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风险评价 ........................................................................................................................................................... 1
四、应急组织机构 ................................................................................................................................................... 2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 2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 2
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 3
五、预防预控措施 ................................................................................................................................................... 4
六、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 5
七、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 5
1、资金的配备 ................................................................................................................................................. 5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 5
3、社会资源 ..................................................................................................................................................... 6
八、应急响应 ........................................................................................................................................................... 6
1、接警与通知 ................................................................................................................................................. 6
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 6
3、应急步骤 ..................................................................................................................................................... 7
4、警报和紧急公告 ......................................................................................................................................... 9
5、事态监测 ................................................................................................................................................... 10
6、警戒与治安 ............................................................................................................................................... 10
7、人群疏散与安置 ....................................................................................................................................... 10
8、医疗与卫生 ................................................................................................................................................11
9、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11
九、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11
十、人体工效和心理辅导 ..................................................................................................................................... 12
十一、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 12
十二、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 13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新五标段项目部及所属各单位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三定”规定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三、风险评价
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雷击等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新五标施工现场内。
2、可能影响范围: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
可能影响的人员:所有施工人员。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一般事故/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张斌
副组长:张成立 聂旭峰
组 员:冉屹东 李 广 王 超 刘玉民 丁西涛 李俊龙 紧急事件联络员:冯晓斌
报警员:崔文洁
车辆引导员:孟红亮
救助组:土方施工1队、土方施工2队、涵洞施工队、挡土墙施工队
疏散组: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
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
安质部经理: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财务部经理: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
物资设备部经理: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
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
工程部经理: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
合约部经理: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
应急救援、抢险队(土方施工1队、土方施工2队、涵洞施工队、挡土墙施工队):由各施工队领导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疏散。
五、预防预控措施
1、建立完善的防灾害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建立项目领导负责,安质部门主抓,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系,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对员工进行防灾保卫方面的教育培训,做到每个人在思想意识上重视。
2、施工现场建立防灾害应急综合领导小组,对该工程辖区内的防汛抢险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出现险情随时抢险、及时上报。确定一名安全人员具体负责防灾害保卫工作,成立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组织的防灾害抢险队。根据实际情况,发生险情时,及时撤出人员,确保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灾期内实行24小时昼夜全时值班。
3、建立防灾害保卫例会制度,项目部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对员工进行防灾害抢险技术学习,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4、做好全线便道的维护,使其与原有防灾害系统紧密结合,防止灾害到来时,行动不便。
5、灾期,各单位将对施工系统进行防护,并准备多种防灾害系统设施,有必要时可将便道断开。
6、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防灾工作,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遇到紧急情况马上行动,确保灾害期人员安全。
7、积极做好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及时掌握灾害信息,以便及时安排工作,做到有备无患,防洪与安全并行。
六、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当项目所属各单位发生事件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七、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1、资金的配备
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3、社会资源
在发生事件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新乡市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
