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

[史海引领]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计划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

说“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如能合全国之资与力分头开采,并多筑铁路以便运转,能如是则民富矣。民富则国富,既富即强。”在1919年写成《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国家的新设想。这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的、中国国民经济全面近代化的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另外,在一些场合的演说中,孙中山还提出了建造长江大桥或者凿通隧道以使武汉三镇连成一片、开发长江三峡、建成南路(自南海至天山之南)、中路(自长江口到伊利)和北路(自秦皇岛至蒙古乌梁海)等建设主张。但是孙中山先生的这个宏伟的计划最后却化为了泡影。同学们知道这个宏伟的实业救国计划在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够实现吗?这给我们今天的青年一代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教材知识详解]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知识串讲』

1、 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 原因

(1)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3) 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

(4)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

(1) 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2) 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非常

缓慢

『例题精析』

例1、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

发展。其特点是( )

A.面粉、棉纺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解题思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以发展的主要是面粉加工、棉纺织等轻工

业部门,重工业无从发展,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的说法不合史实;从实间来看,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向西北扩展的特点,C项说法也不合理。当时主要是欧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但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的说法不合史实。

方法技巧:夸大其实或者绝对化是命题者设计题的重要手段,注意辨别。

二、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知识串讲』

1、 经济政策:适地适产主义,把占领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之中。

2、 政策内容:

(1)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

(2) 中国东北着得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

(3) 华中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4) 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

3、 掠夺手段

(1) 工矿业:“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2) 金融贸易:独占垄断

(3) 各类物资:物资管制制度

(4) 劳动力:大量掠夺为日本出苦力。

4、 破坏表现

(1) 各种垄断和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生存空间,沦陷区大量民

族工业破产或遭兼并。

(2) 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使华北、东北的经济发展严重受

『说文解图』

1、《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教材57页)

1942年—1944年,日本从华北各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年—1945

年,日本从当涂、大冶等铁矿掠夺1670万吨矿石,从长芦盐区掠走粗盐7600

万担。插图显示的就是日本掠夺的大量原料,它们被运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经

济的发展,却造成了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掠夺手段

多种多样,如低价收购、公开掠夺、统制经济、工业垄断等等。日本通过这些

手段,实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日本掠夺的大量物资大多数都是

战略物资,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2、《中国劳工刘连仁到东京法院》(教材57页)

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3年,从华北

驱赶到满州国去的工人和农民共有389万余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送到日

本从事各种繁重劳动的中国工人和被俘士兵大约在十六七万人。这此劳工绝大

部分被杀。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的刘连仁,1944年9月被日军强行掳

到北海道,并被强迫在北海道某煤矿从事劳动。他于1945年7月逃脱,在北

海道山林中度过了13年艰苦的野人生活。1958年才回国。20世纪90年代,

刘连仁向东京法院提出讼诉,要求损害赔偿,但日本无视侵略事实,和对中国

劳工的巨大伤害,判断刘连仁败诉,这引起了全世界

『例题精析』

例2 下列有关“适地适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 ②在东北发展电器工业、

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 ③在华北发展轻工业 ④在华中着重开发矿业

和盐业

A. ①②③④ B.③④ C. ①② D.②③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在沦陷区经济掠夺的认识。“适地适产主义”意

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的体系之中,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

地,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和盐业,在华中发展轻工业。

答案:C

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民族资本主义

『知识串讲』

1、外国资本: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等方法结合中国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压力。

2、官僚资本:(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运用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和专卖制度,掠夺大量物资并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2)官僚资本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3、本国封建势力

『例题精析』

例3、“北伐时期,蒋介石让荣宗敬承销债券——‘二五库券’,但被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以纱业艰难拒绝。这一行为羞辱了蒋介石,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荣宗敬家财,最后经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人的斡旋,此事才得解脱。”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B.官僚资本主义利用政权压制民族工业

C.荣宗敬不畏强权 D.蒋介石代表的阶级利益在发生变化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肩负着救亡图存的重任,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其发展步履维艰。

答案:A

[拓展技能应用]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1)发展历程:

①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六七十年代)

原因: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企业的诱导

C、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原因: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C、实业救国热潮

D、收回利权运动

③黄金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④萎缩:三四十年代

原因:官僚资本主义垄断、日本侵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 赎买

⑤消失: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私有 国有

(2)发展特点:

①有利因素: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商战和实业救国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变化奖励工商业

②不利因素:

A.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

B.封建主义(清政府征收厘金、官吏敲诈勒索)、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和束缚

C.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D.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后天畸形(主要在轻工业、沿海和通商口岸,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中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A.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经济前提。

C.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因而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例1、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两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辆。

——严中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

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底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年,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以致于闭厂停机。纱厂

