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摘要: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浪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格局。社会由此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的民众也拥有了话语权,民意的表达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民意表达有逐渐从线上发生走向线下行动的趋势,群体民意的表达频度与烈度增强。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网络集合现象。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代表,微博的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集合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网络集合现象;案例分析;反思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 ...................................................................................................... 3
1. 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 ...................................................................................... 3
2. 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 ...................................................................................... 3
3. 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 4
二、 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 ...................................................................................................... 4
1. 去个性化 . .......................................................................................................................... 4
2. 从众 . .................................................................................................................................. 4
3. 利他行为 . .......................................................................................................................... 4
三、 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 .................................................................................. 5
1. 案例一、“李刚门” . ........................................................................................................ 5
2. 案例二 “7·23”动车事故 .................................................................................................. 6
结论 .................................................................................................................................................. 6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1. 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微博的创始人之一Evanwilliams 曾说:“微博客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微博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事物的随意记录与表达。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人们既可以简单地分享娱乐,也可以进行热切的情感宣泄,还可以对社会现象与突发事件进行直观报道与理性思考。
从使用上来讲,微博简便而强大的功能也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微博的发布信息的功能极为灵活,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创新的关注功能与简便的转发功能也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交流,使每个用户个人领域彼此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微博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即时化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信息发布与接收的门槛,使“草根”阶层的发声成为可能。
2. 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微博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不需要专业的采编技术,仅凭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即时上传的图片或视频就可以对事件进行播报,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但在时效性上却占尽优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对新闻现象进行即时播报,其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信息快速迅捷及节点传播的特性,使微博在播报突发性事件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3. 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新周刊》杂志主笔闫肖峰认为:“博客是被动媒体,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微博是主动媒体,不只在相识者中传递,不相识者亦可通过‘粉丝’变成新知。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其他即时通信工具一对一的关系模式,建立了一种松散的跟随关系,即“关注—被关注”的关系模式,这种陪伴性的“背对脸”关系有独特的开放性与跟随性,这决定了微博的信息传播不是单向的“发送—接收”式传播,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互动式传播,而是呈网状结构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传播就像原子的裂变反应一样,由一个信息源扩散为一个“分众群”,而这个“分众群”中的每个信息点又分别扩散为另一个“分众群”。由此层层传递,信息的覆盖面将超乎想象。
二、 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1. 去个性化 高达数亿人的用户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相互关注之后,用户之间会结成众多小群体,对群体的认同会淹没个人的身份,从而形成去个体化。匿名性、责任分散和自我意识下降是造成去个性化的主要原因,会使个体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及后果。谣言在微博上传播时,匿名用户更倾向于转发而不顾后果,实名用户相对谨慎,更多是通过转发来求证或辟谣。谣言转发的人数越多,责任扩散的范围越大,单个用户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用户的自我意识愈加缺乏,其转发的可能性越大,即使是一些违背常识或显著失实的谣言也被传播。名人“粉丝”群的攻击与诬陷他人的行为是微博中去个性化的典型表现。
2. 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当关注的大多数人都相信某条微博信息时,微博用户自己也会倾向于相信并传播它,而不太关心其是否是谣言。产生从众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而且信息的模糊不清会加重这一顺应行为。谣言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微博受众容易依赖别人的信息而对其进行判断,常常会从众。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知识经验越贫乏的人越容易从众。我国微博用户群体规模十分巨大,缺乏鉴别谣言的知识经验的用户众多,因从众而相信谣言的受众数量不低。
3.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对他人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微博这一庞大的社会网络群众,也存在着众多的利他行为,如微博自发打拐、微博募捐助人治病等行为。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微博上会出现许多相关谣言,很多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微博用户抱着“宁信其有,避免伤害”的观念转发相关微博,目的是让关注自己的亲朋好友及更多的用户知晓相关事件,不再受到相关伤害。
三、 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网民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集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网络上由于某种刺激发生的非常态网络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网络和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微博以其碎片式的内容,裂变式的传播和即时性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传播特点以及受众心理等因素使得网络集合现象的发生的频率较之于传统媒体更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集合行为产生的过程。
1. 案例一、“李刚门”
2010年10月6日,李启铭醉酒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女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女生重伤。李启铭在肇事后继续行驶,现场同学将他拦住,他却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10月24日,李启铭之父李刚在央视露露面,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歉意。10月24日,李启铭已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望都人民检察院逮捕。2011年1月30日,李启铭因交通肇事罪判6年。“李刚门”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网友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十分敏感,并由这句话引发了十分广泛的反讽性的解读,如“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找落,我爸是李刚等等”对于案件判决结果,网友也延续了这种反讽式风格的解读如@圆圆好好:“李刚父子得知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致谢辞:感谢中央新闻频道独家专访,感谢有关网站删帖及时疏导民意,感谢权利在此案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有关部门顶住压力不为民怨所屈服,感谢河北大学限制学生作证,感谢受伤者张晶晶不出庭作证,感谢!”
