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共财政职能
摘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在经济学说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很好地了解现实意义,并使它指导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方向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㈠公共财政的含义
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产生既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又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提供某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这种提供是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来实现的。
㈡公共财政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财政体制模式而言,公共财政体制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出发点。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国家财政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边界或指导性原则。政府行事国家财政的一个职责就是面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全社会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社会投资等公共基础条件,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
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类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和公民缴纳的税收,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公共性。这就符合了国家坚持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与此相关,国家财政支出的安排,也就主要集中于国家财政机构的运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科教文卫发展需要、生态环
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性支出方面。
三是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公共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部分,是国家行事职权内容的物质和财力保障。财政是由国家性质、政府职权范围决定的。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职权主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定,通过法律条款来加以界定。因此,财政行为和财政活动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财政法规的制定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民意机构来确认,而且财政法规的实施也要接受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与制约。
二、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特征
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理论界曾有过不同意见,有人提倡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三个职能的说法,也有人提倡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四个职能的说法。笔者认为,我国财政公共化的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2年,从改革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之前,是我国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一个比较长的量变积累期。这一阶段国家逐渐退出计划经济中传统资源的配置,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化,以缩小存量的方式体现自身职能向公共化内涵转变。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财政通过自身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逐渐将财政公共化的目标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同时以增量拓展和存量的结构性调整。这一渐进的过程显示,由于转轨经济国家面临着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政府的定位不能立足于同市场进行完全的职能替换,即政府不能简单的致力于弥补“市场失灵”,而应增进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我国公共财政经历的两个阶段,赋予了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即公共财政;也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即调节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功能,由此决定了当前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增长反过来又会通过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三、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调整方向
㈠加强公共财政战略管理,实施支持经济增长战略
公共财政战略管理指财政管理涉及的经济社会全局性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是政府及财政部门为实现其职能作用的最优效果,体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作用的领域和方向。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战略主要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委政府的职能要求,在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控制、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整合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和重大调整,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战略管理的框架结构。财政支持经济增长的战略上应实行支持机制,把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当作今后一个长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一是直接投入机制。国家的公共基础事业建设直接投入。二是政策支持机制。对于能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产业实施支持奖励政策。三是体制支持机制。通过调整收入划分体制、支出责任划分体制、转移支付体制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良性改变。四是改革效能支持机制。通过事业单位、国企的改革、改制,使其增加积极能动性,加快发展,实现最大盈利;通过支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五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合理划分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制度,加大对县级以下财政支出管理力度。
㈡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把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镇地区重点支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开发治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优化城市环境;加大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农村地区重点支持 土地整合、农村人类饮水工程、大型节水灌溉设施、网络广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引导村民外出务工致富的观念,实现富余劳动的顺利转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按照区域性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优先扶持有地域特色、能发展成商品基地的项目。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重视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对十二年义务
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并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的收入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㈢加强公共财政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倾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必须以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出力度,大力促进农业快速转型,保障农民致富增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财政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支出力度,努力建成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区,向具有地域特色产业政策倾斜。二是努力实现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全覆盖,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 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三是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不断实现异地就医报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不断加大“三农”的投入力度,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㈣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变“投资高、消费低”的局面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一直都很低,且成下降趋势。相对于消费率,投资率每年呈现较高和上升的趋势。从根本上来说,“投资高、消费低”的局面是由我国公共财政制度供给短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要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要调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控制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和规范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进一步由经济建设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换,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经济短板上倾斜,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国不同地区均衡性发展。同时,还要规范政府行政性消费支出,做好政府采购规范管理工作,扩大采购覆盖面,将政府采购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行为引导民间投资和消费。
㈤科学运用财政调控职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调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两只手”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已。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工具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那种单纯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紧缩,就是要控制发展速度的看法是片面的。其实,宏观调控针对的是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必须用政府宏观调控这一只“看得见的手”加以解决,包括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达到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无论是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只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符合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都是积极和协调的,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不可或缺。正确地运用财政政策,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适时推进出口退税和增值税转型等改革,改善企业资金状况,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又给企业以约束,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对外贸易和企业发展;三是大力支持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与税务、海关等有关部门一道,依法加强收入征管。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8.0%提高到19.3%,标志着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7%。在当前形势下,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关键是持续推
进三项改革,即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税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WTO规则框架下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浅谈我国公共财政职能
