弗逊

52、在组织绩效管理中,核心环节是( C )

A.绩效设计 B.绩效改进 C.绩效评估 D.绩效反馈

53、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要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 B )

A.决策分析 B.信息需求分析 C.决策集成 D.决策反馈

54、特别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 D )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混合部门化

5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

A.锥形结构 B.扁平结构 C.塔形结构 D.柱形结构

57、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 D )

A.复杂性 B.正规化 C.集权化 D.分权化

59、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 )

A.交易、程序和沟通 B.环境、程序和沟通

C.交易、沟通和环境 D.环境、交易和程序

6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 )

A.布坎南 B.凯恩斯 C.波特 D.安德鲁斯

6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

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 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

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62、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 A )

A.管制机构 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 D.工会

63、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 )

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64、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 )

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 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

C.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 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65、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D )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6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 B )

A.政治职能 B.经济社会职能 C.法律职能 D.行政职能

68、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 )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69、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

A.政府万能理论 B.政府失败理论 C.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

70、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

A.詹森 B.麦克林 C.布坎南 D.林德布罗姆

71、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 )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

72、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D )

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 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

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 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

7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

A.政治学 B.行政学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

74、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75、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二.判断题(共15小题)

1.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 )

2.评价公共部门改革的内部标准的核心是舆论( × )

3.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社会主义( √ )

4..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节约、公平和效益( × )

5.怀特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 )

6.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处理阶段(× )

7.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行法律(× )

8.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经济途径( √ )

9.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巴纳德(√ )

10.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1978年( × )

11.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始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 )

12.省级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财政厅( × )

13.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 √ )

14.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政治性( × )

15 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非分配性约束(√ )

16、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

17、公共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单一的,目标的表达也是不明确的。 (×)

18、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

19、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是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 (√)

20、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应该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而不是管理的基础上。 (×)

21、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矛头直接指向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

22、布坎南指出,市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们追求的价值或利益不同。 (×)

三.连线题(共5小题)

1. 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威尔逊

P途径与B途径———————— 波齐曼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

2. 霍桑试验————————梅奥

双因素理论———————霍兹伯格

科学理论之父——————泰罗

3. 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新公共行政学派—————费雷德里克森

4. 《行政学导论》———————怀特

《行政学研究》———————威尔逊

《行政行为》————————西蒙

5. 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

卡斯特——————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四.简答题(共15小题)

1.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张是:(答对三条即可)

(1) 组织类型的理性选择 (2)市场机制与个人选择 3)分权化 (

(4)公共服务组织小规模化 (5)自由化

2. 公共组织的特征(答对三条即可)

(1)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 (2)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3)公共组织的活动受到

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 (4)公共活动具有政治性 (5)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3. 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4. 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

5. 激励的方法(答对任意四个即可):物质激励、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需要激励、

榜样激励、荣誉激励、信心激励、赏识激励

6. 领导方式的类型:集权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放任型领导方式

7. 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8.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容(答对任意五条即可):(1)公务员的范围 (2)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3)

职务与级别 (4)录用 (5)考核 (6)职务任免 (7)奖惩 (8)培训 (9)交流与回避 (10)

工资福利保险 (11)辞职辞退 (12)退休 (13)职位聘任

9. 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特点:(1)任用制度弹性化 (2)放松规制 (3)实行工资谈判

制 (4)管理和工资的绩效化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6)下放人事管理权力

10. 公共预算的三个要素:资源申请者、资源分配者、资源保护者

11. 财政部门在预算拨款时的三个原则:

(1)按预算拨款 (2)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 (3)按照进度拨款

12 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哪五大要素?

(1)架构 (2)组织 (3)环境 (4)服务 (5)技术

13 信息采集的几种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方、阅读法、检索法、交换索取法、与会法

14. 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利益

平衡原则 (5)不收费原则 (6)责任原则

15. 公共危机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 (2)高度不确定性 (3)影响的社会性 (4)决策

的非程序化

社会保障学:

一、 选择题:

1、 我国的保险互助组织最早产生于( B )

A、 北京B、上海C、武汉D、广东

2、 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是:(A )

A、 投保资助型B、福利国家型C、国家保险型D、储蓄保险型

3、 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C )

A 、法国B、德国C、英国D、瑞典

4、 具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是:(D )

A、 新加坡B、德国C、英国D、瑞典

5、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B )

A、 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6、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 )

A、 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7、国家统筹的保险模式最早是在( B )建立

A、 中国B、前苏联C、英国D、德国

8、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C )

A、 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9、实行自我保障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 B )

A、 瑞典B、新加坡C、英国D、中国

10、( D)颁布的失业社会保险立法,标志着世界上强制性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A、 法国B、德国C、瑞典D、英国

11、目前采用最多的失业保障模式是(C )

A、 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障模式B、失业救济制度C、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社会保险。

12、50年代初期,工业国家规定的失业津贴等待期多数是(B )天

A、6 B、7 C、8 D、9

1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给付期最长(C )月。

A、12 B、18 C、24 D、30

14、我国于( B )年起,开始推行合同制,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就

业保障制度开始与市场经济国家接轨。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15、1883年,( B )政府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A、 美国B、德国C、智利D、瑞典

16、(A )于1920年首创了全民卫生服务,即由政府负责向全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且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A、 匈牙利B、瑞典C、芬兰D、挪威

17、美国老年医疗保险中采取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法是(D )

A、 工资制B、定额付费C、按病种分类付费D、RBRVS支付制

18、HMOS四种形式中最普遍的是(A )

A、 有医疗服务提供者发起并组织管理

B、 由私人医疗料保险公司发起

C、 有大中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发起

D、 有社区团体组织发起

19、医疗保险制度中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C )倍左右

A、2 B、3 C、4 D、5

20、( B )实行储蓄保险型医疗保险制度,还实行了健保双全和MEDI计划

A、 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二、 判断题:

1、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橱窗”。 (  )

2、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 Y )

3、工人与干部退休待遇, 按期工龄长短,按月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一般为本人工资的50% —60%。( N )

4、“有管理的保健”最重要的形势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 ( Y )

5、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有企业缴纳、劳动者个人缴纳和国家财政资助。 ( Y )

6、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N )

7、我国现阶段老年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是明确享受退休待遇的条件,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确定退休待遇标

准。 ( Y )

8、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 ( N )

9、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支持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Y )

10、199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对失业预防、失业补助和失业社会保险

提出全面的指导意见。 ( Y )

三、连线题:

1、社会保障的最初形态是 社会救济 《社会保障法》

2、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社会福利 按服务项目

3、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 济贫法 机会均等

4、医疗保险运用最普遍的一种费用支付方式是 按服务项目 工资

5、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 社会保障法 英国

6、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原则是 机会均等 社会救济

7、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德国 瑞典

8、社会保障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是 英国 社会福利

9、被称为“福利国家橱窗” 瑞典 德国

10、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 工资 《济贫法》

四、问答题: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2)保障功能;

(3)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2、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

(2)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3、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内容有哪些?

3、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伤保险的医疗护理;

(2)暂时失能补助金;

(3)永久性残废年金和一次性残废补助金;

(4)工伤保险的遗属津贴。

4、我国职工福利的实施原则是?