从这些言论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网友们在发泄某种愤恨。这种愤恨包含着人们对贫富差距的矛盾,社会待遇的不公,生活工作压力的难以排遣,在现实社会中又找不到渠道发泄出去。所以这种发泄式的言论产生可以说与微博“草根阶层”得到发声权力后,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表达出来。并且这种在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的强化之下,这种情绪像感染病一样不断蔓延开来,随着受众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群众的压力之下,使得微博的受众的从众心理的作用显现出来。当其在达到顶峰时,网络上仿佛都是丧失了理智的情绪表达。就像《乌合之众》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在一群人之中,再理智的个人也会迷失其中。
宣泄的狂欢,总得有个头。几天之后,事件的热度也渐渐地冷下来。人们开始用理性地去看待本次事件。有人爆出“我爸是李刚是假新闻,那孩子并没有当众张狂,而是在保安亭,因为害怕而求人,语无伦次中讲到他爸是李刚。”不论这番言论是真是假,可惜的是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一边倒的支持或反对往往过于绝对与主观化。不同的声音能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在本次事件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民意汇聚引发网络集合行为。但是集合民意的胜利不一定是正义的胜利。不少人对审批的结果提出异议,认为判的不够重,不足以平民愤。司法作为人民赋予国家代为行使的一项公权力,理应受到人民和媒体的监督。但是代表民众诉求的舆论作为一种权利事后救济,应该在法律的过程之后。也就是说只有当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舆论才有正当的理由干涉司法,否则司法遭到绑架,就会陷入“舆论审判”、“媒体审判”的误区。
其次,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错误的判断。在本次事件中,网友的心态可以说是“由恨李刚的之子而恨李刚,期待看到李刚的腐败,从而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德想象。这无
疑是社会上“仇官”、“仇富”的心理在作祟,有了这种对事实先入为主的期待,人们就容易轻信,无法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2. 案例二“7·23”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7月24日,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并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7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事故现场并举行了中外媒体见面会。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做出处理决定。
在本次事件中,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网民对事故的真相的质疑和政府承诺未能实现的不满。由于“7·23”动车组事故调查组迟迟没有公布调查报告,李承鹏就发表微博对调查报告还要经过审批表示质疑,“称我们需要真相”。加上上海地铁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信号系统承包方也是“7·23”动车事故信号供应商的这一信息的曝光,更是激起了网友对于事故原因的“雷击意外”之说的质疑。王志安认为“7·23”事故,主要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被夸大了。调度室明明知道区间有前车出故障停不下来,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后车。面对网友的质疑,政府的行动虽然迅速及时,但是仍存在信息公开滞后的问题,需要反思。
有关部门承诺在9月中旬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到9月15日却迟迟没有公布报告。面对网友的质疑,还在“力争”与“一定”、“中旬”与“15日”的区别玩起了文字游戏,加剧了网友的愤怒和不满。官方信息一拖再拖,不仅没有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给了谣言快速滋生的空间,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预防网络集合现象至关重要。
结论
网络信息传播的个性化表达和参与式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微博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不论是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还是受众心理的特征,都是基于这种潮流的发展。而随之带来的网络集合现象的频发,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井喷式”爆发的结果。随着网民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中,这种“井喷“将会趋于平缓,经过一定时期的过度之后,带来的是网民成熟,即从“情绪化”向“理性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 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编著. 微变革大传播微博与突发事件. 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 2014.01
二、期刊论文
1. 苏一芳. 人肉搜索与网络集合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11期).
