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先知》中“爱”的理念探析
摘要:《先知》被世界读者称之为是纪伯伦的代表作,作者在其中用纯洁美丽的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爱的哲理,但在《先知》中“爱”的理念又是什么?作者给“爱”赋予了怎么样的特性?这值得我们探析。本文通过对纪伯伦《先知》(冰心翻译版)28篇问答中出现“爱”这个特性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联系纪伯伦的生平和创作《先知》时的社会大环境,理解《先知》中“爱”这个广泛而抽象的理念,有利于读者更进一步理解《先知》这一文学著作。
关键词:《先知》;纪伯伦;爱;理念
前言
在词典中对“爱”字的解释有:1.(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2.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3.又如:爱幸(喜爱宠幸);爱乐(喜爱);爱敬(亲爱恭敬;喜爱敬重);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4.男女间有情。 5.喜好。6.又如:爱玩(爱好玩赏。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7.爱护。8.又如: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帮助他人);爱物(爱护万物)。9.爱惜,珍惜等等。可见“爱”字含义及应用之广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从形上、生物进化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都是爱的动物,没有爱也就没有人。爱的本质在于给予,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和了解等构成性要素。纪伯伦在《先知》中单设一节,用智者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不过爱的理念早已渗透在其他25个章节中。
一、因爱而生的纪伯伦
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文坛骄子,是一位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与泰戈尔一样是带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纪伯伦的身世是不幸的,他饱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坎坷、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纪伯伦又是幸运的,即使命运诸多不顺,他从心底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用爱作为他作品中的主旋律,不管作品的选材如何多样,都对爱做出了最真诚的呼唤。爱是他追求的上帝,因此,在他的笔下一切仿佛都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了鲜活的色彩。
纪伯伦赋予了爱十分广泛的内涵,有爱情、有亲情、有爱国之情,也有对艺术和真理的诚挚追求,这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最后升华到全世界、全人类的博爱,他提出了地球家园论或是叫人类一体论,呼吁和平,倡导建构一个自由、平等、幸福、博爱的社会。
二、因爱而生的《先知》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中,《先知》被认为是“顶峰之作”,在这本书中,一位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智者向现实中仍处于迷惘中的人们带去关于生命的箴言。通过问答的形式,智者一一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 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美,宗教,死,逸乐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手法,讲述了许多平易近人而又合情合理的道理,耐人寻味,同时也为我们奏响了爱的主旋律,全文19419字中,单“爱”字就出现70次(冰心译本),涉及“爱”的理念有90余处。《先知》可谓是一本教授我们如何去爱的哲理书。
三、《先知》中“爱”的理念缕述
(一)爱是共鸣是自我的实现
“在这城围里,我度过了悠久的痛苦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谁能撇下这痛苦与孤寂没有一些悼惜?”(《船的到来》)作为全书主人公的亚墨斯达法爱这个他生活了12年的城市,爱城里的大街小巷,爱这里的孩子,可分别在即,他无法将这里的一切都带走,于是只能陷入无奈的叹息。而与亚墨斯达法的爱相呼应的,奥法利斯城中的人也爱着亚墨斯达法,在离别之际,城中的长老走上前来说:“你还不要离开我们。在我们的朦胧里,你是正午的潮者,你青春的气度,给我们以梦想。”(《船的到来》)城里的人希望亚墨斯达法不要离开这里,他们爱他的青春,朝气,他的智慧照亮了城里人的生活。这爱的共鸣颤动人心,让亚墨斯达为之落泪。
歌德有一句名言 “我爱你,与你何干”。而先知中“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他通过奥法利斯城民希望亚墨斯达法留下来,表达的是“我爱你”就是与你有关——即便这份爱可能会让你产生矛盾,会让你痛苦,也始终与“你”紧密相关,我向你倾述,向你索求,让你明白我的心意,因为我的自我必须要在爱的相关性中获得确认。只有相互理解的爱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就如在《论爱》中的那句话“爱别无他求,只求成全自己”。但是共鸣并不是占有,“爱不是占有,也不被占有”(《论爱》)这是基于尊重的基础上的,就如最后奥法利斯城中的人们还是让他们爱的亚墨斯达法回到了故乡,但亚墨斯达法的思想却流传了下去,影响了城中的具名。父母和孩子之间、情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爱者与被爱着精神上彼此独立,又相互羁绊。
(二)爱是尊重是独立
