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烃污染对海洋生物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摘要 石油是海洋环境最为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对石油污染的研究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的研究迫切和重要。它不仅威胁着海洋生态安全,而且其致癌物通过在海洋生物体内浓缩蓄积给人类也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研究发现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因此严峻的海洋石油污染的现实已经使其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石油污染;海洋生物;危害;防治对策

1 溢油基本知识

溢油是指排入海洋环境的油。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对油的定义是指任何形式的石油,包括原油、燃料油、油泥、油渣和炼制产品。我们所说的溢油主要指原油及其炼制品,并不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原油是多组分混合物。组成原油的基本元素为碳和氢,碳的百分含量为 80~87%,氢的百分含量为 10~15 %。68 %的原油中饱和烃的含量超过 50 %,其次是芳烃,但只有 4 %的原油中芳烃超过 50 %,胶质、沥青质及可溶性石蜡含量较少。另外,原油中还含有一些微量金属元素,如矾、镍、铁、铝、钠、钙、铜及铀等。尽管原油的基本组成元素为碳和氢,但它们的物理特性相差很大。在溢油事故中,确定溢油类型及其理化特性是指定应急对策的重要因素。

海洋环境中的溢油来源是多方面的[1-3],主要有陆源污染、海运污染、大气污染和自然界污染等。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统计,每年流入海洋环境的油类总量约为 235万吨(1995 年),陆源油量占海洋油污染总量的 51 %,船舶排放油量(包括事故)占海洋油污染中总量的 23 %,机动车辆、工厂、冶炼过程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废烟、废气经空气沉降入海洋水体而产生的石油烃占 12 %。除此人为污染外,还有海洋细菌、微藻等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合成的石油烃,加上海洋地球化学沉积作用而产生的石油烃约占 14 %。在油污染源中,虽然陆源油污染占的比重较大,但其入海的来源构成还未统计的很清楚,大规模的陆源溢油事故的发生频率与船舶溢油事故相比小得很多。随着海上石油运输量的逐年增大,船舶溢油事故,特别是油轮的搁浅和碰撞事故造成单次事件的溢油量较大,容易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也最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2 溢油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状况

对于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研究,先前限于研究测定某特定海区或港湾的总的石油烃的含量、分布及调查状况。近年来,多有利用石油烃类的地球化学意义解析港湾、河口等的烃类的来源、分布和转化。张枝焕等研究了天津地区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饱和石油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来源[4],田蕴、王新红等[5-6]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的烃类的含量、分布和来源等进行了探讨,另外,石油烷烃和芳烃类基于两相间的吸附、解析、迁移转化、归宿等方面的研究也已有涉及。

2.2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石油污染物的研究较全面和系统深入,现有的 Nordtest 和Eurocrude 方法在实际溢油鉴别事件和环境领域追踪石油烃的迁移等方面都多有应用。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案例分析,显示了这些方法在溢油鉴别中作为可靠手段的巨大

潜力,包括输油管漏油,组成相似的溢油,生物体中残留油的分析,北极地区溢油事件,甚至在自然环境中国风化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溢油的源进行剖析。对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分布,风化,生物体内的累积、迁移、归宿等都展开了研究。对石油烃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对象以水、沉积物、悬浮颗粒物、生物体和大气为主,其中对水体系的研究最为完善、成熟,对微表层、深海水等都有涉及。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新技术也一直在探索,如生物标志物法,碳同位素法等。

3 溢油的危害

3.1. 溢油对鸟类的危害

在所有的水域野生生物中,溢油污染对鸟类的影响最为显著。以 1967 年“托里坎荣”油轮事故为例,该次溢油事故造成了英吉利海峡两岸 4万~10 万只鸟类的死亡。溢油对鸟类的直接影响包括溢油对鸟类食物链的影响和对鸟类栖息环境的影响[7]。

除此以外,溢油接触到鸟类羽毛,就会渗入羽毛的绒羽层,从而使其失去保温和防水性能,使水上生活的鸟类失去浮力而下沉,也会使鸟类丧失飞翔能力。鸟类沾染油污后,将大大加速能量消耗,最终耗尽脂肪储备而死亡,而油污进入鸟类消化系统后,将对其消化功能造成破坏,甚至造成鸟类停止产卵,影响鸟类的种群繁衍。

3.2 对海洋动物的影响

3.2.1 对鱼类的影响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油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亲脂性,因此其对生物的神经毒害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柴油曝油后的仔鱼急躁不安,并有狂游、冲撞现象,尤其以高浓度曝油仔鱼的症状最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后,曝油仔鱼游动趋于缓慢,身体失去平衡,翻转打旋,抽搐痉挛,逐渐麻痹昏迷致死。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鱼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而且具有吸收外源污染物质的作用,作为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量的水通过鱼鳃,毒物聚集在鳃中,导致鱼类的窒息死亡[8]。贾晓平等[9]通过镜检发现,不同浓度组曝油仔鱼的鳃部不同程度的分布着散性油滴,阻碍了仔鱼的正常呼吸。成鱼鳃室表面的粘液虽然能防止油的浸润,但同时也能吸附大量的油类物质在其表面造成鱼的鳃部发炎和呼吸障碍。在油污染的后期很多鱼类虽然能在污染区正常生存,但患烂鳃病的概率很高。这与鱼类鳃室表面的碳氢化合物对覆盖在表面的粘液的溶解作用有很大关系。因为这层黏液对动物的具有重要的环境阻尼,渗透压调节和疾病寄生虫的防护作用[8]。

(3)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了相抵触的结果, TOMAS和BUDIANTARA[10]报导了在萘(naphthalene)和燃油中暴露后的细须石首鱼血浆中雌二醇和睾酮浓度降低,且这一结果与卵巢组织对激素刺激的应激性降低有关,遂提出一些多环芳烃能干扰目标组织的激素膜受体。然而MELISSA等[11]的研究发现,在萘、B-萘黄酮(B-naphthoflavone)和惹烯( retene)中暴露后的鲫(Carassius auratus)的睾酮生成却得到促进。PACHECO和SANTOS[12]的研究表明,暴露在柴油水溶性成分中3 h的欧洲鳗鲡(Anguilla)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就有机物污染对鱼类生殖过程的影响达成一致[13]。石油烃确能导致鱼

