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兵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不少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首先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这便是为古今称道不绝的隆中决策。在这个著名决策中,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措施,还有实现目标的几个战略阶段。刘备闻言,茅塞顿开。正是逐步实施了这一正确决策,刘备集团才得以绝处逢生,立稳脚根,日益发展,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

谈到赤壁大战前后的东吴将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郎。其实,在东吴孙权的阵营中,战略意图最清醒的当属鲁肃。历史记载,鲁肃年轻时就抱有大志,并对当时群雄逐鹿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虽然生长在袁术治下的临淮东城,但当他看出袁术虽然暂时强大,但终难长久时,便拒绝了袁术让他当东城长的邀请,毅然过江投奔了孙权 。《三国演义》根据史实记叙了鲁肃过江后为孙权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他对孙权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变化) ”,目前要乘北方混战多事的良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可以说,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刘表新死,曹操大军南下的重要时刻,又是他审时度势,及时向孙权提出与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的正确决策。为此,他积极奔走于孙,刘之间:先是以吊丧为名,来到荆州,向刘备陈述孙刘结盟的重要性、迫切性,旋即又陪同诸葛亮过江,共商抗曹大计,力排众议,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外交基础。东吴政权得以在危急中生存,依然是接

受了鲁肃的正确决策方案的结果。之后,他为了“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使曹操多一个敌人,而东吴多一个朋友,想方设法缓和孙权、刘备以及周瑜、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极为敏感的荆州问题上,从中斡旋,维持了孙、刘之间的联盟。貌似笨伯其实见识卓越的鲁肃,比起急功近利的周瑜,要计高一筹。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鲁肃为东吴制定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并竭力推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必然痛遭挫折,赤壁大战的历史将会重写,已经建立的东吴政权怕早已向曹操递交了降表。

《三国演义》中的成功事例,有力地揭示了战略对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既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它可以转危为安,易强弱,变多少,化喜悲,为成功者高唱胜利的凯歌,为失误者奏起呜咽的哀乐。这些犹如晨钟暮鼓,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战略的重要,同样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现代企业处在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在广泛分工、密切协作、社会联系空前复杂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企业管理已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执行型转变为决策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企业再也不能等待和依赖上级而必须能动地去适应时代的变迁,自觉地去符合市场的需要,勇敢地去迎接竞争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把自己的目光从内部扩大到外部,从眼前延伸到长远,系统地、发展地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必须解决战略问题。经营战略确定以后,就将规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确定一个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选择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从长远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盛衰存亡。因此可以说,经营战略是时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通观中外,重视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的趋势。

为了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企业必须搞好战略经营。所谓战略经营,不仅仅是说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一般职工都要自觉地围绕着战略目标,进行开拓性的工作,而不能停留在维持日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上;尤其是要求企业高层次管理者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战略,制定战略,推行战略之上。应该明白,这正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工作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战略经营的基本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

谋全局: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从内部看,其经营要素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其经营环节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从外部看,它要服从于市场需求,考虑竞争对手,而这些又要受政治、经济、 技术、文化、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辐射半径”延长。这就要求战略经营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孙子兵法》中提出 “经五事”、“校七计”,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五事” “七计”以“道”为首,又体现了战略思考的层次性。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既分析了敌、我、友,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区分了优势和劣势因素,规划了整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这里有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全局是由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局部所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据守荆州虽是局部,但却是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羽后来丢了荆州,对诸葛亮的战略造成重大打击。

谋长远:现实是未来的基础,而未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未来是着眼点和目标点。一个企业在制定战略方案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因此,战略经营要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越意识,树立“明天即今天” 的观念。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创下了后蜀数十年江山,所以,人们称赞是“一对足千秋”。

战略经营还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理性原则: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经营战略是一种主观范畴。所谓理性,就是使主观自觉地、能动地与客观相统一。一个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者,在战略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战略制订和执行达到这个境地。战略经营符合这条原则者胜,违背这条原则者败。无数经营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企业的客观实际,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宏观的方针政策;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资源供应者的情况;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等。战略经营中遵循理性原则,就要考虑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利益和发展;符合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和兴趣;适应不适应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还应该注意,客观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战略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适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概言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顺应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趋利原则:所谓趋利,就是要求本着“趋利避害”的思想,努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遵循趋利原则,就要在战略经营中力求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所冒风险最小;争取最大的效果,圆满实现战略目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也就是说效率要高。

理性原则和趋利原则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深入。违背了前者,战略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违背了后者,战略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的第一步,是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而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中国有句古语:“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薛文清公从政录》) ,认识客观是一切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战略经营理性原则的保证。应该说,对于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掌握现代的决策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全部的关键和困难在于,如何精确估计各种状态的概率值。因为决策是面对未来的,对未来的事态只能估计和预测。如果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掌握得比较全面、准确、及时,如果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而又符合逻辑,那么对未来的预测就会相对精确,对各种状态的概率估计就会基本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作出的决策承担的风险就会较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三国演义》以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种种活动,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形象化和艺术化,给后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益。

诸葛亮是善于决策、精于决策的人物,但是他那经天纬地之才并非是毫无底蕴的即兴之作。《三国演义》 “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说什么他善于夜观天象,料事如神等,这一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已经没有多大