八、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
⑴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办公室。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办公室主任手机: [1**********] 。
⑵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办公室主任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办公室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
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⑴、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项目办公室电话: [1**********] 。 ⑵、对外应急求救
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
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
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
⑶、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
项目部经理手机: [1**********] ;
项目副经理手机: [1**********] ;
项目部总工手机: [1**********] ;
工程部经理手机: [1**********] ;
安质部经理手机: [1**********] ;
财务部经理手机: [1**********] ;
办公室主任手机: [1**********] ;
合约部经理手机: [1**********] ;
项目所属各单位负责人手机:
土方施工1队: [1**********] 土方施工2队: [1**********]
3、应急步骤
项目部灾害警报通知,要求施架子队域内的所有人员机械立即疏散和撤离;疏散和撤离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抢险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①项目办公室接到灾害警报时,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主要说明灾害发生的时间等。应急组长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项目部进行指挥的其他项目班子成员,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灾害到来的时间、危害程度、波及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②应急小组负责人下令通知还在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停止施工、立即撤回。 ③如果时间允许,则应指挥抢险人员或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把灾害影响范
围内的机械设备、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转移时应根据设备和物资的价值
大小安排优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资应该放在最先时间,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④将即将转移的人员和机械分为若干个分队,每应急转移分队设负责人1名,确定转移的各队负责人应每10min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数、尚未转移的人数、去向不明的人数清理检查1次,并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应急组长指定专人每1h统计汇总1次,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对灾害的动态进行严密的了解,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人员的撤离。
⑤安排专人对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应转移或加固的设备或设施明细;制定人员安全转移疏散路线图和躲避地点;项目行政后勤部门应按项目确定的转移人员数量准备每人2斤干粮、2瓶矿泉水,每个分队3个手电筒和临时帐篷等生活应急用品。
⑥人员和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后,由项目经理安排专人值班,进入安全区域内的人员不准随便离开,各作业队以队为单位每4h清点人数1次,以确保人员安全。
⑦灾害到后,后勤保卫组要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到危险区域逗留或其他活动,避免不慎被洪水卷走造成伤害。
⑧灾害过后,各应急分队长、安全员到灾害现场对废弃物等情况进行勘察,核实清理、挖运工作量后调集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设备清理杂物等废弃物,消除险情;
⑨在清理、挖运中抢险队首先应将施工道路、生活区内的通道上的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避免有险情再伤人;再将其余地方形成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清运中抢险队员应按环境方案将清理的杂物倒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安排现场维修人
员清理损坏设备,检修损坏的设备,使之尽快恢复工作状态。对被灾害损坏的
设施由设施负责作业队或人员自行清理干净。
(2)事故恢复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①自然灾害停止和救援结束后,各专业小组组长组织清点救援人员、机具并组织清理施救现场,安排人员一边分类清理垃圾到指定位置,消除灾害造成的险情,一边恢复损坏的房屋或搭建新的房屋,以保证人员居住和办公;
②对救援造成的堤坝、道路、管线等破坏的,应及时进行修复。
③对损坏的配电设施,项目部安排电工和一部分抢险人员按照原临时用电设计方案恢复,并经安全总监验收后,才能恢复供电;
④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安排现场维修人员清理损坏设备,检修损坏的设备,使之尽快恢复工作状态。
⑤对被灾害所污染的设施由设施负责作业队或人员自行清理干净。经应急组长自检合格,安全负责人和救护负责人确认后,由应急组长批准应急情况可解除,恢复正常工作。
⑥项目经理组织对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事故原因,明确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尽快恢复施工提供技术、管理支持或方案。恢复过程对危险和污染情况进行控制。
4、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
5、事态监测
发生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全部、工程部、测量部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
施工过程中,应由项目安全环保部根据实际每周进行一次如下的检查:
(1)应急准备措施的到位情况;
(2)应急设备、设施、药箱、担架等配备情况;
(3)报警设施的完好情况;
(4)应急过程中人员疏散的次序和及时性;
(5)人员抢救中的方法是否正确;
(6)人员抢救中预防二次伤害的措施是否到位;
(7)事故现场的保护是否及时有效。
6、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事件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
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
达疏散命令,由党工委书记组织、安质部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
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8、医疗与卫生
由所在地乡镇卫生所所长负责对在事件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
9、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
九、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当地派出所所长,由派出所所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
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职工工会负责组织被疏
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
十、人体工效和心理辅导
1、发生灾害时,应选择个性成熟、冷静,心理素质良好和表达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报警、沟通和协助处理事故;
2、撤离设备、材料和人员时,要选择年轻力壮、心理素质良好并熟知水性的人员检查作业面及撤离路线的安全防护情况,有序组织撤离。
3、救援过程应安排专人监视救援人员的体力、动作和救援用具的完好性等,防止其体力不支或其他原因产生受伤;
4、安排专人监视救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相互间是否保持安全距离,救援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是否合理,防止出现设备和工具使用不当产生救援设备和人员的误伤或事故。
5、应安排划出警戒线和禁入地区。根据现场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通讯、饮食、取暖、交通和医疗保障等。
6、项目书记应组织就灾害及救援进展和结果及时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随时向其通报救援进展和结果,防止员工及其亲友、家属产生心理波动和负面影响。
十一、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对培训结果应组织考核,并应保存培训考核的记录。
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
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
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