类的雌雄比例失调,对幼体有致畸作用,并降低其成活率。

3.2.2对珊瑚虫的影响

珊瑚礁的分布很广,世界三大洋中珊瑚礁的总面积相当于20个欧洲那么大。珊瑚虫对海洋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例如,海水失盐分过多,可导致珊瑚虫大批死亡,地震能使大片的珊瑚变成荒漠。珊瑚礁毁灭的众多原因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石油污染物侵袭。科学家们研究指出,珊瑚虫与其他海洋动植物的重要不同点之一是对石油污染特别敏感。这是因为他们不同于鱼类、海豹、海象、海豚、鲸类等,既不能逃跑来摆脱石油污染,也不能隐藏于任何一个安全的角落,就连定居于岩礁之间的蝴蝶鱼也休想幸免遇难。

3.2.3 对海洋生物幼体的影响

海水中致命的轻芳香烃物质及其衍生物质(PAN),对不同的海洋动植物其影响也不相同。特别是海洋生物的幼体,对石油污染都十分敏感,这是用为它们的神经中枢和呼吸器宜都很接近其表表皮,表皮都很薄,有毒物质很容易侵入体内,而且幼体运动能力较差,不能及时逃离污染区域。根据计算结果,导致浮游小虾死亡的PAN浓度,只相当于在满满的一盆水中,滴进两滴石油时的浓度。当然,也不排斥有的底栖生物对石油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例如滨螺,它能分泌一种粘液保护住暴露的机体,减轻外界的直接影晌,在石油污染浓度不超过1%时,不至于被污染而死亡。

海洋生物学家还指出,PAN物质能够沉入深海之中,特别是在基风雨、大风天气过后。例如《艾罗》号油船遇险之后,在一次风暴之中,桑特拉和陈布鲁莫尔在80m深处发现了油滴。还发现石油滴粘附于海洋悬浮的微粒上,像降落伞一样慢慢地降落到海底。当海面布满油时其海底常发现有致命的芳香烃有毒物质聚集,而且这些有毒物质还常随海流扩散。有毒的“黑流”所经之处便留下一片“死亡”的痕迹-蠕虫、海葵及其他软体动物遗体遍布。

3.2.4 对蟹类的影响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们研究了1969年发生于美国东部海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石油泛滥事件的后果指出,直到1976年石油泛滥海区蟹子的总数量还没有恢复到1969年以前的水平。而且石油污染对蟹类幸存者的损害有种种表现,例如动作滞缓、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直到石油泛滥后的4-5年内,在蟹类生物细胞组织中,仍发现遗存着石油衍生物质的痕迹.直到1976年在巴泽兹湾(美国东北部)底部的石油污染沉积物中,仍然保存着十分显著的污染痕迹。柴油曝油后,仔虾曝油24 h后,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明显下降,此后,身体逐渐失去平衡,不停地翻转打旋,逐渐昏迷而死亡[14]。油污染地区存活的螃蟹会出现运动器官衰退、挖穴能力降低、逃难反应迟钝、脱皮次数增加、在非交配季节展示交配色泽等异常行为,污染区沉积物中石油烃的浓度超过200*10-6mg/kg时,幼蟹一般熬不过冬季,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中螃蟹挖穴深度没有正常情况时候那么深,幼蟹呆在浅穴中通常会被冻死。螃蟹摄入有机物时,会导致神经器官中毒,这样挖穴就出现了异常[15]。

3.2.5 对哺乳类动物的影响

海洋哺乳类(如海豹、鲸、海狮、海象、极熊、海獭等)在体表粘上溢油的石油(特别是重质原油)时,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自己清除掉。全身沾上石油的某种海豹,在海水中一天时间即可全部自净。某种海獭和极熊在油污后虽然自身立即清洗皮毛,但由犷将石油摄入体内而致病或死亡。进入体内的石油分布在体内各个组织。对海豹来说主要反映在内分泌方面的影响,极熊则是血液和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3.3 对海洋植物的影响

植物抵抗油污染的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即使在高度损害的情况下它们的恢复速度要比其他的生物快的多。坦皮港口发生的日本商船漏油事件严重影响了大型藻类的数量,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大型海藻就出现了增殖[16]。研究表明,0.1~10.0 mgL-1浓度石油烃对旋链角毛藻生长皆表现为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这说明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石油烃对其生长都表现为促进作用[17]。高浓度石油烃污染物(CPH>1.05 mg/L)对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于中肋骨条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在高于1196 mg/L时抑制其生长。但低浓度石油烃污染物则易促进赤潮藻类(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18]。这并不能说明植物适于在油污染海域生长,它们的耐受能力可能与它们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能力有关,当超过其耐受能力的时候,对藻类的生长仍然是负面的。硅藻可以耐受8 mg/L的燃料油,但是同属于硅藻植物的Dilylum brightwelli、Coscinodiscusgrani和Chaetoceros curvisetus都在24 h内死于含0.08 mg/L燃料油的海水中[19]。

3.4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许多研究已证明,海洋软体双壳类(如牡蛎、贻贝等)从环境中富集石油烃能力要大于鱼类,而其代谢、释放石油烃的能力却远小于鱼类[20]。牡蛎、贻贝能吸收大量的石油在它们的鳃部和肠子内,对油污染有极强的抵抗力,许多细小油珠可被它们吸收而从海面上消失。但是扇贝幼贝在摄食饵料时,几乎无选择地也同时摄食海水中的悬浊油分,进入胃中的油滴破乳后互相结合成大油滴,最终由于充满胃中不能排泄体外而导致幼贝死亡。在受污染的水域,鱼类和甲壳类石油烃含量水平大多在10~20 mg/kg间,少数超过30 mg/kg,贝类的一般较高,大多在50~100 mg/kg间。重污染水域中,贝类曾有超过1 000 mg/kg的记录。鱼类和甲壳类的富集系数一般在n*102范围,而贝类的一般在n*103~ n*104范围[21]。但是当海水中油含量达0.01 mg/L时,就会导致牡蛎组织部分坏死;当煤油浓度为0.001 ~ 0.004 mg/L时,纺织螺对食物的趋化能力降低[22]。虽然底栖生物能在油污染中存活,可是它们将长时间不能食用,因为有机物已经储存在它们的脂肪层,其中有些化合物有很强的抗生物分解、排泄能力,即使将它们在清水中放置6个月,也不能除尽体内的油类物质。