4、要点如下:

(1)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2)正确处理工资和福利的关系;

(3)更具职工共同需要发展福利事业;

(4)加强经济管理,实行经济核算。

5、改革前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要点如下:

(1)覆盖范围狭窄;

(2)缺乏社会化的基金制度;

(3)待遇结构和标准不合理;

(4)缺乏科学、统一、规范的劳动鉴定制度;

(5)缺乏促进安全卫生工作的机制。

6、医疗社会保险有哪些主要特点?

6、要点如下:

(1)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

(2)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

(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

7、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7、要点如下: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

(2)保障水平低;

(3)农村的社会化养老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

(4)思想观念不适应。

8、处理社会保险争议的方式有哪些?

8、要点如下:

(1)司法方式:建立专门的法院,如劳动法院,在处理劳动纠纷的同时还处理社会保障争议;

(2)非司法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调解、仲裁被广泛用于处理社会保障争议,相对于司法方式来说,具有便捷、经济和接近当事人心理的优势。

9、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9、要点如下:

(1)加快租金制度的改革;

(2)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3)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4)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金融体制;

(5)实行住房保障商品化和社会化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向及措施?

10、要点如下:

(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新模式;

(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制;

(3)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4)扩大社会保险范围范围;

(5)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

(6)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化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选题

1.现代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B )

A职业化 B专业化

C社会化 D本土化

2.现代社会工作形成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是(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4.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向案主传授知识和技能,提供信息和情感支持,这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C)角色。

A.组织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协调者

5.社会工作者把冲突的双方召集在一起,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这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C)角色。

A.呼吁者 B.协调者

C.谈判者 D.管理者

6.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遵循的是(D),即社会工作伦理。

A法理 B医理

C道理 D情理

7.对待案主,社会工作者应该持平等、(B)和不批评的态度。

A尊重 B接纳

C博爱 D热情

8.案主自决必须具备的前提之一是(B)

A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B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C有健康的体魄 D有良好的心态

9.在助人过程中,履行保密原则是以遵守(A)为前提的。

A法律法规 B案主的隐私权

C伦理原则 D价值观念

10.(A)是人的最根本的权利,在价值优先序列中应列于首位

A生存权 B独立自主权

C隐私权 D人权

11.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案主都有潜能,在实践中表现为(B)

A助人自助 B助人自助

C家长作风 D以人为本

12.(A)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A弗洛依德 B巴甫洛夫

C M.米德 D霍尔

13.主张人的行为主要源自于外在环境刺激的结果的理论流派是(A)

A行为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标签理论

14.任务中心模式关注解决问题的(A)

A效果和效率 B时间和地点

C模式和方法 D个体和环境

15.下列不符合任务中心理论观点的是(D)

A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B人有解决问题的潜力

C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的能力暂时缺失

D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先天生物遗传关系密切

16.下面不属于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的是(B)

A社会目标模式 B认知行为模式

C治疗模式 D交互模式

17.小组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期的主要任务是(D)

A评估小组 B招募组员

C使成员彼此熟悉 D建设性地处理冲突和沉默

18.在小组成熟期,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D)

A建设性地处理冲突 B回顾小组经历

C评估小组 D推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19.下述(D )不是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A.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动。

B.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服务功效。

C.总结经验,制订和修正社会政策

D.调查研究,设计问卷

20.根据心理学家( B)的观点,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归结为“认同危机”。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弗洛伊德 D.库利

21.我国社会行政存在着(D)上和管理模式上的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A.运作 B.体系

C.政策 D.制度

22.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社会学家库里提出的(A)概念。

A.镜中之我 B.社会化

C.社会认知 D.社会认同

23.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在( D)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17世纪末18世纪初 D.20世纪60年代

24.地区发展模式认为社区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B)

A.专家的意见 B.社区内部资源

C.社区外部资源 D.社会政策

25.我国社区服务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是(B)

A.行政事业性服务 B.福利性服务

C.商业性服务 D.就业服务

26.(B)强调以居民的自助、互助来解决社区问题。

A.社区互动模式 B.地区发展模式

C.社区计划模式 D.社区行动模式

27.社会行政组织常用(C )和矩阵型的组织结构。

A.职能型 B.团队型

C.直线型 D.事业型

28.对于正在接受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生而言,社会工作督导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C )

A.行政功能 B.支持功能

C.教育功能 D.双边交流功能

29.不属于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是:(A )

A.实验设计法 B.评估研究法

C.个案研究法 D.团体研究法

30.希望自己有名誉或威望,受人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这是人的( C )

A.美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求知的需要

31.系统理论指出,家庭系统有两种机制,一是“改善机制”,另一种是(C)

A恢复机制 B默认机制

C平衡机制 D反馈机制

32.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是(B)

A指导 B辅导

C督导 D引导

33.将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时刻的美德都是克服了心理生化危机后产生的结果,青少年时期处于自我辨识和认定的时期,这一理论是(C)

A性心理发展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心理社会理论 D生物进化理论

34.我国现阶段解决老人照顾困难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大力发展(B)

A机构照顾 B社区照顾

C家庭照顾 D保姆照顾

35.社区照顾有两个含义,一是(D),另一是“由社区照顾”

A被社区照顾 B回社区照顾

C暂时照顾 D在社区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

1.导致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ABD)

A.资产阶级宗教伦理的形成 B.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C.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D.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2.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ABCE )

A助人自助

B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

C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D替人作决定

E为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服务

3.社会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主要有(ABCDE )

A社会工作 B社会学

C心理学 D公共关系

E相关法律知识

4.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如何对待(ABCDE)

A 自己 B案主

C社会工作职业 D机构

E社会

5.社会工作者经常面临(ACDE)等伦理困境和资源分配时面临的伦理困境。

A保守秘密与打破秘密 B职业价值与职业界限

C案主自决与家长作风 D职业界限与个人利益

E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6.在以下(BCD)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家长式干涉。

A会谈持续没有进展

B案主的决定会伤害自己

C案主的决定会伤害他人、社会

D案主没有自决能力

E非自愿案主

7.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是(ACD)

A.个案社会工作 B.社会工作行政

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

E.社会工作研究

8.社区社会工作者收集有关社区的资料通常包括(ABE )。

A.社区的基本资料 B.社区内的需求

C.社区经济结构 D.社区发展的历史

E.社区内的资源

9.社会工作的督导模式包括(ABCD )。

A.成长与发展模式 B.学徒模式

C.结构化学习模式 D.行政模式

E.部门整合模式的督导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界普遍承认的唯一的工作方法

B.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被接受

C.到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基本方法

D.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判断题

1.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工作方法。(Y )

2.实际上我国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机构,其中的社会服务人员就是社会工作者。(N )

3.社会工作其源于西方,但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有许多东西方共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利他主义和为民众的福祉而奉献的精神。(Y)

4.女性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女性与男性的平等。( Y)

5.按照任务中心理论的观点,一个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暂时没有真正发挥出潜能。(Y)

6.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担负着直接传授知识的任务。(N )

7.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准则。因此,价值与伦理是有重要区别的。(Y)

8.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因此,它完全能够指导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N)

9.由于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它不一定需要理论的指导。(N)

10.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相互连接,两阶段间的转折与过渡是最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也是促进家庭成员成长成熟,家庭向前发展的时期。(Y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什么是社会环境,它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3.如何理解家庭治疗?

3.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注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4.社会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具有哪些特点?

