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6/313368.shtm,id:0
■本报记者张晴丹
批发市场是日本组织蔬菜、瓜果、肉食、水产等生鲜食品批发的主要流通形式。在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来推进的,日本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采取市场开设和经营相分离的办法进行管理,以保证政府部门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6月15日,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公益性学术活动“国际合作社发展系列讲座”上,日本东京圣荣大学教授、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产品流通改革委员会会长藤岛广二介绍了日本中央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
起源于“大米暴动”
日本批发市场的建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事件:“大米暴动”。
1918年,当时日本的大米价格上涨非常快,特别是在7月到9月之间,大米价格特别高,冲击了米商和富豪。日本政府为了把价格降下去,出台政策形成零售市场,相当于农贸市场。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销售。
“但是,因为搞生产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卖东西),所以很多生产者都拒绝进入到这个市场进行销售。”藤岛广二说。
随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政策的改良:在市场里专门设立了零售商,让零售商从生产者手中购买农产品进行销售。
据藤岛广二介绍,当时政府的想法是想把流通的中间环节去掉,节省很多中间费用,促使价格下降。但遗憾的是,这个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公益性零售市场没有实现调整供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零售商能够进货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不能从很多地方进货,无法实现供给调整的功能;第二是因为公益性零售市场定位的价格比较低,品质好的产品无法购置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开设中央批发市场的建议。
中央批发市场应运而生
1921年2月开始,中央批发市场的建设计划相继被提出。在“大米暴动”5年以后,也就是1923年,日本发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
当时,中央批发市场归中央政府管,且一个地区只能建立一个批发市场。同时,批发商数量有所限制,收费也不一样。比如批发商只能收手续费,而不是赚取差额,手续费最多不能超过10%。另外,在市场内的交易只能用竞拍的形式。
藤岛广二介绍,随着超市数量不断增加,中央批发市场开始允许更多交易形式的出现。1927年以后,各个地方的批发市场在这种有所限制的条件之下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最早的批发市场是1927年2月在京都成立的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藤岛广二说,这种批发市场就是一家垄断的结构。即每种产品只有一家批发商,如卖鲜鱼、河鱼、干货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鼓励小规模批发商之间进行合并。但并不是所有批发商都愿意合并。“所以在选择过程中,愿意合并成为大批发商的,后来就成为了批发市场里的一级批发商;不愿意合并的,就成为了二级批发商。”藤岛广二说。
据了解,生产者与批发商的关系是委托交易关系,一级批发商对二级批发商的销售采用拍卖形式。
1930年以后,日本很多地方,比如大阪、神户等都成立了中央批发市场,采用了大批发商就一家的模式。“采用这种体系,是为了力求实现数量供给上的稳定,并且减少价格波动,实现价格平稳。”
1971年,日本把《中央批发市场法》修改为《批发市场法》。
每年经过中央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比例相当高。不光是蔬菜,有50%以上的水果是进入中央批发市场销售的。
藤岛广二说,这之后,日本的《批发市场法》也有两次比较大的修改,产生的最大变化有两点:第一,在交易方式上,以前只能用拍卖方式,但是修改后的法律允许其他交易形式出现;第二,以前批发商是收手续费的,修改以后,允许批发商有差价收益。
在日本,在一个市场里,同一个部门批发商最多的就是东京银座附近的驻地批发市场,据藤岛广二介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交易市场,鲜鱼批发商就有7家。
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中央批发市场有什么功能呢?第一,批发商不能拒绝供应商的委托;第二,法律规定,接受委托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必须在当天或者第二天销售完,并且一周内将钱交给生产者。
因为有了这个体系,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或者渔民生产的水产品,在当天就能实现销售,流通速度非常快,“因为包括水产品,还有水果农产品,保鲜时间短,需要尽快销售出去。”藤岛广二说。
换句话说,如果农民、渔民的产品能够马上销售出去,就不会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去开拓市场,他们就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生产上,保证产品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国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低,流通环节占了零售价格的70%~80%,而日本占40%~50%,可见日本的流通效率比较高。
当谈及日本农业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时,日本弘前大学名誉教授神田健策指出,“现在日本农业从业者高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统计显示,2005年,农业从业者平均年龄是63.2岁;到2015年,平均年龄则是66.3岁。
此外,主要从事农业者在减少,2015年,已经从原来的200万人减少到178.8万人。
一系列的问题正在困扰着日本农业的发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报