3.5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1) 对浮游生物数量的影响

W iccman(1982)、崔毅,陈碧鹃(2000)、黄韧,杨丰华等(2001)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对海水中石油烃的浓缩能力与生物种类、生长时期有关[23~25],同时也取决于所栖息环境的石油烃含量水平。当水体石油含量达到或超过浮游植物的安全浓度,将对其造成危害。石油对浮游植物的毒性影响主要取决于石油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它理化因子作用的程度。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种群补充快的自身特点,在低浓度石油污染的情况下浮游植物可能会迅速增殖而掩盖局部或暂时的数量减少,从而不易从生物数量上检测出石油污染。石油对浮游生物的间接危害也很严重,如1952~1962年整个北大西洋和北海海面受油污损害的海鸟达45万只,油污杀死了大量海鸟,海鸟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同时,作为其饵料的上层鱼类数量就会增加,上层鱼类的增加又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减少。

石油污染后,通常情况是某些耐污生物种类的个体数量会猛增,而对污染敏感的种类个体会大量减少,甚至消失,结果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Yuri(2002)研究指出,单细胞海洋藻类如Isochrysissp.,Nannochloropsis-like和N. closterium对原油的敏感性相似[26]。

(2) 石油烃对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

Wolfe (1999)和Singh (1990)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石油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促进作用,也可表现为抑制作用,这决定于石油烃浓度及浮游植物种类[27, 28]。

Michelel(2000)研究表明F.vesiculosus对NO. 2燃料油的生长限制剂量为1uL/L [29]。Levine(1984)研究指出F. vesiculosus对油类有最高敏感性,可以用其作为高效的指示物种。石油对F.vesiculosus的氮和磷富营养的实验组有较小的毒害

[29, 30]作用。Michelel(2000), Sjtun和Lein(1993)指出,因为风化的石油比原油含有较少的轻链烷烃,石油的降解和风化程度将影响石油对微藻的毒害影响[31]。倪朝辉,翟良安(1997)研究表明硅藻可以耐受8mg/L的燃料油,但是同属于硅藻的Dilylumbrihgtwelli,Cosainodiscusgrani和Chacloceros, curuisrlus都在24h内死于含0. 08mg/L燃料油的海水中[32]。

早在1936年, Gohsoff就指出原油水溶物的浓度为12%对大多数的硅藻有刺激生长作用;石油浓度为25%有抑制生长作用;只有50%浓度才终止藻类的正常繁殖[33]。Alexis和Alkistis(1997)研究指出,希腊海湾靠近石油泄漏处的浮游植物的种群的发生与石油泄漏关联,靠近石油泄漏处的浮游植物比海湾其他地方少[34]。

王悠,唐学玺,李永祺,等(2000)认为作为石油主要成分多环芳烃的一种,蒽在低浓度(1. 5~6ug/L)时对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8701)和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生长呈现出较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细胞密度增加,蛋白质、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增加[35]。这与巴登[36]等认为一定浓度的石油组分及其他营养成分对藻类等生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观点一致。Bate(1985)、Roseth(1996)和E-lSheekh(2000)的初步研究表明,石油烃可引起浮游植物粒度增大[37~39],例如石油烃可使S. micraspin和S. armatu细胞粒度增大。王修林等(2004)研究指出, 0. 1~10. 0mg/dm-3浓度石油烃对旋链毛角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40]。

张蕾,王修林,韩秀荣等2002年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物(cph>1. 05mg#dm-3)对赤潮藻种的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常见饵料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亚心型扁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中肋骨条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高于

1. 96mg/dm-3时抑制其生长。张蕾等(2002)的结论指出不同浮游植物,促进其生长的石油烃浓度不尽相同[41]。

Roseth等(1996)指出石油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不仅可通过降低CO2的吸收、阻止细胞分裂、减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37, 38],由此导致生长速率降低[42],而且使细胞中ch-l a、类脂色素、糖脂、甘油三酸脂等含量降低[43]。海洋浮游生物的呼吸速率与电子传递系统(ETS)活力有关,而ETS又与温度、氧浓度有密切关系[44]。

湛波等(2001)油田生产水的生物毒性试验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分期和体长与油田生产水毒性密切相关,表现为无节幼体发育龄期迟缓,分解不正常,体长增长慢[45]。

(3)引发赤潮

湛波,黄韧,杨丰华等(2001)和朱根海(1998)提出了石油烃污染物在某种程度

可导致某些单细胞浮游植物出现暴发性生长成为海洋优势种藻,从而引发赤潮的发生[45, 46]。日本香川所发生的夜光藻赤潮是重油污染该海域2个月后发生的,而在英吉利海峡观察到的夜光藻赤潮也是由于油轮触礁,海水受到污染出现的[45]。适当浓度石油烃的存在,在不显著改变其细胞粒度的条件下可大大增加最大生长速率,从而可能有利于旋链角毛藻赤潮的形成[43]。

(4)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破坏海洋初级生产力

如果落入海中的石油数量很大,几个小时至多几天,便延伸为厚度10-6cm的石油膜[47]。油膜大面积覆盖海水表面,严重影响了海水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48],海水中的氧化速度、氧气更换速度大大降低。严重妨碍了海水的复氧功能,海水的自净功能受到影响,促使很多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在氧化和溶解过程中会引起海水的某些化学物质变化,导致海水中机质含量的增高。此外,石油的生物降解大量耗氧, 1kg石油形成的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水中的溶解氧[49],且降解速度缓慢,对毒性强的组分不能降解。因此,一起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往往能够引起较大面积海域的严重缺氧,对浮游生物造成直接显著的危害。

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浮游生物,海面被油膜覆盖,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进入表层海水的日光辐射量减少,影响了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又是海洋中甚至整个地球上氧气的主要供应者(占70%左右),海洋产氧量减少,最终结果将导致海洋生态平衡的失调。

(5)影响浮游生物生活习性

首先,影响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浮游生物分布仅限于真光带,其垂直分布与水中光照深度以及海水运动有关。垂直分布深度与光照深度成正比。有不少浮游甲壳动物如磷虾到了生殖季节经常上升至表层进行产卵,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在7月上旬生殖季节,在中午前后大量停留在表层。石油污染改变了海洋的光照,进而影响到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可能改变其种群在空间上的数量变动。

其次,影响昼夜垂直移动,浮游植物昼夜变化有随着日照强度增强而增高的趋势,海在洋浮游生物普遍存在昼夜垂直运动,在浮游甲壳类如磷虾、桡足类中特别显著。昼夜垂直移动和光度变化相符合,Harris(1959)Hardy(1954)证明了光度变化是引起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现象的主要因素。乌克兰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日全蚀的特殊条件下,对浮游动物的运动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当天色明显变暗以后,许多浮游动物如小虾会错把白天视当成夜晚,本能的从海水深处游向表层。被石油薄膜大面积覆盖着的海域,浮游小虾会不分昼夜的滞留于海水表层.这表明,石油薄膜可能起到了类似日全蚀的作用,改变浮游动物的正常活动习惯[50]。

