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脊柱推拿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系骨伤科 (510515)   关键词 推拿方法 脊柱推拿,中国式 研究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是由中医按摩手法衍化而来,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国推拿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普遍使用。宋代时的按摩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科病证的治疗,这孕育了后世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推拿的学科分化。明代是中国推拿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盛世。我们今天采用的"推拿",这一学科名称,正是这一时期首先提出来的。脊柱推拿手法的使用散布于中医各科。在手法术式与治疗风格上,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和人文提出了脊柱旋转手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但目前中国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者尚无自己单独的学术团体,只是分散于中医推拿按摩、康复、理疗等学术团体之中。1979年7月在上海首次召开全国性的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全国27个省市108名代表参加。脊柱推拿事业在全国逐步得到发展。   1 出版物及院校   1.1 杂志 在80年代后期以前,有关脊柱推拿的专业文章,只是散布于有限的几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杂志中。在此之后,相关的出版物不断涌现。目前已有的相关杂志有《中医正骨》、《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按摩与导引》、《颈腰痛杂志》及一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这些杂志为脊柱推拿手法研究的重要交流园地。过去10年里发表了数以千计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章。   1.2 书籍 同杂志一样,80年代以前有关脊柱推拿及相关的书籍零散于中医各科书籍之中。同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有关推拿的经典书籍,至今仍是推拿界学习的重要必读书籍。如黄帝内经等书籍�[1]。70年代影响较大的推拿书籍是冯天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其中明确提出了应用脊柱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与脊柱相关的疾病�[2]。70年代以来有关推拿书籍如雨后春笋,较有影响的是俞大方的《推拿学》�[3]。它是作为全国中医院校推拿系的统一教材使用。其余虽然不乏一些好书,但多数缺乏新意。   1.3 院校 1956年,中国上海开办了第一届推拿训练班。其中教授的脊柱推拿手法包括颈腰椎的扳法和拔伸法等。1958年又成立了上海推拿门诊部;同年,又开了设了推拿专科学校。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首先成立针推骨伤系,后又专设推拿系。而后其他一些中医院校相继开设推拿专业。1987年中国成立推拿学会�[4]。国内外学术交流逐渐开展。推拿系学生在全面学习中医的基础上,专门教授推拿技艺,但脊柱推拿手法没有从一般的推拿按摩手法中分化出来,而形成单独的推拿手法。另外,全国的中医院有不少设有推拿科,专门从事推拿治疗工作,其中也包括脊柱推拿,也是培养推拿人员的一个基地。   2 临床应用�脊柱推拿手法在我国使用的相当广泛,有中医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康复科和理疗科等。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多,主要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和一些慢性颈腰痛以及一些脊柱源性的内脏疾病等。由于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和使用范围及权限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因而,脊柱推拿手法的命名及适应证比较混乱。由于其基础研究相对滞后,一些脊柱推拿的基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疗依据,特别是能否将棘突偏歪做为使用旋转手法的依据等。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是冯天有的脊柱旋转手法、王福根的牵引下斜扳手法�[5]和龙层花的垂直牵引下的颈椎复位手法�[6]等。这些专家的特点是均为西医出身,然后学习中医推拿手法,根据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改进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脊柱推拿手法。�中国脊柱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   3 基础研究   3.1 解剖学 主要是集中在腰椎上,观察内容有腰椎旋转和后伸时腰神经根受牵拉及椎板移动情况[7-10]。少数在颈椎。研究颈椎拿手法的安全性和作用机理以及有关脊柱推拿基础理论内容,如: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分布特点等�[11]和棘突偏歪等问题。   3.2 脊柱生物力学 在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脊柱旋转手法的机理研究上,而且主要在腰椎上[12~15],由于研究条件所限,如缺乏新鲜尸体的来源和必要的生物力学仪器设备等。颈椎生物力学研究很少,对颈椎旋转手法进行筛选[16、17] 。   3.3 影像学 这部分研究集中在颈部,主要是研究颈椎的旋转手法对颈部骨性结构的影响、头颈部旋转及后伸对椎基底动脉血供的影响[18、19]、脑血流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及颈椎半脱位的临床意义�[20]。   4 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以前条件所限,对外交流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按摩,包括脊柱推拿手法能与世界各国的脊柱推拿手法进一步交流,以利提高。我希望这篇简介有助于国内外同道们了解我国脊柱推拿手法的概况,有利于推动我国脊柱推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5   [4] 张恩勤.中国推拿.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5] 王福根.诊治腰椎小关节损伤的体会.人民军医,1980;7:57~5.8   [6] 龙层花,等.以正骨推拿为主的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及实验研究.按摩与导引 1990;(11):9.   [7] 章永东,蒋位庄,周卫,等.腰椎后关节系乱症与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骨伤 1994;7(4):5~7.   [8] 郑效文,候晓魁,王毓兴,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后突症的适应症和机制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21~22.   [9] 宋献文.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和分析研究.天津医药,1962:8:488~4%.   [10] 叶希贤.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探讨.天津医药,1962;2:90~1.   [11] 李义凯,钟世镇.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学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3):56~7.   [12] 张显崧,章莹,汪青春,等.扳提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3;6(4):5~6.   [13] 蒋位庄,周卫,李星,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病机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国骨伤,1994;7(3):5~8.   [14] 马达,蒋位庄.脊柱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4;7(5):7~9.   [15] 候晓魁,董凡,戴克戎,等,斜搬时腰椎后部结构的动态观察和生物力学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3;13(1):51~54.   [16] 周信文,许世雄,谢志勇,等.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1型的研制及滚法合力作用点轨迹分析.医用生物力学,1996;11(3):179~183.   [17] Li Yikai,Zhu QingAn,Zhong ShiZhen.The effect of cervic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rotatory manipulation on cervical nucleus pulposus pressures.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1998;21(2):97~100.   [18] 朱定军,李义凯.颈椎旋转时的X线对比观测.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5(4):36~37   [19] Li Yikai,Zhang Yunkun, Caimo,Zhong Shizhen.Changes and implications of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during r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head.JMPT1999;22(2):91~95.   [20] 李义凯,许丁才,史彦彬,钟世镇.X线片对枕下痛的诊断价值.