url: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6/313368.shtm,id:0
■本报记者张晴丹
批发市场是日本组织蔬菜、瓜果、肉食、水产等生鲜食品批发的主要流通形式。在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来推进的,日本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采取市场开设和经营相分离的办法进行管理,以保证政府部门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6月15日,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公益性学术活动“国际合作社发展系列讲座”上,日本东京圣荣大学教授、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产品流通改革委员会会长藤岛广二介绍了日本中央批发市场的发展情况。
起源于“大米暴动”
日本批发市场的建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事件:“大米暴动”。
1918年,当时日本的大米价格上涨非常快,特别是在7月到9月之间,大米价格特别高,冲击了米商和富豪。日本政府为了把价格降下去,出台政策形成零售市场,相当于农贸市场。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销售。
“但是,因为搞生产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卖东西),所以很多生产者都拒绝进入到这个市场进行销售。”藤岛广二说。
随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政策的改良:在市场里专门设立了零售商,让零售商从生产者手中购买农产品进行销售。
据藤岛广二介绍,当时政府的想法是想把流通的中间环节去掉,节省很多中间费用,促使价格下降。但遗憾的是,这个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公益性零售市场没有实现调整供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零售商能够进货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不能从很多地方进货,无法实现供给调整的功能;第二是因为公益性零售市场定位的价格比较低,品质好的产品无法购置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开设中央批发市场的建议。
中央批发市场应运而生
1921年2月开始,中央批发市场的建设计划相继被提出。在“大米暴动”5年以后,也就是1923年,日本发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
当时,中央批发市场归中央政府管,且一个地区只能建立一个批发市场。同时,批发商数量有所限制,收费也不一样。比如批发商只能收手续费,而不是赚取差额,手续费最多不能超过10%。另外,在市场内的交易只能用竞拍的形式。
藤岛广二介绍,随着超市数量不断增加,中央批发市场开始允许更多交易形式的出现。1927年以后,各个地方的批发市场在这种有所限制的条件之下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最早的批发市场是1927年2月在京都成立的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藤岛广二说,这种批发市场就是一家垄断的结构。即每种产品只有一家批发商,如卖鲜鱼、河鱼、干货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鼓励小规模批发商之间进行合并。但并不是所有批发商都愿意合并。“所以在选择过程中,愿意合并成为大批发商的,后来就成为了批发市场里的一级批发商;不愿意合并的,就成为了二级批发商。”藤岛广二说。
据了解,生产者与批发商的关系是委托交易关系,一级批发商对二级批发商的销售采用拍卖形式。
1930年以后,日本很多地方,比如大阪、神户等都成立了中央批发市场,采用了大批发商就一家的模式。“采用这种体系,是为了力求实现数量供给上的稳定,并且减少价格波动,实现价格平稳。”
1971年,日本把《中央批发市场法》修改为《批发市场法》。
每年经过中央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比例相当高。不光是蔬菜,有50%以上的水果是进入中央批发市场销售的。
藤岛广二说,这之后,日本的《批发市场法》也有两次比较大的修改,产生的最大变化有两点:第一,在交易方式上,以前只能用拍卖方式,但是修改后的法律允许其他交易形式出现;第二,以前批发商是收手续费的,修改以后,允许批发商有差价收益。
在日本,在一个市场里,同一个部门批发商最多的就是东京银座附近的驻地批发市场,据藤岛广二介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交易市场,鲜鱼批发商就有7家。
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中央批发市场有什么功能呢?第一,批发商不能拒绝供应商的委托;第二,法律规定,接受委托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必须在当天或者第二天销售完,并且一周内将钱交给生产者。
因为有了这个体系,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或者渔民生产的水产品,在当天就能实现销售,流通速度非常快,“因为包括水产品,还有水果农产品,保鲜时间短,需要尽快销售出去。”藤岛广二说。
换句话说,如果农民、渔民的产品能够马上销售出去,就不会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去开拓市场,他们就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生产上,保证产品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国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低,流通环节占了零售价格的70%~80%,而日本占40%~50%,可见日本的流通效率比较高。
当谈及日本农业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时,日本弘前大学名誉教授神田健策指出,“现在日本农业从业者高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统计显示,2005年,农业从业者平均年龄是63.2岁;到2015年,平均年龄则是66.3岁。
此外,主要从事农业者在减少,2015年,已经从原来的200万人减少到178.8万人。
一系列的问题正在困扰着日本农业的发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