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数学练习题---文科圆锥曲线

2014年高考数学练习题---文科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x2y2

1.【2012高考新课标文4】设F1F2是椭圆E:22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

ab

线x

3a

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 ) 212(A) (B) (C) (D)

23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及数形结合思想,是简单题.

【解析】∵△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PF2A600,|PF2||F1F2|2c,∴|AF2|=c,∴2c

33

a,∴e=,故选C. 24

2.【2012高考新课标文10】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

y216x的准线交于A,B

两点,AB;则C的实轴长为( )

(A)

(B

) (C) (D)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准线、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是简单题. 【解析】由题设知抛物线的准线为:x4,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xya,将x4代入等轴双曲线方程解得y

=∵|AB

|=

∴解得a=2,

∴C的实轴长为4,故选C.

2

2

2

x2y2

3.【2012高考山东文11】已知双曲线C1:22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

ab

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

(A) x2【答案】D

y

(B) x2y (C)x28y (D)x216y 考点:圆锥曲线的性质

解析:由双曲线离心率为2且双曲线中a,b,c的关系可知ba,此题应注意C2的焦点在y轴上,即(0,p/2)到直线yx的距离为2,可知p=8或数形结合,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

4.【2012高考全国文5】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x4,则该椭圆的方

程为

x2y2x2y2

1 (B)1 (A)

1612128x2y2x2y2

1 (D)1 (C)84124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方程以及性质的运用。通过准线方程确定焦点位置,然后借助于焦距和准线求解参数a,b,c,从而得到椭圆的方程。

【解析】因为2c4c2,由一条准线方程为x4可得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县

a2

4a24c8,所以b2a2c2844。故选答案C c

5.【2012高考全国文10】已知F右焦点,点P在C上,1、F2为双曲线C:xy2的左、

2

2

|PF1|2|PF2|,则cosF1PF2

(A)

1334

(B) (C) (D) 4545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的运用和性质的运用,以及余弦定理的运用。首先运用定义得到两个焦半径的值,然后结合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b,c2,设|PF1|2x,|PF2|

x,则

|PF1||PF2|x2a

|PF1|PF2|F1F24,利用余弦定理可

PF12PF22F1F222223得cosF1PF2。

2PF1PF246.【2012高考浙江文8】 如图,中心均为原点O的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M,N是双

曲线的两顶点。若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离心率的比值是

A.3 B.2

C.

D.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通过对两者公交点求解离心率的

关系.

【解析】设椭圆的长轴为2a,双曲线的长轴为2a,由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2a22a,即a2a,又因为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设焦距均为c,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ccea

2. ,e,

aaea

7.【2012高考四川文9】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

M(2,y0)。若点M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

A

、 B

、 C、4 D

、【答案】B

[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焦点坐标为(

pp

,0),准线方程为x=, 22

M在抛物线上,

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即p2p22

2-)y02)3

22解得:p1,y022

点M(2,22),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有:|OM|22(22)22[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 |MF|=d,(M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d

为点M到准线的距离).

8.【2012高考四川文11】方程aybxc中的a,b,c{2,0,1,2,3},且a,b,c互不相同,在所有这些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同的抛物线共有( )

A、28条 B、32条 C、36条 D、48条 【答案】B

22

[解析]方程aybxc变形得x

2

22

acy,若表示抛物线,则a0,b0 22bb

所以,分b=-2,1,2,3四种情况:

a1,c0,或2,或3

(1)若b=-2,a2,c0,或1,或3 ; (2)若b=2,

a3,c0,或1,或2a2,c0,或1,或3

a1,c2,或0,或3 a3,c2,或0,或1

以上两种情况下有4条重复,故共有9+5=14条; 同理 若b=1,共有9条; 若b=3时,共有9条.

综上,共有14+9+9=32种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若采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很容易忽视重复的4条抛物线. 列举法是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等非常有效的办法.要能熟练运用.

9.【2012高考上海文16】对于常数m、n,“mn0”是“方程mxny1的曲线是椭圆”的( )

2

2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m0,

【解析】方程mx2ny21的曲线表示椭圆,常数常数m,n的取值为n0,所以,由

mn,mn0得不到程mx2ny21的曲线表示椭圆,因而不充分;反过来,根据该曲线表示

椭圆,能推出mn0,因而必要.所以答案选择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根据方程的组成特征,可以知道常数m,n的取值情况.属于中档题.

x2y2

10.【2012高考江西文8】椭圆22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

ab

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1

B. C.

D. 425

【答案】B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等比中项的性质,以及椭圆的离心率等几何性质,同时考查了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思想.

利用椭圆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由椭圆的性质可知:AF1ac,F1F22c,

F1Bac.又已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故(ac)(ac)(2c)2,即

a2c24c2,则a25c2.

故e

c.

即椭圆的离心率为. a55

【点评】求双曲线的离心率一般是通过已知条件建立有关a,c的方程,然后化为有关a,c的齐次式方程,进而转化为只含有离心率e的方程,从而求解方程即可. 体现考纲中要求掌握

椭圆的基本性质.来年需要注意椭圆的长轴,短轴长及其标准方程的求解等.

x2y2

11.【2012高考湖南文6】已知双曲线C :2-2=1的焦距为10 ,点P (2,1)在C 的

ab

渐近线上,则C的方程为

x2y2x2y2x2y2x2y2

A.-=1 B.-=1 C.-=1 D.-=1

[1**********]020

【答案】A

x2y2

【解析】设双曲线C :2-2=1的半焦距为c,则2c10,c5.

ab

C 的渐近线为y

2

2

2

bb

x,点P (2,1)在C 的渐近线上,12,即a2b. aa

x2y2

又ca

b,aC的方程为-=1.

205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基本运算能力,是近年来常考题型.

x2y2

12.【2102高考福建文5】已知双曲线2-=1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a5

等于 A

34 B

C D

23【答案】C.

考点:双曲线的离心率。 难度: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圆锥曲线的性质,利用离心率e

c

即可。 a

2

解答:根据焦点坐标(3,0)知c3,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知a59,所以a2,

因此e

3

.故选C. 2

二 、填空题

x2y2

1(a为定值,且a的的左焦点为F,直线13.【2012高考四川文15】椭圆2

a5

xm与椭圆相交于点A、B,FAB的周长的最大值是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

2

【答案】,

3

[解析]根据椭圆定义知:4a=12, 得a=3 , 又ac5

2

2

c2,e

c2 a3

2

2

[点评]本题考查对椭圆概念的掌握程度.突出展现高考前的复习要回归课本的新课标理念. 14.【2012高考辽宁文15】已知双曲线x  y =1,点F1,F2为其两个焦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 F1⊥P F2,则∣P F1∣+∣P F2∣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

中。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a1,c

PF1PF22a2,

PF12PF1PF2PF2

4

22

PF1PF2,PF1PF2(2c)28,2PF1PF24,(PF1PF2)8412,PF1PF22

22

【点评】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实现差—积—和的转化。

x2y2

1的离

15.【2012高考江苏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

mm24

m的值为 ▲ . 【答案】2。

【考点】双曲线的性质。

x2y2

21得abc 【解析】由

mm

4

c

∴e=m24m4=0,解得m=2。

a16.【2012高考陕西文14】右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

.

【答案】2.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使拱桥的顶点O的坐标为(0,0), 设l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根据题意,知A(-2,-2),

B(2,-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则有2a2,∴a.

2

2

1

2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2

水位下降1米,则y-3,此时有x或x6.

∴此时水面宽为26米.

bx2y2

x与双曲线221(a0,b0) 左支的17.【2012高考重庆文14】设P为直线y3aab

交点,F1是左焦点,PF1垂直于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18.【2012高考安徽文14】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若

|AF|3,则|BF|=______。

【答案】

3

2

【解析】设AFx(0)及BFm;则点A到准线l:x1的距离为3 得:323coscos

123

 又m2mcos()m

31cos2

x2y2

19.【2012高考天津文科11】已知双曲线C1:221(a0,b0)与双曲线

ab

x2y2

C2:1有相同的渐近线,且C

1的右焦点为F,则ab

416

【答案】1,2

x2y2x2y2b1渐近线为y2x,而221的渐近线为yx,【解析】双曲线的

a416abx2y2b

所以有2,b2a,又双曲线221的右焦点为(5,0),所以c5,又

aabc2a2b2,即5a24a25a2,所以a21,a1,b2。

三、解答题

20. 【2012高考天津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

(a>b>0),点P(

,

)在椭圆上。

(I)求椭圆的离心率。

(II)设A为椭圆的右顶点,O为坐标原点,若Q在椭圆上且满足|AQ|=|AO|求直线OQ的斜率的值。 【解析】(Ⅰ)

点P)在椭圆上

1212aa

b25b232 2212e12e

aba8a8 (Ⅱ) 设Q(acos,bsin)(02);则A(a,0)

AQAOa2(1cos)2b2sin2a2

13cos16cos50cos

3

2

直线OQ

的斜率kOQ

bsin

acos

x2y2

21.【2012高考江苏19】(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221(ab0)

ab

e)和e都在椭圆上,其中e为椭圆0).已知(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



的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A,B是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1与直线BF2平行,AF2与BF1交于点P.