4.主要有以下五点:(1)服务性与非赢利性;(2)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3)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4)助人自助或帮助社区自助;(5)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5.简述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实践基础。

5.实践基础:(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2)德国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3)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6.简述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宏观功能)。

6.社会功能:(1)推进社会公平;(2)促进社会整合;(3)维持社会稳定。

7.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主要内容包括:(1)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2)人道主义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是有尊严、有理性的,拥有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3)人道主义赋予了天赋的和社会的个人自由极高的价值。人道主义者相信只要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和自由,人们的潜能就能释放出来。(4)人道主义者宣传通过社会改革减轻人们的困苦,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个人的人权。

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8.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存动力,人的需要按紧迫性和重要性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需要层次呈阶梯状分布,分别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感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9.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实务工作情境中增进专业自我、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和应变与成长能力,促进自己成为知、觉、行合一的专业人才。

其目标主要有:(1)整合课堂所学理论与实务工作,锤炼实务工作能力;(2)发展专业自主能力;

(3)增进专业自我;(4)培养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5)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10.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的特性?

10.要点:1)助人自助不仅是社会工作显著的特点,也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2)社会工作的价值前提是:人类有自我改变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因而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案主能够依赖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的帮助。

3)(助人的途径)社会工作致力于帮人改善自我了解和与他人的关系,让他们调动自己和社区的资源解决个人问题。社会工作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给予和单纯的恩惠,应该注意调动案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社会工作鼓励案主积极参与,认清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案,最后与案主一同努力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

1.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2.社会工作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4.按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救助,帮助,发展三种类型。

5.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答:(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6.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

答:(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7.试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

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

8.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原材料,试述这些原材料的来源。

答:(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2)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3)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9.如何看待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答:个人经验保留,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有关案例的个别或特殊信息;但个人经历有限,经验记忆多是一种表象知识,缺乏深入探究和说明。而理论知识则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包含了更普遍,更恒常的内容。所以,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理论与个人经验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只有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才能使社会工作的功能达到最大化。

10.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1)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着核心的角色(2)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3)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4)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做出反应,而社会工作色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G·弗兰克提出了( D )

A.增长极限论 B.后工业论

C.依附论 D.世界体系论

2.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在联合国人口司划分的九类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C )

A.西欧 B.美国

C.前苏联 D.发展中国家

4.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C )

A.经济危机 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C.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D.革命条件的成熟

5.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C )

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6.“入乡随俗”是一种( D )行为。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顺从

7.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发表的( B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8.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B )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尔

9.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 D )之间的平衡关系。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

C.组织与环境 D.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10.人类的第一种家庭形式是(D )

A.专偶婚制家庭 B.偶婚制家庭

C.伙婚制家庭 D.血婚制家庭

11.群体动力论最早由( D )提出。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

12.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 )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B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5.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定义是( B )

A.文化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形式 B.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

C.文化就是社会 D.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

16.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 C )

A.社会关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社会规范

17.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 D

A.社会物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18.( B )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年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A.陈翰笙 B.瞿秋白

C.许德珩 D.孙本文

19.1979年( B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学等需要赶快补课。 )

A.胡耀邦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胡乔木同志 D.费孝通先生

20.有人将社会学喻之为“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这说明了社会学具有的( C )功能。

A.社会管理 B.社会教育

C.社会批评 D.社会控制

2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B)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2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B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2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2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D)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2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C)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2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A.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B )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

2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D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3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D)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3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3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3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A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3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D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3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C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3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D)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3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C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38、组织的核心是 (B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3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4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B)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 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ABCD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闲暇时间的增加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生产关系的变化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 ABD )

A.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B.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

C.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D.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E.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3.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ABC E )

A.社会进化 B.社会革命 C.社会改革

D.社会发展 E.社会倒退

4.“众口铄金”说明(BE )

A.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

B.“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

C.“众口铄金”说明非制度化控制的力量不如制度化控制的力量容易驾驭

D.“众口铄金”是通过舆论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内在控制

E.“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

5.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ACDE )

A.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

B.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弱

C.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强

D.道德相对于法律,约束力更广泛

E.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形式

6.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 BC )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口渴想喝水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7.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ACDE )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8.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AB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属于结构性社会流动

B.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提高既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流动的前提

C.从重视个人发展的先赋条件到重视个人后天获得的条件的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D.在现代社会中,先赋条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不存在了

E.从流动的方向看,空间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9.帕森斯把社会组织分为( ABCE )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文化组织 E.文化维系组织

10.婚姻总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包括( ABCDE )

A.血缘关系 B.民族 C.宗教信仰

D.阶级 E.身体

11.人类群体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 ABCDE )

A.它是生产活动的需要 B.它是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C.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它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E.它是个人物质生活的要求

12.群体动力论的局限性表现在( ACDE )

A.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关系

B.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C.没有看到群体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因

D.研究对象还未达到普遍意义

E.心理学方法多于社会学方法

13.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CDE )

A.技能社会化 B.结构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E.性别角色社会化

14.人口的地理环境构成包括( CDE )

A.性别构成 B.宗教信仰构成 C.出生地构成

D.现住地构成 E.常住地构成

15.文化传播的规律是( ABCE )

A.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文化发明地 B.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传播

C.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 D.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传播

E.文化传播容易向文化差异小的地区传播

16.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其主要特征是( ABCD )

A.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B.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C.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D.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E.社会有丰富的文化

17.制度必须由以下要素组成( ABC )

A.组织体系 B.物质设备体系 C.规则体系

D.意识形态 E.强制权力

18.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 ABCD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历史法 E.实证法

19.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包括( BCD )

A.问卷调查技术 B.社会测量技术 C.资料收集技术

D.资料分析技术 E.社会学方法论

20.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BCDE )

A.关于社会问题方面的社会学

B.生活形式方面的社会学

C.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学

D.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E.边缘学科性质的社会学

三、判断题 )

1、夫妻关系属于家庭纵向关系 (N )

2、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社会类属 ( N )

3、职业流动的主流是向上流动向上流动 ( Y )

4、社会控制首先是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的制约 ( Y )

5、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涂尔干 ( N )

6、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文化集丛 ( N )

7、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 ( Y )

8、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社会动力学 ( Y )

9、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自觉性 (N )

10、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家庭

四、连线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阶级)

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家庭)

组织的核心是 (权力的划分)

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经济生活)

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社会关系)

2、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 (孔德)

《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马寅初 )

群体动力论的著名代表是 (勒温)

提出“社会控制”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罗斯 )

主张冲突论的是 (达伦多夫)

五、简答题(1~4为名词解释) ( N )

1、组织结构:就是组织按实现目标的需要划分系统内的各种构成部分,并使它们间相互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

2、制度化控制:即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3、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发展过程。

4、社会问题:它是社会关系失调的产物,并使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发生障碍,引起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需要依*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

5、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

6、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7、非正式结构的意义: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 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 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8、⑴人为性;⑵后天习得性;⑶共享性;⑷动态连续性;⑸共同性;⑹多样性

9、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10、(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届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管理学题

一.单项选择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A.甘特)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A.维持现状)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外推法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事业部制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C.集体参与 )

10.管理的核心是( D.处理好人际关系

12.头脑风暴法属于(B.直观法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主管人员

1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 B.越大

20.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A.指导与领导工作

22.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B.时距判断法

23.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C.强烈的管理愿望

24.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A.实物标准

25.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A.计量决策法

26.在实际工作中,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A.职能型组织结构

27.管理过程理论强调(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34.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35.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