诱惑和感染了。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每次正确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准确、及时地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在许多次战斗之前,他或者派出“细作”、“探子”,或者利用降将俘兵,或者亲历实地调查敌方兵力部署,探听敌方将领的素质、本领、心理,观察地势地形,然后制定有利的作战方案,从而击败敌人。赤壁大战前夕,正是在曹操南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了和曹军几次战争的实践,他才准确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因而做出了曹操必败的正确预见。隆中决策之所以对天下大事分析得精辟而中肯,其中凝结了诸葛亮巨大而长期的劳动。胸怀大志而暂隐山林的诸葛亮,注意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了解社会、政治、军事的种种动向。他平时刻苦读书,而且读书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因而涉猎较广,领悟较深。他注意交际,颍州的石广元,博陵的崔州平,汝南的徐庶和孟公威,都是他过从甚密的朋友。经过他们,他又与号称“凤雏”的庞统,道号水镜的司马徽相交。其兄诸葛瑾在东吴参与朝政机密,其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都是博学多识、思想敏锐的非常人物。诸葛亮与这些人或书信来往,或聚首畅谈,形成了一个如现代所云的情报网络。有志于天下的诸葛亮,则正是这个网络的高级贮存、处理中心。诸葛亮还十分喜好云游,借以勘察山川地理、关梁扼塞,了解风俗民情、气候物产等。 因而,诸葛亮未出茅庐是假,已知天下却是真。这不是什么先知先觉,正是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论真理。当徐庶挥泪别离刘备,径直至卧龙岗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诸葛亮虽然表面推辞,其实是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此后一段时间,他连日云游不归以至刘备、关羽、张飞两顾茅庐未果。他要进一步补充最新的信息,要反复思酌斡旋天地的大计。当他高卧草堂等待刘备、关羽、张飞第三次到来时,他那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已经是勾划完整成竹在胸了。否则,那西川五十四州挂图从何而来?诸葛亮又怎能如数家珍似地笑指其中?他又怎能刚刚出山到了新野,就向刘备提出了他的第一条重要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兵,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

任何决策的对象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是内部诸要素和内外环境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有机整体。 因此,决策不是对信息资料的简单汇总,而是要实现认识的飞跃,它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这种分析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要全面系统,相互比较

官渡之战前夕,为消除曹操的顾虑,多谋善断的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几乎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方面。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曹操的一些疑虑,才使曹操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赤壁大战前夕,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回周瑜帮助决断。东吴的和、战双方在朝堂之上展开了辩论。主降派的代表张昭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占据主动;军力上“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同时江东的地利条件已失:“吾江东可以拒曹者,长江耳。今曹朦艟战舰,何止千百?

水陆并进,何可当之? ”因此,东吴的出路只有一条——投降。周瑜针锋相对指出:政治上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孙权是为国家除残去暴;军事上,曹操犯了兵家四忌:一是后方不宁,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二是曹军多为北人不熟水战,三是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四是士卒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于是得出结论:曹兵“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周瑜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初步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此后,诸葛亮又指出:孙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 “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必须进一步“以军数开解, 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于是周瑜又夜见孙权, 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曹声言“水陆大军百万”,其实 “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然后信心十足地表示:“周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第44回) 至此,孙权的一切疑虑才得消除,下定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

以上事例说明,在分析研究已有的信息情报时,唯全面系统才能不失于偏颇;唯注意比较,才能揭示差别和矛盾,突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降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度,提高预测的精确性。 二是注意变化,动态分析

彞陵之战初期,陆逊看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于是下令乘高守险,不许出战,“以观其变”。任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甚至“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陆逊只令“塞耳休听”,视而不见,采用了战略退却的方针。这就促使刘备及其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怠、松懈、轻敌的方面转化,直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战争的形势转向了有利于东吴的方面。这时,被双方都讥笑为孺子、懦怯的一介书生陆逊,一反常态,抓住反攻的太好时机,雷厉风行,调兵谴将,实施火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成功。战场的辩证法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注意研究优劣、利害、得失、进退、动静等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并及时做出合乎时宜的决策。静态的分析,一成不变的方案,是适应不了动态的系统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 三是注意特殊性,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

在罗贯中的笔下,描写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没有任何两次是雷同的。“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各自采用不同的战术。即使是诸葛亮一人所用的火攻,也是各具千秋。《三国演义》的回肠荡气,正是在于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和摇曳多姿的笔锋,揭示了一个个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第85回描写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最是匠心独运,发人深省。曹丕发50万大军,五路并进,攻打蜀汉,蜀汉政权朝野震动,刚刚继位的后主更是惊慌失措。这时,诸葛亮杜门谢客,托病不出,经过具体的分析,了解敌人每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心理以及他们内外部的种种关系,还有各路的地形地利,然后派遣不同的将领,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兵不血刃而化险为夷。这一战例说明,只有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针对性最强、最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不去研究各个事物的特殊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停留在泛泛分析,就找不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把事情弄坏。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忽视实际中的具体因素,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公式,结果丢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四是上下反复,慎之又慎

所谓反复,就是说决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初步考虑,也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正面和反面的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即使没有反面意见,也要自己设想出可能的反面意见,自我诘问,这样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步步深入,把情况确实弄清。

这方面,孙权在赤壁大战之前的决策,应该受到嘉许。当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曹操大军南下之时,鲁肃提出以吊丧为名,往江夏游说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孙权“喜从其言”;当张昭等人主张降曹时,孙权暗地里对鲁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当孔明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可见,孙权思想上一直是倾向于抗曹的。那么,他为什么一直不做出决断呢? 因为对于号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曹军,东吴还不知虚实。因此,他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深入弄清各种情况,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及其理由。于是,在公开场合下,不论是对鲁肃的主战言论,还是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言论,他只是“沉吟不语”从来不置可否。后经诸葛亮、周瑜从各个方面揭穿曹军势大的谎言,分析曹军的许多致命弱点,他才最终明确表示“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情节,意在责孙权没有谋略,其实不然。当强敌压境,事关东吴存亡之际,在做出决策之前,孙权反复探究,慎之又慎,应用“对演法”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理当如此!