纪伯伦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对爱做了深刻的阐释。他说: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论孩子》) 因此,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爱把孩子束缚住,限制他们的爱好,梦想。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尊重他们,给与孩子真正的自由。纪伯伦说: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论孩子》) 现实中有太多的父母宠溺着孩子,误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其实只是为孩子的灵魂上了枷锁,让他们个性上不能独立。
在《论婚姻》中他还指出了婚姻生活中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爱,“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论婚姻》) 作为夫妻,首先要互相关心,在此基础上又要互相尊重、彼此独立,不能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依附,当爱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就会产生不满、争吵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纪伯伦说:“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论婚姻》) 因为只有这种互相关心又彼此独立的爱才更有助于双方的成长,有助于和谐关系的维系,让爱情常长常新。就像“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论婚姻》)
纪伯伦在《论孩子》和《论婚姻》两章中表明了一种爱的理念,爱一个人就该尊重他,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性。尊重他人的独立性,这是对爱的一种限制,也是爱本身的要求,是真爱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真正的爱必然包括尊重,否则爱就会变成控制,就会扭曲、变态。这种态度同样适用于整个生物界,人对待自然界,对待其他生物,也要本着一种关心、尊重的态度,因为人与自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体的。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从世界的演进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因此人类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爱是感恩是平等
爱自然的方式除了尊重是不够的。作者告诉我们,对待自然不仅要尊重更要感恩。“我恨不得你们多用皮肤而少用衣服去迎接太阳和风。因为生命的气息是在阳光中,生命的把握是在风里。也别忘了大地是欢喜和你的赤脚接触,风是希望和你的头发游戏的。”( 《论衣服》) 人类既然热爱自然、渴望亲近自然,那么就不能够肆意对自然掠夺和索取,而应当尽可能少受物欲的干扰,对给予我
们生存所需的自然持有一颗感恩的心,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古代孟子所讲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今天我们所说的“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有节制的生活,这也是纪伯伦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大地为你们果实累累,如果你们不懂,就不要捧满双手。你们应当在交换大地的馈赠中体会富裕与满足。”(《论买卖》)
不仅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同样平等的。生命都在同时索取和奉献。纪伯伦指出“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沦为饕餮,有人沦为饿殍”。(《论买卖》)
四、《先知》中“爱”的理智性
《先知》中的“爱”通过智者的言语削弱了其感性的成分,而以理性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都不能丧失理智,必须有所思考。帕斯卡尔写过一篇文章——《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在天地乃至宇宙之中,我们的身体和万物一样脆弱,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思考,就是因为思考才使得人与其他生物区分开。对待“爱”亦是如此。正是因为我们用理智在爱而不是单纯的听从身体的本能,才不至于沦为禽兽。
人是生来就会“爱”的动物,但却无往不陷入爱的枷锁中,有的爱得千疮百孔,有的画地为牢,有的以爱的名义肆意破坏。这就是我们把爱只作为本能而产生的后果。如果我们如先知中所说的用尊重独立平等的态度,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爱”。
结语
纪伯伦之所以能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颗明星,正是因为他的文字中饱含着爱的哲理。可以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爱”的价值取向,其各阶段的作品都深受影响。正是这种爱的理念,使其作品思想不断升华袁精神不断完美,最终投入到的境界中。
参考文献
[ 1] 纪伯伦.纪伯伦全集( 第三卷)[ 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
[ 2] 米哈伊·努埃曼.纪伯伦传[ M].长沙 : 湖南人 民出版 社出版 , 1986.
[ 3] 东方丛刊[ J]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 (2) .
[ 4] 马坚译 . 古兰经[ M]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3 .