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多消沉”。

——姚洛《中国近

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材料一、二统计数据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二、三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从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入手,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落后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繁荣的前提。

答案: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原因有: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辛亥革 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促进。(2)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3)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 统治,民族工业才能正常发展。

2、结合形势,分析日本对沦陷区采取的措施目的及影响。

(1)形势:日本全面侵华后,特别是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的战线太长,财力、兵力、人力不足,中国的抗日力量严重威胁着敌后方。

(2)措施: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和控制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沦陷区的煤和铁矿石。日本还控制和垄断了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实行物资管制制度,便于日伪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目的: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日本企图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其提出所谓的“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人日本经济体系之中。

(4)影响:①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沦陷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族工业遭到压制,给沦陷区人带来世大灾难。

例2、下列两幅插图反映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断绝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

C.经济掠夺

D.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解析:日本侵华的直接目的就是经济掠夺,从而为侵华战争服务。

答案:C

[综合例题讲解]

『基础巩固题』

1、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析:民国初年,

决定民族工业发展与否的主要因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因一战期间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致使民族工业的春天很快过去,从而导致其发展时间“短暂”。 答案:C

评注:通过该题要得出一个结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根本原因。

2、以现代化为中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史学研究的方向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的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上述经济上的工业化有哪些显著特征?

解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是基础,也是重点。

答案:经济工业化的主要阶段: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引方四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在中国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工业。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③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⑤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打击。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日益萎缩。(2)经济工业化的特征: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④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区。

评注:重视基础,是历史学习最主要的思想方法。

『信息给予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3)你认为这种工业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前后的纵向发展状况,关键是要能够把知识系列对号入座。

答案:(1)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鼓舞;有识之士的倡导;政府的政策调整;群众性的爱国运动。(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同外资厂矿相比较,规模相差悬殊;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虽有发展,但重工业毫无基础,轻重工业不平衡;工业布

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3)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受外国资本的挤压,中国的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东部和西部经济发褒的差距拉大。

评注:提取表格信息要坚持纵向看趋势,横向看不同的原则。

『拓展探究题』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其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近代还出现了三次发展的有利时机,被称为“三大热潮”。比较它们出现的相同点,必须从原因、表现、影响上进行分析。

答案:A

评注:本题突现显了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阅读下列材料:

——据周宪义《台湾经济史》

材料二台湾对日本输出品绝大部分是农产品与原材料,其中米、糖两项合占77%,其余为香蕉、凤梨、茶叶、樟脑、煤炭等。输入台湾的日本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纺织品、机械、化肥、药品和日用百货等轻工产品。

—据陈碧笙

《台湾地方史》

材料三据统计,1909年至1944年,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输出额远远大于输入额,其对外输出总值约为90亿元,输入总额约为67亿元,出超总额约为23亿元。此外,自1903年至1945年,台湾人民在生活消费品中的对外依赖性呈增长趋势,其中对日本产品的依赖性由13%提高到36.8%。

~据陆仰渊、方庆秋《民国

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中国台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实现日台经济一体化”。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日本统治台湾经济措施的性质,并分析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日本对台湾的经济侵略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揭露其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危害,解题时注意要能够迁移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知识。

答案:属殖民地性质,中国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包括:日本掠夺了台湾大量的财富;台湾经济畸形发展,成为日本原材料基地;日本垄断了台湾的对外贸易;台湾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评注:该题实际折射了目前台湾某些领导人与台湾的暧昧关系,是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

[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与思考】

提示:材料一说明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国的

民族工业得到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夹缝”时期,对外贸易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材料二说 明,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陷人艰难处境。这两则材料证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

【自我测评】

1.简述中国民族工业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

是在三痤大山的重重压迫下曲折发展的。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兼之民国的建立及其政策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人“黄金时期”,但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二战爆发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制,民族工业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

2.日伪政权是怎样对沦陷区经济进行破坏的?

抗战爆发后,日本对沦陷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与破坏。实行适地适产主义,把占领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之中。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着得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在华中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日本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有:工矿业“军事管理”委托经营;金融贸易:独占垄断;各类物资:物资管制制度;劳动力:大量掠夺为日本出苦力。日本的各种垄断和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生存空间,沦陷区大量民族工业破产或遭兼并。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使

华北、东北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

[史海引领]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计划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

说“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如能合全国之资与力分头开采,并多筑铁路以便运转,能如是则民富矣。民富则国富,既富即强。”在1919年写成《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国家的新设想。这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的、中国国民经济全面近代化的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另外,在一些场合的演说中,孙中山还提出了建造长江大桥或者凿通隧道以使武汉三镇连成一片、开发长江三峡、建成南路(自南海至天山之南)、中路(自长江口到伊利)和北路(自秦皇岛至蒙古乌梁海)等建设主张。但是孙中山先生的这个宏伟的计划最后却化为了泡影。同学们知道这个宏伟的实业救国计划在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够实现吗?这给我们今天的青年一代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教材知识详解]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知识串讲』