(6)影响浮游生物营养吸收

NH43+-N是浮游生物最重要的营养盐之一,以其吸收、再生通量为例。NH43+-N的吸收有比较强的光依赖性。光对NH43+-N的吸收影响在低光照条件下表现为促进作用,在高光强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51]。石油可能造成浮游生物相对较大的NH43+-N库和相对较小的循环通量。另外无机氮化物的相互转化与浮游植物的繁殖周期及茂盛程度密切相关[51]。石油对浮游植物的危害会影响到无机氮化物的转化[52]。

4 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常用的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主要是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消除海面及海岸带油污染,又可分为①清污船和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种类较多,可根据海况和气象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装置。②围油栏。当石油泄漏到海面后,首先用围油栏将其围住,防止其扩散,然后再处理、回收。围油栏具有滞油性、随波性强等性能。一般常用于港口码头。③吸油材料。具有亲油憎水性,可在其表面吸附石油,然后通过回收吸油材料方式回收石油。其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多孔物质和纤维等。

(2)化学处理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燃烧法。通过燃烧将大量浮油在短时间内彻底烧净,但不完全燃烧会放出浓烟,产生大量芳烃化合物,仍会污染海洋和大气。②乳化剂。可以将油粒分散成小油滴。使其易于和海水充分混合利于降解。但只能处理低浓度油,且使用时有必要考虑其本身的毒性。③凝油剂。可将油凝聚成勃稠物形成一种回收的凝聚物的物质,用机械方法除去。④集油剂。可增加油表面张力,增加油膜厚度,然后用物理方法除去。该法需定期用药,且用量较大。⑤沉降剂。可使石油吸附沉降到海底,但这样会将油污染带到海洋底部,危害底栖生物。

(3)生物处理法

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分离海洋微生物来进行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海洋石油烃降解菌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分离到。最近文献综述统计有79个属的细菌能利用烃类物质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9个属的蓝藻、103个属的真菌、14个属的海藻能降解或转化烃类物质[53]。

5 鉴别溢油品种

鉴别溢油品种需要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表现形式的溢油“指纹”,相互比对来达到鉴别的目的。归纳起来,现有溢油鉴别技术主要有红外光谱法,荧光法,紫外光谱法,镍/钒比值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双离子阱傅立叶变化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超临界液体色谱法,雷达遥感法等,在实际鉴别分析时,还可以应用遥感远距离探测,也有用示踪法。前者的应用受到许多条件限制,而后者只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并不作为常用的溢油鉴别方法。 6 展望

清除水体油污措施发展趋势:当前吸油材料的研发焦点在于吸油聚合物的性质。不吸水的聚合物对从水中分离和收集石油很有效果。由于其独特的吸附性质,这种聚合物吸附后能变成各种形态,如纤维、薄膜、片材或栅栏,易于浮于水面对其回收。

非织造材料以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成为石油泄漏回收的理想材料,但是有近95%用过的吸附材料被填埋到地下,5%则被焚烧,这既造成了污染又增加了石油的回收成本。所以对一次性被丢弃的非织造吸附材料的清洁和再利用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溢油回收领域的另一发展趋势是研发具有可生物降解和富集漏油作用的吸附材料。目前等离子加工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很有潜力,等离子处理设备一般速度为10~50m/mim,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有血液过滤、空气过滤、薄膜、电池隔膜和工业用抹布[54]。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等离子加工技术已不断被证明是可以采用的生产技术,工业企业也需要对环保有利和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加工技术。

 [1] 崔毅,陈碧鹃,宋云利,吴彰宽. 河北黄骅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J]. 黄渤海海洋. 2000(03) [2] 林钦,贾晓平. 南海东北部红海湾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J]. 海洋通报. 1991(01) [3] 曹宏梅,李广楼,张光玉,周斌,李欣. 舟山港海域海洋生物体内主要污染物分析[J]. 水道港口. 2009(06) [4] 甘居利,贾晓平. 南海北部鱼类石油烃含量地理差异原因浅析[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8(01) [5] 张珞平,王隆发,李小波,陈伟琪. 石油烃在海洋微表层中的富集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6) [6]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Ⅱ育肥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体内石油烃释放规律[J]. 海洋环境科学. 1990(02) [7] 潘建明,扈传昱,刘小涯,周怀阳,卢冰. 珠江河口沉积物中石油烃分布及其与河口环境的关系[J]. 海洋环境科学. 2002(02) [8] 史君贤,陈忠元,胡锡钢. 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的研究 Ⅰ.浙江省海岛海域石油烃降解细菌的生态分布[J]. 东海海洋. 1997(04) [9]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Ⅳ.牡蛎体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J]. 海洋环境科学. 1991(04) [10] 贾晓平,林钦. 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J]. 海洋科学. 1990(03)

[3]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甘居利. 海洋动物体石油烃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的探讨[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03)

 [7] 贾晓平,林钦.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 Ⅴ.牡蛎体中的芳香烃化合物[J]. 海洋环境科学. 1992(03) [8]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珠江口海洋动物体的石油烃[J]. 海洋科学. 1990(05) [1] 侯俊妮,张传松,石晓勇. 北黄海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J].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

5)

 [2] 张文浩,王江涛,谭丽菊. 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水及动物石油烃污染状况[J].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3) [3] 乔向英,崔毅,周明莹. 青岛崂山近岸海域石油烃现状与评价[J]. 海洋水产研究. 2008(04) [4] 翁蓁洲. 福建中、东部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调查分析[J]. 福建水产. 2005(02)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摘要 石油是海洋环境最为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对石油污染的研究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的研究迫切和重要。它不仅威胁着海洋生态安全,而且其致癌物通过在海洋生物体内浓缩蓄积给人类也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研究发现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因此严峻的海洋石油污染的现实已经使其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石油污染;海洋生物;危害;防治对策

1 溢油基本知识

溢油是指排入海洋环境的油。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对油的定义是指任何形式的石油,包括原油、燃料油、油泥、油渣和炼制产品。我们所说的溢油主要指原油及其炼制品,并不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原油是多组分混合物。组成原油的基本元素为碳和氢,碳的百分含量为 80~87%,氢的百分含量为 10~15 %。68 %的原油中饱和烃的含量超过 50 %,其次是芳烃,但只有 4 %的原油中芳烃超过 50 %,胶质、沥青质及可溶性石蜡含量较少。另外,原油中还含有一些微量金属元素,如矾、镍、铁、铝、钠、钙、铜及铀等。尽管原油的基本组成元素为碳和氢,但它们的物理特性相差很大。在溢油事故中,确定溢油类型及其理化特性是指定应急对策的重要因素。