,求直线AF1的斜率; (ii)求证:PF1PF2是定值.

(i

)若AF1BF2

【答案】解:(1)由题设知,a2=b2c2,e=

c

e)在椭圆上,得 ,由点(1,

a

12a

∴c2=a21。

2

e2b

2

1

1a

2

c2ab

22

=1b2c2=a2b2a2=a2b2b2=1

由点e在椭圆上,得

2

2

e2c2a21314141a44a24=0a2=222

14abaa

x2

∴椭圆的方程为y21。

2

0),又∵AF1∥BF2, (2)由(1)得F1(1,0),F2(1,

∴设

AF1、BF2的方程分别为my=x1,my=x1,

Ax1,y1,Bx2,y2,y1>0,y2>0。

x12

y12122

m2y12my11=0y1 ∴2。 m2my=x1

11

AF1

2m1。① m2

2

同理,BF2m21m2

2

。②

(i)由①②得,AF1

BF2m2=2。

∵注意到m>

0,∴m。 ∴直线AF

1的斜率为

1。 m (ii)证明:∵

AF1∥BF2,∴

PBBF2

PF1AF1

,即

BFPBPF1BFAFPB2

121。 1PF1AF1PF1AF1

∴PF1=

AF1

BF1。

AF1BF2

AF1

BF2。

AF1BF2

由点B

在椭圆上知,BF1=1BF2

PF



同理。PF2=

∴PF1+PF2=

BF2

AF1。

AF1BF2



AF1BF22AFBF2

BF2AF1

AF1BF2AF1BF2AF1BF2



由①②得,AF1BF=

∴PF1+PF2m21m2

2

,AFBF=m

2

1

m2

2

∴PF1PF2是定值。

【考点】椭圆的性质,直线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e)和e【解析】(1)根据椭圆的性质和已知

(1,

都在椭圆上列式求解。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2.【2012高考安徽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2)根据已知条件AF1BF2

x2y2

如图,F1,F2分别是椭圆C:2+2=1(ab0)

ab

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C的顶点,B是直线AF2与椭圆C的另

一个交点,F1AF2=60°.

(Ⅰ)求椭圆C的离心率;

(Ⅱ)已知△AF1B的面积为40,求a, b 的值. 【解析】(I)F1AF260a2ce (Ⅱ)设BF2m;则BF12am

BFBFFF2BFFFcos120 在BF中, F121221212

2

2

2

c1

 a2

(2am)maamm

222

3a 5

113SF2F1ABsin60a(aa) 

AF1B面积 2252

a10,c5,b23.【2012高考广东文20】(本小题满分14分)

x2y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221(ab0)的左焦点为

ab

F1(1,0),且点P(0,1)在C1上.

(1)求椭圆C1的方程;

(2)设直线l同时与椭圆C1和抛物线C2:y4x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

【解析】(1)因为椭圆C1的左焦点为F1(1,0),所以c1,

2

1x2y2

点P(0,1)代入椭圆221,得21,即b1,

bab

所以abc2,

2

2

2

x2

y21. 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2

(2)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

x2

y21222

,消去y并整理得(12k)x4kmx2m20, 2

ykxm

因为直线l与椭圆C1相切,所以16k2m24(12k2)(2m22)0, 整理得2km10 ①

2

2

y24x

,消去y并整理得k2x2(2km4)xm20。 

ykxm

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2相切,所以(2km4)24k2m20, 整理得km1 ②

kk综合①②,解得。 或

mm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或yx 22

24.【2102高考北京文19】(本小题共14分)

x2y2已知椭圆C2+2=1(a>b>0)的一个顶点为A (2,0),

离心率为, 直线y=k(x-1)

ab2

与椭圆C交与不同的两点M,N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当△AMN

的面积为

时,求k的值 3

【考点定位】此题难度集中在运算,但是整体题目难度确实不大,从形式到条件的设计都是非常熟悉的,相信平时对曲线的练习程度不错的学生做起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a2

x2y2c

1. 解:(1

)由题意得解得b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42a2

ab2c2

yk(x1)2222

(2)由x2y2得(12k)x4kx2k40.

1

42

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y1k(x11),y2k(x21),4k22k24

x1x2,x1x2.

12k212k2

所以

|MN|=

由因为点A(2,0)到直线yk(x1的距离d,

1|k||k所以△AMN

的面积为S|MN|d.

由,解得22

212k12k3

k1.

25.【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x2y2

如图,椭圆M:221(ab

0)xa和yb所围成的矩

ab

形ABCD的面积为

8.

(Ⅰ)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yxm(mR)与椭圆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Q,l与矩形ABCD有两个不同的交点S,T.求

|PQ|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的值. |ST|

ca2b23

„„① 【答案】(21)

(I)e

aa24

矩形ABCD面积为8,即2a2b8„„② 由①②解得:a2,b1,

x2

∴椭圆M的标准方程是y21.

4

x24y24,(II)5x28mx4m240,

yxm,

84m24

设P(x1,y1),Q(x2,y2),则x1x2m,x1x2,

55

由64m220(4m24)

0得m

|PQ|当l过A点时,m1,当l过C点时,m1.

①当m

1时,有S(m1,1),T(2,2m),|ST|m),

|PQ| |ST||PQ|1345其中tm3,由此知当

,即t,m(1)时,.

|ST

|t433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mm③当1m

1时,|ST|

由此知,当m0时,

|PQ|5时,.

|ST

|3|PQ|, |ST||PQ||ST

||PQ|5综上可知,当m和0时,|ST

|326.【2102高考福建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等边三角形OAB

的边长为E:x2=2py(p>0)上。

(1) 求抛物线E的方程;

(2) 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较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

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

考点:圆锥曲线的定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定值的证明。

难度: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抛物线方程的求解,直线和圆锥曲线的联立,定值的表示及计算。

解答:

22

(I)设A(x1,y1),B(x2,y2);则x12py1,x22py2

222

OAOBx12y12x2y22py1yy12py2

2

(y1y2)(2py1y)20y1y(22p,y,y10)2

2

得:点A,B关于y轴对称(lfxlby)

OAOBABA(B

x2

代入抛物线E的方程得:p2抛物线E的方程为x24y

2y

2x0121

(II)设P(x0,);则yxyx

424

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

121112

x0x0(xx0)即yx0xx0 4224

2

x04

令y1Q(,1)

2x0

2x04

设M(0,t)满足:MPMQ0及MP(x0,y0t),MQ(,1t)

2x0

2

得:4(t2t2)(1t)x00对x00均成立

t2t20,1t0t1 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定点M(0,1)

27.【2012高考上海文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2x2y21

(1)设F是C的左焦点,M是C

右支上一点,若MF,求点M的坐标; (2)过C的左焦点作C的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这两组平行线围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设斜率为k

(k证:OP⊥OQ [解](1)双曲线C:

x2

1

l交C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

y21,左焦点F(

622

,0).

2

, ……22

设M(x,y),则|MF|2(x 由M是右支上一点,知x 所以M(

6

2

2

)y2(3x

)

62

,所以|MF|x

22

22,得x

.

,2). ……5分

22

(2)左顶点A(,0),渐近线方程:y2x.

2x平行的直线方程为:y2(x

过A与渐近线y),即y2x1.

2

解方程组y2x,得x

y2x1. ……8分

y2

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OA||y|

. ……10分

(3)设直线PQ的方程是ykxb.因直线与已知圆相切,故

|b|k21

1,

即b2

k2

1 (*).