41.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日本

4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程序化决策

46.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52.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正式组织

55.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D.实践抽象法

59.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C.质量体系 )并使之运转。

79.权力掌握常常出现极端:本该由下级获得的权力而过于集中;本该由上级掌握的权力却过于分散,这两种情况分别叫做上级的( A、擅权;失职

二.判断题

2:授权过程实际上是将权利与责任同时转移给他人。(X)

5:激励理论认为,激励力与期望值成正比。(V)

11:人本主义实际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本原理(X)

13:组织冲突职能给组织带来消极的影响。(X)

14:负强化可以抑制不好的事情发生。(V)

20:评估决策的效果可能会使管理者回到决策制定的早期阶段。(√ )

23:根据公平理论,只有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X )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2.(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3.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

(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5信息沟通包括哪些类型和手段。

答、信息沟通总体来说包括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两种类型;纵向沟通的手段一般以传递信息为主;横向沟的手段一般以讨论与协商的手段为主。

6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 创新有三层方面的内容,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7、简述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

答 不确定型决策所处的条件和状态都与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各种方案在未来将出现哪一种结果的概率不能预测,因而结果不确定。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又包括:(1)等可能性法;(2)保守法;(3)冒险法;(4)乐观法;(5)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8、简述管理的本质含义

答 管理是一种人类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决策,以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就是以确定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以及为组织成员提供决策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决策活动。

9、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答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做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1)环境;(2)过去的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组织文化;(5)时间;(6)知识和信息;(7)判断准则;(8)决策方法

11、决策有哪些特点?

答: ①目标性,目标作为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标识,是拟订方案、评价方案、检查处理的依据,任何决策都必须包含目标的确定。

②可行性,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决策应该在寻求组织内部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

③选择性,决策时不仅要提出可以相互替代的多个备选方案,而且还要提供选择的标准和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质量,决策的实质是选择。

④满意性,决策的准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最优决策只是理论上的幻想,因为它的要求极为苛刻。

⑤过程性,从决策目标确定到决策方案的拟订、评价和选择,再到决策方案执行结果的检查,这些诸多步骤才构成了一项完整的决策;组织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⑥动态性,决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真正的起点,也没有真正的终点;由于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要实现组织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必须适时做出决策。

12、计划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目的性,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的各种计划都是为了促使组织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的实现。②首位性,计划是进行其它管理职能的基础或前提条件,计划位于其它管理职能的首位。 ③普遍性,一方面计划涉及到组织的所有活动;另一方面,所有管理者都要制定计划。④效率性,计划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要讲求效率,低效率的计划必定耗费过高成本或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13、计划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指引方向指导工作,计划明确了组织成员行动的方向和方式,它为落实和协调组织活动提供保证。 ②降低风险掌握主动,计划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使组织能较早地预见未来的变化,早做准备,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③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计划对组织资源的事先全面的安排,减少了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④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为及时按照标准检查实际活动情况的控制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奠定了基础。

14、目标管理及其优缺点是什么?

答: 目标管理(MBO)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的。它是指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

优点:(1)对组织内易于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3)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目标的商定增加了管理成本。(6)缺乏灵活性。(7)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15、目标管理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答: 目标管理(MBO)的指导思想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作为一种人本管理方式,其特点可概括为:

①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②建立目标锁链和目标体系,目标管理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这些分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③重视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评价工作绩效的惟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这样,成果管理成为目标管理的特点之一。

公共行政学题

一:单项选择

(A )1、行政咨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C )3、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在于

A、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B、决策方案是否优化 C、行政执行 D、决策是否

(B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信息系统运行保障的是

A、信息传输手段 B、信息工作制度 C、信息工作机构 D、信息工作人员

(D )5、我国唐代设置的独立的监察机关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督察院 D、御史台

(B )6、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实施的行政监督是指

A、职能监督 B、行政监察 C、主管监督 D、审计监督

(B )7、我国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2年

(A )8、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A、公平与正义 B、公开与无私 C、廉洁与严明 D、独立与刚正

(C )9、经济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A、间接性 B、有偿性 C、利益性 D、多样性

(B )10、在下列各项标准中,不属于中间管理层工作质量标准的是

A、对上级命令执行的程度 B、服务态度好坏 C、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

(A )11、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

A、环境因素 B、组织因素 C、人员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A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日本政府于1984年修改的法律是

A、国家行政组织法 B、国家公务员法 C、国家宪法 D、国家编制法

13.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 )上.

A,《尚书》 B,《钢鉴易知录》 C,《礼记》 D,《左传》

14.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D).

A,瓦特 B,史坦因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15.公共行政首要特点是它的( C).

A,政治性 B,民主性 C,公共性 D,法制性

16.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

A,公平性 B,高效性 C,民主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17.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古德诺

1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1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 ).

A,《行政学》 B,《行政学导论》 C,《行政学原理》 D,《政治与行政》

20.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A).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论译书》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

21.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孙中山

22.公共行政环境的(A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特殊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约束性

23.美国哈拂大学教授( C)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A,德鲁克 B,里格斯 C,高斯 D,古立克

24.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 ).

A,古立克 B,里格斯 C,德鲁克 D,高斯

25.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 ).

A,信息社会 B,农业社会 C,原始社会 D,工业社会

26.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 D).

A,分散型 B,融合型 C,衍射型 D,棱柱型

27.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 ).

A,工业社会 B,原始社会 C,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

28.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 ).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9.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论著是

(C ).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 B,《政府生态学》

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D,《公共行政生态学》

30.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31.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 )上.

A,公平性 B,平等性 C,非赢利性 D,普遍性

32.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 ).

A,30 B,31 C,28 D,29

33.政府只是充当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B,前资本主义时期

C,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4.政府由

A,前资本主义时期 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35.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 ).

A,行政权力的划分 B,公共组织设置 C,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

D,上述三者,即ABC

36.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演变而来的.

A,稳定性 B,继承性 C,政治性 D,系统性

37.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38.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 B)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A,英国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39.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40.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 ).

A,奥地利 B,瑞士 C,瑞典 D,芬兰

41.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 )体制.

A,三权分立制地方政府 B,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C,行政体地方政府 D,自治体地方政府

42.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 )国的地方政府.

A,加拿大 B,德国 C,印度 D,英国

43.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的行政区. 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44.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 C)的行政区.

A,现代型 B,传统型 C,特殊型 D,发展型

45.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 ),它是公共组织机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A,行政职位 B,职能目标 C,行政职权 D,行政人员

46.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

A,聘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选任制

47.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A).

A,委任制 B,考任制 C,选任制 D,聘任制

48.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49.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 ).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奖惩权力

50.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 )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 B,行政道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53.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

54.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 B )。

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5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张金鉴的( A )。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B.《行政学原理》

C.《论议书》 D.《行政学》

57.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D )。

A.聘任制 B.选任制 C.考任制 D.委任制

58.部外制是( B )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英 B.美 C.日本 D.法

59.目标管理方法是( B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西蒙 B.德鲁克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6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A )。

A.横向沟通 B.无反馈沟通 C.纵向沟通 D.网上沟通

二.判断题

(X )1、行政组织是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划分。

(X )2、行政职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X )3、我国政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

(X )4、“解剖麻雀”的方法和“下马观花”的方法,二者是同一个方法。

(X )5、国务院办公厅在行政组织机构类型中属于综合性辅助机关

(X )6、国家公务员升降奖惩的唯一依据是工作实绩。

(X )7、行政管理法规具有与宪法和法律同等的效力

(V )8、行政学者公认效率原则是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简答题

1、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意义?

