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学案新人教版

钱塘湖春行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三)预习导学

1.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 我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 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 一是以《长恨》《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暮江吟》《忆江南》《问刘十九》谐多变。

★背景透视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

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诗歌鉴赏方法:

赏意象(描绘了什么?)抓特点(怎么描绘的?)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填空题。

《钱塘湖春行》全诗以“( )”字为线索,从( )起,至终。以“( )”字为着眼

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

3.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诗句解释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探究案

1. 统读全诗,从文中找出诗人的游踪。

2. 本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写了哪些景物?

3. 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参考答案

一、

2.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提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4. (1)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2)有几处地方,黄莺争着栖身在向阳的树枝上;谁家刚飞来的燕子正忙于啄泥衔草,营建新巢?

(3)树上、地上,各种各样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争已吐艳,渐渐地有让人眼 花缭乱之势;遍地的小草,绿绿茵茵,刚刚能遮住马蹄。

(4)我最爱的还是湖东,在那白沙堤上,杨柳吐翠,绿树成荫。徜徉其间,总让人留 连忘返,怎么游也游不够。

二、

1. 诗以“孤山寺北起至贾亭西、湖东,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 早春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

写的景物有: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杨柳白沙堤

3.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钱塘湖春行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二)学习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三)预习导学

1.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 我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 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 一是以《长恨》《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暮江吟》《忆江南》《问刘十九》谐多变。

★背景透视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

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诗歌鉴赏方法:

赏意象(描绘了什么?)抓特点(怎么描绘的?)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填空题。

《钱塘湖春行》全诗以“( )”字为线索,从( )起,至终。以“( )”字为着眼

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

3.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诗句解释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探究案

1. 统读全诗,从文中找出诗人的游踪。

2. 本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写了哪些景物?

3. 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参考答案

一、

2.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提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4. (1)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2)有几处地方,黄莺争着栖身在向阳的树枝上;谁家刚飞来的燕子正忙于啄泥衔草,营建新巢?

(3)树上、地上,各种各样的花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争已吐艳,渐渐地有让人眼 花缭乱之势;遍地的小草,绿绿茵茵,刚刚能遮住马蹄。

(4)我最爱的还是湖东,在那白沙堤上,杨柳吐翠,绿树成荫。徜徉其间,总让人留 连忘返,怎么游也游不够。

二、

1. 诗以“孤山寺北起至贾亭西、湖东,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 早春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

写的景物有: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杨柳白沙堤

3.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 唐诗五首教学目标
  • 12 唐诗五首教学目标 第1课时 <野望><黄鹤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3.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重难点)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学案新人教版
  • 使至塞上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流畅.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 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 ...查看


  • 2017-2018最新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录]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外国消息二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3. "飞天&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目录课件
  •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新闻阅读 1.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外国消息二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3. " ...查看


  • 北师大初中语文目录
  •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 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鲁 迅 拣麦穗-------张 洁 *童年絮味------舒 婷 *生 命------- 沉 ...查看


  •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 六年级上册(试用版) 第一单元有家真好 1.祖父和我(萧红) 2.凡卡(契诃夫) 3.*<父与子>漫画选(奥卜劳恩) 4.散步(莫怀戚) 5.*妈妈的帐单(埃德温) 6.离别的礼物(弗达尔) 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 7.从百草园到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查看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第一单元 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文章主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