《三国演义》中所揭示的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应该说普遍地适应于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现代企业的战略决策。

企业在战略决策之前,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比如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供应者的情况,顾客用户的情况,与本企业争夺供应者和顾客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本企业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自然的、经济的、技术的、产品本身的,又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再如企业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信息获取能力、技术专利的多少、商品信誉的好坏等。其次,要对掌握的情报信息进行比较加工,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具体的动态分析,弄清外部因素的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士气,企业实际能够发挥出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管理水平,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及互相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强度、时间。从而在整体和动态中清晰地了解决策背景,准确地预测未来。

重视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和系统分析,是国内外一切企业成功的共同规律。

“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 ——谈战略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永恒主题。无目标,就无所谓决策,无所谓行动。决策就是在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行动目标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行动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的主观努力。唯有对期望目标有所贡献的决策和行动才具有价值。目标是指挥曲,可以从方向上引导一个系统的行为,在实际中指导一个系统的行为;目标是协调曲,可以沟通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保证内部各种力量的良好配合,达到上下左右的和谐平衡,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是进行曲,可以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在各种状态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战略决策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确定决策目标要体现如下一些原则:

—是进取可行原则。

二是结构合理原则。

三是目标压缩原则。

四是目标具体原则。

五是目标调整原则。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决策目标,具有了高质量目标的主要品质。

先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前者是近期的、低层的,后者是长期的、最高的。两者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恰当地分析了曹操不可争、孙权不可图、刘表不能守、刘璋很暗弱的天下大势以及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的自身条件等基础上的。兴汉室、图中原是隆中决策的最高目标,提出这个目标,充分表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的目光,不畏天命的胆略,披荆斩棘的进取精神。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的几个好朋友都明确指出,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要“斡旋天地,补掇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高明之至的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种形势。但是,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大目标,他还是知难而进地出山了。当实现了鼎足而立的第一阶段目标后,面对着强大的曹魏而偏安一方的蜀汉,需要支撑精神的柱石,需要争取政治上主动的大纛,需要以攻为守的谋略。因而诸葛亮提出了进取中原这一高难度的决策目标。他的《后出师表》,以苍凉而坚定的笔调,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矛盾;他的六出祁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实施和推行他的既定目标和谋略。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而落泪,更为他的知难而进而动容。人们不会责备他的“逆天而行”,只会尊仰他的进取精神。在目标的缩减上,诸葛亮把“先取荆州为家”化为手段,从而将本来的三个目标,即取荆州、夺西川、图中原合并为两大目标。由于进取中原的艰巨性,三国鼎立的形势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在鼎足天下和进取中原之间具有长期的时间间隔和段落差别,进一步合并它们两者,就失去了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在目标的表达上,“鼎足之势”,形象明确;“图中原”,简明概括,是高度 凝练的思维结晶。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不少企业以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己任,在确定战略目标时给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有的立志于填补国内的某项空白,有的立足于给国家多积累资金,也有的敢同大厂和名优产品争高下,更有的放眼全球,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凡事当以利害较之”

——谈决策方案的选优

选优,是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就是从拟定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最优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选优的前提是多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利害相较,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如果没有对每个方案的论证和评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决策的趋利原则就得不到保证。

《三国演义》第62回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刘备应刘璋之请,进驻葭萌关,抗拒汉中张鲁的入侵,后来因为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受到刁难,于是“毁书发怒,

前情尽弃”,两人翻脸。这时,刘备问计庞统:“如此,当若何? ”庞统回答:“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 刘备又问:“哪三条计? ”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评价比较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于是,依中计而行,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在此,庞统提出的是三个行动计策,加上“沉吟不去”,实际上是可供选择的四个方案,庞统可谓多谋,刘备堪称善断,两者的最佳结合,选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赤壁大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和战两派,双方争论不休,在孙权没有明确表态时,鲁肃给他分析:“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孙权向:“何以言之? ”鲁肃回答:“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 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这一席话,是从孙权的切身利害出发,对投降方案的正确评估,它恰好触到了孙权的痛处,清楚地告诉孙权,抗曹是他应该选择的唯一正确出路。

《三国演义》启示人们,必须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所反映的单凭领导和个别智囊人物的个人经验进行选优的方法,在今天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案评估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然而不论何种评估技术,最基本的是建立评价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此来辨别方案的优劣。如果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不同,目标即使名义不变,而实质却可以大相径庭。比如某个企业把满足市场的需要作为目标,但却把“产值”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货不对路。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企业,应该把全面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方案的价值准则,自觉的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把暂时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结合起来,并且努力使评价指标定量化。同时又要规定权衡指标的原则,以便在指标冲突时有所取舍。

环环紧扣,逐浪推进

——谈决策的实施

战略方案的实施,是达到战略目标、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阶段。为了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首先要围绕着已经确定的大目标,进一步提出各阶段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逐步逼进大目标;其次,在每个战略阶段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做到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办法落实,并要拟定种种应急方案;同时,要注意信息反馈,根据新矛盾,新情况,及时地调整、修改、补充原有的决策方案。

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之前,袁绍各方面占据优势,其中一条是后方比较安定,除了困守易京的公孙瓒外,境内没有异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他还和关外的乌桓贵族相勾结,彼此相安无事。相形之下,曹操的东边先后有吕布、刘备为患,南边有刘表、张绣相胁,常有后顾之忧。为了改变这一劣势,曹操抓住战机,采取不同措施,实施一个个子方案。他先是采纳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北征公孙瓒之机,