答1:⑴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⑵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

⑶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当前改革的需要。

⑷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国家公务员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构成行政组织的组织要素有哪些?

答2:⑴职能目标;⑵权责体系;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⑷运行程序;⑸法制规范。

3、简述运用系统方法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答3:⑴整体性原则,即把行政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认识和处理,处理好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⑵层次性原则,各层次分清职责。⑶优化原则,即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达到最佳效果。⑷模型化原则,即运用模型反复试验

4.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

答4:所谓人本原理,一是强调一切要依靠人;二是强调一切为了人。政府的一切努力都要有助于人民群众所致力追求之理想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民群众的全面健康发展。

5.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有哪能内容?

答5:一是转变职能重心,优化职能结构;二是调适职能关系,明确政府角色定位;三是转变职能方式,规范政府行为。

6.当前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能方面的素质要求?

答6:行政领导者素质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其内涵的科学概念。具体到当前,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五方面内容。

7.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答: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非赢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

8、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

(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9、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公共管理学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C )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

2.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 )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

3.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 )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

4.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

5.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D )

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6.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 D )

A.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B.政府和财政的需要

C.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7.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初期改革对象主要是( A )

A.政府内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B.公共部门私有化

C.公共服务代理化

D.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

7.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D )

A.权威性 B.独占性 C.政治性 D.公共性

8.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创建科层制理论的是( b )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9.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质是( C )

A.民间性 B.志愿性 C.非分配性约束 D.公共性

10.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 C )

A.特质理论 B.行为理论 C.权变理论 D.变革型理论

11.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 A )

A.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B.层级制与职能制

C.集权制与分权制 D.完整制与分离制

12.领导机关中平行地设置若干部门,如国务院设各部、委、办;省政府设各厅、居等,这种领导体制属于( B )

A.层级制 B.职能制 C.分权制 D.首长制

13.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D )

A,集权型领导方式 B.民主型领导方式

C.参与型领导方式 D.放任型领导方式

1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D )

A.选择性 B.动态性 C.时效性 D.静态性

15.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 C )

A.政策议程 B.政策沟通 C.政策执行 D.政策评估

16.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 A )

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17.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D )

A.再生性 B.社会性 C.生物性 D.动能性

18.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 C )年

A.1988 B.1992 C.1993 D.1978

19.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始于19世纪中叶的(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0.中国的预算年度为( B )

A.6个月 B.12个月 C.3个月 D.9个月

21.省级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 D )

A.审计厅 B.中央人民政府 C.财政厅 D.省人民政府

22.对政府决算进行审查和批准的部门是( C )

A.司法部门 B.行政部门 C.立法部门 D.监督部门

23.下列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中,不在中国目前划分的范围之内的是( A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24.主要工作是汇集信息,将提取的政务信息进行汇合、集中,这属于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 C )

A.准备阶段 B.综合整理阶段 C.实施阶段 D.评估阶段

25.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进行分类。下面属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是( A )

A.核与辐射事故 B.生物灾害 C.动物疫情 D.经济安全事件

2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危机的特征的是( D )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高度不确定性

C.影响的社会性 D.不可预测性

27.公共危机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包括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系统,由最高行政首脑及其身边的高级

助理和少数核心部门的负责人构成的系统是( A )

A.中枢决断系统 B.参谋咨询系统

C.协调系统 D.信息收集系统

28.被威廉·盖伊称为“消费者给公共部门的报告”的是( A )

A.标杆管理 B.目标管理 C.绩效管理 D.战略管理

29.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 A )

A.计划制定阶段 B.计划执行阶段

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 D.处理阶段

30.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 C )

A.戴明 B.德鲁克 C.巴纳德 D.威廉·盖伊

31.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 B )

A.利益性 B.无偿性 C.间接性 D.多样性

32.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 B )

A.国家利益 B.公共利益 C.公共财产 D.国家财产

3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 C )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经济途径 D.法律途径

34.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又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的

是( B )

A.有法可依 B.法治行政 C.违法必究 D.执法必严

35.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 A )

A.建设法治政府 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 D.严格执行法律

36.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

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是( A )

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 B.分权制衡论

C.中央集权论 D.社会契约论

37.公共管理绩效的标准的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 D )

A.公众精神需求 B.公众物质需求

C.公众享受需求 D.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

38.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 C )

A.外部评估 B.权利评估 C.内部评估 D.舆论评估

39.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负责,形成了( B )

A.雇佣关系 B.委托代理关系 C.合作关系 D.利用关系

40.在同一个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内容,这叫做( B )

A.改革的阶段性 B.改革的特殊性 C.改革的分化性 D.改革的变异性

41.评价公共部门改革的内部标准的核心是( B )

A.权力机构 B.政府 C.舆论 D.议会

42.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 B )

A.为人民服务 B.社会主义 C.民主法制 D.改革开放

4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也反映了古今中外行政活动和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行政体制( B )

A.政治层面 B.技术层面 C.历史性 D.特殊性

44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理性往往是( C ),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

A.一元理性 B.二元理性 C.多元理性 D.经济理性

45.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 D )

A.节约、公平和效率 B.节约、公平和效益

C.公平、效率和效益 D.节约、效率和效益

46.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 A )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B.无限理论和机会主义.

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47.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和范围,称为( A )

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职能 D.管理结构

48.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网状关系 D.线性关系

49.公共行政是( C )才出现的概念,它以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为背景,根源于主权在民思想和

三权分立的思想。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50.怀特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B )

A.《管理理论与国家》 B.《行政学导论》

C.《行政学研究》 D.《行政科学论文集》

51、“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

A.威尔逊 B.韦伯 C.沃尔多 D.杰弗逊

52、在组织绩效管理中,核心环节是( C )

A.绩效设计 B.绩效改进 C.绩效评估 D.绩效反馈

53、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要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 B )

A.决策分析 B.信息需求分析 C.决策集成 D.决策反馈

54、特别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 D )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混合部门化

5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

A.锥形结构 B.扁平结构 C.塔形结构 D.柱形结构

57、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 D )

A.复杂性 B.正规化 C.集权化 D.分权化

59、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 )

A.交易、程序和沟通 B.环境、程序和沟通

C.交易、沟通和环境 D.环境、交易和程序

6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 )

A.布坎南 B.凯恩斯 C.波特 D.安德鲁斯

6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

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 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

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62、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 A )

A.管制机构 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 D.工会

63、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 )

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

64、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 )

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 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

C.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 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65、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D )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6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 B )

A.政治职能 B.经济社会职能 C.法律职能 D.行政职能

68、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 )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

69、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

A.政府万能理论 B.政府失败理论 C.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

70、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

A.詹森 B.麦克林 C.布坎南 D.林德布罗姆

71、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 )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

72、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D )

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 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

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 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

7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

A.政治学 B.行政学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

74、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75、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二.判断题(共15小题)

1.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 )

2.评价公共部门改革的内部标准的核心是舆论( × )

3.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社会主义( √ )

4..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节约、公平和效益( × )

5.怀特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 )

6.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处理阶段(× )

7.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行法律(× )

8.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经济途径( √ )

9.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巴纳德(√ )

10.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1978年( × )

11.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始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 √ )