海洋环境中的溢油来源是多方面的[1-3],主要有陆源污染、海运污染、大气污染和自然界污染等。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统计,每年流入海洋环境的油类总量约为 235万吨(1995 年),陆源油量占海洋油污染总量的 51 %,船舶排放油量(包括事故)占海洋油污染中总量的 23 %,机动车辆、工厂、冶炼过程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废烟、废气经空气沉降入海洋水体而产生的石油烃占 12 %。除此人为污染外,还有海洋细菌、微藻等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合成的石油烃,加上海洋地球化学沉积作用而产生的石油烃约占 14 %。在油污染源中,虽然陆源油污染占的比重较大,但其入海的来源构成还未统计的很清楚,大规模的陆源溢油事故的发生频率与船舶溢油事故相比小得很多。随着海上石油运输量的逐年增大,船舶溢油事故,特别是油轮的搁浅和碰撞事故造成单次事件的溢油量较大,容易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也最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2 溢油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状况

对于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研究,先前限于研究测定某特定海区或港湾的总的石油烃的含量、分布及调查状况。近年来,多有利用石油烃类的地球化学意义解析港湾、河口等的烃类的来源、分布和转化。张枝焕等研究了天津地区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饱和石油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来源[4],田蕴、王新红等[5-6]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的烃类的含量、分布和来源等进行了探讨,另外,石油烷烃和芳烃类基于两相间的吸附、解析、迁移转化、归宿等方面的研究也已有涉及。

2.2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石油污染物的研究较全面和系统深入,现有的 Nordtest 和Eurocrude 方法在实际溢油鉴别事件和环境领域追踪石油烃的迁移等方面都多有应用。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案例分析,显示了这些方法在溢油鉴别中作为可靠手段的巨大

潜力,包括输油管漏油,组成相似的溢油,生物体中残留油的分析,北极地区溢油事件,甚至在自然环境中国风化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溢油的源进行剖析。对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分布,风化,生物体内的累积、迁移、归宿等都展开了研究。对石油烃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对象以水、沉积物、悬浮颗粒物、生物体和大气为主,其中对水体系的研究最为完善、成熟,对微表层、深海水等都有涉及。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新技术也一直在探索,如生物标志物法,碳同位素法等。

3 溢油的危害

3.1. 溢油对鸟类的危害

在所有的水域野生生物中,溢油污染对鸟类的影响最为显著。以 1967 年“托里坎荣”油轮事故为例,该次溢油事故造成了英吉利海峡两岸 4万~10 万只鸟类的死亡。溢油对鸟类的直接影响包括溢油对鸟类食物链的影响和对鸟类栖息环境的影响[7]。

除此以外,溢油接触到鸟类羽毛,就会渗入羽毛的绒羽层,从而使其失去保温和防水性能,使水上生活的鸟类失去浮力而下沉,也会使鸟类丧失飞翔能力。鸟类沾染油污后,将大大加速能量消耗,最终耗尽脂肪储备而死亡,而油污进入鸟类消化系统后,将对其消化功能造成破坏,甚至造成鸟类停止产卵,影响鸟类的种群繁衍。

3.2 对海洋动物的影响

3.2.1 对鱼类的影响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油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亲脂性,因此其对生物的神经毒害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柴油曝油后的仔鱼急躁不安,并有狂游、冲撞现象,尤其以高浓度曝油仔鱼的症状最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后,曝油仔鱼游动趋于缓慢,身体失去平衡,翻转打旋,抽搐痉挛,逐渐麻痹昏迷致死。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鱼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而且具有吸收外源污染物质的作用,作为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量的水通过鱼鳃,毒物聚集在鳃中,导致鱼类的窒息死亡[8]。贾晓平等[9]通过镜检发现,不同浓度组曝油仔鱼的鳃部不同程度的分布着散性油滴,阻碍了仔鱼的正常呼吸。成鱼鳃室表面的粘液虽然能防止油的浸润,但同时也能吸附大量的油类物质在其表面造成鱼的鳃部发炎和呼吸障碍。在油污染的后期很多鱼类虽然能在污染区正常生存,但患烂鳃病的概率很高。这与鱼类鳃室表面的碳氢化合物对覆盖在表面的粘液的溶解作用有很大关系。因为这层黏液对动物的具有重要的环境阻尼,渗透压调节和疾病寄生虫的防护作用[8]。

(3)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了相抵触的结果, TOMAS和BUDIANTARA[10]报导了在萘(naphthalene)和燃油中暴露后的细须石首鱼血浆中雌二醇和睾酮浓度降低,且这一结果与卵巢组织对激素刺激的应激性降低有关,遂提出一些多环芳烃能干扰目标组织的激素膜受体。然而MELISSA等[11]的研究发现,在萘、B-萘黄酮(B-naphthoflavone)和惹烯( retene)中暴露后的鲫(Carassius auratus)的睾酮生成却得到促进。PACHECO和SANTOS[12]的研究表明,暴露在柴油水溶性成分中3 h的欧洲鳗鲡(Anguilla)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就有机物污染对鱼类生殖过程的影响达成一致[13]。石油烃确能导致鱼

类的雌雄比例失调,对幼体有致畸作用,并降低其成活率。

3.2.2对珊瑚虫的影响

珊瑚礁的分布很广,世界三大洋中珊瑚礁的总面积相当于20个欧洲那么大。珊瑚虫对海洋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例如,海水失盐分过多,可导致珊瑚虫大批死亡,地震能使大片的珊瑚变成荒漠。珊瑚礁毁灭的众多原因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石油污染物侵袭。科学家们研究指出,珊瑚虫与其他海洋动植物的重要不同点之一是对石油污染特别敏感。这是因为他们不同于鱼类、海豹、海象、海豚、鲸类等,既不能逃跑来摆脱石油污染,也不能隐藏于任何一个安全的角落,就连定居于岩礁之间的蝴蝶鱼也休想幸免遇难。