[ 5] 纪伯伦.纪伯伦全集( 第五卷)[ M] .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
作者 秦露馨
纪伯伦《先知》中“爱”的理念探析
摘要:《先知》被世界读者称之为是纪伯伦的代表作,作者在其中用纯洁美丽的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爱的哲理,但在《先知》中“爱”的理念又是什么?作者给“爱”赋予了怎么样的特性?这值得我们探析。本文通过对纪伯伦《先知》(冰心翻译版)28篇问答中出现“爱”这个特性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联系纪伯伦的生平和创作《先知》时的社会大环境,理解《先知》中“爱”这个广泛而抽象的理念,有利于读者更进一步理解《先知》这一文学著作。
关键词:《先知》;纪伯伦;爱;理念
前言
在词典中对“爱”字的解释有:1.(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2.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3.又如:爱幸(喜爱宠幸);爱乐(喜爱);爱敬(亲爱恭敬;喜爱敬重);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4.男女间有情。 5.喜好。6.又如:爱玩(爱好玩赏。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7.爱护。8.又如: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帮助他人);爱物(爱护万物)。9.爱惜,珍惜等等。可见“爱”字含义及应用之广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从形上、生物进化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都是爱的动物,没有爱也就没有人。爱的本质在于给予,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和了解等构成性要素。纪伯伦在《先知》中单设一节,用智者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不过爱的理念早已渗透在其他25个章节中。
一、因爱而生的纪伯伦
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文坛骄子,是一位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与泰戈尔一样是带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纪伯伦的身世是不幸的,他饱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坎坷、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纪伯伦又是幸运的,即使命运诸多不顺,他从心底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用爱作为他作品中的主旋律,不管作品的选材如何多样,都对爱做出了最真诚的呼唤。爱是他追求的上帝,因此,在他的笔下一切仿佛都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了鲜活的色彩。
纪伯伦赋予了爱十分广泛的内涵,有爱情、有亲情、有爱国之情,也有对艺术和真理的诚挚追求,这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最后升华到全世界、全人类的博爱,他提出了地球家园论或是叫人类一体论,呼吁和平,倡导建构一个自由、平等、幸福、博爱的社会。
二、因爱而生的《先知》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中,《先知》被认为是“顶峰之作”,在这本书中,一位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智者向现实中仍处于迷惘中的人们带去关于生命的箴言。通过问答的形式,智者一一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 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美,宗教,死,逸乐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手法,讲述了许多平易近人而又合情合理的道理,耐人寻味,同时也为我们奏响了爱的主旋律,全文19419字中,单“爱”字就出现70次(冰心译本),涉及“爱”的理念有90余处。《先知》可谓是一本教授我们如何去爱的哲理书。
三、《先知》中“爱”的理念缕述
(一)爱是共鸣是自我的实现
“在这城围里,我度过了悠久的痛苦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谁能撇下这痛苦与孤寂没有一些悼惜?”(《船的到来》)作为全书主人公的亚墨斯达法爱这个他生活了12年的城市,爱城里的大街小巷,爱这里的孩子,可分别在即,他无法将这里的一切都带走,于是只能陷入无奈的叹息。而与亚墨斯达法的爱相呼应的,奥法利斯城中的人也爱着亚墨斯达法,在离别之际,城中的长老走上前来说:“你还不要离开我们。在我们的朦胧里,你是正午的潮者,你青春的气度,给我们以梦想。”(《船的到来》)城里的人希望亚墨斯达法不要离开这里,他们爱他的青春,朝气,他的智慧照亮了城里人的生活。这爱的共鸣颤动人心,让亚墨斯达为之落泪。
歌德有一句名言 “我爱你,与你何干”。而先知中“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他通过奥法利斯城民希望亚墨斯达法留下来,表达的是“我爱你”就是与你有关——即便这份爱可能会让你产生矛盾,会让你痛苦,也始终与“你”紧密相关,我向你倾述,向你索求,让你明白我的心意,因为我的自我必须要在爱的相关性中获得确认。只有相互理解的爱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就如在《论爱》中的那句话“爱别无他求,只求成全自己”。但是共鸣并不是占有,“爱不是占有,也不被占有”(《论爱》)这是基于尊重的基础上的,就如最后奥法利斯城中的人们还是让他们爱的亚墨斯达法回到了故乡,但亚墨斯达法的思想却流传了下去,影响了城中的具名。父母和孩子之间、情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爱者与被爱着精神上彼此独立,又相互羁绊。
(二)爱是尊重是独立
