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教研员选拔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贾谊《新语》认为西汉“居马上得之,岂可马上治之乎?”,与刘邦辩论。后来又说:“制事者因其则,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贾谊等人的努力对西汉及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在于()A.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B.加强集权大杀功臣C.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治国主流思想D.刘邦大封同姓王,剥夺异姓王2.右图是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傅筑夫
《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
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趋势图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宏观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结论()A.政治稳定有利经济发展B.重农抑商有利于经济发展[**************]68年份C.生产力进步有利社会发展D.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发展3.李贽《藏书》中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这一观点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在于()A.批判人类的自私本性B.提倡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C.主张追求私利,倡导工商皆本D.尊重私欲追求,反对封建理学4.吴国东在《“李约瑟难题”研究评述》中认为,中国最初的家庭耕作制度有利于技术进步,不过这种进步的成果被一轮又一轮人口增加所吞噬,从而促使中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去缓解人口压力。人口增加引起人地比率的上升,造成劳动力便宜、资源和资本昂贵的结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该理论试图分析()A.中国精耕细作促进社会发展原因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落后原因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5.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民族资本主义欠发达力量小C.中国传统思想反对个性张扬D.三民主义理论缺乏人本精华6.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的实施表明()A.有利于中国结束专制,步入宪政时代
第1页(共8页)
B.它有利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法律意识C.实际上是为了强调维护“君上大权”
D.革命形势高涨,清政府内忧外患,走投无路
7.“工人哭,农民笑,知识分子坐花轿”,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期在我国城市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他反映了当时()A.城市工人渴望改革的愿望B.人民群众对知识分子的嫉妒心理C.社会矛盾复杂,改革步履维艰D.工人大量下岗,对社会现实不满
8.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改往年GDP8%以上的增长预期,主动将2012年的增幅调低至7.5%,我国的经济增速慢下来了。环顾世界,“慢”的文化理念已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A.“慢”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B.“慢”的观念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C.“慢”是为了实现经济转型D.“慢”文化不利于现代文明的发展
9.“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又是波兰人民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证明,是波兰人民即将达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选自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领袖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A.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时代B.为国际工运提供了思想武器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D.波兰革命有利于世界工运的发展10.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美国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RolandEmmerich)以此为题材拍摄了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被称为《后天》的升级版,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向世界渗透西方基督文化B.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人文思考C.借机商业炒作趁机盈利D.反映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1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瑞典]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liberalism)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
第2页(共8页)
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英]尔曼.P.巴利《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
材料三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们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出在萧条时期要减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
-----胡代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一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瑞典]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以前欧洲为什么流行重商主义?对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0分)
(2)古典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有什么本质不同?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有何影响?(8分)
(3)新自由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评述西方经济思想的不断演进?对克服世界金融危机有什么借鉴?(7分)
第3页(共8页)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大。
——威尔·杜兰(美)《世界文明史大系》
评材料中威尔·杜兰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做题(13题、14题、15题、16题均15分,任作一题,并在答题卷上做出标示)1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会(金太宗年号,1123年,十不存一。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
———《靖康稗史》
材料二(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上谓宰臣曰:第4页(共8页)
谋克(全国地方行政单位)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佃种)取租而已。…近已禁卖奴埤,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史》
材料三金帝国汉化太深的现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缛节,一切以败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国为蓝图,国家阶层唯一的工作是比赛谁更能敷衍。遇有事情,都希望由对方决定,以便失败时自己不负责任。中国历代王朝将亡的各种征兆一一具备。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金国对被掠汉人的统治方式发生了何种变化?说明了什么?(7分)
(2)你认为材料三中关于金帝国汉化改革的影响的观点对吗?(2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
14.【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惟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只要一致同意联合成为一个政治社会,这一点就能办到。而这种同意,是完全可以作为加入或建立一个国家的个人之间现存的或应该存在的合约的。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织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英]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古代社会里并没有帝王;没有帝王的结果是,当时没有什么战争;现在使人类陷入混乱的,乃是帝王的傲慢。”
“至于说到统治的问题,英国无法公平合理地对待这个大陆:它的事务很快会十分繁
第5页(共8页)杂,一个离我们这样远、对我们这样无知的国家用种种权宜之计是无法管理的,如果他们不能征服我们,他们就无法统治我们。”
——《常识》(美)潘恩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的主要观点。并简述洛克的民主理论所产生的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常识》有哪些主张?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6分)
(3)上述材料涉及的两次革命反映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1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去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致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第6页(共8页)
请回答:
(1)“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具体是指什么?(2分)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如何看待双方谈判的失败?(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5分)苏联构想的集
体安全体系后来是如何实现的?(4分)
1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祖父杨度一生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不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他青年时代写出《湖南少年歌》,放言“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这首诗歌发表于1903年。
-------《湘潭历史文化名人·杨度》杨友龙叙
材料二:民国四年(1915年)4月,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深得袁世凯的赞许,并亲自赐匾题字,称他为“旷代逸才”。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声讨,在家乡被骂为汉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次年6月,袁世凯卒,临死前大呼“杨度误我!”。杨度写下挽袁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十一年(1922年),陈炯明叛乱,他受孙中山委托,作为中山特使,通过夏寿田游说曹锟(夏寿田此时是曹的秘书),制止吴佩孚援陈,帮助孙中山度过政治危机。孙说:“杨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诺言”(指东京时言)。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特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
杨度于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与周单线联系。周离开上海后,由夏衍同他单线联系。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第7页(共8页)------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杨度不同时期的政治追求。(8分)
(2)结合杨度思想变化的历史背景评述他的曲折一生。(7分)
17.什么是课堂观察?(12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什么?(8分)
18.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0分)