3.2.3 对海洋生物幼体的影响

海水中致命的轻芳香烃物质及其衍生物质(PAN),对不同的海洋动植物其影响也不相同。特别是海洋生物的幼体,对石油污染都十分敏感,这是用为它们的神经中枢和呼吸器宜都很接近其表表皮,表皮都很薄,有毒物质很容易侵入体内,而且幼体运动能力较差,不能及时逃离污染区域。根据计算结果,导致浮游小虾死亡的PAN浓度,只相当于在满满的一盆水中,滴进两滴石油时的浓度。当然,也不排斥有的底栖生物对石油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例如滨螺,它能分泌一种粘液保护住暴露的机体,减轻外界的直接影晌,在石油污染浓度不超过1%时,不至于被污染而死亡。

海洋生物学家还指出,PAN物质能够沉入深海之中,特别是在基风雨、大风天气过后。例如《艾罗》号油船遇险之后,在一次风暴之中,桑特拉和陈布鲁莫尔在80m深处发现了油滴。还发现石油滴粘附于海洋悬浮的微粒上,像降落伞一样慢慢地降落到海底。当海面布满油时其海底常发现有致命的芳香烃有毒物质聚集,而且这些有毒物质还常随海流扩散。有毒的“黑流”所经之处便留下一片“死亡”的痕迹-蠕虫、海葵及其他软体动物遗体遍布。

3.2.4 对蟹类的影响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们研究了1969年发生于美国东部海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石油泛滥事件的后果指出,直到1976年石油泛滥海区蟹子的总数量还没有恢复到1969年以前的水平。而且石油污染对蟹类幸存者的损害有种种表现,例如动作滞缓、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直到石油泛滥后的4-5年内,在蟹类生物细胞组织中,仍发现遗存着石油衍生物质的痕迹.直到1976年在巴泽兹湾(美国东北部)底部的石油污染沉积物中,仍然保存着十分显著的污染痕迹。柴油曝油后,仔虾曝油24 h后,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明显下降,此后,身体逐渐失去平衡,不停地翻转打旋,逐渐昏迷而死亡[14]。油污染地区存活的螃蟹会出现运动器官衰退、挖穴能力降低、逃难反应迟钝、脱皮次数增加、在非交配季节展示交配色泽等异常行为,污染区沉积物中石油烃的浓度超过200*10-6mg/kg时,幼蟹一般熬不过冬季,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中螃蟹挖穴深度没有正常情况时候那么深,幼蟹呆在浅穴中通常会被冻死。螃蟹摄入有机物时,会导致神经器官中毒,这样挖穴就出现了异常[15]。

3.2.5 对哺乳类动物的影响

海洋哺乳类(如海豹、鲸、海狮、海象、极熊、海獭等)在体表粘上溢油的石油(特别是重质原油)时,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自己清除掉。全身沾上石油的某种海豹,在海水中一天时间即可全部自净。某种海獭和极熊在油污后虽然自身立即清洗皮毛,但由犷将石油摄入体内而致病或死亡。进入体内的石油分布在体内各个组织。对海豹来说主要反映在内分泌方面的影响,极熊则是血液和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3.3 对海洋植物的影响

植物抵抗油污染的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即使在高度损害的情况下它们的恢复速度要比其他的生物快的多。坦皮港口发生的日本商船漏油事件严重影响了大型藻类的数量,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大型海藻就出现了增殖[16]。研究表明,0.1~10.0 mgL-1浓度石油烃对旋链角毛藻生长皆表现为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这说明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石油烃对其生长都表现为促进作用[17]。高浓度石油烃污染物(CPH>1.05 mg/L)对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于中肋骨条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在高于1196 mg/L时抑制其生长。但低浓度石油烃污染物则易促进赤潮藻类(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18]。这并不能说明植物适于在油污染海域生长,它们的耐受能力可能与它们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能力有关,当超过其耐受能力的时候,对藻类的生长仍然是负面的。硅藻可以耐受8 mg/L的燃料油,但是同属于硅藻植物的Dilylum brightwelli、Coscinodiscusgrani和Chaetoceros curvisetus都在24 h内死于含0.08 mg/L燃料油的海水中[19]。

3.4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许多研究已证明,海洋软体双壳类(如牡蛎、贻贝等)从环境中富集石油烃能力要大于鱼类,而其代谢、释放石油烃的能力却远小于鱼类[20]。牡蛎、贻贝能吸收大量的石油在它们的鳃部和肠子内,对油污染有极强的抵抗力,许多细小油珠可被它们吸收而从海面上消失。但是扇贝幼贝在摄食饵料时,几乎无选择地也同时摄食海水中的悬浊油分,进入胃中的油滴破乳后互相结合成大油滴,最终由于充满胃中不能排泄体外而导致幼贝死亡。在受污染的水域,鱼类和甲壳类石油烃含量水平大多在10~20 mg/kg间,少数超过30 mg/kg,贝类的一般较高,大多在50~100 mg/kg间。重污染水域中,贝类曾有超过1 000 mg/kg的记录。鱼类和甲壳类的富集系数一般在n*102范围,而贝类的一般在n*103~ n*104范围[21]。但是当海水中油含量达0.01 mg/L时,就会导致牡蛎组织部分坏死;当煤油浓度为0.001 ~ 0.004 mg/L时,纺织螺对食物的趋化能力降低[22]。虽然底栖生物能在油污染中存活,可是它们将长时间不能食用,因为有机物已经储存在它们的脂肪层,其中有些化合物有很强的抗生物分解、排泄能力,即使将它们在清水中放置6个月,也不能除尽体内的油类物质。

3.5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1) 对浮游生物数量的影响

W iccman(1982)、崔毅,陈碧鹃(2000)、黄韧,杨丰华等(2001)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对海水中石油烃的浓缩能力与生物种类、生长时期有关[23~25],同时也取决于所栖息环境的石油烃含量水平。当水体石油含量达到或超过浮游植物的安全浓度,将对其造成危害。石油对浮游植物的毒性影响主要取决于石油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它理化因子作用的程度。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种群补充快的自身特点,在低浓度石油污染的情况下浮游植物可能会迅速增殖而掩盖局部或暂时的数量减少,从而不易从生物数量上检测出石油污染。石油对浮游生物的间接危害也很严重,如1952~1962年整个北大西洋和北海海面受油污损害的海鸟达45万只,油污杀死了大量海鸟,海鸟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同时,作为其饵料的上层鱼类数量就会增加,上层鱼类的增加又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减少。

石油污染后,通常情况是某些耐污生物种类的个体数量会猛增,而对污染敏感的种类个体会大量减少,甚至消失,结果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Yuri(2002)研究指出,单细胞海洋藻类如Isochrysissp.,Nannochloropsis-like和N. closterium对原油的敏感性相似[26]。