十二、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风险评价 ........................................................................................................................................................... 1
四、应急组织机构 ................................................................................................................................................... 2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 2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 2
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 3
五、预防预控措施 ................................................................................................................................................... 4
六、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 5
七、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 5
1、资金的配备 ................................................................................................................................................. 5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 5
3、社会资源 ..................................................................................................................................................... 6
八、应急响应 ........................................................................................................................................................... 6
1、接警与通知 ................................................................................................................................................. 6
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 6
3、应急步骤 ..................................................................................................................................................... 7
4、警报和紧急公告 ......................................................................................................................................... 9
5、事态监测 ................................................................................................................................................... 10
6、警戒与治安 ............................................................................................................................................... 10
7、人群疏散与安置 ....................................................................................................................................... 10
8、医疗与卫生 ................................................................................................................................................11
9、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11
九、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11
十、人体工效和心理辅导 ..................................................................................................................................... 12
十一、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 12
十二、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 13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新五标段项目部及所属各单位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三定”规定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三、风险评价
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雷击等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新五标施工现场内。
2、可能影响范围: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
可能影响的人员:所有施工人员。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一般事故/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张斌
副组长:张成立 聂旭峰
组 员:冉屹东 李 广 王 超 刘玉民 丁西涛 李俊龙 紧急事件联络员:冯晓斌
报警员:崔文洁
车辆引导员:孟红亮
救助组:土方施工1队、土方施工2队、涵洞施工队、挡土墙施工队
疏散组: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
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
安质部经理: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财务部经理: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
物资设备部经理: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
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
工程部经理: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
合约部经理: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
应急救援、抢险队(土方施工1队、土方施工2队、涵洞施工队、挡土墙施工队):由各施工队领导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疏散。
五、预防预控措施
1、建立完善的防灾害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建立项目领导负责,安质部门主抓,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系,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对员工进行防灾保卫方面的教育培训,做到每个人在思想意识上重视。
2、施工现场建立防灾害应急综合领导小组,对该工程辖区内的防汛抢险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出现险情随时抢险、及时上报。确定一名安全人员具体负责防灾害保卫工作,成立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组织的防灾害抢险队。根据实际情况,发生险情时,及时撤出人员,确保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灾期内实行24小时昼夜全时值班。
3、建立防灾害保卫例会制度,项目部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对员工进行防灾害抢险技术学习,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4、做好全线便道的维护,使其与原有防灾害系统紧密结合,防止灾害到来时,行动不便。
5、灾期,各单位将对施工系统进行防护,并准备多种防灾害系统设施,有必要时可将便道断开。
6、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防灾工作,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遇到紧急情况马上行动,确保灾害期人员安全。
7、积极做好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及时掌握灾害信息,以便及时安排工作,做到有备无患,防洪与安全并行。
六、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当项目所属各单位发生事件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七、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1、资金的配备
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3、社会资源
