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修辞手法的课堂实录
吕佩
图片导入:师:同学们好,在我们学习的《长征》一诗中有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想知道什么是夸张吗?
生:想
师:夸张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师:看这个句子: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都动了。这个句子在哪里做了夸张?
生:震得山冈都动了就是夸张。
师:对了,下面我们看一下夸张的三种手法。
出示幻灯片:
①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师:学习了三种夸张手法,老师来考考大家,做几个判断题: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夸大夸张
师: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生:缩小夸张
师:3、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生:超前夸张。
师:下面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些夸张
富得(流油) 、气得(火冒三丈) 、思念(一日三秋) 、
浪费(一掷千金) 、 穷得(揭不开锅) 、危急(千钧一发)
艰难(水深火热) 、 干净得(一尘不染)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困难小得(芝麻大) 、 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
容易得(不费吹灰之力) 、声音大得(地动山摇, 排山倒海, 震耳欲聋, 惊天动地) 建筑高得(高耸入云, 直插云霄) 、文章好得(一字千金) 、时间短得(一眨眼功夫, 弹指之间)
师:同学们上面的这些夸张,你读出它们的表达效果了吗?大家看有什么好处。
生1:更具体、形象、生动
生2:能让我们想象的出事物的样子。
师:对,夸张就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师:夸张有这么多好处,同学们平时要在自己的习作中应用,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现在我们进行几个练习:
1、广场上人很多。
广场上人山人海。
2、他的歌声很响亮。
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3、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雷鸣般)的掌声。
4、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
5、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6、学校的操场真小。
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
7、他的心很痛。
他的心痛如刀绞。
8、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师:学会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再回到课文,体会“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
生1:用细浪比喻五岭,用泥丸比喻乌蒙。
生2:以极小喻极大。是夸张的手法。
生3: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艰险的英雄气概。
夸张修辞手法的课堂实录
吕佩
图片导入:师:同学们好,在我们学习的《长征》一诗中有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想知道什么是夸张吗?
生:想
师:夸张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师:看这个句子: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都动了。这个句子在哪里做了夸张?
生:震得山冈都动了就是夸张。
师:对了,下面我们看一下夸张的三种手法。
出示幻灯片:
①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师:学习了三种夸张手法,老师来考考大家,做几个判断题: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夸大夸张
师: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生:缩小夸张
师:3、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生:超前夸张。
师:下面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些夸张
富得(流油) 、气得(火冒三丈) 、思念(一日三秋) 、
浪费(一掷千金) 、 穷得(揭不开锅) 、危急(千钧一发)
艰难(水深火热) 、 干净得(一尘不染) 、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困难小得(芝麻大) 、 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
容易得(不费吹灰之力) 、声音大得(地动山摇, 排山倒海, 震耳欲聋, 惊天动地) 建筑高得(高耸入云, 直插云霄) 、文章好得(一字千金) 、时间短得(一眨眼功夫, 弹指之间)
师:同学们上面的这些夸张,你读出它们的表达效果了吗?大家看有什么好处。
生1:更具体、形象、生动
生2:能让我们想象的出事物的样子。
师:对,夸张就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师:夸张有这么多好处,同学们平时要在自己的习作中应用,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现在我们进行几个练习:
1、广场上人很多。
广场上人山人海。
2、他的歌声很响亮。
他的歌声响彻云霄。
3、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般(雷鸣般)的掌声。
4、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
5、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6、学校的操场真小。
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
7、他的心很痛。
他的心痛如刀绞。
8、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师:学会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再回到课文,体会“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
生1:用细浪比喻五岭,用泥丸比喻乌蒙。
生2:以极小喻极大。是夸张的手法。
生3: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艰险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