由ykxbx2y1

,得(2k2)x22kbxb21022

. 设P(xx1x22kb

1, y1)、Q(x2, y2),则2k2

x1x22

. 2k2

y1y2(kx1b)(kx2b),所以

x1x2y1y2(1k2)x21x2kb(x1x2)b

(1k2)(1b2)

2k2b2

1b2k2

2k2

2k2

2k2

.

由(*)知0,所以OP⊥OQ. ……16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及其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问题,在双曲线当中,最特殊的为等轴双曲线,它的离心率为

2,它的渐近线为yx,并且相互垂直,这些性质的运用可以大大节省解题时间,本

题属于中档题 .

28.【2012高考新课标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为C上一点,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F交l于B,D两点.

(I)若∠BFD=90°,△ABD的面积为42,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II)若A,B,F三点在同一直线m上,直线n与m平行,且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线线平行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设准线l于y轴的焦点为E,圆F的半径为r, 则|FE|=p,|FA||FB|=|FD|=r,E是BD的中点,

(Ⅰ) ∵BFD900

,∴|FA|

|FB|=|FD|,|BD|=2p,

设A(xp

0,y0),根据抛物线定义得,|FA|=

2y0, ∵

ABD的面积为∴S1p1

ABD=2|BD|(y0

2)=2

2p

=解得p=2,∴F(0,1),

FA|= ∴圆F的方程为:x2(y1)2

8;

(Ⅱ) 【解析1】∵A,

B,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m上, ∴AB是圆F的直径,ADB900, 由抛物线定义知|AD||FA|12|AB|,∴ABD300

,∴m

px,∴原点到直线m的距离d

1p, 2设直线n

的方程为:yx2pb0, xb,代入x2

2py得,x242p

∵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 ∴=p8pb0,∴b,

36

p

∴直线n

的方程为:yp, x,∴原点到直线n的距离d

2=

1236

∴直线m

的方程为:y∴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为3.

2

px0

【解析2】由对称性设A(x0,)(x00),则F(0,)

22p

22

x0x0p2

点A,B关于点F对称得:B(x0,p)px03p2

2p2p2

3pp

3pxpx0

),直线m:y

得:A

,22px2x x2pyy) yxp

切点P62pp2

直线n:y

px)xp0 6336

3。 1

)到2

坐标原点到m,n

29.【2012高考浙江文22】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1,抛物线C:y=2px(P>0)的准线的距离为上的两动点,且线段AB被直线OM平分。

2

5

。点M(t,1)是C上的定点,A,B是C4

(1)求p,t的值。

(2)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同时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

12pt1p

(1)由题意得2. p5,得

124t1

(2)设A(x1,y1),Bx2,y2,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Q(m,m) 由题意得,设直线AB的斜率为k(k0).

2

y12px1由2,得(y2y1)(y1y2)k(x2x1),得k2m1 y22px2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m

1

(xm),即x2my2m2m0. 2m

2

x2my2mm0由2,整理得y22my2m2m0, yx2

所以4m4m,y1y22m,y1y22m2m.从而得

AByy 12设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d,则

d

,设ABP的面积为S

,则S

1

ABd2(mm2)2

2

由4m4m0,得0m1.

12,则St(12t). 2122

设St(12t),0t,则S16t.

2

令t

0t

2

由S16t0,

得t

1所以Smax,故ABP

0,,

2

1

的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圆C:2

30.【2012高考湖南文21】(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x2+y2-4x+2=0的圆心.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P是椭圆E上一点,过P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相切时,求P的坐标. 【答案】

1

的直线l1,l2.当直线l1,l2都与圆C2

【解析】(Ⅰ)由x2y24x20,得(x2)2y22.故圆C的圆心为点

x2y2

(2,0),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221(ab0),其焦距为2c,由题设知

abc2,e

c1

,a2c4,b2a2c212.故椭圆E的方程为: a2

x2y2

1. 1612

(Ⅱ)设点p的坐标为(x0,y0),l1,l2的斜分率分别为k1,k2.则l1,l2的方程分别为

1

l1:yy0k1(xx0),l2:yy0k2(xx0),且k1k2.由l1与圆c:(x2)2y22相

2

切,得

x

222

即 (2x0)2k12(2x0)y0k2y020.

x0同理可得 (2

2

2

)2k2

2

2(x2y0k)2y. 200

022

(2x)2k2(2x)yky20的两个实根,于是 从而k1,k2是方程0000

(2x0)220,

 ① 22

8(2x0)y020,

2

y02

且k1k22. 2

(2x2)2

22

x0y0

1,1016122

x. 由得解得或x2,5x8x360.00002

5y2102

(2x0)22

由x02得y03;由x0

18它们满足①式,故点P的坐标为 得y0

55

1818(2,3),或(2,

3),或(,,或(,.

55

55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一问根据条件设出椭圆方程,求出c,a,b即得椭圆E的

方程,第二问设出点P坐标,利用过P点的两条直线斜率之积为

1

,得出关于点P坐标的2

一个方程,利用点P在椭圆上得出另一方程,联立两个方程得点P坐标. 31.【2012高考湖北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是单位圆x2+y2=1上任意一点,l是过点A与x轴垂直的直线,D是直线l与x轴的交点,点M在直线l上,且满足当点A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判断曲线C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其焦点坐标。

(2)过原点斜率为K的直线交曲线C于P,Q两点,其中P在第一象限,且它在y轴上的射影为点N,直线QN交曲线C于另一点H,是否存在m,使得对任意的K>0,都有PQ⊥PH?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答案】

解:(Ⅰ)如图1,设M(x,y),A(x0,y0),则由|DM|m|DA|(m0,且m1),

可得xx0,|y|m|y0|,所以x0x,|y0|

1

|y|. ①

m

因为A点在单位圆上运动,所以x02y021. ②

y2将①式代入②式即得所求曲线C的方程为x21 (m0,且m1).

m

2

因为m(0,1)(1,),所以

当0m1时,曲线C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

0),0); 当m1时,曲线C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0,

,(0,

.

k0,H(x2,y2),(Ⅱ)解法1:如图2、3,设P(x1,kx1),则Q(x1,kx1),N(0,kx1),

直线QN的方程为y2kxkx1,将其代入椭圆C的方程并整理可得 (m24k2)x24k2x1xk2x12m20.

依题意可知此方程的两根为x1,x2,于是由韦达定理可得 4k2x1m2x1

x1x22,即x22. 2

m4km4k2

2km2x1

因为点H在直线QN上,所以y2kx12kx22.

m4k2

4k2x12km2x1

,). 于是PQ(2x1,2kx1),PH(x2x1,y2kx1)(2

m4k2m24k24(2m2)k2x12

0, 而PQPH等价于PQPH

m24k2

即2m20,又m

0,得m

y2

故存在mx1上,对任意的k0,

2

都有PQPH.

2

解法2:如图2、3,x1(0,1),设P(x1,y1),H(x2,y2),则Q(x1,y1), N(0,y1),

2222mx1y1m,

因为P,H两点在椭圆C上,所以22 两式相减可得 22

mx2y2m,

m2(x12x22)(y12y22)0. ③

依题意,由点P在第一象限可知,点H也在第一象限,且P,H不重合, 故(x1x2)(x1x2)0. 于是由③式可得

(y1y2)(y1y2)

m2. ④

(x1x2)(x1x2)

又Q,N,H三点共线,所以kQNkQH,即于是由④式可得kPQkPH

2y1y1y2

. x1x1x2

y1y1y21(y1y2)(y1y2)m2

. x1x1x22(x1x2)(x1x2)2

m2

而PQPH等价于kPQkPH1,即1,又m

0,得m

2y22

故存在mx1上,对任意的k0,都有

2

PQPH.