挥兵东南,攻取下邳,擒杀吕布;接着,又采纳孔融的建议,招安张绣和刘表。他以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与张绣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张绣率部投降,刘表也保持了中立,这就粉碎了袁绍拉拢刘表,企图孤立和夹击曹操的阴谋;最后在袁绍已经屯兵官渡的情况下,他又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土各相妒忌”的弱点,乘刘备新整军马,众心未服,亲率大军20万,兵分五路,东征徐州,击溃了刘备,纳降关羽,从此,基本靖平长江以北的大片疆土,为官渡胜利赢得了可靠的后方。

在赤壁大战中,经过外交上的折冲和政治上的审时度势,孙权、刘备两家实现了抗曹联盟。但是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曹军,必须一点一点地削弱。为此,周瑜和诸葛亮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迭出奇谋,给曹军一次又一次打击,逐步地改变战场上的形势,终于造成可乘之机,迎来了转守为攻的日子。战争一开始,“三江口曹操折兵”,周瑜就打了一个胜仗,先挫曹军锐气,接着,又在“群英会”上运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深得水军之妙” 的水军督都蔡瑁、张允,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弱点,在取胜的道路上搬掉了一块绊脚石。随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再一次削弱了曹军,加强了吴军。根据“曹操水寨,极其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的情况,周瑜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决定实施火攻。但此计急切之间也难实行,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于是,赤胆忠心的黄盖暗献“苦肉计”,诈降曹操,以便就中取事,火烧曹军。但是仅有“苦肉计”,没有人到曹营献诈降书,黄盖的挨打,也是白白受苦一场。因而,又有机智大胆的阚泽独往曹营,终于骗取了曹操的信任。 最后,足智多谋的庞统又献“连环计”,把曹军的战船锁在一起。至此,实施火攻的条件才初步成熟,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周瑜用人得当,计谋周密,环环紧扣,计计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杰出的指挥才干。 当东风乍起,赤壁的大火燃烧在即,周瑜调兵遣将,采取一个个有力措施。他兵分六路,有的去烧曹营粮草,有的去烧曹军营寨,有的阻击曹操接应之兵,有的作为各路接应。再看诸葛亮,下得七星坛,乘赵云接应的小船直奔夏口,刘备接着后,诸葛亮“无暇告诉别事” ,便升帐坐定,调兵遣将:令赵云到乌林之西 埋伏,张飞去葫芦谷口埋伏,关羽到华容道埋伏,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刘琦回武昌,陈兵岸口,捉拿曹操逃兵。可以说,他们是处处堵截,层层设伏,各种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时时事事皆有缜密安排,为曹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尽可能地扩大了胜利的战果。

提起”空城计”,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的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因遗漏某些环节,而几乎导致整个方案前功尽弃的警示。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赤壁大战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正当火攻的准备工作已

经完成,周瑜带领诸将立于山顶,指点曹营,哈哈大笑时, 突然一阵风吹,旗角从周瑜脸上掠过,使他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吓得口吐鲜血,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原来,他在制定“火攻”方案时,忽略了隆冬季节没有东风这个天时情况,事到临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是好? 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下的千古绝唱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七星坛诸葛祭风”,哪能有“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郎的惨淡苦心,恐怕会因一着遗落而全盘皆输。 根据事物的新发展和情况的新变化,适时调整甚至改变原定的决策方案,是实施决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官渡战役初期,曹操本来同意荀攸的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如果“迁延日月,粮草不敷”,因此“利在急战”。于是,刚刚到达前线,曹操便“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结果首战大败。事实教育了曹操,袁军虽然有种种弱点和劣势,但袁绍的70万大军也确确实实是能吃人的真老虎,强弱悬殊,“急战”求胜的决策必须放弃。于是,曹操就后退一步,把兵力集中在官渡,坚守营垒。袁军堆筑土山,在土山上向曹军营中发射乱箭,曹军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头的“霹雳车”还击;袁军挖地道攻击,曹军掘堑壕抵御。双方“自八月起,至九月终”,相持多日。此间,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一度想“弃官渡退回许昌”,但留守许昌的荀彧报书给他打气,曹操便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令将士“效力死守”,以便寻找战机,出奇制胜。不久,袁军从后方运来几千车给养到官渡。曹操得讯,抓住战机,派大将徐晃、史涣出击,烧掉袁军的粮草。接着,又采纳了袁绍的降士许攸的建议,亲自出马,夜袭乌巢,烧掉了袁军的全部屯粮。至此,袁绍军心大为动摇,反攻时机成熟,曹操乘机奋力出战,全线击溃袁军。由此可见,没有“急战” 到“死守”的方案改变,就不可能有曹操在官渡的胜利。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兵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不少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首先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这便是为古今称道不绝的隆中决策。在这个著名决策中,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措施,还有实现目标的几个战略阶段。刘备闻言,茅塞顿开。正是逐步实施了这一正确决策,刘备集团才得以绝处逢生,立稳脚根,日益发展,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

谈到赤壁大战前后的东吴将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郎。其实,在东吴孙权的阵营中,战略意图最清醒的当属鲁肃。历史记载,鲁肃年轻时就抱有大志,并对当时群雄逐鹿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虽然生长在袁术治下的临淮东城,但当他看出袁术虽然暂时强大,但终难长久时,便拒绝了袁术让他当东城长的邀请,毅然过江投奔了孙权 。《三国演义》根据史实记叙了鲁肃过江后为孙权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他对孙权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变化) ”,目前要乘北方混战多事的良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可以说,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刘表新死,曹操大军南下的重要时刻,又是他审时度势,及时向孙权提出与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的正确决策。为此,他积极奔走于孙,刘之间:先是以吊丧为名,来到荆州,向刘备陈述孙刘结盟的重要性、迫切性,旋即又陪同诸葛亮过江,共商抗曹大计,力排众议,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外交基础。东吴政权得以在危急中生存,依然是接