1、 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 原因

(1)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3) 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

(4)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

(1) 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2) 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非常

缓慢

『例题精析』

例1、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

发展。其特点是( )

A.面粉、棉纺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解题思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以发展的主要是面粉加工、棉纺织等轻工

业部门,重工业无从发展,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的说法不合史实;从实间来看,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向西北扩展的特点,C项说法也不合理。当时主要是欧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但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的说法不合史实。

方法技巧:夸大其实或者绝对化是命题者设计题的重要手段,注意辨别。

二、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知识串讲』

1、 经济政策:适地适产主义,把占领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之中。

2、 政策内容:

(1)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

(2) 中国东北着得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

(3) 华中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4) 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

3、 掠夺手段

(1) 工矿业:“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2) 金融贸易:独占垄断

(3) 各类物资:物资管制制度

(4) 劳动力:大量掠夺为日本出苦力。

4、 破坏表现

(1) 各种垄断和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生存空间,沦陷区大量民

族工业破产或遭兼并。

(2) 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使华北、东北的经济发展严重受

『说文解图』

1、《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教材57页)

1942年—1944年,日本从华北各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年—1945

年,日本从当涂、大冶等铁矿掠夺1670万吨矿石,从长芦盐区掠走粗盐7600

万担。插图显示的就是日本掠夺的大量原料,它们被运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经

济的发展,却造成了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掠夺手段

多种多样,如低价收购、公开掠夺、统制经济、工业垄断等等。日本通过这些

手段,实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日本掠夺的大量物资大多数都是

战略物资,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2、《中国劳工刘连仁到东京法院》(教材57页)

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3年,从华北

驱赶到满州国去的工人和农民共有389万余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送到日

本从事各种繁重劳动的中国工人和被俘士兵大约在十六七万人。这此劳工绝大

部分被杀。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的刘连仁,1944年9月被日军强行掳

到北海道,并被强迫在北海道某煤矿从事劳动。他于1945年7月逃脱,在北

海道山林中度过了13年艰苦的野人生活。1958年才回国。20世纪90年代,

刘连仁向东京法院提出讼诉,要求损害赔偿,但日本无视侵略事实,和对中国

劳工的巨大伤害,判断刘连仁败诉,这引起了全世界

『例题精析』

例2 下列有关“适地适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 ②在东北发展电器工业、

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 ③在华北发展轻工业 ④在华中着重开发矿业

和盐业

A. ①②③④ B.③④ C. ①② D.②③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在沦陷区经济掠夺的认识。“适地适产主义”意

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的体系之中,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

地,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和盐业,在华中发展轻工业。

答案:C

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民族资本主义

『知识串讲』

1、外国资本: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等方法结合中国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压力。

2、官僚资本:(1)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运用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和专卖制度,掠夺大量物资并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2)官僚资本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3、本国封建势力

『例题精析』

例3、“北伐时期,蒋介石让荣宗敬承销债券——‘二五库券’,但被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以纱业艰难拒绝。这一行为羞辱了蒋介石,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荣宗敬家财,最后经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人的斡旋,此事才得解脱。”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B.官僚资本主义利用政权压制民族工业

C.荣宗敬不畏强权 D.蒋介石代表的阶级利益在发生变化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肩负着救亡图存的重任,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其发展步履维艰。

答案:A

[拓展技能应用]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1)发展历程:

①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六七十年代)

原因: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企业的诱导

C、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原因: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C、实业救国热潮

D、收回利权运动

③黄金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④萎缩:三四十年代

原因:官僚资本主义垄断、日本侵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 赎买

⑤消失: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私有 国有

(2)发展特点:

①有利因素: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商战和实业救国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变化奖励工商业

②不利因素:

A.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

B.封建主义(清政府征收厘金、官吏敲诈勒索)、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和束缚

C.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D.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后天畸形(主要在轻工业、沿海和通商口岸,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中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A.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经济前提。

C.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因而不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例1、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两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辆。

——严中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

材料二:1911年至1913年底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年,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以致于闭厂停机。纱厂

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多消沉”。

——姚洛《中国近

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材料一、二统计数据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二、三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从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入手,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落后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繁荣的前提。

答案: (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原因有: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辛亥革 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促进。(2)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3)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 统治,民族工业才能正常发展。

2、结合形势,分析日本对沦陷区采取的措施目的及影响。

(1)形势:日本全面侵华后,特别是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的战线太长,财力、兵力、人力不足,中国的抗日力量严重威胁着敌后方。