【解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运算求解的能力.本题是一个椭圆模型,求解标准方程时注意对焦点的位置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对于探讨性问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一般先假设结论成立,再逆推所需要求解的条件,对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2.【2012高考全国文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

已知抛物线C:y(x1)与圆M:(x1)(y)r(r0)有一个公共点A,

2

12

22

且在点A处两曲线的切线为同一直线l. (Ⅰ)求r;

(Ⅱ)设m、n是异于l且与C及M都相切的两条直线,m、n的交点为D,求D到l的距离。

【命题意图】本试题考查了抛物线与圆的方程,以及两个曲线的公共点处的切线的运用,并

在此基础上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1)设A(x0,(x01)2),对yx(x1)2求导得y2(x1),故直线l的斜率

k2(x01),当x01时,不合题意,所心x01

12

圆心为M(1,),MA的斜率k

(x01)2x01

1

1

1,解得x0,故A(0,1)

由lMA知kk1,即2(x01)

(x01)2x01

所以r|MA|

(2)设(a,(a1))2为C上一点,则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y(a1)22(a1)(xa)即

y2(a1)xa21

若该直线与圆M相切,则圆心M

到该切线的距离为

,即2

1

|2(a1)1a21|

a2(a24a6)0

求解可得a00,a12a22抛物线C在点(ai,(ai1)2)(i0,1,2)处的切线分别为l,m,n,其方程分别为

y2x1① y2(a11)xa121② y2(a21)xa221③

②-③得x

a1a2

2,将x2代入②得y1,故D(2,1) 2

所以D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点评】该试题出题的角度不同于平常,因为涉及的是两个二次曲线的交点问题,并且要研究两曲线在公共点出的切线,把解析几何和导数的工具性结合起来,是该试题的创新处。另外对于在第二问中更是难度加大了,出现了另外的两条公共的切线,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也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方向。

33.【2012高考辽宁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圆C1:x2y2t2,1

x22

与椭圆C2y1相交于A,B,C,D四点,点A1,A2

9

分别为C2的左,右顶点。

(Ⅰ)当t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

求出其最大面积;

(Ⅱ)求直线AA1与直线A2B交点M的轨迹方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解析】(Ⅰ)设A(x0,y0),则矩形ABCD的面积S=4|x0|y0|,

22x0x022

y01得,y01, 由99

2

12929x0

), x(1)=(x0

92492

∴xy

2

2200=

当x0

912

,y0时,Smax=6, 22

∴t

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6. „„6分 (Ⅱ) 设Ax1,y1,Bx1,-y1,又知A1-3,0,A23,0,则 直线A1A的方程为 y=直线A2B的方程为

2

y1

x+3 ① x1+3-y

y=1x-3 ②

x1-3

-y12

由①②得 y=22x2-32 ③

x1-3

x12x122由点Ax1,y1在椭圆C0上,故可得2+y1=1,从而有y1=1-2

33

,代入③得 

x22

-y=1x

x22

-y=1x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

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34.【2012高考江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三点O(0,0),A(-2,1),B(2,1),曲线C上任意一点M(x,y)满

(1)求曲线C的方程;

(2)点Q(x0,y0)(-2

【解析】(1)MA(2x,1y),MB(2x,1y),OM(x,y),OAOB(0,2)

2y2整理得x24y

22x0x0

(2)设Q(x0,);则SQAB2(1),kly

44

xx0

x0

2

222x0x0x0x0

(xx0)交y轴于点M(0,)PM1 得:l:y42442

x0x

0(xx0)联立: lPA:xy10,lPB:xy10与l:y42

可求xD

x02x2

,xE0xDxE2 22

2

x01

SPDExDxEPM1

24

SQAB:SPDE2

35.【2012高考四川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点M与两定点A(1,0)、B(1,0)构成MAB,且直线MA、MB的斜率之积

为4,设动点M的轨迹为C。

(Ⅰ)求轨迹C的方程;

(m0)与y轴交于点P,与轨迹C相交于点Q、R,且(Ⅱ)设直线yxm|PQ||PR,求|

|PR|

的取值范围。 |PQ|

[解析](1)设M的坐标为(x,y),当x=-1时,直线MA的斜率不存在;当x=1时,直线

MB的斜率不存在。

于是x≠1且x≠-1.此时,MA的斜率为由题意,有

yy,MB的斜率为. X1x1

yy

=4 X1x1

化简可得,4x2-y2-4=0

故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4x2-y2-4=0(x≠1且x≠-1)…………………………4分 18.由

yxm

22

4xy40

消去y,可得3x2-2mx-m2-4=0. (﹡)

对于方程(﹡),其判别式

=(-2m)2-4×3(-m2-4)=16m2+48>0

而当1或-1为方程(*)的根时,m的值为-1或1.

结合题设(m>0)可知,m>0,且m≠1

设Q、R的坐标分别为(XQ,YQ),(XR,YR),则为方程(*)的两根. 因为PQPR,所以

X

Q

X

2

R

X

Q

m2

3

2

3

,XP

m2

3

2

3

所以

PR

PQ

X

2

2

PR

3

11

2

23

3221

m

3

2

2

m

1

此时

3

m

1,且

m

2

所以11

22

3

3,且1

22

3

m

RP

1

PRPQ

m

1

5 3

所以1

PRPQ

X

3,且

X

RP

5 3

综上所述,

55

…………………………12分 的取值范围是(1)(,3)

PQ33

PR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察直线、双曲线、轨

迹方程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函数、分类与整合等思想,并考察思维的严谨性。

36.【2012高考重庆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长轴在x 轴上,上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为

线段OF1,OF2 的中点分别为B1,B2 ,且△AB1B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角形。(Ⅰ)F1,F2 ,

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Ⅱ)过B1 作直线交椭圆于P,Q,PB2QB2,求△PB2Q的面积

x2y2【答案】:(Ⅰ)+=1

(Ⅱ)

2049

,OA

B1B2|

(*)

设P(x1,y1),Q(x2,y2), 则y1,y2 是上面方程的两根,因此y1y2

y1y2

16

m25

2

4m

, 2

m5

B1P(x12,y1),B2P(x22,y2)

x2

)

(m21)y1y2

,所以

B1Py1y2

(B

P2x(1)

(my14)(my24)y1y24m(y1y2)16

16(m21)16m2216

m25m5

16m2642

16m640 ,解得由 ,知 ,即PBQBBPBQ022222

m5m2

当m2 时,方程(*)化为:9y28y160

故y1

,|y1y2|y2

1 当m2 时,同理可得(或|B1B2||y1y2|

2 综上所述,PB2Q

的面积为9

PB2Q

的面积S

由对称性可得)PB2Q

的面积S

。 9

37.【2012高考陕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x2

y21,椭圆C2以C1的长轴为短轴,且与C1有相同的离心率。 已知椭圆C1:4

(1)求椭圆C2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点A,B分别在椭圆C1和C2上,OB2OA,求直线AB的方程。

y2x2

1a2,【解析】(Ⅰ)由已知可设椭圆C2的方程为2 a4

a4.

y2x2

故椭圆C2的方程为1641

(Ⅱ)解法一: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

由AB2OA及(Ⅰ)知,O,A,B三点共线且点A,B不在y轴上,

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

x242

y21中,得14k2x24,所以xA 将ykx代入, 14k24



y2x2162+1中,得4k2x216,所以xB 将ykx代入, 2

4k164

22

又由AB2OA,得xB,即4xA

1616

.22 4k14k

解得k1,故直线AB的方程为yx或yx. 解法二: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

由AB2OA及(Ⅰ)知,O,A,B三点共线且点A,B不在y轴上, 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

x242

y21中,得14k2x24,所以xA 将ykx代入, 214k4



16k2162

又由AB2OA,得x,yB,

14k214k2

2B

y2x24k222

114k14k 将x,y代入,即, 2中,得16414k

2

B

2B

解得k1,故直线AB的方程为yx或yx

2014年高考数学练习题---文科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x2y2

1.【2012高考新课标文4】设F1F2是椭圆E:22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

ab

线x

3a

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 ) 212(A) (B) (C) (D)

23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及数形结合思想,是简单题.

【解析】∵△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PF2A600,|PF2||F1F2|2c,∴|AF2|=c,∴2c

33

a,∴e=,故选C. 24

2.【2012高考新课标文10】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

y216x的准线交于A,B

两点,AB;则C的实轴长为( )

(A)

(B

) (C) (D)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准线、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是简单题. 【解析】由题设知抛物线的准线为:x4,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xya,将x4代入等轴双曲线方程解得y

=∵|AB

|=

∴解得a=2,

∴C的实轴长为4,故选C.