12.省级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是财政厅( × )

13.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 √ )

14.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政治性( × )

15 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非分配性约束(√ )

16、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

17、公共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单一的,目标的表达也是不明确的。 (×)

18、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

19、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是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 (√)

20、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应该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而不是管理的基础上。 (×)

21、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矛头直接指向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

22、布坎南指出,市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们追求的价值或利益不同。 (×)

三.连线题(共5小题)

1. 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威尔逊

P途径与B途径———————— 波齐曼

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

2. 霍桑试验————————梅奥

双因素理论———————霍兹伯格

科学理论之父——————泰罗

3. 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新公共行政学派—————费雷德里克森

4. 《行政学导论》———————怀特

《行政学研究》———————威尔逊

《行政行为》————————西蒙

5. 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

卡斯特——————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四.简答题(共15小题)

1.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张是:(答对三条即可)

(1) 组织类型的理性选择 (2)市场机制与个人选择 3)分权化 (

(4)公共服务组织小规模化 (5)自由化

2. 公共组织的特征(答对三条即可)

(1)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 (2)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3)公共组织的活动受到

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 (4)公共活动具有政治性 (5)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

3. 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

4. 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

5. 激励的方法(答对任意四个即可):物质激励、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需要激励、

榜样激励、荣誉激励、信心激励、赏识激励

6. 领导方式的类型:集权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放任型领导方式

7. 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8.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容(答对任意五条即可):(1)公务员的范围 (2)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 (3)

职务与级别 (4)录用 (5)考核 (6)职务任免 (7)奖惩 (8)培训 (9)交流与回避 (10)

工资福利保险 (11)辞职辞退 (12)退休 (13)职位聘任

9. 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特点:(1)任用制度弹性化 (2)放松规制 (3)实行工资谈判

制 (4)管理和工资的绩效化 (5)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6)下放人事管理权力

10. 公共预算的三个要素:资源申请者、资源分配者、资源保护者

11. 财政部门在预算拨款时的三个原则:

(1)按预算拨款 (2)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 (3)按照进度拨款

12 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哪五大要素?

(1)架构 (2)组织 (3)环境 (4)服务 (5)技术

13 信息采集的几种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方、阅读法、检索法、交换索取法、与会法

14. 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利益

平衡原则 (5)不收费原则 (6)责任原则

15. 公共危机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 (2)高度不确定性 (3)影响的社会性 (4)决策

的非程序化

社会保障学:

一、 选择题:

1、 我国的保险互助组织最早产生于( B )

A、 北京B、上海C、武汉D、广东

2、 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是:(A )

A、 投保资助型B、福利国家型C、国家保险型D、储蓄保险型

3、 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C )

A 、法国B、德国C、英国D、瑞典

4、 具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是:(D )

A、 新加坡B、德国C、英国D、瑞典

5、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B )

A、 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6、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 )

A、 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7、国家统筹的保险模式最早是在( B )建立

A、 中国B、前苏联C、英国D、德国

8、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C )

A、 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9、实行自我保障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 B )

A、 瑞典B、新加坡C、英国D、中国

10、( D)颁布的失业社会保险立法,标志着世界上强制性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A、 法国B、德国C、瑞典D、英国

11、目前采用最多的失业保障模式是(C )

A、 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障模式B、失业救济制度C、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社会保险。

12、50年代初期,工业国家规定的失业津贴等待期多数是(B )天

A、6 B、7 C、8 D、9

1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给付期最长(C )月。

A、12 B、18 C、24 D、30

14、我国于( B )年起,开始推行合同制,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就

业保障制度开始与市场经济国家接轨。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15、1883年,( B )政府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A、 美国B、德国C、智利D、瑞典

16、(A )于1920年首创了全民卫生服务,即由政府负责向全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且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A、 匈牙利B、瑞典C、芬兰D、挪威

17、美国老年医疗保险中采取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法是(D )

A、 工资制B、定额付费C、按病种分类付费D、RBRVS支付制

18、HMOS四种形式中最普遍的是(A )

A、 有医疗服务提供者发起并组织管理

B、 由私人医疗料保险公司发起

C、 有大中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发起

D、 有社区团体组织发起

19、医疗保险制度中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C )倍左右

A、2 B、3 C、4 D、5

20、( B )实行储蓄保险型医疗保险制度,还实行了健保双全和MEDI计划

A、 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二、 判断题:

1、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橱窗”。 (  )

2、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 Y )

3、工人与干部退休待遇, 按期工龄长短,按月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一般为本人工资的50% —60%。( N )

4、“有管理的保健”最重要的形势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 ( Y )

5、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有企业缴纳、劳动者个人缴纳和国家财政资助。 ( Y )

6、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N )

7、我国现阶段老年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是明确享受退休待遇的条件,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确定退休待遇标

准。 ( Y )

8、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 ( N )

9、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支持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Y )

10、1998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对失业预防、失业补助和失业社会保险

提出全面的指导意见。 ( Y )

三、连线题:

1、社会保障的最初形态是 社会救济 《社会保障法》

2、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社会福利 按服务项目

3、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 济贫法 机会均等

4、医疗保险运用最普遍的一种费用支付方式是 按服务项目 工资

5、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 社会保障法 英国

6、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原则是 机会均等 社会救济

7、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德国 瑞典

8、社会保障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是 英国 社会福利

9、被称为“福利国家橱窗” 瑞典 德国

10、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 工资 《济贫法》

四、问答题: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2)保障功能;

(3)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2、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

(2)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

(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3、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内容有哪些?

3、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伤保险的医疗护理;

(2)暂时失能补助金;

(3)永久性残废年金和一次性残废补助金;

(4)工伤保险的遗属津贴。

4、我国职工福利的实施原则是?

4、要点如下:

(1)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2)正确处理工资和福利的关系;

(3)更具职工共同需要发展福利事业;

(4)加强经济管理,实行经济核算。

5、改革前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要点如下:

(1)覆盖范围狭窄;

(2)缺乏社会化的基金制度;

(3)待遇结构和标准不合理;

(4)缺乏科学、统一、规范的劳动鉴定制度;

(5)缺乏促进安全卫生工作的机制。

6、医疗社会保险有哪些主要特点?

6、要点如下:

(1)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

(2)医疗保险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

(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性、经常性的保险

7、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7、要点如下: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

(2)保障水平低;

(3)农村的社会化养老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

(4)思想观念不适应。

8、处理社会保险争议的方式有哪些?

8、要点如下:

(1)司法方式:建立专门的法院,如劳动法院,在处理劳动纠纷的同时还处理社会保障争议;

(2)非司法方式:在市场经济国家,调解、仲裁被广泛用于处理社会保障争议,相对于司法方式来说,具有便捷、经济和接近当事人心理的优势。

9、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9、要点如下:

(1)加快租金制度的改革;

(2)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3)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4)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金融体制;

(5)实行住房保障商品化和社会化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向及措施?