(2) 石油烃对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

Wolfe (1999)和Singh (1990)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石油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促进作用,也可表现为抑制作用,这决定于石油烃浓度及浮游植物种类[27, 28]。

Michelel(2000)研究表明F.vesiculosus对NO. 2燃料油的生长限制剂量为1uL/L [29]。Levine(1984)研究指出F. vesiculosus对油类有最高敏感性,可以用其作为高效的指示物种。石油对F.vesiculosus的氮和磷富营养的实验组有较小的毒害

[29, 30]作用。Michelel(2000), Sjtun和Lein(1993)指出,因为风化的石油比原油含有较少的轻链烷烃,石油的降解和风化程度将影响石油对微藻的毒害影响[31]。倪朝辉,翟良安(1997)研究表明硅藻可以耐受8mg/L的燃料油,但是同属于硅藻的Dilylumbrihgtwelli,Cosainodiscusgrani和Chacloceros, curuisrlus都在24h内死于含0. 08mg/L燃料油的海水中[32]。

早在1936年, Gohsoff就指出原油水溶物的浓度为12%对大多数的硅藻有刺激生长作用;石油浓度为25%有抑制生长作用;只有50%浓度才终止藻类的正常繁殖[33]。Alexis和Alkistis(1997)研究指出,希腊海湾靠近石油泄漏处的浮游植物的种群的发生与石油泄漏关联,靠近石油泄漏处的浮游植物比海湾其他地方少[34]。

王悠,唐学玺,李永祺,等(2000)认为作为石油主要成分多环芳烃的一种,蒽在低浓度(1. 5~6ug/L)时对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8701)和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生长呈现出较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细胞密度增加,蛋白质、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增加[35]。这与巴登[36]等认为一定浓度的石油组分及其他营养成分对藻类等生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观点一致。Bate(1985)、Roseth(1996)和E-lSheekh(2000)的初步研究表明,石油烃可引起浮游植物粒度增大[37~39],例如石油烃可使S. micraspin和S. armatu细胞粒度增大。王修林等(2004)研究指出, 0. 1~10. 0mg/dm-3浓度石油烃对旋链毛角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降低[40]。

张蕾,王修林,韩秀荣等2002年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石油烃污染物(cph>1. 05mg#dm-3)对赤潮藻种的裸甲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常见饵料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亚心型扁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中肋骨条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高于

1. 96mg/dm-3时抑制其生长。张蕾等(2002)的结论指出不同浮游植物,促进其生长的石油烃浓度不尽相同[41]。

Roseth等(1996)指出石油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不仅可通过降低CO2的吸收、阻止细胞分裂、减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37, 38],由此导致生长速率降低[42],而且使细胞中ch-l a、类脂色素、糖脂、甘油三酸脂等含量降低[43]。海洋浮游生物的呼吸速率与电子传递系统(ETS)活力有关,而ETS又与温度、氧浓度有密切关系[44]。

湛波等(2001)油田生产水的生物毒性试验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分期和体长与油田生产水毒性密切相关,表现为无节幼体发育龄期迟缓,分解不正常,体长增长慢[45]。

(3)引发赤潮

湛波,黄韧,杨丰华等(2001)和朱根海(1998)提出了石油烃污染物在某种程度

可导致某些单细胞浮游植物出现暴发性生长成为海洋优势种藻,从而引发赤潮的发生[45, 46]。日本香川所发生的夜光藻赤潮是重油污染该海域2个月后发生的,而在英吉利海峡观察到的夜光藻赤潮也是由于油轮触礁,海水受到污染出现的[45]。适当浓度石油烃的存在,在不显著改变其细胞粒度的条件下可大大增加最大生长速率,从而可能有利于旋链角毛藻赤潮的形成[43]。

(4)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破坏海洋初级生产力

如果落入海中的石油数量很大,几个小时至多几天,便延伸为厚度10-6cm的石油膜[47]。油膜大面积覆盖海水表面,严重影响了海水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48],海水中的氧化速度、氧气更换速度大大降低。严重妨碍了海水的复氧功能,海水的自净功能受到影响,促使很多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在氧化和溶解过程中会引起海水的某些化学物质变化,导致海水中机质含量的增高。此外,石油的生物降解大量耗氧, 1kg石油形成的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水中的溶解氧[49],且降解速度缓慢,对毒性强的组分不能降解。因此,一起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往往能够引起较大面积海域的严重缺氧,对浮游生物造成直接显著的危害。

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浮游生物,海面被油膜覆盖,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进入表层海水的日光辐射量减少,影响了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又是海洋中甚至整个地球上氧气的主要供应者(占70%左右),海洋产氧量减少,最终结果将导致海洋生态平衡的失调。

(5)影响浮游生物生活习性

首先,影响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浮游生物分布仅限于真光带,其垂直分布与水中光照深度以及海水运动有关。垂直分布深度与光照深度成正比。有不少浮游甲壳动物如磷虾到了生殖季节经常上升至表层进行产卵,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在7月上旬生殖季节,在中午前后大量停留在表层。石油污染改变了海洋的光照,进而影响到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可能改变其种群在空间上的数量变动。

其次,影响昼夜垂直移动,浮游植物昼夜变化有随着日照强度增强而增高的趋势,海在洋浮游生物普遍存在昼夜垂直运动,在浮游甲壳类如磷虾、桡足类中特别显著。昼夜垂直移动和光度变化相符合,Harris(1959)Hardy(1954)证明了光度变化是引起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现象的主要因素。乌克兰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日全蚀的特殊条件下,对浮游动物的运动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当天色明显变暗以后,许多浮游动物如小虾会错把白天视当成夜晚,本能的从海水深处游向表层。被石油薄膜大面积覆盖着的海域,浮游小虾会不分昼夜的滞留于海水表层.这表明,石油薄膜可能起到了类似日全蚀的作用,改变浮游动物的正常活动习惯[50]。

(6)影响浮游生物营养吸收

NH43+-N是浮游生物最重要的营养盐之一,以其吸收、再生通量为例。NH43+-N的吸收有比较强的光依赖性。光对NH43+-N的吸收影响在低光照条件下表现为促进作用,在高光强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51]。石油可能造成浮游生物相对较大的NH43+-N库和相对较小的循环通量。另外无机氮化物的相互转化与浮游植物的繁殖周期及茂盛程度密切相关[51]。石油对浮游植物的危害会影响到无机氮化物的转化[52]。

