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走红,逼子成龙式教育可取吗?

长沙晚报记者 舒文

燃点与泪点齐飞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近日在中国上映。该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曾是印度摔跤冠军的辛格,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将自己未尽的世界冠军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在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后,他不顾孩子是否愿意和苦苦哀求,通过高强度和严厉苛刻的训练将他们培养成摔跤高手,其中大女儿吉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印度夺得英联邦摔跤比赛的首枚金牌,实现了父亲的梦想。电影上映后,有关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引爆了话题,掀起热议。

观点一

给孩子压力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剧情回放

辛格严苛的训练方式,让女儿觉得像奴隶一样活着,被强制不能穿裙子,不能打扮,更不能跳舞……这种逼迫让他的两个女儿联手反抗,如将训练场地的灯泡弄坏,装病等等。

虽然最终辛格的女儿成功了,但是对这位父亲的强权式教育众说纷纭。有的观众认为无可厚非,是父亲爱女儿深沉的表现;有的则不赞同,认为不尊重个性发展,没有将主动选择权交给孩子。

作为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天心区实验小学校长黄迎浪感触特别深。她认为,这位父亲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适时加以引导,在孩子迷茫时,给予孩子无条件信任,从而成就了一名冠军。然而,他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这种方法与中国的“虎妈狼爸”相似,对孩子的成长包办太多,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狮王教育的刘惠辉老师则认为,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并无不好。但前提一定是家长了解孩子,就算育儿过程中遇到迷茫,也要坚定地相信孩子。“当然,前提是家长自己也要求进步、懂得教育方法,而不能一味去要求孩子。”

网友“Seasee Youl”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的潜能有时是被逼出来的。他讲述了表哥的经历,他的表哥学习成绩不好,小学背乘法口诀表要花一年的时间,从小到大从来没突破过倒数第二。经常让他的舅舅感叹:“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活?”后来,他的舅舅索性让不到十五岁的表哥辍学,独自去广州学理发。学成归来后还当起了老板。当他表哥的同学还在读大学时,他的表哥已经身价上百万元了。“如果当初不是舅舅狠心将他踢出门,或许表哥会向像很多失业青年一样碌碌无为。”

观点二

尊重孩子个性因材施教

剧情回放

当吉塔获得印度全国摔跤冠军后,她所在村里就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学习摔跤,以期通过这一途径改变当时印度女性出生就注定要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命运。

其实,在国内“郎爸”郎国任与郎朗的故事,与辛格和他的两个女儿也有着惊人的相似。郎爸立志成为二胡演奏家,迫于现实原因,未完成梦想。当他发现郎朗不到一岁就能哼出调,两岁半看完动画片《猫和老鼠》就能在钢琴上弹出主旋律时,也采用了一些严苛的训练方式。他辞掉工作,陪伴郎朗在国内外求学、比赛、巡演,最终将郎朗带入钢琴家的人生成功舞台。除了郎朗,“狼爸”萧百佑,以“打”为法宝,创造了一门出四个北大生的奇迹,让他跻身成功父母的行列。

无论是电影中的主角,还是现实中的名人经历,他们的成功经验能复制吗?岳麓区滨江小学校长陈雷认为,首先应弄清对成功的界定。“如果把成为像马云、乔布斯那样的人定义为成功,那么这个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这种成功也不能复制。但是如果成为优秀的普通人可以用来借鉴。”

黄迎浪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是教育人还是家长,面对不同的个体应该因材施教,要给孩子更大的选择空间,不能从一个人、小部分群体寻找成功的捷径。

这点上,吴女士就有痛彻心扉的领悟。因为工作原因,她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几乎处于脱管状态,直到后来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这个时候她选择强势介入孩子的教育,立下众多规矩。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极度厌学,也不与父母及周围人交流,更严重的是已经放弃了自我。

有着多年青少年教育咨询工作经验的蔡晓燕分析认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经验。“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权威,但是过于强势,孩子会感到压抑,这种压抑的情绪需要释放,释放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伤害别人,另一种是自虐,甚至以死相逼,这种案例不少。”

观点三

成才标准多元化家长需放平心态

“家里当时让我参加了钢琴培训班,并且还花高价买了一架钢琴,但是我没有什么兴趣,现在那架钢琴已经蒙上了厚厚一层灰。”今年同时被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录取的雅礼“学神”毛啸说,他的父母非常开明,十分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从来不会逼迫他做不喜欢做的事。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如此“洒脱”。

蔡女士是一位事业有成、年轻漂亮的辣妈。在商场如鱼得水的她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犯了难。“我儿子今年要读三年级了,周围的朋友建议去上英语培训班,理由是别的孩子都上课,不上怕跟不上进度。也有的朋友认为没必要让孩子那么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纠结、迷茫是不少家长会面临的问题。有人说,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这种职业重要且全年无休。也有人说,教师上岗需要教师证,医生上岗也需要医师资格证,但是家长这一职业却是“无证上岗”,或许一不小心就毁了孩子。记者采访发现,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有些家长不惜花重金参加家长培训课程。“全部的课程高达3万多元,而且报名参加的家长不少。”业内人士透露。