受了鲁肃的正确决策方案的结果。之后,他为了“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使曹操多一个敌人,而东吴多一个朋友,想方设法缓和孙权、刘备以及周瑜、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极为敏感的荆州问题上,从中斡旋,维持了孙、刘之间的联盟。貌似笨伯其实见识卓越的鲁肃,比起急功近利的周瑜,要计高一筹。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鲁肃为东吴制定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并竭力推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必然痛遭挫折,赤壁大战的历史将会重写,已经建立的东吴政权怕早已向曹操递交了降表。

《三国演义》中的成功事例,有力地揭示了战略对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既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它可以转危为安,易强弱,变多少,化喜悲,为成功者高唱胜利的凯歌,为失误者奏起呜咽的哀乐。这些犹如晨钟暮鼓,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战略的重要,同样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现代企业处在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在广泛分工、密切协作、社会联系空前复杂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企业管理已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执行型转变为决策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企业再也不能等待和依赖上级而必须能动地去适应时代的变迁,自觉地去符合市场的需要,勇敢地去迎接竞争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把自己的目光从内部扩大到外部,从眼前延伸到长远,系统地、发展地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必须解决战略问题。经营战略确定以后,就将规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确定一个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选择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从长远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盛衰存亡。因此可以说,经营战略是时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通观中外,重视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的趋势。

为了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企业必须搞好战略经营。所谓战略经营,不仅仅是说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一般职工都要自觉地围绕着战略目标,进行开拓性的工作,而不能停留在维持日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上;尤其是要求企业高层次管理者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战略,制定战略,推行战略之上。应该明白,这正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工作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战略经营的基本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

谋全局: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放系统。从内部看,其经营要素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其经营环节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从外部看,它要服从于市场需求,考虑竞争对手,而这些又要受政治、经济、 技术、文化、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辐射半径”延长。这就要求战略经营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孙子兵法》中提出 “经五事”、“校七计”,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五事” “七计”以“道”为首,又体现了战略思考的层次性。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既分析了敌、我、友,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区分了优势和劣势因素,规划了整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这里有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全局是由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局部所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据守荆州虽是局部,但却是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羽后来丢了荆州,对诸葛亮的战略造成重大打击。

谋长远:现实是未来的基础,而未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未来是着眼点和目标点。一个企业在制定战略方案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因此,战略经营要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越意识,树立“明天即今天” 的观念。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创下了后蜀数十年江山,所以,人们称赞是“一对足千秋”。

战略经营还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理性原则: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经营战略是一种主观范畴。所谓理性,就是使主观自觉地、能动地与客观相统一。一个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者,在战略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战略制订和执行达到这个境地。战略经营符合这条原则者胜,违背这条原则者败。无数经营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企业的客观实际,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宏观的方针政策;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资源供应者的情况;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等。战略经营中遵循理性原则,就要考虑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利益和发展;符合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和兴趣;适应不适应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还应该注意,客观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战略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适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概言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顺应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趋利原则:所谓趋利,就是要求本着“趋利避害”的思想,努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遵循趋利原则,就要在战略经营中力求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所冒风险最小;争取最大的效果,圆满实现战略目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也就是说效率要高。

理性原则和趋利原则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深入。违背了前者,战略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违背了后者,战略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的第一步,是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而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中国有句古语:“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薛文清公从政录》) ,认识客观是一切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战略经营理性原则的保证。应该说,对于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掌握现代的决策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全部的关键和困难在于,如何精确估计各种状态的概率值。因为决策是面对未来的,对未来的事态只能估计和预测。如果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掌握得比较全面、准确、及时,如果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而又符合逻辑,那么对未来的预测就会相对精确,对各种状态的概率估计就会基本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作出的决策承担的风险就会较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三国演义》以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种种活动,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形象化和艺术化,给后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益。

诸葛亮是善于决策、精于决策的人物,但是他那经天纬地之才并非是毫无底蕴的即兴之作。《三国演义》 “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说什么他善于夜观天象,料事如神等,这一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已经没有多大

诱惑和感染了。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每次正确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准确、及时地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在许多次战斗之前,他或者派出“细作”、“探子”,或者利用降将俘兵,或者亲历实地调查敌方兵力部署,探听敌方将领的素质、本领、心理,观察地势地形,然后制定有利的作战方案,从而击败敌人。赤壁大战前夕,正是在曹操南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了和曹军几次战争的实践,他才准确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因而做出了曹操必败的正确预见。隆中决策之所以对天下大事分析得精辟而中肯,其中凝结了诸葛亮巨大而长期的劳动。胸怀大志而暂隐山林的诸葛亮,注意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了解社会、政治、军事的种种动向。他平时刻苦读书,而且读书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因而涉猎较广,领悟较深。他注意交际,颍州的石广元,博陵的崔州平,汝南的徐庶和孟公威,都是他过从甚密的朋友。经过他们,他又与号称“凤雏”的庞统,道号水镜的司马徽相交。其兄诸葛瑾在东吴参与朝政机密,其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都是博学多识、思想敏锐的非常人物。诸葛亮与这些人或书信来往,或聚首畅谈,形成了一个如现代所云的情报网络。有志于天下的诸葛亮,则正是这个网络的高级贮存、处理中心。诸葛亮还十分喜好云游,借以勘察山川地理、关梁扼塞,了解风俗民情、气候物产等。 因而,诸葛亮未出茅庐是假,已知天下却是真。这不是什么先知先觉,正是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论真理。当徐庶挥泪别离刘备,径直至卧龙岗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诸葛亮虽然表面推辞,其实是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此后一段时间,他连日云游不归以至刘备、关羽、张飞两顾茅庐未果。他要进一步补充最新的信息,要反复思酌斡旋天地的大计。当他高卧草堂等待刘备、关羽、张飞第三次到来时,他那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已经是勾划完整成竹在胸了。否则,那西川五十四州挂图从何而来?诸葛亮又怎能如数家珍似地笑指其中?他又怎能刚刚出山到了新野,就向刘备提出了他的第一条重要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兵,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