颈腰痛杂志,1999;20(1):1~2.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系骨伤科 (510515)   关键词 推拿方法 脊柱推拿,中国式 研究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是由中医按摩手法衍化而来,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国推拿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普遍使用。宋代时的按摩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科病证的治疗,这孕育了后世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推拿的学科分化。明代是中国推拿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盛世。我们今天采用的"推拿",这一学科名称,正是这一时期首先提出来的。脊柱推拿手法的使用散布于中医各科。在手法术式与治疗风格上,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和人文提出了脊柱旋转手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但目前中国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者尚无自己单独的学术团体,只是分散于中医推拿按摩、康复、理疗等学术团体之中。1979年7月在上海首次召开全国性的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全国27个省市108名代表参加。脊柱推拿事业在全国逐步得到发展。   1 出版物及院校   1.1 杂志 在80年代后期以前,有关脊柱推拿的专业文章,只是散布于有限的几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杂志中。在此之后,相关的出版物不断涌现。目前已有的相关杂志有《中医正骨》、《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按摩与导引》、《颈腰痛杂志》及一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这些杂志为脊柱推拿手法研究的重要交流园地。过去10年里发表了数以千计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章。   1.2 书籍 同杂志一样,80年代以前有关脊柱推拿及相关的书籍零散于中医各科书籍之中。同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有关推拿的经典书籍,至今仍是推拿界学习的重要必读书籍。如黄帝内经等书籍�[1]。70年代影响较大的推拿书籍是冯天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其中明确提出了应用脊柱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与脊柱相关的疾病�[2]。70年代以来有关推拿书籍如雨后春笋,较有影响的是俞大方的《推拿学》�[3]。它是作为全国中医院校推拿系的统一教材使用。其余虽然不乏一些好书,但多数缺乏新意。   1.3 院校 1956年,中国上海开办了第一届推拿训练班。其中教授的脊柱推拿手法包括颈腰椎的扳法和拔伸法等。1958年又成立了上海推拿门诊部;同年,又开了设了推拿专科学校。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首先成立针推骨伤系,后又专设推拿系。而后其他一些中医院校相继开设推拿专业。1987年中国成立推拿学会�[4]。国内外学术交流逐渐开展。推拿系学生在全面学习中医的基础上,专门教授推拿技艺,但脊柱推拿手法没有从一般的推拿按摩手法中分化出来,而形成单独的推拿手法。另外,全国的中医院有不少设有推拿科,专门从事推拿治疗工作,其中也包括脊柱推拿,也是培养推拿人员的一个基地。   2 临床应用�脊柱推拿手法在我国使用的相当广泛,有中医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康复科和理疗科等。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多,主要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和一些慢性颈腰痛以及一些脊柱源性的内脏疾病等。由于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和使用范围及权限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因而,脊柱推拿手法的命名及适应证比较混乱。由于其基础研究相对滞后,一些脊柱推拿的基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疗依据,特别是能否将棘突偏歪做为使用旋转手法的依据等。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是冯天有的脊柱旋转手法、王福根的牵引下斜扳手法�[5]和龙层花的垂直牵引下的颈椎复位手法�[6]等。这些专家的特点是均为西医出身,然后学习中医推拿手法,根据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改进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脊柱推拿手法。�中国脊柱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   3 基础研究   3.1 解剖学 主要是集中在腰椎上,观察内容有腰椎旋转和后伸时腰神经根受牵拉及椎板移动情况[7-10]。少数在颈椎。研究颈椎拿手法的安全性和作用机理以及有关脊柱推拿基础理论内容,如: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分布特点等�[11]和棘突偏歪等问题。   3.2 脊柱生物力学 在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脊柱旋转手法的机理研究上,而且主要在腰椎上[12~15],由于研究条件所限,如缺乏新鲜尸体的来源和必要的生物力学仪器设备等。颈椎生物力学研究很少,对颈椎旋转手法进行筛选[16、17] 。   3.3 影像学 这部分研究集中在颈部,主要是研究颈椎的旋转手法对颈部骨性结构的影响、头颈部旋转及后伸对椎基底动脉血供的影响[18、19]、脑血流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及颈椎半脱位的临床意义�[20]。   4 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以前条件所限,对外交流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按摩,包括脊柱推拿手法能与世界各国的脊柱推拿手法进一步交流,以利提高。我希望这篇简介有助于国内外同道们了解我国脊柱推拿手法的概况,有利于推动我国脊柱推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5   [4] 张恩勤.中国推拿.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5] 王福根.诊治腰椎小关节损伤的体会.人民军医,1980;7:57~5.8   [6] 龙层花,等.以正骨推拿为主的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及实验研究.按摩与导引 1990;(11):9.   [7] 章永东,蒋位庄,周卫,等.腰椎后关节系乱症与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骨伤 1994;7(4):5~7.   [8] 郑效文,候晓魁,王毓兴,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后突症的适应症和机制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21~22.   [9] 宋献文.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和分析研究.天津医药,1962:8:488~4%.   [10] 叶希贤.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探讨.天津医药,1962;2:90~1.   [11] 李义凯,钟世镇.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学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3):56~7.   [12] 张显崧,章莹,汪青春,等.扳提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3;6(4):5~6.   [13] 蒋位庄,周卫,李星,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病机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国骨伤,1994;7(3):5~8.   [14] 马达,蒋位庄.脊柱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4;7(5):7~9.   [15] 候晓魁,董凡,戴克戎,等,斜搬时腰椎后部结构的动态观察和生物力学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3;13(1):51~54.   [16] 周信文,许世雄,谢志勇,等.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1型的研制及滚法合力作用点轨迹分析.医用生物力学,1996;11(3):179~183.   [17] Li Yikai,Zhu QingAn,Zhong ShiZhen.The effect of cervic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rotatory manipulation on cervical nucleus pulposus pressures.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1998;21(2):97~100.   [18] 朱定军,李义凯.颈椎旋转时的X线对比观测.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5(4):36~37   [19] Li Yikai,Zhang Yunkun, Caimo,Zhong Shizhen.Changes and implications of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during r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head.JMPT1999;22(2):91~95.   [20] 李义凯,许丁才,史彦彬,钟世镇.X线片对枕下痛的诊断价值.颈腰痛杂志,1999;20(1):1~2.