摘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在经济学说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很好地了解现实意义,并使它指导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方向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㈠公共财政的含义
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产生既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又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提供某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这种提供是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来实现的。
㈡公共财政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财政体制模式而言,公共财政体制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国家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出发点。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国家财政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边界或指导性原则。政府行事国家财政的一个职责就是面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全社会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社会投资等公共基础条件,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
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类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和公民缴纳的税收,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公共性。这就符合了国家坚持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与此相关,国家财政支出的安排,也就主要集中于国家财政机构的运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和科教文卫发展需要、生态环
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性支出方面。
三是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公共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部分,是国家行事职权内容的物质和财力保障。财政是由国家性质、政府职权范围决定的。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职权主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定,通过法律条款来加以界定。因此,财政行为和财政活动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财政法规的制定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民意机构来确认,而且财政法规的实施也要接受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与制约。
二、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特征
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理论界曾有过不同意见,有人提倡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三个职能的说法,也有人提倡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四个职能的说法。笔者认为,我国财政公共化的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92年,从改革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之前,是我国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一个比较长的量变积累期。这一阶段国家逐渐退出计划经济中传统资源的配置,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化,以缩小存量的方式体现自身职能向公共化内涵转变。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财政通过自身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逐渐将财政公共化的目标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同时以增量拓展和存量的结构性调整。这一渐进的过程显示,由于转轨经济国家面临着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政府的定位不能立足于同市场进行完全的职能替换,即政府不能简单的致力于弥补“市场失灵”,而应增进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我国公共财政经历的两个阶段,赋予了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即公共财政;也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即调节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功能,由此决定了当前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增长反过来又会通过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三、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调整方向
㈠加强公共财政战略管理,实施支持经济增长战略
公共财政战略管理指财政管理涉及的经济社会全局性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是政府及财政部门为实现其职能作用的最优效果,体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作用的领域和方向。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战略主要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委政府的职能要求,在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控制、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整合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和重大调整,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战略管理的框架结构。财政支持经济增长的战略上应实行支持机制,把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当作今后一个长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一是直接投入机制。国家的公共基础事业建设直接投入。二是政策支持机制。对于能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产业实施支持奖励政策。三是体制支持机制。通过调整收入划分体制、支出责任划分体制、转移支付体制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良性改变。四是改革效能支持机制。通过事业单位、国企的改革、改制,使其增加积极能动性,加快发展,实现最大盈利;通过支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五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合理划分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制度,加大对县级以下财政支出管理力度。
㈡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把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镇地区重点支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开发治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优化城市环境;加大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农村地区重点支持 土地整合、农村人类饮水工程、大型节水灌溉设施、网络广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引导村民外出务工致富的观念,实现富余劳动的顺利转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按照区域性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优先扶持有地域特色、能发展成商品基地的项目。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重视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对十二年义务
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并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的收入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㈢加强公共财政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倾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必须以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出力度,大力促进农业快速转型,保障农民致富增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财政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支出力度,努力建成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区,向具有地域特色产业政策倾斜。二是努力实现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全覆盖,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 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三是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不断实现异地就医报销。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不断加大“三农”的投入力度,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㈣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变“投资高、消费低”的局面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一直都很低,且成下降趋势。相对于消费率,投资率每年呈现较高和上升的趋势。从根本上来说,“投资高、消费低”的局面是由我国公共财政制度供给短缺、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要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要调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控制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和规范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进一步由经济建设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换,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经济短板上倾斜,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国不同地区均衡性发展。同时,还要规范政府行政性消费支出,做好政府采购规范管理工作,扩大采购覆盖面,将政府采购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行为引导民间投资和消费。
㈤科学运用财政调控职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调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体制下,“两只手”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而已。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工具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那种单纯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紧缩,就是要控制发展速度的看法是片面的。其实,宏观调控针对的是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必须用政府宏观调控这一只“看得见的手”加以解决,包括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达到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无论是扩张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只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符合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都是积极和协调的,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不可或缺。正确地运用财政政策,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适时推进出口退税和增值税转型等改革,改善企业资金状况,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又给企业以约束,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对外贸易和企业发展;三是大力支持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与税务、海关等有关部门一道,依法加强收入征管。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8.0%提高到19.3%,标志着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7%。在当前形势下,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关键是持续推
进三项改革,即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税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WTO规则框架下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