从事青少年教育已有13年的罗贝尔青少年素质教育导师刘进认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许,然而我们判定一个孩子成功的标准却十分单一,如是否有好工作,是否有钱。然而,美国的家长却十分注重孩子的特点和成长过程,孰优孰劣也没有绝对的判定。”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个例,有着不同的特点。而每个教育也都是个案,父母应该多引导、激励孩子,给孩子创造外部的条件,呵护孩子的天性。

育儿有术

湖南师大附中副校长陈迪勋认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应将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种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他的孩子不仅本科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还在世界顶尖学府斯坦福大学求学。他说:“我的孩子小时候看书不太专注,比如看了几分钟就会跑出来看电视,家里来了客人也会跑出来看来了哪位亲戚。”发现这个问题后,他及时给孩子讲道理,慢慢让孩子增加看书的时间,日积月累,孩子专注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另外,他认为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及各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只是一方面,还要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长沙晚报记者 舒文

燃点与泪点齐飞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近日在中国上映。该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曾是印度摔跤冠军的辛格,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将自己未尽的世界冠军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在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后,他不顾孩子是否愿意和苦苦哀求,通过高强度和严厉苛刻的训练将他们培养成摔跤高手,其中大女儿吉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印度夺得英联邦摔跤比赛的首枚金牌,实现了父亲的梦想。电影上映后,有关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引爆了话题,掀起热议。

观点一

给孩子压力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剧情回放

辛格严苛的训练方式,让女儿觉得像奴隶一样活着,被强制不能穿裙子,不能打扮,更不能跳舞……这种逼迫让他的两个女儿联手反抗,如将训练场地的灯泡弄坏,装病等等。

虽然最终辛格的女儿成功了,但是对这位父亲的强权式教育众说纷纭。有的观众认为无可厚非,是父亲爱女儿深沉的表现;有的则不赞同,认为不尊重个性发展,没有将主动选择权交给孩子。

作为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天心区实验小学校长黄迎浪感触特别深。她认为,这位父亲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适时加以引导,在孩子迷茫时,给予孩子无条件信任,从而成就了一名冠军。然而,他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这种方法与中国的“虎妈狼爸”相似,对孩子的成长包办太多,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狮王教育的刘惠辉老师则认为,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并无不好。但前提一定是家长了解孩子,就算育儿过程中遇到迷茫,也要坚定地相信孩子。“当然,前提是家长自己也要求进步、懂得教育方法,而不能一味去要求孩子。”

网友“Seasee Youl”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的潜能有时是被逼出来的。他讲述了表哥的经历,他的表哥学习成绩不好,小学背乘法口诀表要花一年的时间,从小到大从来没突破过倒数第二。经常让他的舅舅感叹:“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活?”后来,他的舅舅索性让不到十五岁的表哥辍学,独自去广州学理发。学成归来后还当起了老板。当他表哥的同学还在读大学时,他的表哥已经身价上百万元了。“如果当初不是舅舅狠心将他踢出门,或许表哥会向像很多失业青年一样碌碌无为。”

观点二

尊重孩子个性因材施教

剧情回放

当吉塔获得印度全国摔跤冠军后,她所在村里就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学习摔跤,以期通过这一途径改变当时印度女性出生就注定要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命运。

其实,在国内“郎爸”郎国任与郎朗的故事,与辛格和他的两个女儿也有着惊人的相似。郎爸立志成为二胡演奏家,迫于现实原因,未完成梦想。当他发现郎朗不到一岁就能哼出调,两岁半看完动画片《猫和老鼠》就能在钢琴上弹出主旋律时,也采用了一些严苛的训练方式。他辞掉工作,陪伴郎朗在国内外求学、比赛、巡演,最终将郎朗带入钢琴家的人生成功舞台。除了郎朗,“狼爸”萧百佑,以“打”为法宝,创造了一门出四个北大生的奇迹,让他跻身成功父母的行列。

无论是电影中的主角,还是现实中的名人经历,他们的成功经验能复制吗?岳麓区滨江小学校长陈雷认为,首先应弄清对成功的界定。“如果把成为像马云、乔布斯那样的人定义为成功,那么这个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这种成功也不能复制。但是如果成为优秀的普通人可以用来借鉴。”

黄迎浪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是教育人还是家长,面对不同的个体应该因材施教,要给孩子更大的选择空间,不能从一个人、小部分群体寻找成功的捷径。

这点上,吴女士就有痛彻心扉的领悟。因为工作原因,她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几乎处于脱管状态,直到后来才发现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这个时候她选择强势介入孩子的教育,立下众多规矩。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极度厌学,也不与父母及周围人交流,更严重的是已经放弃了自我。