纪伯伦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对爱做了深刻的阐释。他说: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论孩子》) 因此,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爱把孩子束缚住,限制他们的爱好,梦想。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尊重他们,给与孩子真正的自由。纪伯伦说: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论孩子》) 现实中有太多的父母宠溺着孩子,误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其实只是为孩子的灵魂上了枷锁,让他们个性上不能独立。
在《论婚姻》中他还指出了婚姻生活中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爱,“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论婚姻》) 作为夫妻,首先要互相关心,在此基础上又要互相尊重、彼此独立,不能让一方成为另一方的依附,当爱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就会产生不满、争吵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纪伯伦说:“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论婚姻》) 因为只有这种互相关心又彼此独立的爱才更有助于双方的成长,有助于和谐关系的维系,让爱情常长常新。就像“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论婚姻》)
纪伯伦在《论孩子》和《论婚姻》两章中表明了一种爱的理念,爱一个人就该尊重他,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性。尊重他人的独立性,这是对爱的一种限制,也是爱本身的要求,是真爱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真正的爱必然包括尊重,否则爱就会变成控制,就会扭曲、变态。这种态度同样适用于整个生物界,人对待自然界,对待其他生物,也要本着一种关心、尊重的态度,因为人与自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体的。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从世界的演进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因此人类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爱是感恩是平等
爱自然的方式除了尊重是不够的。作者告诉我们,对待自然不仅要尊重更要感恩。“我恨不得你们多用皮肤而少用衣服去迎接太阳和风。因为生命的气息是在阳光中,生命的把握是在风里。也别忘了大地是欢喜和你的赤脚接触,风是希望和你的头发游戏的。”( 《论衣服》) 人类既然热爱自然、渴望亲近自然,那么就不能够肆意对自然掠夺和索取,而应当尽可能少受物欲的干扰,对给予我
们生存所需的自然持有一颗感恩的心,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古代孟子所讲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今天我们所说的“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有节制的生活,这也是纪伯伦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大地为你们果实累累,如果你们不懂,就不要捧满双手。你们应当在交换大地的馈赠中体会富裕与满足。”(《论买卖》)
不仅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同样平等的。生命都在同时索取和奉献。纪伯伦指出“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沦为饕餮,有人沦为饿殍”。(《论买卖》)
四、《先知》中“爱”的理智性
《先知》中的“爱”通过智者的言语削弱了其感性的成分,而以理性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都不能丧失理智,必须有所思考。帕斯卡尔写过一篇文章——《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在天地乃至宇宙之中,我们的身体和万物一样脆弱,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思考,就是因为思考才使得人与其他生物区分开。对待“爱”亦是如此。正是因为我们用理智在爱而不是单纯的听从身体的本能,才不至于沦为禽兽。
人是生来就会“爱”的动物,但却无往不陷入爱的枷锁中,有的爱得千疮百孔,有的画地为牢,有的以爱的名义肆意破坏。这就是我们把爱只作为本能而产生的后果。如果我们如先知中所说的用尊重独立平等的态度,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爱”。
结语
纪伯伦之所以能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颗明星,正是因为他的文字中饱含着爱的哲理。可以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爱”的价值取向,其各阶段的作品都深受影响。正是这种爱的理念,使其作品思想不断升华袁精神不断完美,最终投入到的境界中。
参考文献
[ 1] 纪伯伦.纪伯伦全集( 第三卷)[ 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
[ 2] 米哈伊·努埃曼.纪伯伦传[ M].长沙 : 湖南人 民出版 社出版 , 1986.
[ 3] 东方丛刊[ J]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 (2) .
[ 4] 马坚译 . 古兰经[ M]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3 .
[ 5] 纪伯伦.纪伯伦全集( 第五卷)[ M] .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
作者 秦露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