任何决策的对象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是内部诸要素和内外环境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有机整体。 因此,决策不是对信息资料的简单汇总,而是要实现认识的飞跃,它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这种分析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要全面系统,相互比较

官渡之战前夕,为消除曹操的顾虑,多谋善断的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几乎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方面。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曹操的一些疑虑,才使曹操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赤壁大战前夕,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回周瑜帮助决断。东吴的和、战双方在朝堂之上展开了辩论。主降派的代表张昭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占据主动;军力上“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同时江东的地利条件已失:“吾江东可以拒曹者,长江耳。今曹朦艟战舰,何止千百?

水陆并进,何可当之? ”因此,东吴的出路只有一条——投降。周瑜针锋相对指出:政治上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孙权是为国家除残去暴;军事上,曹操犯了兵家四忌:一是后方不宁,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二是曹军多为北人不熟水战,三是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四是士卒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于是得出结论:曹兵“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周瑜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初步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此后,诸葛亮又指出:孙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 “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必须进一步“以军数开解, 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于是周瑜又夜见孙权, 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曹声言“水陆大军百万”,其实 “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然后信心十足地表示:“周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第44回) 至此,孙权的一切疑虑才得消除,下定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

以上事例说明,在分析研究已有的信息情报时,唯全面系统才能不失于偏颇;唯注意比较,才能揭示差别和矛盾,突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降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度,提高预测的精确性。 二是注意变化,动态分析

彞陵之战初期,陆逊看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于是下令乘高守险,不许出战,“以观其变”。任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甚至“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陆逊只令“塞耳休听”,视而不见,采用了战略退却的方针。这就促使刘备及其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怠、松懈、轻敌的方面转化,直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战争的形势转向了有利于东吴的方面。这时,被双方都讥笑为孺子、懦怯的一介书生陆逊,一反常态,抓住反攻的太好时机,雷厉风行,调兵谴将,实施火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成功。战场的辩证法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注意研究优劣、利害、得失、进退、动静等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并及时做出合乎时宜的决策。静态的分析,一成不变的方案,是适应不了动态的系统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 三是注意特殊性,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

在罗贯中的笔下,描写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没有任何两次是雷同的。“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各自采用不同的战术。即使是诸葛亮一人所用的火攻,也是各具千秋。《三国演义》的回肠荡气,正是在于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和摇曳多姿的笔锋,揭示了一个个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第85回描写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最是匠心独运,发人深省。曹丕发50万大军,五路并进,攻打蜀汉,蜀汉政权朝野震动,刚刚继位的后主更是惊慌失措。这时,诸葛亮杜门谢客,托病不出,经过具体的分析,了解敌人每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心理以及他们内外部的种种关系,还有各路的地形地利,然后派遣不同的将领,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兵不血刃而化险为夷。这一战例说明,只有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针对性最强、最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不去研究各个事物的特殊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停留在泛泛分析,就找不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把事情弄坏。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忽视实际中的具体因素,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公式,结果丢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四是上下反复,慎之又慎

所谓反复,就是说决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初步考虑,也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正面和反面的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即使没有反面意见,也要自己设想出可能的反面意见,自我诘问,这样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步步深入,把情况确实弄清。

这方面,孙权在赤壁大战之前的决策,应该受到嘉许。当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曹操大军南下之时,鲁肃提出以吊丧为名,往江夏游说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孙权“喜从其言”;当张昭等人主张降曹时,孙权暗地里对鲁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当孔明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可见,孙权思想上一直是倾向于抗曹的。那么,他为什么一直不做出决断呢? 因为对于号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曹军,东吴还不知虚实。因此,他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深入弄清各种情况,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及其理由。于是,在公开场合下,不论是对鲁肃的主战言论,还是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言论,他只是“沉吟不语”从来不置可否。后经诸葛亮、周瑜从各个方面揭穿曹军势大的谎言,分析曹军的许多致命弱点,他才最终明确表示“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情节,意在责孙权没有谋略,其实不然。当强敌压境,事关东吴存亡之际,在做出决策之前,孙权反复探究,慎之又慎,应用“对演法”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理当如此!