4 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常用的海洋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主要是用物理方法和机械装置消除海面及海岸带油污染,又可分为①清污船和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种类较多,可根据海况和气象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装置。②围油栏。当石油泄漏到海面后,首先用围油栏将其围住,防止其扩散,然后再处理、回收。围油栏具有滞油性、随波性强等性能。一般常用于港口码头。③吸油材料。具有亲油憎水性,可在其表面吸附石油,然后通过回收吸油材料方式回收石油。其原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多孔物质和纤维等。

(2)化学处理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燃烧法。通过燃烧将大量浮油在短时间内彻底烧净,但不完全燃烧会放出浓烟,产生大量芳烃化合物,仍会污染海洋和大气。②乳化剂。可以将油粒分散成小油滴。使其易于和海水充分混合利于降解。但只能处理低浓度油,且使用时有必要考虑其本身的毒性。③凝油剂。可将油凝聚成勃稠物形成一种回收的凝聚物的物质,用机械方法除去。④集油剂。可增加油表面张力,增加油膜厚度,然后用物理方法除去。该法需定期用药,且用量较大。⑤沉降剂。可使石油吸附沉降到海底,但这样会将油污染带到海洋底部,危害底栖生物。

(3)生物处理法

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分离海洋微生物来进行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海洋石油烃降解菌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分离到。最近文献综述统计有79个属的细菌能利用烃类物质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9个属的蓝藻、103个属的真菌、14个属的海藻能降解或转化烃类物质[53]。

5 鉴别溢油品种

鉴别溢油品种需要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表现形式的溢油“指纹”,相互比对来达到鉴别的目的。归纳起来,现有溢油鉴别技术主要有红外光谱法,荧光法,紫外光谱法,镍/钒比值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双离子阱傅立叶变化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超临界液体色谱法,雷达遥感法等,在实际鉴别分析时,还可以应用遥感远距离探测,也有用示踪法。前者的应用受到许多条件限制,而后者只适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并不作为常用的溢油鉴别方法。 6 展望

清除水体油污措施发展趋势:当前吸油材料的研发焦点在于吸油聚合物的性质。不吸水的聚合物对从水中分离和收集石油很有效果。由于其独特的吸附性质,这种聚合物吸附后能变成各种形态,如纤维、薄膜、片材或栅栏,易于浮于水面对其回收。

非织造材料以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成为石油泄漏回收的理想材料,但是有近95%用过的吸附材料被填埋到地下,5%则被焚烧,这既造成了污染又增加了石油的回收成本。所以对一次性被丢弃的非织造吸附材料的清洁和再利用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溢油回收领域的另一发展趋势是研发具有可生物降解和富集漏油作用的吸附材料。目前等离子加工技术在非织造布领域很有潜力,等离子处理设备一般速度为10~50m/mim,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有血液过滤、空气过滤、薄膜、电池隔膜和工业用抹布[54]。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等离子加工技术已不断被证明是可以采用的生产技术,工业企业也需要对环保有利和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加工技术。

 [1] 崔毅,陈碧鹃,宋云利,吴彰宽. 河北黄骅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J]. 黄渤海海洋. 2000(03) [2] 林钦,贾晓平. 南海东北部红海湾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J]. 海洋通报. 1991(01) [3] 曹宏梅,李广楼,张光玉,周斌,李欣. 舟山港海域海洋生物体内主要污染物分析[J]. 水道港口. 2009(06) [4] 甘居利,贾晓平. 南海北部鱼类石油烃含量地理差异原因浅析[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8(01) [5] 张珞平,王隆发,李小波,陈伟琪. 石油烃在海洋微表层中的富集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6) [6]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Ⅱ育肥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体内石油烃释放规律[J]. 海洋环境科学. 1990(02) [7] 潘建明,扈传昱,刘小涯,周怀阳,卢冰. 珠江河口沉积物中石油烃分布及其与河口环境的关系[J]. 海洋环境科学. 2002(02) [8] 史君贤,陈忠元,胡锡钢. 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的研究 Ⅰ.浙江省海岛海域石油烃降解细菌的生态分布[J]. 东海海洋. 1997(04) [9]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Ⅳ.牡蛎体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J]. 海洋环境科学. 1991(04) [10] 贾晓平,林钦. 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J]. 海洋科学. 1990(03)

[3]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甘居利. 海洋动物体石油烃污染评价标准参考值的探讨[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03)

 [7] 贾晓平,林钦.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 Ⅴ.牡蛎体中的芳香烃化合物[J]. 海洋环境科学. 1992(03) [8] 林钦,贾晓平,吕晓瑜. 珠江口海洋动物体的石油烃[J]. 海洋科学. 1990(05) [1] 侯俊妮,张传松,石晓勇. 北黄海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J]. 渔业科学进展. 2011(0

5)

 [2] 张文浩,王江涛,谭丽菊. 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水及动物石油烃污染状况[J].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3) [3] 乔向英,崔毅,周明莹. 青岛崂山近岸海域石油烃现状与评价[J]. 海洋水产研究. 2008(04) [4] 翁蓁洲. 福建中、东部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调查分析[J]. 福建水产. 2005(02)


相关文章

  •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是与石油的发现和使用伴随而生的.目前,石油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每年倾注到200~1000万吨之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受石油污染的海洋面积不污染程度也日益严 ...查看


  •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
  •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监测防治的措施. 2.了解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涵,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以及如何处理好相邻国家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教学建议 1.关于海 ...查看


  • 海洋石油污染
  • 石油污染:海洋污染的超级杀手 关注海洋环境,关注石油污染! 当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为严重.这是由于石油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运输显得格外重要.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2/3经海 ...查看


  • 环境工程论文
  • 题目:环境工程论文 从溢油事件引发的海 洋环境问题 姓名:高原 专业:10应化 从溢油事件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 人类诞生于海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海洋海阳是生物净化的重要环境 .环境因素是直接参与人与有机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


  •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摘要:随着陆地资源越来越贫瘠,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发展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海洋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海洋也在不断遭受污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当前海洋环境 ...查看


  • 化学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化学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梁松彬 信息管理学院 [1**********]24 摘要: 从古到今,海洋以它最神秘包容的面容陪伴着我们走过了人类的时代,然而,当代的我们,却是以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行动去报答着它对我们人类的眷顾之情.本论 ...查看


  •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课堂经典例题与练习 [经典例题2]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 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 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 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 ...查看


  • 海洋保护论文
  • 关于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京城的加快以及石油的开发等,部分海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这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水质量以致人们健康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调查海洋污染的来源,并及早的寻 ...查看


  •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摘要: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而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海洋污染. 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 海洋面积辽阔,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