2

2

2

x2y2

3.【2012高考山东文11】已知双曲线C1:22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

ab

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

(A) x2【答案】D

y

(B) x2y (C)x28y (D)x216y 考点:圆锥曲线的性质

解析:由双曲线离心率为2且双曲线中a,b,c的关系可知ba,此题应注意C2的焦点在y轴上,即(0,p/2)到直线yx的距离为2,可知p=8或数形结合,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

4.【2012高考全国文5】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x4,则该椭圆的方

程为

x2y2x2y2

1 (B)1 (A)

1612128x2y2x2y2

1 (D)1 (C)84124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方程以及性质的运用。通过准线方程确定焦点位置,然后借助于焦距和准线求解参数a,b,c,从而得到椭圆的方程。

【解析】因为2c4c2,由一条准线方程为x4可得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县

a2

4a24c8,所以b2a2c2844。故选答案C c

5.【2012高考全国文10】已知F右焦点,点P在C上,1、F2为双曲线C:xy2的左、

2

2

|PF1|2|PF2|,则cosF1PF2

(A)

1334

(B) (C) (D) 4545

【答案】C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的运用和性质的运用,以及余弦定理的运用。首先运用定义得到两个焦半径的值,然后结合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b,c2,设|PF1|2x,|PF2|

x,则

|PF1||PF2|x2a

|PF1|PF2|F1F24,利用余弦定理可

PF12PF22F1F222223得cosF1PF2。

2PF1PF246.【2012高考浙江文8】 如图,中心均为原点O的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M,N是双

曲线的两顶点。若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离心率的比值是

A.3 B.2

C.

D.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通过对两者公交点求解离心率的

关系.

【解析】设椭圆的长轴为2a,双曲线的长轴为2a,由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2a22a,即a2a,又因为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设焦距均为c,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ccea

2. ,e,

aaea

7.【2012高考四川文9】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

M(2,y0)。若点M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

A

、 B

、 C、4 D

、【答案】B

[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焦点坐标为(

pp

,0),准线方程为x=, 22

M在抛物线上,

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即p2p22

2-)y02)3

22解得:p1,y022

点M(2,22),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有:|OM|22(22)22[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 |MF|=d,(M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d

为点M到准线的距离).

8.【2012高考四川文11】方程aybxc中的a,b,c{2,0,1,2,3},且a,b,c互不相同,在所有这些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同的抛物线共有( )

A、28条 B、32条 C、36条 D、48条 【答案】B

22

[解析]方程aybxc变形得x

2

22

acy,若表示抛物线,则a0,b0 22bb

所以,分b=-2,1,2,3四种情况:

a1,c0,或2,或3

(1)若b=-2,a2,c0,或1,或3 ; (2)若b=2,

a3,c0,或1,或2a2,c0,或1,或3

a1,c2,或0,或3 a3,c2,或0,或1

以上两种情况下有4条重复,故共有9+5=14条; 同理 若b=1,共有9条; 若b=3时,共有9条.

综上,共有14+9+9=32种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若采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很容易忽视重复的4条抛物线. 列举法是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等非常有效的办法.要能熟练运用.

9.【2012高考上海文16】对于常数m、n,“mn0”是“方程mxny1的曲线是椭圆”的( )

2

2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m0,

【解析】方程mx2ny21的曲线表示椭圆,常数常数m,n的取值为n0,所以,由

mn,mn0得不到程mx2ny21的曲线表示椭圆,因而不充分;反过来,根据该曲线表示

椭圆,能推出mn0,因而必要.所以答案选择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根据方程的组成特征,可以知道常数m,n的取值情况.属于中档题.

x2y2

10.【2012高考江西文8】椭圆22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

ab

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1

B. C.

D. 425

【答案】B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等比中项的性质,以及椭圆的离心率等几何性质,同时考查了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思想.

利用椭圆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由椭圆的性质可知:AF1ac,F1F22c,

F1Bac.又已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故(ac)(ac)(2c)2,即

a2c24c2,则a25c2.

故e

c.

即椭圆的离心率为. a55

【点评】求双曲线的离心率一般是通过已知条件建立有关a,c的方程,然后化为有关a,c的齐次式方程,进而转化为只含有离心率e的方程,从而求解方程即可. 体现考纲中要求掌握

椭圆的基本性质.来年需要注意椭圆的长轴,短轴长及其标准方程的求解等.

x2y2

11.【2012高考湖南文6】已知双曲线C :2-2=1的焦距为10 ,点P (2,1)在C 的

ab

渐近线上,则C的方程为

x2y2x2y2x2y2x2y2

A.-=1 B.-=1 C.-=1 D.-=1

[1**********]020

【答案】A

x2y2

【解析】设双曲线C :2-2=1的半焦距为c,则2c10,c5.

ab

C 的渐近线为y

2

2

2

bb

x,点P (2,1)在C 的渐近线上,12,即a2b. aa

x2y2

又ca

b,aC的方程为-=1.

205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基本运算能力,是近年来常考题型.

x2y2

12.【2102高考福建文5】已知双曲线2-=1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a5

等于 A

34 B

C D

23【答案】C.

考点:双曲线的离心率。 难度: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圆锥曲线的性质,利用离心率e

c

即可。 a

2

解答:根据焦点坐标(3,0)知c3,由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知a59,所以a2,

因此e

3

.故选C. 2

二 、填空题

x2y2

1(a为定值,且a的的左焦点为F,直线13.【2012高考四川文15】椭圆2

a5

xm与椭圆相交于点A、B,FAB的周长的最大值是1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

2

【答案】,

3

[解析]根据椭圆定义知:4a=12, 得a=3 , 又ac5

2

2

c2,e

c2 a3

2

2

[点评]本题考查对椭圆概念的掌握程度.突出展现高考前的复习要回归课本的新课标理念. 14.【2012高考辽宁文15】已知双曲线x  y =1,点F1,F2为其两个焦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 F1⊥P F2,则∣P F1∣+∣P F2∣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

中。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a1,c

PF1PF22a2,

PF12PF1PF2PF2

4

22

PF1PF2,PF1PF2(2c)28,2PF1PF24,(PF1PF2)8412,PF1PF22

22

【点评】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实现差—积—和的转化。

x2y2

1的离

15.【2012高考江苏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

mm24

m的值为 ▲ . 【答案】2。

【考点】双曲线的性质。

x2y2

21得abc 【解析】由

mm

4

c

∴e=m24m4=0,解得m=2。

a16.【2012高考陕西文14】右图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4米,水位下降1米后,水面宽

.

【答案】2.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使拱桥的顶点O的坐标为(0,0), 设l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B,根据题意,知A(-2,-2),

B(2,-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则有2a2,∴a.

2

2

1

2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2

水位下降1米,则y-3,此时有x或x6.

∴此时水面宽为26米.

bx2y2

x与双曲线221(a0,b0) 左支的17.【2012高考重庆文14】设P为直线y3aab

交点,F1是左焦点,PF1垂直于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18.【2012高考安徽文14】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若

|AF|3,则|BF|=______。

【答案】

3

2

【解析】设AFx(0)及BFm;则点A到准线l:x1的距离为3 得:323coscos

123

 又m2mcos()m

31cos2

x2y2

19.【2012高考天津文科11】已知双曲线C1:221(a0,b0)与双曲线

ab

x2y2

C2:1有相同的渐近线,且C

1的右焦点为F,则ab

416

【答案】1,2

x2y2x2y2b1渐近线为y2x,而221的渐近线为yx,【解析】双曲线的

a416abx2y2b

所以有2,b2a,又双曲线221的右焦点为(5,0),所以c5,又

aabc2a2b2,即5a24a25a2,所以a21,a1,b2。

三、解答题

20. 【2012高考天津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

(a>b>0),点P(

,

)在椭圆上。

(I)求椭圆的离心率。

(II)设A为椭圆的右顶点,O为坐标原点,若Q在椭圆上且满足|AQ|=|AO|求直线OQ的斜率的值。 【解析】(Ⅰ)

点P)在椭圆上

1212aa

b25b232 2212e12e

aba8a8 (Ⅱ) 设Q(acos,bsin)(02);则A(a,0)

AQAOa2(1cos)2b2sin2a2

13cos16cos50cos

3

2

直线OQ

的斜率kOQ

bsin

acos

x2y2

21.【2012高考江苏19】(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221(ab0)

ab

e)和e都在椭圆上,其中e为椭圆0).已知(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



的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A,B是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两点,且直线AF1与直线BF2平行,AF2与BF1交于点P.

,求直线AF1的斜率; (ii)求证:PF1PF2是定值.

