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
摘要:经济学融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循环经济这一体系中,它贯穿于全过程,并且以指导者,表现者的身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做到多好。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结构体系
一,问题的描述
在谈任何事物前,我们都习惯性对其下个定义,但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带有自己主观意见的。对于循环经济,我们可以概括为是指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在当今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通过对其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理想总是很美好,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就如我国的《“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即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其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其三,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行动。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模式方面的作用。
其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实施示范工程,创建示范城市,培育示范企业和园区。会议要求完善财税、金融、产业、投资、价格和收费政策,健全法规标准,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努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
首先,是对民众思想的提高,任何一件事情的展开都必须从基层开始,群众的力量才能为高层传达下来的指示给予最大的帮助。从客观方面来说,人,是经济学中的主体,当理性人的假说无法支撑现在这个社会时,我们选择了以另外各种各样的模型来预测人们的行为,这亦可被称之为行为经济学。对于第四条的循环经济示范活动,即体现着这一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它还涵盖了管理经济与国际经济学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各国人民组成同盟,坚持同一种信念,才能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各自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也正是经济学的主要目标。
其次,是构建各式各样的发展体系。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先决条件,过硬的管理体系便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先看看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和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三个原则始终贯穿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我们依然可以从经济学的观点将二者结合分析。Reduce,Reuse,Recycle,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集中体现,而资源的利用是以投入产出为目的,即涉及到成本的分析。在经济学中,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不得不说,其实循环经济在某一个方面也是我们为更好地减少成本的方式,或者说是“贪心”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各种运行体系则是我们实施3r原则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联系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说到底,我们就是在为
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最后,除却成本与收益于我们的意义,循环经济还涉足于我们的生活经济学。在行为经济学的影响下,我们总会顺着能够更经济的方向去做出选择。其实,“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这也类似我们的生活,只有让生活的方式越来越经济,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
三,问题的总结
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现状并且一步一步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人类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它帮助我们建立新的三观,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具体表现如下:
新的经济观: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
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经济学是很一个广大的概念,在循环经济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总的说来,循环经济中经济学更加贴近于我们的生活,在教会我们认知的基础上,它能更多的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让可持续发展变得简单,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以后能够越来越美好。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文题目 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 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 交通工程 姓名 付 珊 学号 1110621133 任课教师 王宇波 日期 2014.06.01
浅析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
摘要:经济学融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循环经济这一体系中,它贯穿于全过程,并且以指导者,表现者的身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做到多好。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结构体系
一,问题的描述
在谈任何事物前,我们都习惯性对其下个定义,但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带有自己主观意见的。对于循环经济,我们可以概括为是指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在当今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通过对其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理想总是很美好,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就如我国的《“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即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其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其三,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行动。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模式方面的作用。
其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实施示范工程,创建示范城市,培育示范企业和园区。会议要求完善财税、金融、产业、投资、价格和收费政策,健全法规标准,建立统计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努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经济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
首先,是对民众思想的提高,任何一件事情的展开都必须从基层开始,群众的力量才能为高层传达下来的指示给予最大的帮助。从客观方面来说,人,是经济学中的主体,当理性人的假说无法支撑现在这个社会时,我们选择了以另外各种各样的模型来预测人们的行为,这亦可被称之为行为经济学。对于第四条的循环经济示范活动,即体现着这一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它还涵盖了管理经济与国际经济学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各国人民组成同盟,坚持同一种信念,才能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各自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也正是经济学的主要目标。
其次,是构建各式各样的发展体系。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先决条件,过硬的管理体系便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先看看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和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三个原则始终贯穿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我们依然可以从经济学的观点将二者结合分析。Reduce,Reuse,Recycle,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集中体现,而资源的利用是以投入产出为目的,即涉及到成本的分析。在经济学中,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不得不说,其实循环经济在某一个方面也是我们为更好地减少成本的方式,或者说是“贪心”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各种运行体系则是我们实施3r原则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联系着我们的衣食住行,说到底,我们就是在为
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最后,除却成本与收益于我们的意义,循环经济还涉足于我们的生活经济学。在行为经济学的影响下,我们总会顺着能够更经济的方向去做出选择。其实,“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这也类似我们的生活,只有让生活的方式越来越经济,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
三,问题的总结
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现状并且一步一步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人类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它帮助我们建立新的三观,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具体表现如下:
新的经济观: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
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经济学是很一个广大的概念,在循环经济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总的说来,循环经济中经济学更加贴近于我们的生活,在教会我们认知的基础上,它能更多的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让可持续发展变得简单,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以后能够越来越美好。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文题目 循环经济中的经济学 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 交通工程 姓名 付 珊 学号 1110621133 任课教师 王宇波 日期 201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