《三国演义》中所揭示的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应该说普遍地适应于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现代企业的战略决策。

企业在战略决策之前,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比如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供应者的情况,顾客用户的情况,与本企业争夺供应者和顾客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本企业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自然的、经济的、技术的、产品本身的,又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再如企业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信息获取能力、技术专利的多少、商品信誉的好坏等。其次,要对掌握的情报信息进行比较加工,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具体的动态分析,弄清外部因素的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士气,企业实际能够发挥出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管理水平,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及互相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强度、时间。从而在整体和动态中清晰地了解决策背景,准确地预测未来。

重视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和系统分析,是国内外一切企业成功的共同规律。

“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 ——谈战略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永恒主题。无目标,就无所谓决策,无所谓行动。决策就是在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行动目标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行动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的主观努力。唯有对期望目标有所贡献的决策和行动才具有价值。目标是指挥曲,可以从方向上引导一个系统的行为,在实际中指导一个系统的行为;目标是协调曲,可以沟通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保证内部各种力量的良好配合,达到上下左右的和谐平衡,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是进行曲,可以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在各种状态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战略决策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确定决策目标要体现如下一些原则:

—是进取可行原则。

二是结构合理原则。

三是目标压缩原则。

四是目标具体原则。

五是目标调整原则。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决策目标,具有了高质量目标的主要品质。

先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前者是近期的、低层的,后者是长期的、最高的。两者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恰当地分析了曹操不可争、孙权不可图、刘表不能守、刘璋很暗弱的天下大势以及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的自身条件等基础上的。兴汉室、图中原是隆中决策的最高目标,提出这个目标,充分表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的目光,不畏天命的胆略,披荆斩棘的进取精神。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的几个好朋友都明确指出,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要“斡旋天地,补掇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高明之至的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种形势。但是,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大目标,他还是知难而进地出山了。当实现了鼎足而立的第一阶段目标后,面对着强大的曹魏而偏安一方的蜀汉,需要支撑精神的柱石,需要争取政治上主动的大纛,需要以攻为守的谋略。因而诸葛亮提出了进取中原这一高难度的决策目标。他的《后出师表》,以苍凉而坚定的笔调,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矛盾;他的六出祁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实施和推行他的既定目标和谋略。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而落泪,更为他的知难而进而动容。人们不会责备他的“逆天而行”,只会尊仰他的进取精神。在目标的缩减上,诸葛亮把“先取荆州为家”化为手段,从而将本来的三个目标,即取荆州、夺西川、图中原合并为两大目标。由于进取中原的艰巨性,三国鼎立的形势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在鼎足天下和进取中原之间具有长期的时间间隔和段落差别,进一步合并它们两者,就失去了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在目标的表达上,“鼎足之势”,形象明确;“图中原”,简明概括,是高度 凝练的思维结晶。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不少企业以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己任,在确定战略目标时给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有的立志于填补国内的某项空白,有的立足于给国家多积累资金,也有的敢同大厂和名优产品争高下,更有的放眼全球,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凡事当以利害较之”

——谈决策方案的选优

选优,是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就是从拟定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最优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选优的前提是多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利害相较,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如果没有对每个方案的论证和评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决策的趋利原则就得不到保证。

《三国演义》第62回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刘备应刘璋之请,进驻葭萌关,抗拒汉中张鲁的入侵,后来因为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受到刁难,于是“毁书发怒,

前情尽弃”,两人翻脸。这时,刘备问计庞统:“如此,当若何? ”庞统回答:“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 刘备又问:“哪三条计? ”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评价比较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于是,依中计而行,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在此,庞统提出的是三个行动计策,加上“沉吟不去”,实际上是可供选择的四个方案,庞统可谓多谋,刘备堪称善断,两者的最佳结合,选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赤壁大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和战两派,双方争论不休,在孙权没有明确表态时,鲁肃给他分析:“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孙权向:“何以言之? ”鲁肃回答:“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 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这一席话,是从孙权的切身利害出发,对投降方案的正确评估,它恰好触到了孙权的痛处,清楚地告诉孙权,抗曹是他应该选择的唯一正确出路。

《三国演义》启示人们,必须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所反映的单凭领导和个别智囊人物的个人经验进行选优的方法,在今天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案评估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然而不论何种评估技术,最基本的是建立评价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此来辨别方案的优劣。如果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不同,目标即使名义不变,而实质却可以大相径庭。比如某个企业把满足市场的需要作为目标,但却把“产值”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货不对路。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企业,应该把全面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方案的价值准则,自觉的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把暂时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结合起来,并且努力使评价指标定量化。同时又要规定权衡指标的原则,以便在指标冲突时有所取舍。

环环紧扣,逐浪推进

——谈决策的实施

战略方案的实施,是达到战略目标、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阶段。为了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首先要围绕着已经确定的大目标,进一步提出各阶段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逐步逼进大目标;其次,在每个战略阶段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做到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办法落实,并要拟定种种应急方案;同时,要注意信息反馈,根据新矛盾,新情况,及时地调整、修改、补充原有的决策方案。

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之前,袁绍各方面占据优势,其中一条是后方比较安定,除了困守易京的公孙瓒外,境内没有异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他还和关外的乌桓贵族相勾结,彼此相安无事。相形之下,曹操的东边先后有吕布、刘备为患,南边有刘表、张绣相胁,常有后顾之忧。为了改变这一劣势,曹操抓住战机,采取不同措施,实施一个个子方案。他先是采纳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北征公孙瓒之机,

挥兵东南,攻取下邳,擒杀吕布;接着,又采纳孔融的建议,招安张绣和刘表。他以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与张绣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张绣率部投降,刘表也保持了中立,这就粉碎了袁绍拉拢刘表,企图孤立和夹击曹操的阴谋;最后在袁绍已经屯兵官渡的情况下,他又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土各相妒忌”的弱点,乘刘备新整军马,众心未服,亲率大军20万,兵分五路,东征徐州,击溃了刘备,纳降关羽,从此,基本靖平长江以北的大片疆土,为官渡胜利赢得了可靠的后方。