10、要点如下:

(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新模式;

(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制;

(3)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4)扩大社会保险范围范围;

(5)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

(6)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化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选题

1.现代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B )

A职业化 B专业化

C社会化 D本土化

2.现代社会工作形成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是(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4.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向案主传授知识和技能,提供信息和情感支持,这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C)角色。

A.组织者 B.管理者

C.教育者 D.协调者

5.社会工作者把冲突的双方召集在一起,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这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C)角色。

A.呼吁者 B.协调者

C.谈判者 D.管理者

6.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遵循的是(D),即社会工作伦理。

A法理 B医理

C道理 D情理

7.对待案主,社会工作者应该持平等、(B)和不批评的态度。

A尊重 B接纳

C博爱 D热情

8.案主自决必须具备的前提之一是(B)

A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B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C有健康的体魄 D有良好的心态

9.在助人过程中,履行保密原则是以遵守(A)为前提的。

A法律法规 B案主的隐私权

C伦理原则 D价值观念

10.(A)是人的最根本的权利,在价值优先序列中应列于首位

A生存权 B独立自主权

C隐私权 D人权

11.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案主都有潜能,在实践中表现为(B)

A助人自助 B助人自助

C家长作风 D以人为本

12.(A)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A弗洛依德 B巴甫洛夫

C M.米德 D霍尔

13.主张人的行为主要源自于外在环境刺激的结果的理论流派是(A)

A行为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标签理论

14.任务中心模式关注解决问题的(A)

A效果和效率 B时间和地点

C模式和方法 D个体和环境

15.下列不符合任务中心理论观点的是(D)

A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B人有解决问题的潜力

C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的能力暂时缺失

D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先天生物遗传关系密切

16.下面不属于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的是(B)

A社会目标模式 B认知行为模式

C治疗模式 D交互模式

17.小组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期的主要任务是(D)

A评估小组 B招募组员

C使成员彼此熟悉 D建设性地处理冲突和沉默

18.在小组成熟期,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D)

A建设性地处理冲突 B回顾小组经历

C评估小组 D推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19.下述(D )不是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A.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动。

B.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服务功效。

C.总结经验,制订和修正社会政策

D.调查研究,设计问卷

20.根据心理学家( B)的观点,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归结为“认同危机”。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弗洛伊德 D.库利

21.我国社会行政存在着(D)上和管理模式上的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A.运作 B.体系

C.政策 D.制度

22.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社会学家库里提出的(A)概念。

A.镜中之我 B.社会化

C.社会认知 D.社会认同

23.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在( D)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17世纪末18世纪初 D.20世纪60年代

24.地区发展模式认为社区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B)

A.专家的意见 B.社区内部资源

C.社区外部资源 D.社会政策

25.我国社区服务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是(B)

A.行政事业性服务 B.福利性服务

C.商业性服务 D.就业服务

26.(B)强调以居民的自助、互助来解决社区问题。

A.社区互动模式 B.地区发展模式

C.社区计划模式 D.社区行动模式

27.社会行政组织常用(C )和矩阵型的组织结构。

A.职能型 B.团队型

C.直线型 D.事业型

28.对于正在接受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生而言,社会工作督导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C )

A.行政功能 B.支持功能

C.教育功能 D.双边交流功能

29.不属于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是:(A )

A.实验设计法 B.评估研究法

C.个案研究法 D.团体研究法

30.希望自己有名誉或威望,受人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这是人的( C )

A.美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求知的需要

31.系统理论指出,家庭系统有两种机制,一是“改善机制”,另一种是(C)

A恢复机制 B默认机制

C平衡机制 D反馈机制

32.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是(B)

A指导 B辅导

C督导 D引导

33.将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时刻的美德都是克服了心理生化危机后产生的结果,青少年时期处于自我辨识和认定的时期,这一理论是(C)

A性心理发展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心理社会理论 D生物进化理论

34.我国现阶段解决老人照顾困难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大力发展(B)

A机构照顾 B社区照顾

C家庭照顾 D保姆照顾

35.社区照顾有两个含义,一是(D),另一是“由社区照顾”

A被社区照顾 B回社区照顾

C暂时照顾 D在社区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

1.导致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ABD)

A.资产阶级宗教伦理的形成 B.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C.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D.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2.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ABCE )

A助人自助

B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

C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D替人作决定

E为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服务

3.社会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主要有(ABCDE )

A社会工作 B社会学

C心理学 D公共关系

E相关法律知识

4.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如何对待(ABCDE)

A 自己 B案主

C社会工作职业 D机构

E社会

5.社会工作者经常面临(ACDE)等伦理困境和资源分配时面临的伦理困境。

A保守秘密与打破秘密 B职业价值与职业界限

C案主自决与家长作风 D职业界限与个人利益

E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6.在以下(BCD)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家长式干涉。

A会谈持续没有进展

B案主的决定会伤害自己

C案主的决定会伤害他人、社会

D案主没有自决能力

E非自愿案主

7.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是(ACD)

A.个案社会工作 B.社会工作行政

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

E.社会工作研究

8.社区社会工作者收集有关社区的资料通常包括(ABE )。

A.社区的基本资料 B.社区内的需求

C.社区经济结构 D.社区发展的历史

E.社区内的资源

9.社会工作的督导模式包括(ABCD )。

A.成长与发展模式 B.学徒模式

C.结构化学习模式 D.行政模式

E.部门整合模式的督导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界普遍承认的唯一的工作方法

B.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被接受

C.到20世纪60年代,社区工作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基本方法

D.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判断题

1.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工作方法。(Y )

2.实际上我国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机构,其中的社会服务人员就是社会工作者。(N )

3.社会工作其源于西方,但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有许多东西方共通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利他主义和为民众的福祉而奉献的精神。(Y)

4.女性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女性与男性的平等。( Y)

5.按照任务中心理论的观点,一个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暂时没有真正发挥出潜能。(Y)

6.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担负着直接传授知识的任务。(N )

7.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准则。因此,价值与伦理是有重要区别的。(Y)

8.社会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因此,它完全能够指导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N)

9.由于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它不一定需要理论的指导。(N)

10.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相互连接,两阶段间的转折与过渡是最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也是促进家庭成员成长成熟,家庭向前发展的时期。(Y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什么是社会环境,它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3.如何理解家庭治疗?

3.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注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4.社会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具有哪些特点?

4.主要有以下五点:(1)服务性与非赢利性;(2)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3)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4)助人自助或帮助社区自助;(5)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5.简述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实践基础。

5.实践基础:(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2)德国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3)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6.简述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宏观功能)。

6.社会功能:(1)推进社会公平;(2)促进社会整合;(3)维持社会稳定。

7.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主要内容包括:(1)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2)人道主义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是有尊严、有理性的,拥有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3)人道主义赋予了天赋的和社会的个人自由极高的价值。人道主义者相信只要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和自由,人们的潜能就能释放出来。(4)人道主义者宣传通过社会改革减轻人们的困苦,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个人的人权。

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8.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存动力,人的需要按紧迫性和重要性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需要层次呈阶梯状分布,分别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感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9.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9.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实务工作情境中增进专业自我、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和应变与成长能力,促进自己成为知、觉、行合一的专业人才。

其目标主要有:(1)整合课堂所学理论与实务工作,锤炼实务工作能力;(2)发展专业自主能力;

(3)增进专业自我;(4)培养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5)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10.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的特性?