(i

)若AF1BF2

【答案】解:(1)由题设知,a2=b2c2,e=

c

e)在椭圆上,得 ,由点(1,

a

12a

∴c2=a21。

2

e2b

2

1

1a

2

c2ab

22

=1b2c2=a2b2a2=a2b2b2=1

由点e在椭圆上,得

2

2

e2c2a21314141a44a24=0a2=222

14abaa

x2

∴椭圆的方程为y21。

2

0),又∵AF1∥BF2, (2)由(1)得F1(1,0),F2(1,

∴设

AF1、BF2的方程分别为my=x1,my=x1,

Ax1,y1,Bx2,y2,y1>0,y2>0。

x12

y12122

m2y12my11=0y1 ∴2。 m2my=x1

11

AF1

2m1。① m2

2

同理,BF2m21m2

2

。②

(i)由①②得,AF1

BF2m2=2。

∵注意到m>

0,∴m。 ∴直线AF

1的斜率为

1。 m (ii)证明:∵

AF1∥BF2,∴

PBBF2

PF1AF1

,即

BFPBPF1BFAFPB2

121。 1PF1AF1PF1AF1

∴PF1=

AF1

BF1。

AF1BF2

AF1

BF2。

AF1BF2

由点B

在椭圆上知,BF1=1BF2

PF



同理。PF2=

∴PF1+PF2=

BF2

AF1。

AF1BF2



AF1BF22AFBF2

BF2AF1

AF1BF2AF1BF2AF1BF2



由①②得,AF1BF=

∴PF1+PF2m21m2

2

,AFBF=m

2

1

m2

2

∴PF1PF2是定值。

【考点】椭圆的性质,直线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e)和e【解析】(1)根据椭圆的性质和已知

(1,

都在椭圆上列式求解。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2.【2012高考安徽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2)根据已知条件AF1BF2

x2y2

如图,F1,F2分别是椭圆C:2+2=1(ab0)

ab

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C的顶点,B是直线AF2与椭圆C的另

一个交点,F1AF2=60°.

(Ⅰ)求椭圆C的离心率;

(Ⅱ)已知△AF1B的面积为40,求a, b 的值. 【解析】(I)F1AF260a2ce (Ⅱ)设BF2m;则BF12am

BFBFFF2BFFFcos120 在BF中, F121221212

2

2

2

c1

 a2

(2am)maamm

222

3a 5

113SF2F1ABsin60a(aa) 

AF1B面积 2252

a10,c5,b23.【2012高考广东文20】(本小题满分14分)

x2y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221(ab0)的左焦点为

ab

F1(1,0),且点P(0,1)在C1上.

(1)求椭圆C1的方程;

(2)设直线l同时与椭圆C1和抛物线C2:y4x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

【解析】(1)因为椭圆C1的左焦点为F1(1,0),所以c1,

2

1x2y2

点P(0,1)代入椭圆221,得21,即b1,

bab

所以abc2,

2

2

2

x2

y21. 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2

(2)直线l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

x2

y21222

,消去y并整理得(12k)x4kmx2m20, 2

ykxm

因为直线l与椭圆C1相切,所以16k2m24(12k2)(2m22)0, 整理得2km10 ①

2

2

y24x

,消去y并整理得k2x2(2km4)xm20。 

ykxm

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2相切,所以(2km4)24k2m20, 整理得km1 ②

kk综合①②,解得。 或

mm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或yx 22

24.【2102高考北京文19】(本小题共14分)

x2y2已知椭圆C2+2=1(a>b>0)的一个顶点为A (2,0),

离心率为, 直线y=k(x-1)

ab2

与椭圆C交与不同的两点M,N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当△AMN

的面积为

时,求k的值 3

【考点定位】此题难度集中在运算,但是整体题目难度确实不大,从形式到条件的设计都是非常熟悉的,相信平时对曲线的练习程度不错的学生做起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a2

x2y2c

1. 解:(1

)由题意得解得b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42a2

ab2c2

yk(x1)2222

(2)由x2y2得(12k)x4kx2k40.

1

42

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y1k(x11),y2k(x21),4k22k24

x1x2,x1x2.

12k212k2

所以

|MN|=

由因为点A(2,0)到直线yk(x1的距离d,

1|k||k所以△AMN

的面积为S|MN|d.

由,解得22

212k12k3

k1.

25.【2012高考山东文21】 (本小题满分13分)

x2y2

如图,椭圆M:221(ab

0)xa和yb所围成的矩

ab

形ABCD的面积为

8.

(Ⅰ)求椭圆M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l:yxm(mR)与椭圆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Q,l与矩形ABCD有两个不同的交点S,T.求

|PQ|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m的值. |ST|

ca2b23

„„① 【答案】(21)

(I)e

aa24

矩形ABCD面积为8,即2a2b8„„② 由①②解得:a2,b1,

x2

∴椭圆M的标准方程是y21.

4

x24y24,(II)5x28mx4m240,

yxm,

84m24

设P(x1,y1),Q(x2,y2),则x1x2m,x1x2,

55

由64m220(4m24)

0得m

|PQ|当l过A点时,m1,当l过C点时,m1.

①当m

1时,有S(m1,1),T(2,2m),|ST|m),

|PQ| |ST||PQ|1345其中tm3,由此知当

,即t,m(1)时,.

|ST

|t433

②由对称性,可知若1mm③当1m

1时,|ST|

由此知,当m0时,

|PQ|5时,.

|ST

|3|PQ|, |ST||PQ||ST

||PQ|5综上可知,当m和0时,|ST

|326.【2102高考福建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等边三角形OAB

的边长为E:x2=2py(p>0)上。

(1) 求抛物线E的方程;

(2) 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较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

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

考点:圆锥曲线的定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定值的证明。

难度: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抛物线方程的求解,直线和圆锥曲线的联立,定值的表示及计算。

解答:

22

(I)设A(x1,y1),B(x2,y2);则x12py1,x22py2

222

OAOBx12y12x2y22py1yy12py2

2

(y1y2)(2py1y)20y1y(22p,y,y10)2

2

得:点A,B关于y轴对称(lfxlby)

OAOBABA(B

x2

代入抛物线E的方程得:p2抛物线E的方程为x24y

2y

2x0121

(II)设P(x0,);则yxyx

424

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

121112

x0x0(xx0)即yx0xx0 4224

2

x04

令y1Q(,1)

2x0

2x04

设M(0,t)满足:MPMQ0及MP(x0,y0t),MQ(,1t)

2x0

2

得:4(t2t2)(1t)x00对x00均成立

t2t20,1t0t1 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定点M(0,1)

27.【2012高考上海文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2x2y21

(1)设F是C的左焦点,M是C

右支上一点,若MF,求点M的坐标; (2)过C的左焦点作C的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这两组平行线围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设斜率为k

(k证:OP⊥OQ [解](1)双曲线C:

x2

1

l交C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

y21,左焦点F(

622

,0).

2

, ……22

设M(x,y),则|MF|2(x 由M是右支上一点,知x 所以M(

6

2

2

)y2(3x

)

62

,所以|MF|x

22

22,得x

.

,2). ……5分

22

(2)左顶点A(,0),渐近线方程:y2x.

2x平行的直线方程为:y2(x

过A与渐近线y),即y2x1.

2

解方程组y2x,得x

y2x1. ……8分

y2

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OA||y|

. ……10分

(3)设直线PQ的方程是ykxb.因直线与已知圆相切,故

|b|k21

1,

即b2

k2

1 (*).

由ykxbx2y1

,得(2k2)x22kbxb21022

. 设P(xx1x22kb

1, y1)、Q(x2, y2),则2k2

x1x22

. 2k2

y1y2(kx1b)(kx2b),所以

x1x2y1y2(1k2)x21x2kb(x1x2)b

(1k2)(1b2)

2k2b2

1b2k2

2k2

2k2

2k2

.

由(*)知0,所以OP⊥OQ. ……16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及其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问题,在双曲线当中,最特殊的为等轴双曲线,它的离心率为

2,它的渐近线为yx,并且相互垂直,这些性质的运用可以大大节省解题时间,本

题属于中档题 .

28.【2012高考新课标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为C上一点,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F交l于B,D两点.

(I)若∠BFD=90°,△ABD的面积为42,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II)若A,B,F三点在同一直线m上,直线n与m平行,且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线线平行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设准线l于y轴的焦点为E,圆F的半径为r, 则|FE|=p,|FA||FB|=|FD|=r,E是BD的中点,

(Ⅰ) ∵BFD900

,∴|FA|

|FB|=|FD|,|BD|=2p,

设A(xp

0,y0),根据抛物线定义得,|FA|=

2y0, ∵

ABD的面积为∴S1p1

ABD=2|BD|(y0

2)=2

2p

=解得p=2,∴F(0,1),

FA|= ∴圆F的方程为:x2(y1)2

8;

(Ⅱ) 【解析1】∵A,

B,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m上, ∴AB是圆F的直径,ADB900, 由抛物线定义知|AD||FA|12|AB|,∴ABD300

,∴m

px,∴原点到直线m的距离d

1p, 2设直线n

的方程为:yx2pb0, xb,代入x2

2py得,x242p

∵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 ∴=p8pb0,∴b,

36

p

∴直线n

的方程为:yp, x,∴原点到直线n的距离d

2=

1236

∴直线m

的方程为:y∴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为3.