在赤壁大战中,经过外交上的折冲和政治上的审时度势,孙权、刘备两家实现了抗曹联盟。但是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曹军,必须一点一点地削弱。为此,周瑜和诸葛亮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迭出奇谋,给曹军一次又一次打击,逐步地改变战场上的形势,终于造成可乘之机,迎来了转守为攻的日子。战争一开始,“三江口曹操折兵”,周瑜就打了一个胜仗,先挫曹军锐气,接着,又在“群英会”上运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深得水军之妙” 的水军督都蔡瑁、张允,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弱点,在取胜的道路上搬掉了一块绊脚石。随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再一次削弱了曹军,加强了吴军。根据“曹操水寨,极其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的情况,周瑜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决定实施火攻。但此计急切之间也难实行,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于是,赤胆忠心的黄盖暗献“苦肉计”,诈降曹操,以便就中取事,火烧曹军。但是仅有“苦肉计”,没有人到曹营献诈降书,黄盖的挨打,也是白白受苦一场。因而,又有机智大胆的阚泽独往曹营,终于骗取了曹操的信任。 最后,足智多谋的庞统又献“连环计”,把曹军的战船锁在一起。至此,实施火攻的条件才初步成熟,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周瑜用人得当,计谋周密,环环紧扣,计计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杰出的指挥才干。 当东风乍起,赤壁的大火燃烧在即,周瑜调兵遣将,采取一个个有力措施。他兵分六路,有的去烧曹营粮草,有的去烧曹军营寨,有的阻击曹操接应之兵,有的作为各路接应。再看诸葛亮,下得七星坛,乘赵云接应的小船直奔夏口,刘备接着后,诸葛亮“无暇告诉别事” ,便升帐坐定,调兵遣将:令赵云到乌林之西 埋伏,张飞去葫芦谷口埋伏,关羽到华容道埋伏,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刘琦回武昌,陈兵岸口,捉拿曹操逃兵。可以说,他们是处处堵截,层层设伏,各种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时时事事皆有缜密安排,为曹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尽可能地扩大了胜利的战果。

提起”空城计”,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的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因遗漏某些环节,而几乎导致整个方案前功尽弃的警示。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赤壁大战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正当火攻的准备工作已

经完成,周瑜带领诸将立于山顶,指点曹营,哈哈大笑时, 突然一阵风吹,旗角从周瑜脸上掠过,使他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吓得口吐鲜血,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原来,他在制定“火攻”方案时,忽略了隆冬季节没有东风这个天时情况,事到临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是好? 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下的千古绝唱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七星坛诸葛祭风”,哪能有“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郎的惨淡苦心,恐怕会因一着遗落而全盘皆输。 根据事物的新发展和情况的新变化,适时调整甚至改变原定的决策方案,是实施决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官渡战役初期,曹操本来同意荀攸的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如果“迁延日月,粮草不敷”,因此“利在急战”。于是,刚刚到达前线,曹操便“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结果首战大败。事实教育了曹操,袁军虽然有种种弱点和劣势,但袁绍的70万大军也确确实实是能吃人的真老虎,强弱悬殊,“急战”求胜的决策必须放弃。于是,曹操就后退一步,把兵力集中在官渡,坚守营垒。袁军堆筑土山,在土山上向曹军营中发射乱箭,曹军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头的“霹雳车”还击;袁军挖地道攻击,曹军掘堑壕抵御。双方“自八月起,至九月终”,相持多日。此间,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一度想“弃官渡退回许昌”,但留守许昌的荀彧报书给他打气,曹操便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令将士“效力死守”,以便寻找战机,出奇制胜。不久,袁军从后方运来几千车给养到官渡。曹操得讯,抓住战机,派大将徐晃、史涣出击,烧掉袁军的粮草。接着,又采纳了袁绍的降士许攸的建议,亲自出马,夜袭乌巢,烧掉了袁军的全部屯粮。至此,袁绍军心大为动摇,反攻时机成熟,曹操乘机奋力出战,全线击溃袁军。由此可见,没有“急战” 到“死守”的方案改变,就不可能有曹操在官渡的胜利。


相关文章

  • 闲议中国古代谋略文化
  • 闲议中国古代谋略文化 年轻时就听到有一位老先生谈过,说中国古代的"术数"很有意 蕴,也很有趣,中华有悠久的术数文化,而且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术数学"体系,记得那位老先生还说过,中华的术数包含三大体系:一 ...查看


  • 从三国看战略管理
  • 最近,几家卫视的新<三国>热播,主要的几家网站也在同步视频播放,其中的一个高人.神人:诸葛亮--众所周知,被誉为"知识"的化身.智慧的象征,其并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 ...查看


  • 诸葛亮军事谋略探究
  • 诸葛亮军事谋略探究 一.提出问题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 ...查看


  •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05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李春生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残酷的 ...查看


  • 忠贞智慧 论诸葛亮形象
  •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 --论诸葛亮形象 沈伯俊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 ...查看


  • 曹魏五子将,蜀汉五虎将,江东四英将,魏蜀吴三国将领到底哪家强
  • 三国时代,最吸引我们的莫过去那些武将们,崇拜英雄的我们,见了那些自己喜欢的武将,恨不得都能舔屏,他们也是我们最初认识三国的印象,不知道多少人对三国的印象是从桃园三结义时的刘关张开始的,是从三英战吕布时吕布那厮的飒爽英姿,牛叉哄哄的pose开 ...查看


  • 兵法与经营谋略
  • 兵法与经营谋略 第一讲:绪论 一.学习兵法与经营谋略的意义 兵法:(辞源315页)用兵的方法 兵法是关于用兵.带兵的原则 用兵包括作战中如何进行运筹,如何施谋用诈,如何用形造势等等,即如何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问题. 带兵,包括军队的管理. ...查看


  •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张仲达 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黄巾之乱, ...查看


  •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
  • 中华文化-谋略篇 . 孙子兵法 戴敦邦 孙武 立轴 作者简介 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