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表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表

发布时间:2009-12-30 15:42:26 浏览次数:90 【打 印】 【关 闭】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表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M/QH+Q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M 补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l576—2001

工 业 锅 炉 水 质 代替GBl576—1996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 2001-10-01实施 表1(完)

1) 硬度mmol/L的基本单元为c(1/2Ca2+、1/2Mg2+),下同。 2) 碱度mmo1/L的基本单元为c(OH-、1/2CO2-3、HC03-),下同。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 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 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 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 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 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 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 比值关系。

5) 全焊接结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仅限燃油、燃气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3 、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额定功率大于等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功率小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 和常压热水锅炉给水应尽量除氧。

4、直流(贯流)锅炉给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1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a、小 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5、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6、水质检验方法应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表

发布时间:2009-12-30 15:42:26 浏览次数:90 【打 印】 【关 闭】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表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M/QH+Q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M 补充水量((M3/H); QH 排污水量((M3/H); QW 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l576—2001

工 业 锅 炉 水 质 代替GBl576—1996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1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 2001-10-01实施 表1(完)

1) 硬度mmol/L的基本单元为c(1/2Ca2+、1/2Mg2+),下同。 2) 碱度mmo1/L的基本单元为c(OH-、1/2CO2-3、HC03-),下同。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 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 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 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 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 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 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 比值关系。

5) 全焊接结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仅限燃油、燃气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3 、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额定功率大于等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功率小于4.2MW的承压热水锅炉 和常压热水锅炉给水应尽量除氧。

4、直流(贯流)锅炉给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1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a、小 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5、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6、水质检验方法应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相关文章

  • 循环水设计方案一车间
  •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循环水 技 术 方 案 2016年10月31日 循环冷却水系统日常加药处理方案(一车间) 一.补充水概况 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自来水,循环水量Q r :2500 m3 /h,保有水量Q ...查看


  • 化工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的重要意义
  • 化工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的重要意义 摘要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化工生产用水量大,约占工业生产总用水量70%-80%.这就要求采用更好的水资源利用,现就循环冷却水在工业生产的应用做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水的重复利用以达到水 ...查看


  • 空调水处理重要性
  • 空调冷却循环水投加水处理药剂技术及运行管理 一.水处理在空调运行中的目的 由于北方地区水质硬度较高,空调冷却循环水采用自来水降温,普遍存在结垢.氧腐蚀和生物粘泥,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减少结垢.腐蚀和藻类滋生三大弊病,这就需要向系统内投加各种药剂 ...查看


  • 30吨每小时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循环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质变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有3 个方面. 1.结垢 水中碳酸钙等溶解盐类在冷却设备及管道的表面形成沉积物,叫做结垢.结垢使传热效率下降,过水断面减小,不仅影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产 ...查看


  • 中水回用的介绍
  •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 ...查看


  •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给排水部分
  •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给水与排水 1. 水源 1.1当选煤厂采用地下水做水源时,必须有经过审批的水源勘察资料.当采用地表水做水源时,应有详实可靠的水文资料. 1.2选择水源时,应确保水量充足可靠,水质符合要求.当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水源在 ...查看


  •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 3 空调制冷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3. 2 冷却塔 3 .2.1 密不漏水.并联运行的多台冷却塔,应监视并保持各塔之间的水量平衡,防止个别塔超量补水和大量溢流现象. 3 .2.2 3 .2.3 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应随空调负荷变化控制冷却塔风机的 ...查看


  • 我国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我国火电厂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罗奖合1,李营根1,郭怀保2 (1.国电热工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32;2.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 介绍电力体制改革后我国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 ...查看


  • 空调设计规范
  • 空气调节的设计规范(一) 类型: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 6.4 空气调节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6.4.1 空气调节冷热水参数,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宜采用以下数值: 1 空气调节冷水供水温度:5-9℃,一般为7℃: 2 空气调节冷水供回水温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