(2)措施: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和控制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沦陷区的煤和铁矿石。日本还控制和垄断了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实行物资管制制度,便于日伪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目的: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日本企图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其提出所谓的“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人日本经济体系之中。

(4)影响:①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沦陷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族工业遭到压制,给沦陷区人带来世大灾难。

例2、下列两幅插图反映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断绝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

C.经济掠夺

D.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解析:日本侵华的直接目的就是经济掠夺,从而为侵华战争服务。

答案:C

[综合例题讲解]

『基础巩固题』

1、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解析:民国初年,

决定民族工业发展与否的主要因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因一战期间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致使民族工业的春天很快过去,从而导致其发展时间“短暂”。 答案:C

评注:通过该题要得出一个结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根本原因。

2、以现代化为中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史学研究的方向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的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上述经济上的工业化有哪些显著特征?

解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是基础,也是重点。

答案:经济工业化的主要阶段: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引方四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在中国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工业。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③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⑤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打击。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日益萎缩。(2)经济工业化的特征: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④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区。

评注:重视基础,是历史学习最主要的思想方法。

『信息给予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3)你认为这种工业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前后的纵向发展状况,关键是要能够把知识系列对号入座。

答案:(1)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鼓舞;有识之士的倡导;政府的政策调整;群众性的爱国运动。(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同外资厂矿相比较,规模相差悬殊;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虽有发展,但重工业毫无基础,轻重工业不平衡;工业布

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3)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受外国资本的挤压,中国的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东部和西部经济发褒的差距拉大。

评注:提取表格信息要坚持纵向看趋势,横向看不同的原则。

『拓展探究题』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其发展步履维艰,但是在近代还出现了三次发展的有利时机,被称为“三大热潮”。比较它们出现的相同点,必须从原因、表现、影响上进行分析。

答案:A

评注:本题突现显了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阅读下列材料:

——据周宪义《台湾经济史》

材料二台湾对日本输出品绝大部分是农产品与原材料,其中米、糖两项合占77%,其余为香蕉、凤梨、茶叶、樟脑、煤炭等。输入台湾的日本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纺织品、机械、化肥、药品和日用百货等轻工产品。

—据陈碧笙

《台湾地方史》

材料三据统计,1909年至1944年,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输出额远远大于输入额,其对外输出总值约为90亿元,输入总额约为67亿元,出超总额约为23亿元。此外,自1903年至1945年,台湾人民在生活消费品中的对外依赖性呈增长趋势,其中对日本产品的依赖性由13%提高到36.8%。

~据陆仰渊、方庆秋《民国

社会经济史》

请回答: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中国台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实现日台经济一体化”。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日本统治台湾经济措施的性质,并分析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日本对台湾的经济侵略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揭露其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危害,解题时注意要能够迁移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知识。

答案:属殖民地性质,中国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包括:日本掠夺了台湾大量的财富;台湾经济畸形发展,成为日本原材料基地;日本垄断了台湾的对外贸易;台湾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评注:该题实际折射了目前台湾某些领导人与台湾的暧昧关系,是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

[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与思考】

提示:材料一说明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国的

民族工业得到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夹缝”时期,对外贸易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材料二说 明,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陷人艰难处境。这两则材料证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

【自我测评】

1.简述中国民族工业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

是在三痤大山的重重压迫下曲折发展的。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兼之民国的建立及其政策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人“黄金时期”,但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二战爆发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制,民族工业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

2.日伪政权是怎样对沦陷区经济进行破坏的?

抗战爆发后,日本对沦陷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与破坏。实行适地适产主义,把占领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之中。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着得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在华中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在华北着重开发矿业盐业。日本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有:工矿业“军事管理”委托经营;金融贸易:独占垄断;各类物资:物资管制制度;劳动力:大量掠夺为日本出苦力。日本的各种垄断和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生存空间,沦陷区大量民族工业破产或遭兼并。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使

华北、东北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相关文章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泉州培元中学 陈 跃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 ...查看


  •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必修 ...查看


  • 近代中国经济
  • 的是 ①抵制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②构成了洋务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 ③客观上为西学传播打开方便之门 ④这一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颠覆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据此,他在分 ...查看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下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 ...查看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试题2]
  • 经济史专题二练习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 ...查看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选择题 1."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材 ...查看


  • 辉煌60年观后感
  • <辉煌六十年> 观后感 系别: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1103 姓名:冯晓娥 学号; 2011101335 古代中国就像一个思想顽固的土豪,称霸一时.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顾其他人的觊觎,当其他人开始变得厉害时,就开 ...查看


  • 2015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 必考内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二1.2.3.4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学习目标 1. 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