在发生事件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新乡市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
八、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
⑴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办公室。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办公室主任手机: [1**********] 。
⑵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办公室主任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办公室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
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
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⑴、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项目办公室电话: [1**********] 。 ⑵、对外应急求救
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
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
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
⑶、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
项目部经理手机: [1**********] ;
项目副经理手机: [1**********] ;
项目部总工手机: [1**********] ;
工程部经理手机: [1**********] ;
安质部经理手机: [1**********] ;
财务部经理手机: [1**********] ;
办公室主任手机: [1**********] ;
合约部经理手机: [1**********] ;
项目所属各单位负责人手机:
土方施工1队: [1**********] 土方施工2队: [1**********]
3、应急步骤
项目部灾害警报通知,要求施架子队域内的所有人员机械立即疏散和撤离;疏散和撤离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抢险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①项目办公室接到灾害警报时,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主要说明灾害发生的时间等。应急组长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项目部进行指挥的其他项目班子成员,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根据灾害到来的时间、危害程度、波及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②应急小组负责人下令通知还在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停止施工、立即撤回。 ③如果时间允许,则应指挥抢险人员或项目的施工作业人员把灾害影响范
围内的机械设备、物资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转移时应根据设备和物资的价值
大小安排优先次序,另外有毒有害物资应该放在最先时间,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④将即将转移的人员和机械分为若干个分队,每应急转移分队设负责人1名,确定转移的各队负责人应每10min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数、尚未转移的人数、去向不明的人数清理检查1次,并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应急组长指定专人每1h统计汇总1次,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要派专人对灾害的动态进行严密的了解,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安排人员的撤离。
⑤安排专人对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应转移或加固的设备或设施明细;制定人员安全转移疏散路线图和躲避地点;项目行政后勤部门应按项目确定的转移人员数量准备每人2斤干粮、2瓶矿泉水,每个分队3个手电筒和临时帐篷等生活应急用品。
⑥人员和设备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后,由项目经理安排专人值班,进入安全区域内的人员不准随便离开,各作业队以队为单位每4h清点人数1次,以确保人员安全。
⑦灾害到后,后勤保卫组要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防止人员到危险区域逗留或其他活动,避免不慎被洪水卷走造成伤害。
⑧灾害过后,各应急分队长、安全员到灾害现场对废弃物等情况进行勘察,核实清理、挖运工作量后调集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设备清理杂物等废弃物,消除险情;
⑨在清理、挖运中抢险队首先应将施工道路、生活区内的通道上的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避免有险情再伤人;再将其余地方形成杂物等废弃物清运干净恢复原状;清运中抢险队员应按环境方案将清理的杂物倒在指定位置,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安排现场维修人
员清理损坏设备,检修损坏的设备,使之尽快恢复工作状态。对被灾害损坏的
设施由设施负责作业队或人员自行清理干净。
(2)事故恢复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①自然灾害停止和救援结束后,各专业小组组长组织清点救援人员、机具并组织清理施救现场,安排人员一边分类清理垃圾到指定位置,消除灾害造成的险情,一边恢复损坏的房屋或搭建新的房屋,以保证人员居住和办公;
②对救援造成的堤坝、道路、管线等破坏的,应及时进行修复。
③对损坏的配电设施,项目部安排电工和一部分抢险人员按照原临时用电设计方案恢复,并经安全总监验收后,才能恢复供电;
④对损坏的设备由项目生产副经理安排现场维修人员清理损坏设备,检修损坏的设备,使之尽快恢复工作状态。
⑤对被灾害所污染的设施由设施负责作业队或人员自行清理干净。经应急组长自检合格,安全负责人和救护负责人确认后,由应急组长批准应急情况可解除,恢复正常工作。
⑥项目经理组织对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事故原因,明确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尽快恢复施工提供技术、管理支持或方案。恢复过程对危险和污染情况进行控制。
4、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
5、事态监测
发生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全部、工程部、测量部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
施工过程中,应由项目安全环保部根据实际每周进行一次如下的检查:
(1)应急准备措施的到位情况;
(2)应急设备、设施、药箱、担架等配备情况;
(3)报警设施的完好情况;
(4)应急过程中人员疏散的次序和及时性;
(5)人员抢救中的方法是否正确;
(6)人员抢救中预防二次伤害的措施是否到位;
(7)事故现场的保护是否及时有效。
6、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事件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
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
达疏散命令,由党工委书记组织、安质部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
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8、医疗与卫生
由所在地乡镇卫生所所长负责对在事件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
9、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
九、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当地派出所所长,由派出所所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
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职工工会负责组织被疏
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
十、人体工效和心理辅导
1、发生灾害时,应选择个性成熟、冷静,心理素质良好和表达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报警、沟通和协助处理事故;
2、撤离设备、材料和人员时,要选择年轻力壮、心理素质良好并熟知水性的人员检查作业面及撤离路线的安全防护情况,有序组织撤离。
3、救援过程应安排专人监视救援人员的体力、动作和救援用具的完好性等,防止其体力不支或其他原因产生受伤;
4、安排专人监视救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相互间是否保持安全距离,救援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是否合理,防止出现设备和工具使用不当产生救援设备和人员的误伤或事故。
5、应安排划出警戒线和禁入地区。根据现场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通讯、饮食、取暖、交通和医疗保障等。
6、项目书记应组织就灾害及救援进展和结果及时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随时向其通报救援进展和结果,防止员工及其亲友、家属产生心理波动和负面影响。
十一、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对培训结果应组织考核,并应保存培训考核的记录。
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
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
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
十二、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