有着多年青少年教育咨询工作经验的蔡晓燕分析认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经验。“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权威,但是过于强势,孩子会感到压抑,这种压抑的情绪需要释放,释放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伤害别人,另一种是自虐,甚至以死相逼,这种案例不少。”

观点三

成才标准多元化家长需放平心态

“家里当时让我参加了钢琴培训班,并且还花高价买了一架钢琴,但是我没有什么兴趣,现在那架钢琴已经蒙上了厚厚一层灰。”今年同时被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录取的雅礼“学神”毛啸说,他的父母非常开明,十分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从来不会逼迫他做不喜欢做的事。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如此“洒脱”。

蔡女士是一位事业有成、年轻漂亮的辣妈。在商场如鱼得水的她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犯了难。“我儿子今年要读三年级了,周围的朋友建议去上英语培训班,理由是别的孩子都上课,不上怕跟不上进度。也有的朋友认为没必要让孩子那么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纠结、迷茫是不少家长会面临的问题。有人说,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这种职业重要且全年无休。也有人说,教师上岗需要教师证,医生上岗也需要医师资格证,但是家长这一职业却是“无证上岗”,或许一不小心就毁了孩子。记者采访发现,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有些家长不惜花重金参加家长培训课程。“全部的课程高达3万多元,而且报名参加的家长不少。”业内人士透露。

从事青少年教育已有13年的罗贝尔青少年素质教育导师刘进认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许,然而我们判定一个孩子成功的标准却十分单一,如是否有好工作,是否有钱。然而,美国的家长却十分注重孩子的特点和成长过程,孰优孰劣也没有绝对的判定。”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个例,有着不同的特点。而每个教育也都是个案,父母应该多引导、激励孩子,给孩子创造外部的条件,呵护孩子的天性。

育儿有术

湖南师大附中副校长陈迪勋认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应将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种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他的孩子不仅本科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还在世界顶尖学府斯坦福大学求学。他说:“我的孩子小时候看书不太专注,比如看了几分钟就会跑出来看电视,家里来了客人也会跑出来看来了哪位亲戚。”发现这个问题后,他及时给孩子讲道理,慢慢让孩子增加看书的时间,日积月累,孩子专注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另外,他认为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及各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只是一方面,还要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相关文章

  • 四年级上册试卷
  • 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句.(9分) kāi pì yú kuài sōu suǒ huī fù hãn jì ( ) ( ) ( ) ( ) ( ) tiān xià de mǔ qīn duì er nǚ ...查看


  • 泰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 泰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泰州2017)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里的城市叫水城,这里的乡村叫水乡.上善若水,海n à 百川,施耐庵的"水浒"闯出泰州,成就了令人z àn 叹 ...查看


  • 旭日阳刚还将一路"闯红灯"到多久?
  • 旭日阳刚还将一路"闯红灯"到多久? 2012-02-15 16:57:55 浏览 1628 次 | 评论 0 条 旭日阳刚还将一路"闯红灯"到多久? 夏余才 近日,有媒体称,拍摄到"旭日阳刚 ...查看


  • 11岁小学生40分钟写600字文言文 引经据典走红|文言文|小学生
  • 11岁小学生40分钟写600字文言文 引经据典走红 2016年01月06日 07:37 红网 1月4日,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六年级学生余晗睿. 图/潇湘晨报记者 华剑 1月4日上午,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六年级学生余晗睿走进校长办公室,他 ...查看


  • 做"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
  • 作者:杨倩 早期教育 2013年09期 "妈妈(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可能每位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这样的请求.你是怎样回应孩子的呢?是随手找本故事书读一下,即兴编一个故事,还是通过故事用心与孩子交流呢?同样是讲故事,&qu ...查看


  • [弟子规]有关键性的缺陷
  • <弟子规>有关键性的缺陷 2016年全民阅读日之际,某地千名中小学生身着汉服诵读<弟子规>的场面颇为壮观.传承国学文化,建设书香社会,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对于<弟子规>这样如今很走红的读物,我们要不要读? ...查看


  • 大卫不可以解读
  • 绘本解读:<大卫不可以>不可思议的讲法 (2011-04-15 08:28:00) 我想,许多父母对<大卫,不可以>这绘本,一定不会陌生.对于这本书,说老实话,刚买来的时候,我很头疼怎么给孩子讲.书中的大卫,是一个调 ...查看


  • 学生家长家教演讲稿
  • 家长会学生家长家教经验发言稿 辛勤的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晚上好!我是吴xx 的妈妈.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我们千千万万 父母的心: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正是我们焦虑和困惑所在.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重 来,无法复制, ...查看


  • 摔跤吧!爸爸 | 母爱是愿你被温柔以待,父爱是陪你看星辰大海
  • 严厉.沉默.隐忍.原谅,放手, 父爱就是这般隐匿在一副没有表情的面孔下, 一点一点地加深加厚. 母爱是愿你被温柔以待,父爱是陪你看星辰大海 文丨七天路过,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看<摔跤吧!爸爸>的时候,刚刚是母亲节的后一天,这个周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