2

px0

【解析2】由对称性设A(x0,)(x00),则F(0,)

22p

22

x0x0p2

点A,B关于点F对称得:B(x0,p)px03p2

2p2p2

3pp

3pxpx0

),直线m:y

得:A

,22px2x x2pyy) yxp

切点P62pp2

直线n:y

px)xp0 6336

3。 1

)到2

坐标原点到m,n

29.【2012高考浙江文22】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1,抛物线C:y=2px(P>0)的准线的距离为上的两动点,且线段AB被直线OM平分。

2

5

。点M(t,1)是C上的定点,A,B是C4

(1)求p,t的值。

(2)求△ABP面积的最大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同时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析】

12pt1p

(1)由题意得2. p5,得

124t1

(2)设A(x1,y1),Bx2,y2,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Q(m,m) 由题意得,设直线AB的斜率为k(k0).

2

y12px1由2,得(y2y1)(y1y2)k(x2x1),得k2m1 y22px2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m

1

(xm),即x2my2m2m0. 2m

2

x2my2mm0由2,整理得y22my2m2m0, yx2

所以4m4m,y1y22m,y1y22m2m.从而得

AByy 12设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d,则

d

,设ABP的面积为S

,则S

1

ABd2(mm2)2

2

由4m4m0,得0m1.

12,则St(12t). 2122

设St(12t),0t,则S16t.

2

令t

0t

2

由S16t0,

得t

1所以Smax,故ABP

0,,

2

1

的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圆C:2

30.【2012高考湖南文21】(本小题满分13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x2+y2-4x+2=0的圆心.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P是椭圆E上一点,过P作两条斜率之积为相切时,求P的坐标. 【答案】

1

的直线l1,l2.当直线l1,l2都与圆C2

【解析】(Ⅰ)由x2y24x20,得(x2)2y22.故圆C的圆心为点

x2y2

(2,0),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221(ab0),其焦距为2c,由题设知

abc2,e

c1

,a2c4,b2a2c212.故椭圆E的方程为: a2

x2y2

1. 1612

(Ⅱ)设点p的坐标为(x0,y0),l1,l2的斜分率分别为k1,k2.则l1,l2的方程分别为

1

l1:yy0k1(xx0),l2:yy0k2(xx0),且k1k2.由l1与圆c:(x2)2y22相

2

切,得

x

222

即 (2x0)2k12(2x0)y0k2y020.

x0同理可得 (2

2

2

)2k2

2

2(x2y0k)2y. 200

022

(2x)2k2(2x)yky20的两个实根,于是 从而k1,k2是方程0000

(2x0)220,

 ① 22

8(2x0)y020,

2

y02

且k1k22. 2

(2x2)2

22

x0y0

1,1016122

x. 由得解得或x2,5x8x360.00002

5y2102

(2x0)22

由x02得y03;由x0

18它们满足①式,故点P的坐标为 得y0

55

1818(2,3),或(2,

3),或(,,或(,.

55

55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一问根据条件设出椭圆方程,求出c,a,b即得椭圆E的

方程,第二问设出点P坐标,利用过P点的两条直线斜率之积为

1

,得出关于点P坐标的2

一个方程,利用点P在椭圆上得出另一方程,联立两个方程得点P坐标. 31.【2012高考湖北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A是单位圆x2+y2=1上任意一点,l是过点A与x轴垂直的直线,D是直线l与x轴的交点,点M在直线l上,且满足当点A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判断曲线C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其焦点坐标。

(2)过原点斜率为K的直线交曲线C于P,Q两点,其中P在第一象限,且它在y轴上的射影为点N,直线QN交曲线C于另一点H,是否存在m,使得对任意的K>0,都有PQ⊥PH?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答案】

解:(Ⅰ)如图1,设M(x,y),A(x0,y0),则由|DM|m|DA|(m0,且m1),

可得xx0,|y|m|y0|,所以x0x,|y0|

1

|y|. ①

m

因为A点在单位圆上运动,所以x02y021. ②

y2将①式代入②式即得所求曲线C的方程为x21 (m0,且m1).

m

2

因为m(0,1)(1,),所以

当0m1时,曲线C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

0),0); 当m1时,曲线C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0,

,(0,

.

k0,H(x2,y2),(Ⅱ)解法1:如图2、3,设P(x1,kx1),则Q(x1,kx1),N(0,kx1),

直线QN的方程为y2kxkx1,将其代入椭圆C的方程并整理可得 (m24k2)x24k2x1xk2x12m20.

依题意可知此方程的两根为x1,x2,于是由韦达定理可得 4k2x1m2x1

x1x22,即x22. 2

m4km4k2

2km2x1

因为点H在直线QN上,所以y2kx12kx22.

m4k2

4k2x12km2x1

,). 于是PQ(2x1,2kx1),PH(x2x1,y2kx1)(2

m4k2m24k24(2m2)k2x12

0, 而PQPH等价于PQPH

m24k2

即2m20,又m

0,得m

y2

故存在mx1上,对任意的k0,

2

都有PQPH.

2

解法2:如图2、3,x1(0,1),设P(x1,y1),H(x2,y2),则Q(x1,y1), N(0,y1),

2222mx1y1m,

因为P,H两点在椭圆C上,所以22 两式相减可得 22

mx2y2m,

m2(x12x22)(y12y22)0. ③

依题意,由点P在第一象限可知,点H也在第一象限,且P,H不重合, 故(x1x2)(x1x2)0. 于是由③式可得

(y1y2)(y1y2)

m2. ④

(x1x2)(x1x2)

又Q,N,H三点共线,所以kQNkQH,即于是由④式可得kPQkPH

2y1y1y2

. x1x1x2

y1y1y21(y1y2)(y1y2)m2

. x1x1x22(x1x2)(x1x2)2

m2

而PQPH等价于kPQkPH1,即1,又m

0,得m

2y22

故存在mx1上,对任意的k0,都有

2

PQPH.

【解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运算求解的能力.本题是一个椭圆模型,求解标准方程时注意对焦点的位置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对于探讨性问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一般先假设结论成立,再逆推所需要求解的条件,对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2.【2012高考全国文22】(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

已知抛物线C:y(x1)与圆M:(x1)(y)r(r0)有一个公共点A,

2

12

22

且在点A处两曲线的切线为同一直线l. (Ⅰ)求r;

(Ⅱ)设m、n是异于l且与C及M都相切的两条直线,m、n的交点为D,求D到l的距离。

【命题意图】本试题考查了抛物线与圆的方程,以及两个曲线的公共点处的切线的运用,并

在此基础上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1)设A(x0,(x01)2),对yx(x1)2求导得y2(x1),故直线l的斜率

k2(x01),当x01时,不合题意,所心x01

12

圆心为M(1,),MA的斜率k

(x01)2x01

1

1

1,解得x0,故A(0,1)

由lMA知kk1,即2(x01)

(x01)2x01

所以r|MA|

(2)设(a,(a1))2为C上一点,则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y(a1)22(a1)(xa)即

y2(a1)xa21

若该直线与圆M相切,则圆心M

到该切线的距离为

,即2

1

|2(a1)1a21|

a2(a24a6)0

求解可得a00,a12a22抛物线C在点(ai,(ai1)2)(i0,1,2)处的切线分别为l,m,n,其方程分别为

y2x1① y2(a11)xa121② y2(a21)xa221③

②-③得x

a1a2

2,将x2代入②得y1,故D(2,1) 2

所以D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点评】该试题出题的角度不同于平常,因为涉及的是两个二次曲线的交点问题,并且要研究两曲线在公共点出的切线,把解析几何和导数的工具性结合起来,是该试题的创新处。另外对于在第二问中更是难度加大了,出现了另外的两条公共的切线,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也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方向。