第8页(共8页)
高中历史学科教研员选拔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贾谊《新语》认为西汉“居马上得之,岂可马上治之乎?”,与刘邦辩论。后来又说:“制事者因其则,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贾谊等人的努力对西汉及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在于()A.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B.加强集权大杀功臣C.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治国主流思想D.刘邦大封同姓王,剥夺异姓王2.右图是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傅筑夫
《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
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趋势图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宏观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结论()A.政治稳定有利经济发展B.重农抑商有利于经济发展[**************]68年份C.生产力进步有利社会发展D.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发展3.李贽《藏书》中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这一观点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在于()A.批判人类的自私本性B.提倡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C.主张追求私利,倡导工商皆本D.尊重私欲追求,反对封建理学4.吴国东在《“李约瑟难题”研究评述》中认为,中国最初的家庭耕作制度有利于技术进步,不过这种进步的成果被一轮又一轮人口增加所吞噬,从而促使中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去缓解人口压力。人口增加引起人地比率的上升,造成劳动力便宜、资源和资本昂贵的结果,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该理论试图分析()A.中国精耕细作促进社会发展原因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落后原因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5.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民族资本主义欠发达力量小C.中国传统思想反对个性张扬D.三民主义理论缺乏人本精华6.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的实施表明()A.有利于中国结束专制,步入宪政时代
第1页(共8页)
B.它有利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法律意识C.实际上是为了强调维护“君上大权”
D.革命形势高涨,清政府内忧外患,走投无路
7.“工人哭,农民笑,知识分子坐花轿”,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期在我国城市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他反映了当时()A.城市工人渴望改革的愿望B.人民群众对知识分子的嫉妒心理C.社会矛盾复杂,改革步履维艰D.工人大量下岗,对社会现实不满
8.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改往年GDP8%以上的增长预期,主动将2012年的增幅调低至7.5%,我国的经济增速慢下来了。环顾世界,“慢”的文化理念已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A.“慢”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B.“慢”的观念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C.“慢”是为了实现经济转型D.“慢”文化不利于现代文明的发展
9.“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波兰工业的迅速发展,又是波兰人民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证明,是波兰人民即将达到民族复兴的新的保证,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选自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领袖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A.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时代B.为国际工运提供了思想武器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D.波兰革命有利于世界工运的发展10.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美国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RolandEmmerich)以此为题材拍摄了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被称为《后天》的升级版,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向世界渗透西方基督文化B.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人文思考C.借机商业炒作趁机盈利D.反映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
1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瑞典]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liberalism)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
第2页(共8页)
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英]尔曼.P.巴利《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
材料三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们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出在萧条时期要减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
-----胡代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一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瑞典]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以前欧洲为什么流行重商主义?对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0分)
(2)古典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有什么本质不同?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有何影响?(8分)
(3)新自由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评述西方经济思想的不断演进?对克服世界金融危机有什么借鉴?(7分)
第3页(共8页)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大。
——威尔·杜兰(美)《世界文明史大系》
评材料中威尔·杜兰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做题(13题、14题、15题、16题均15分,任作一题,并在答题卷上做出标示)1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会(金太宗年号,1123年,十不存一。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
———《靖康稗史》
材料二(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上谓宰臣曰:第4页(共8页)
谋克(全国地方行政单位)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佃种)取租而已。…近已禁卖奴埤,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史》
材料三金帝国汉化太深的现象之一是,政府中繁文缛节,一切以败在自己手下的宋帝国为蓝图,国家阶层唯一的工作是比赛谁更能敷衍。遇有事情,都希望由对方决定,以便失败时自己不负责任。中国历代王朝将亡的各种征兆一一具备。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金国对被掠汉人的统治方式发生了何种变化?说明了什么?(7分)
(2)你认为材料三中关于金帝国汉化改革的影响的观点对吗?(2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
14.【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惟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只要一致同意联合成为一个政治社会,这一点就能办到。而这种同意,是完全可以作为加入或建立一个国家的个人之间现存的或应该存在的合约的。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织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英]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古代社会里并没有帝王;没有帝王的结果是,当时没有什么战争;现在使人类陷入混乱的,乃是帝王的傲慢。”
“至于说到统治的问题,英国无法公平合理地对待这个大陆:它的事务很快会十分繁
第5页(共8页)杂,一个离我们这样远、对我们这样无知的国家用种种权宜之计是无法管理的,如果他们不能征服我们,他们就无法统治我们。”
——《常识》(美)潘恩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的主要观点。并简述洛克的民主理论所产生的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常识》有哪些主张?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6分)
(3)上述材料涉及的两次革命反映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1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去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致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第6页(共8页)
请回答:
(1)“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具体是指什么?(2分)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如何看待双方谈判的失败?(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5分)苏联构想的集
体安全体系后来是如何实现的?(4分)
1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祖父杨度一生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不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他青年时代写出《湖南少年歌》,放言“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这首诗歌发表于1903年。
-------《湘潭历史文化名人·杨度》杨友龙叙
材料二:民国四年(1915年)4月,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深得袁世凯的赞许,并亲自赐匾题字,称他为“旷代逸才”。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声讨,在家乡被骂为汉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启超称其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次年6月,袁世凯卒,临死前大呼“杨度误我!”。杨度写下挽袁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十一年(1922年),陈炯明叛乱,他受孙中山委托,作为中山特使,通过夏寿田游说曹锟(夏寿田此时是曹的秘书),制止吴佩孚援陈,帮助孙中山度过政治危机。孙说:“杨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诺言”(指东京时言)。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特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
杨度于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与周单线联系。周离开上海后,由夏衍同他单线联系。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第7页(共8页)------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杨度不同时期的政治追求。(8分)
(2)结合杨度思想变化的历史背景评述他的曲折一生。(7分)
17.什么是课堂观察?(12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是什么?(8分)
18.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0分)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