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可攀的寂寞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可不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而且,永远不再回来。”

  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

  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

  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

  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

  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

  我喜欢他薄薄的嘴唇,有一丝不心甘和不屑,还有他的头发,花冠下的头发,淡淡的棕色,微微的忧伤。如此配合着少年的眼神。

  他一只手垂下来,另一只手拿着烟斗。

  他为什么不拿别的东西而是拿了一只烟斗?这是油画的哲学意味,这是毕加索自己个人的魅力。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无以诉说的孤单吧!

  而他的背后,一面粉墙,粉艳艳的花,衬托出他蓝衣的惆怅,在繁花与少年里,有谁可以知道他的寂寞?

  这是我最喜欢最迷恋的一张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遂,那么饱满却又那么萧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更迷恋油画,因为它厚重,更抵达内心,更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寂寞,有一种,高不可攀。

  有朋友,是乡间中学教师。他喜欢阅读与画画,一个人在边远的乡村里,远离繁华与虚荣,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他说:喜欢在夜晚听乌呜叫,极少和人交往,只和自然对话,大量阅读,回归本身的宁静。喜欢看和听,极少说话,如果有就一天失明了或聋了,那就回到内心渺小的光明和单纯。

  我知道,这世间必有一种人,以最单纯最干净的态度,以植物的姿势,骄傲的寂寞着。我去过那个中学,简陋破旧,学校后面有一条长堤,在三四月间,大叶黄杨抽出枝芽,风吹来时,那些杨树像在跳舞,没有人欣赏,但它们跳的仍然是绝世的美。

  还记得去深山古寺里看莲花。有绝然的清静。

  一个人,在深深的午后,薄雾,穿白色衣衫,着青鞋一双,穿过那些木鱼声去看莲花。

  内心清凉而生动。

  自知一生不可超越。有时候,抵达内心的狂热只有自己知道,那一刻,如生如死,淡定自然。满池荷花,化成欢喜,在光阴里,可以永远留存,那一分,那一秒,那一刹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枝枝蔓蔓缠绕起来,记得时,心存感激。

  也记得闹市,人声鼎沸,摩肩擦踵。走在人群里,风吹起衣衫,素面薄颜,看灯红酒绿,看霓虹闪炼,此时的内心清凉,才更是难得,这种时刻,如炼真金,多少年,才能修得。

  记忆苍茫,那些瘦而清绝的记忆永远那么清新――其实有关寂寞才记得住,热闹总是短暂的,寂寞才是长的,而高不可攀的寂寞,那是一朵雪莲花,又清凉,又艳丽。

  ――请允许我有这样的奢侈,至少,向往这样的寂寞。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可不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而且,永远不再回来。”

  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

  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

  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

  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

  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

  我喜欢他薄薄的嘴唇,有一丝不心甘和不屑,还有他的头发,花冠下的头发,淡淡的棕色,微微的忧伤。如此配合着少年的眼神。

  他一只手垂下来,另一只手拿着烟斗。

  他为什么不拿别的东西而是拿了一只烟斗?这是油画的哲学意味,这是毕加索自己个人的魅力。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无以诉说的孤单吧!

  而他的背后,一面粉墙,粉艳艳的花,衬托出他蓝衣的惆怅,在繁花与少年里,有谁可以知道他的寂寞?

  这是我最喜欢最迷恋的一张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遂,那么饱满却又那么萧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更迷恋油画,因为它厚重,更抵达内心,更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寂寞,有一种,高不可攀。

  有朋友,是乡间中学教师。他喜欢阅读与画画,一个人在边远的乡村里,远离繁华与虚荣,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他说:喜欢在夜晚听乌呜叫,极少和人交往,只和自然对话,大量阅读,回归本身的宁静。喜欢看和听,极少说话,如果有就一天失明了或聋了,那就回到内心渺小的光明和单纯。

  我知道,这世间必有一种人,以最单纯最干净的态度,以植物的姿势,骄傲的寂寞着。我去过那个中学,简陋破旧,学校后面有一条长堤,在三四月间,大叶黄杨抽出枝芽,风吹来时,那些杨树像在跳舞,没有人欣赏,但它们跳的仍然是绝世的美。

  还记得去深山古寺里看莲花。有绝然的清静。

  一个人,在深深的午后,薄雾,穿白色衣衫,着青鞋一双,穿过那些木鱼声去看莲花。

  内心清凉而生动。

  自知一生不可超越。有时候,抵达内心的狂热只有自己知道,那一刻,如生如死,淡定自然。满池荷花,化成欢喜,在光阴里,可以永远留存,那一分,那一秒,那一刹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枝枝蔓蔓缠绕起来,记得时,心存感激。

  也记得闹市,人声鼎沸,摩肩擦踵。走在人群里,风吹起衣衫,素面薄颜,看灯红酒绿,看霓虹闪炼,此时的内心清凉,才更是难得,这种时刻,如炼真金,多少年,才能修得。

  记忆苍茫,那些瘦而清绝的记忆永远那么清新――其实有关寂寞才记得住,热闹总是短暂的,寂寞才是长的,而高不可攀的寂寞,那是一朵雪莲花,又清凉,又艳丽。

  ――请允许我有这样的奢侈,至少,向往这样的寂寞。


相关文章

  • 成就与孤独作文
  • 孤独,这一字眼如两道锋锐的光芒,直射那"千古风流人物"的孤独,因为孤独,才有了"人比黄花瘦"憔悴的倩影:因为孤独,才有了"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也正因为孤独,才有了"今 ...查看


  • 小议耐得住寂寞
  • 小议耐得住寂寞 人类是非常复杂而又奇特的动物,在地球上被称为"万灵之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除了个体的肉体之外,还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和兴趣爱好,并且都生 ...查看


  • 议论文寂寞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鲜花是寂寞的,因为它不被人关注,付出 的也仅以"看不见"和"听无声"收场.但细花.闲花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它们终不孤单. 古今中外,有多少 ...查看


  • 关系型作文"寂寞与辉煌"作文导写
  • 关系型作文"寂寞与辉煌"作文导写 [快速审题]快速审题, 无非是"三抓住":抓住题干,抓住提示语,抓住关键语句,沿着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什么是"."为什么& ...查看


  • 05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
  • 事实更需雄辩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1--原因分析法 [学习目标] [方法感知]朗读例文,感知方法 记>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 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 ...查看


  •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
  • 一.认识关系型作文 (一)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现形式. 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文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常见的关系有并列.对立.从 ...查看


  • 优秀句子精选
  • 优秀句子精选 作为三大主课之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语文不仅是学科中的万科之母,更是性格塑造的催化剂,还是人生成功的助动器,而作文更是重中之重.闲话少说,下面是平时搜集的一些比较好的词句,提供给大家做个小素材吧! 1.择善 ...查看


  • 寂寞夜行人--浅析戴望舒诗歌中的寂寞者形象
  • 区鬃中国现当咫文学硼 寂 寞 .龚 夜 行人 一一浅析戴望舒诗歌中的寂寞者形象 利 摘要:如果说忧郁是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基本情绪,那寂寞则是戴望舒诗歌中主人公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本文 将结合诗歌文本从以下几方面对寂寞者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戴望舒 ...查看


  • 作文我眼中的孟子
  • 作文我眼中的孟子(一)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微笑.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