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组自治管理实施办法
桃花岭学校 姜载福
为了培养学生“团结、活泼、奋进、求学“的班级风貌,实现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班级的管理,提高同学们自治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在我班以往小组自治管理的基础上,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小组长和班委为核心,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为顾问的小组自治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管,自教,自律的能力,从“自我”中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学生提供发挥“自我能力”的平台。
一、班级自治管实施办法如下:
总负责人:班级管理委员会由正副班长各一名以及各自治管理组组长11名成员组成。另外有课堂学习自治管理小组;纪律自治管理小组;,路队自治管理小组;教室卫生自治管理小组;教室卫生自治管理小组;寝室自治管理小组;安全自治管理小组;早操自治管理小组,课间操自治管理小组,自主学习自治管理小组,和食堂自治管理小组构成;每周常务管理小组由11个小组轮流执勤。正副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统管全面工作,协调各方向工作。
二、班级自治委员会的自治方案:
各小组专项管理自己小组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每天做好负责范围内的情况记载,考核和向常务组汇报以及当日工作总结,并且总结必须有当日工作亮点,存在的问题和合理的建议。
(1)学习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及各科课代表组成,主要职能负责课堂学习方面的管理工作。
1.协助老师管理好各科老师的课堂教学,各科作业的完成,要求同学们按质量完成各科作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并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的竞争,并作一些知识讨论会及讲座等活动。
3.统计好各次测验和考试的成绩,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2)纪律自治管理小组:由一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做好道德监督培养工作。
1.组长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2.每天,每周统计并登记本班的班风班纪情况,并向常务组汇报,常务组统计整理向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处汇报。
3.强化文明礼貌管理,配合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并利用班会课进行道德教
育,专题讲座等活动。
(3)路队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路队纪律及安全。
1.组织路队排队工作。
2.负责路队安全及纪律。
(4)两个卫生自治管理小组:都是由正组长一名,和三名组员组成,主要工作如下:
1.正组长布置本小组工作,安排劳动任务,检查劳动实况。
2.管理班的财务工作,教室财产公区安全等等。
(5)寝室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负责寝室纪律卫生方面的管理工作。
1.协助生活老师管理好各寝室的纪律,记录当日情况,并及时班主任老师或副班主任反映情况。
2.统计好每天的考核分并及时向常务组上报。
(6)早操、课间操自治管理小组:均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做好三操工作。
1.组长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工作。
2.每天出操情况,包括口号队列队形等事务,做好加减分的记载并向常务组汇报。
(7)安全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教室楼道和课间的纪律及安全。
三、小组捆绑式课堂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各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小组自治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实行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安排常务组长进行值日,所有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
长和班主任、副班主任一起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一日一总结,在晚点平时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管理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管理动机:相信管理过程是快乐的、管理更多的来自内部动力。
4、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管理的成效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考核结果不等同于个人考核结果,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我们每周设立了一个最佳合作管理小组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每周设立最佳表现小组奖作为对表现最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也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而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管理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的所有情况,填写好表格。根据得分的多少排出
名次。表现最好的同学在夕会上会受到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表现差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组内先内部想出解决办法,制定第二天的努力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问题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
最后,各小组每周针对一周的评比,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商讨出整改意见以及下周的实施方法。
我的小组自治管理实施办法
桃花岭学校 姜载福
为了培养学生“团结、活泼、奋进、求学“的班级风貌,实现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班级的管理,提高同学们自治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在我班以往小组自治管理的基础上,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小组长和班委为核心,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为顾问的小组自治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管,自教,自律的能力,从“自我”中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学生提供发挥“自我能力”的平台。
一、班级自治管实施办法如下:
总负责人:班级管理委员会由正副班长各一名以及各自治管理组组长11名成员组成。另外有课堂学习自治管理小组;纪律自治管理小组;,路队自治管理小组;教室卫生自治管理小组;教室卫生自治管理小组;寝室自治管理小组;安全自治管理小组;早操自治管理小组,课间操自治管理小组,自主学习自治管理小组,和食堂自治管理小组构成;每周常务管理小组由11个小组轮流执勤。正副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统管全面工作,协调各方向工作。
二、班级自治委员会的自治方案:
各小组专项管理自己小组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每天做好负责范围内的情况记载,考核和向常务组汇报以及当日工作总结,并且总结必须有当日工作亮点,存在的问题和合理的建议。
(1)学习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及各科课代表组成,主要职能负责课堂学习方面的管理工作。
1.协助老师管理好各科老师的课堂教学,各科作业的完成,要求同学们按质量完成各科作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并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的竞争,并作一些知识讨论会及讲座等活动。
3.统计好各次测验和考试的成绩,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2)纪律自治管理小组:由一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做好道德监督培养工作。
1.组长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2.每天,每周统计并登记本班的班风班纪情况,并向常务组汇报,常务组统计整理向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处汇报。
3.强化文明礼貌管理,配合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并利用班会课进行道德教
育,专题讲座等活动。
(3)路队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路队纪律及安全。
1.组织路队排队工作。
2.负责路队安全及纪律。
(4)两个卫生自治管理小组:都是由正组长一名,和三名组员组成,主要工作如下:
1.正组长布置本小组工作,安排劳动任务,检查劳动实况。
2.管理班的财务工作,教室财产公区安全等等。
(5)寝室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负责寝室纪律卫生方面的管理工作。
1.协助生活老师管理好各寝室的纪律,记录当日情况,并及时班主任老师或副班主任反映情况。
2.统计好每天的考核分并及时向常务组上报。
(6)早操、课间操自治管理小组:均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做好三操工作。
1.组长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工作。
2.每天出操情况,包括口号队列队形等事务,做好加减分的记载并向常务组汇报。
(7)安全自治管理小组:由一名正组长,三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教室楼道和课间的纪律及安全。
三、小组捆绑式课堂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各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小组自治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实行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安排常务组长进行值日,所有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
长和班主任、副班主任一起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一日一总结,在晚点平时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管理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管理动机:相信管理过程是快乐的、管理更多的来自内部动力。
4、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管理的成效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考核结果不等同于个人考核结果,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我们每周设立了一个最佳合作管理小组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每周设立最佳表现小组奖作为对表现最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也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而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管理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的所有情况,填写好表格。根据得分的多少排出
名次。表现最好的同学在夕会上会受到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表现差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组内先内部想出解决办法,制定第二天的努力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问题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
最后,各小组每周针对一周的评比,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商讨出整改意见以及下周的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