10.要点:1)助人自助不仅是社会工作显著的特点,也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2)社会工作的价值前提是:人类有自我改变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因而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案主能够依赖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的帮助。

3)(助人的途径)社会工作致力于帮人改善自我了解和与他人的关系,让他们调动自己和社区的资源解决个人问题。社会工作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给予和单纯的恩惠,应该注意调动案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社会工作鼓励案主积极参与,认清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案,最后与案主一同努力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

1.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2.社会工作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4.按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救助,帮助,发展三种类型。

5.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答:(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6.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

答:(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7.试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

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

8.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原材料,试述这些原材料的来源。

答:(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2)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3)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9.如何看待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答:个人经验保留,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有关案例的个别或特殊信息;但个人经历有限,经验记忆多是一种表象知识,缺乏深入探究和说明。而理论知识则是对许许多多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包含了更普遍,更恒常的内容。所以,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理论与个人经验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只有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才能使社会工作的功能达到最大化。

10.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1)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着核心的角色(2)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3)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4)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做出反应,而社会工作色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G·弗兰克提出了( D )

A.增长极限论 B.后工业论

C.依附论 D.世界体系论

2.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在联合国人口司划分的九类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C )

A.西欧 B.美国

C.前苏联 D.发展中国家

4.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C )

A.经济危机 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C.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D.革命条件的成熟

5.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C )

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6.“入乡随俗”是一种( D )行为。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顺从

7.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发表的( B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8.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B )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尔

9.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 D )之间的平衡关系。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

C.组织与环境 D.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10.人类的第一种家庭形式是(D )

A.专偶婚制家庭 B.偶婚制家庭

C.伙婚制家庭 D.血婚制家庭

11.群体动力论最早由( D )提出。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

12.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 )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B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5.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定义是( B )

A.文化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形式 B.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

C.文化就是社会 D.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

16.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 C )

A.社会关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社会规范

17.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 D

A.社会物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18.( B )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年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A.陈翰笙 B.瞿秋白

C.许德珩 D.孙本文

19.1979年( B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学等需要赶快补课。 )

A.胡耀邦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胡乔木同志 D.费孝通先生

20.有人将社会学喻之为“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这说明了社会学具有的( C )功能。

A.社会管理 B.社会教育

C.社会批评 D.社会控制

2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B)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2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B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2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2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D)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2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C)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2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A.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B )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

2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D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3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D)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3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3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3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A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3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D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3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C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3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D)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3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C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38、组织的核心是 (B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3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4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B)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 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ABCD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闲暇时间的增加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生产关系的变化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 ABD )

A.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B.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

C.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D.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E.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3.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ABC E )

A.社会进化 B.社会革命 C.社会改革

D.社会发展 E.社会倒退

4.“众口铄金”说明(BE )

A.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

B.“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

C.“众口铄金”说明非制度化控制的力量不如制度化控制的力量容易驾驭

D.“众口铄金”是通过舆论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内在控制

E.“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

5.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ACDE )

A.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

B.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弱

C.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强

D.道德相对于法律,约束力更广泛

E.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形式

6.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 BC )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口渴想喝水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7.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ACDE )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8.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AB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属于结构性社会流动

B.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提高既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流动的前提

C.从重视个人发展的先赋条件到重视个人后天获得的条件的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D.在现代社会中,先赋条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不存在了

E.从流动的方向看,空间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9.帕森斯把社会组织分为( ABCE )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文化组织 E.文化维系组织

10.婚姻总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包括( ABCDE )

A.血缘关系 B.民族 C.宗教信仰

D.阶级 E.身体

11.人类群体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 ABCDE )

A.它是生产活动的需要 B.它是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C.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它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E.它是个人物质生活的要求

12.群体动力论的局限性表现在( ACDE )

A.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关系

B.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C.没有看到群体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因

D.研究对象还未达到普遍意义

E.心理学方法多于社会学方法

13.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CDE )

A.技能社会化 B.结构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E.性别角色社会化

14.人口的地理环境构成包括( CDE )

A.性别构成 B.宗教信仰构成 C.出生地构成

D.现住地构成 E.常住地构成

15.文化传播的规律是( ABCE )

A.文化传播的中心是文化发明地 B.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传播

C.文化差异阻碍文化传播 D.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传播

E.文化传播容易向文化差异小的地区传播

16.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其主要特征是( ABCD )

A.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B.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C.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D.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E.社会有丰富的文化

17.制度必须由以下要素组成( ABC )

A.组织体系 B.物质设备体系 C.规则体系

D.意识形态 E.强制权力

18.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 ABCD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历史法 E.实证法

19.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包括( BCD )

A.问卷调查技术 B.社会测量技术 C.资料收集技术

D.资料分析技术 E.社会学方法论

20.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BCDE )

A.关于社会问题方面的社会学

B.生活形式方面的社会学

C.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学

D.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E.边缘学科性质的社会学

三、判断题 )

1、夫妻关系属于家庭纵向关系 (N )

2、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社会类属 ( N )

3、职业流动的主流是向上流动向上流动 ( Y )

4、社会控制首先是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的制约 ( Y )

5、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涂尔干 ( N )

6、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文化集丛 ( N )

7、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 ( Y )

8、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社会动力学 ( Y )

9、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自觉性 (N )

10、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家庭

四、连线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阶级)

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家庭)

组织的核心是 (权力的划分)

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经济生活)

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社会关系)

2、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 (孔德)

《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马寅初 )

群体动力论的著名代表是 (勒温)

提出“社会控制”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罗斯 )

主张冲突论的是 (达伦多夫)

五、简答题(1~4为名词解释) ( N )

1、组织结构:就是组织按实现目标的需要划分系统内的各种构成部分,并使它们间相互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

2、制度化控制:即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3、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发展过程。

4、社会问题:它是社会关系失调的产物,并使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发生障碍,引起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需要依*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

5、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

6、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7、非正式结构的意义: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 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 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8、⑴人为性;⑵后天习得性;⑶共享性;⑷动态连续性;⑸共同性;⑹多样性

9、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10、(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相关文章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简答题1-37)
  • XX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简答题1-37) 五.简答题 1.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2.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中"四不放过"的原则有哪些?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 ...查看


  • 就创业知识竞赛题库
  • 就创业知识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1题: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第2题:企业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 6 )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 ...查看


  • 女性健康知识竞赛题库2
  • •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共少生多少人? A.4亿多 B.3亿多 C.2亿多 2.我国每年大约发生多少例新生儿出生缺陷? A.50万B.100万C.30万 3.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 ...查看


  • 十八大及新党章知识竞赛(选择题)题库
  • 十八大及新党章知识竞赛(选择题)题库 (报告.党章部分)加粗字体为答案 1.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前进,为()而奋斗>的报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 ...查看


  •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多选题)
  •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多选题) 1.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A.C ).窒息.烧伤致死. A.中毒 B.被人践踏 C.缺氧 2.下列物质中不是可燃物的有( B ) A.氢气 B.空气 C.乙炔 D.酒精 3.导致爆炸物品爆炸的因素( ...查看


  • 知识产权知识竞赛题库
  • 知识产权知识竞赛题库 17.只要涉及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_设计_,就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18.对违反国家法律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19.执行本 ...查看


  • 全市村干部法律知识竞赛题库2
  • 全市村干部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公共财物的,构成( B ). A.诈骗罪 B.贪污罪 C.职务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2.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基础.灵魂是( B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查看


  • 创城知识竞赛题库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汇编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1题 1."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由中央哪个部门授予的?(A.) A.中央文明办B.中央宣传部C.中央组织 2."全国文明城市"几年评选一次?(B) A.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初一数学下册练习题 (8)
  • 2月12日作业猿题库 其他 1. 某学校为了解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随机抽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估计喜欢"踢毽子"的学生有_____人. 2. 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