33.【2012高考辽宁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圆C1:x2y2t2,1

x22

与椭圆C2y1相交于A,B,C,D四点,点A1,A2

9

分别为C2的左,右顶点。

(Ⅰ)当t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

求出其最大面积;

(Ⅱ)求直线AA1与直线A2B交点M的轨迹方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解析】(Ⅰ)设A(x0,y0),则矩形ABCD的面积S=4|x0|y0|,

22x0x022

y01得,y01, 由99

2

12929x0

), x(1)=(x0

92492

∴xy

2

2200=

当x0

912

,y0时,Smax=6, 22

∴t

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6. „„6分 (Ⅱ) 设Ax1,y1,Bx1,-y1,又知A1-3,0,A23,0,则 直线A1A的方程为 y=直线A2B的方程为

2

y1

x+3 ① x1+3-y

y=1x-3 ②

x1-3

-y12

由①②得 y=22x2-32 ③

x1-3

x12x122由点Ax1,y1在椭圆C0上,故可得2+y1=1,从而有y1=1-2

33

,代入③得 

x22

-y=1x

x22

-y=1x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函

数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大。 34.【2012高考江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三点O(0,0),A(-2,1),B(2,1),曲线C上任意一点M(x,y)满

(1)求曲线C的方程;

(2)点Q(x0,y0)(-2

【解析】(1)MA(2x,1y),MB(2x,1y),OM(x,y),OAOB(0,2)

2y2整理得x24y

22x0x0

(2)设Q(x0,);则SQAB2(1),kly

44

xx0

x0

2

222x0x0x0x0

(xx0)交y轴于点M(0,)PM1 得:l:y42442

x0x

0(xx0)联立: lPA:xy10,lPB:xy10与l:y42

可求xD

x02x2

,xE0xDxE2 22

2

x01

SPDExDxEPM1

24

SQAB:SPDE2

35.【2012高考四川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动点M与两定点A(1,0)、B(1,0)构成MAB,且直线MA、MB的斜率之积

为4,设动点M的轨迹为C。

(Ⅰ)求轨迹C的方程;

(m0)与y轴交于点P,与轨迹C相交于点Q、R,且(Ⅱ)设直线yxm|PQ||PR,求|

|PR|

的取值范围。 |PQ|

[解析](1)设M的坐标为(x,y),当x=-1时,直线MA的斜率不存在;当x=1时,直线

MB的斜率不存在。

于是x≠1且x≠-1.此时,MA的斜率为由题意,有

yy,MB的斜率为. X1x1

yy

=4 X1x1

化简可得,4x2-y2-4=0

故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4x2-y2-4=0(x≠1且x≠-1)…………………………4分 18.由

yxm

22

4xy40

消去y,可得3x2-2mx-m2-4=0. (﹡)

对于方程(﹡),其判别式

=(-2m)2-4×3(-m2-4)=16m2+48>0

而当1或-1为方程(*)的根时,m的值为-1或1.

结合题设(m>0)可知,m>0,且m≠1

设Q、R的坐标分别为(XQ,YQ),(XR,YR),则为方程(*)的两根. 因为PQPR,所以

X

Q

X

2

R

X

Q

m2

3

2

3

,XP

m2

3

2

3

所以

PR

PQ

X

2

2

PR

3

11

2

23

3221

m

3

2

2

m

1

此时

3

m

1,且

m

2

所以11

22

3

3,且1

22

3

m

RP

1

PRPQ

m

1

5 3

所以1

PRPQ

X

3,且

X

RP

5 3

综上所述,

55

…………………………12分 的取值范围是(1)(,3)

PQ33

PR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察直线、双曲线、轨

迹方程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函数、分类与整合等思想,并考察思维的严谨性。

36.【2012高考重庆文21】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长轴在x 轴上,上顶点为A

,左、右焦点分别为

线段OF1,OF2 的中点分别为B1,B2 ,且△AB1B2是面积为4的直角三角形。(Ⅰ)F1,F2 ,

求该椭圆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Ⅱ)过B1 作直线交椭圆于P,Q,PB2QB2,求△PB2Q的面积

x2y2【答案】:(Ⅰ)+=1

(Ⅱ)

2049

,OA

B1B2|

(*)

设P(x1,y1),Q(x2,y2), 则y1,y2 是上面方程的两根,因此y1y2

y1y2

16

m25

2

4m

, 2

m5

B1P(x12,y1),B2P(x22,y2)

x2

)

(m21)y1y2

,所以

B1Py1y2

(B

P2x(1)

(my14)(my24)y1y24m(y1y2)16

16(m21)16m2216

m25m5

16m2642

16m640 ,解得由 ,知 ,即PBQBBPBQ022222

m5m2

当m2 时,方程(*)化为:9y28y160

故y1

,|y1y2|y2

1 当m2 时,同理可得(或|B1B2||y1y2|

2 综上所述,PB2Q

的面积为9

PB2Q

的面积S

由对称性可得)PB2Q

的面积S

。 9

37.【2012高考陕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

x2

y21,椭圆C2以C1的长轴为短轴,且与C1有相同的离心率。 已知椭圆C1:4

(1)求椭圆C2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点A,B分别在椭圆C1和C2上,OB2OA,求直线AB的方程。

y2x2

1a2,【解析】(Ⅰ)由已知可设椭圆C2的方程为2 a4

a4.

y2x2

故椭圆C2的方程为1641

(Ⅱ)解法一: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

由AB2OA及(Ⅰ)知,O,A,B三点共线且点A,B不在y轴上,

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

x242

y21中,得14k2x24,所以xA 将ykx代入, 14k24



y2x2162+1中,得4k2x216,所以xB 将ykx代入, 2

4k164

22

又由AB2OA,得xB,即4xA

1616

.22 4k14k

解得k1,故直线AB的方程为yx或yx. 解法二: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xB,yB,

由AB2OA及(Ⅰ)知,O,A,B三点共线且点A,B不在y轴上, 因此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

x242

y21中,得14k2x24,所以xA 将ykx代入, 214k4



16k2162

又由AB2OA,得x,yB,

14k214k2

2B

y2x24k222

114k14k 将x,y代入,即, 2中,得16414k

2

B

2B

解得k1,故直线AB的方程为yx或yx


相关文章

  • 最新2015高考数学文理科历年题型分析与试卷分析
  • www.xinghuo100.com 全国卷Ⅰ(理科) 高考数学学科分析 (一) (二)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略) 高考数学考纲提炼 考点1:集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考点2:常用逻辑用语(命题的否定.充分必要条件) 考点3:函数(函数 ...查看


  • 高考阅卷老师:2014年高考数学如何拿高分?
  • 高考阅卷老师:2014年高考数学如何拿高分? 高考阅卷老师:2014年高考数学如何拿高分? 考题解析:高考各类题型基本固定 张天德教授说,对于数学高考来说,同学们首先应该熟悉考题基本类型,在抓重点的同时全面地兼顾掌握各类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 ...查看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查看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_极坐标参数方程圆锥曲线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一.极坐标.参数方程 [知识点1]极坐标 (1)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转化:⎨(2)常见的直线极坐标方程: 第一种:ρcos θ=1(⇒x =1),或者θ= ⎧x =ρcos θy ,ρ2=x 2+y 2,t ...查看


  • 2014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 2014年重庆高考数学试题(文)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实部为-2,虚部为1 的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 ...查看


  • 高考试卷分析
  • 2015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考试已经落下帷幕,随着2016年高考改革的临近,今年作为高考考试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年,对比自09年上海高考试卷结构变革以来的历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突出基础滚动考查,重点强调深挖点.广创新的命题特点整体 ...查看


  •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计划
  • 篇一:2013届高三数学(文科) 教学计划 2013 届高三数学(文科)教学计划 高三文科数学备课 组 一.复习思路: 如果把高三复习的 教学比作捕鱼, 一轮复习用密网, 大小鱼虾一网打; 二轮复习用鱼叉, 瞄准大的把它拿:如果把 一轮复习 ...查看


  • 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 语数外学习 2013年云南文科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廖助会 (腾冲县第一中学,云南 保山 679100) 摘 要:2013年是云南省进入新课程的第四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2013年云南文科数学试卷---新课程标准Ⅱ卷(文科数学)在 ...查看


  • 2014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和进度安排
  • [摘要]高一高二的同学忙着准备期中考试的时候,高三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高考前地理论复习,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准备的2014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和进度安排欢迎大家点击参考! 一.学生基本情况:175班共有学生66人,176班共有学生60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