相关文章

  • [中医按摩][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
  • 资料来源:网站网络            编辑制作:<长庚书库> [中医按摩]<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 ',1)"> 第三批[健康长寿]精品推荐如下: [精][男子喜讯]40种滋阴补阳药膳菜谱,让你 ...查看


  •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 2
  • 介绍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 检查 1."六种活动功能"检查,即被动性颈脊柱过度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如上述的六种检查中无征象的加重,说明椎间孔内即无椎动脉受累的供血紊乱 ...查看


  • 推拿治疗学
  • 推拿治疗学 作者:周信文主编 出版日期:2009 页数:407 内容提要 <推拿治疗学>是推拿医学的临床应用性学科,掌握推拿临床诊察.施治的应用规律,是推拿治疗的核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练习,可了解和掌握在推拿临证中,常见病 ...查看


  • 以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概述
  • ・738・ 以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概述 方永刚,马 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手法;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5)07-0738-0 ...查看


  • 小儿推拿法
  • 小儿推拿法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查看


  • 推拿治疗学56篇
  • [推拿治疗学] 椎间盘复位扳法 434 人已读 [推拿治疗学] 小儿推拿的功效与特点 1842 人已读 [推拿治疗学] 脊柱相关疾病分析简表 932 人已读 [推拿治疗学] <推拿三字經原文> 893 人已读 [推拿治疗学] 名 ...查看


  • 推拿学试卷整理
  • • 解词( 5 分) 1 .伤筋:凡人体各个关节因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以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皮肉破损者,统称"伤筋". 2 .推拿:在中 ...查看


  •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
  •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一)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赵毅 摘要:本文以问答体裁扼要介绍了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 关键词:推拿 宣蛰人 压痛点 软组织疼痛 问:什么是宣蛰人压痛点? 答: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 ...查看


  •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
  • 仙桃市中医院 姓名罗红霞 住院号18762 首次病程记录 2012年10月09日09时40分 患者罗红霞女40岁因"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入 院. 患者于一周前清晨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