2. 张小丽. 浅析网络群体传播集合行为[J].中国商界,2011,(第5期). 3. 邢佑川. 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J].群文天地,2013,(第1期).
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摘要: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浪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格局。社会由此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的民众也拥有了话语权,民意的表达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民意表达有逐渐从线上发生走向线下行动的趋势,群体民意的表达频度与烈度增强。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网络集合现象。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代表,微博的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集合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网络集合现象;案例分析;反思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 ...................................................................................................... 3
1. 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 ...................................................................................... 3
2. 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 ...................................................................................... 3
3. 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 4
二、 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 ...................................................................................................... 4
1. 去个性化 . .......................................................................................................................... 4
2. 从众 . .................................................................................................................................. 4
3. 利他行为 . .......................................................................................................................... 4
三、 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 .................................................................................. 5
1. 案例一、“李刚门” . ........................................................................................................ 5
2. 案例二 “7·23”动车事故 .................................................................................................. 6
结论 .................................................................................................................................................. 6
一、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1. 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微博的创始人之一Evanwilliams 曾说:“微博客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微博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事物的随意记录与表达。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人们既可以简单地分享娱乐,也可以进行热切的情感宣泄,还可以对社会现象与突发事件进行直观报道与理性思考。
从使用上来讲,微博简便而强大的功能也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微博的发布信息的功能极为灵活,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创新的关注功能与简便的转发功能也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交流,使每个用户个人领域彼此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微博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即时化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信息发布与接收的门槛,使“草根”阶层的发声成为可能。
2. 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微博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不需要专业的采编技术,仅凭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即时上传的图片或视频就可以对事件进行播报,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但在时效性上却占尽优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对新闻现象进行即时播报,其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信息快速迅捷及节点传播的特性,使微博在播报突发性事件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3. 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新周刊》杂志主笔闫肖峰认为:“博客是被动媒体,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微博是主动媒体,不只在相识者中传递,不相识者亦可通过‘粉丝’变成新知。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其他即时通信工具一对一的关系模式,建立了一种松散的跟随关系,即“关注—被关注”的关系模式,这种陪伴性的“背对脸”关系有独特的开放性与跟随性,这决定了微博的信息传播不是单向的“发送—接收”式传播,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互动式传播,而是呈网状结构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传播就像原子的裂变反应一样,由一个信息源扩散为一个“分众群”,而这个“分众群”中的每个信息点又分别扩散为另一个“分众群”。由此层层传递,信息的覆盖面将超乎想象。
二、 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1. 去个性化 高达数亿人的用户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相互关注之后,用户之间会结成众多小群体,对群体的认同会淹没个人的身份,从而形成去个体化。匿名性、责任分散和自我意识下降是造成去个性化的主要原因,会使个体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及后果。谣言在微博上传播时,匿名用户更倾向于转发而不顾后果,实名用户相对谨慎,更多是通过转发来求证或辟谣。谣言转发的人数越多,责任扩散的范围越大,单个用户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用户的自我意识愈加缺乏,其转发的可能性越大,即使是一些违背常识或显著失实的谣言也被传播。名人“粉丝”群的攻击与诬陷他人的行为是微博中去个性化的典型表现。
2. 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当关注的大多数人都相信某条微博信息时,微博用户自己也会倾向于相信并传播它,而不太关心其是否是谣言。产生从众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而且信息的模糊不清会加重这一顺应行为。谣言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微博受众容易依赖别人的信息而对其进行判断,常常会从众。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知识经验越贫乏的人越容易从众。我国微博用户群体规模十分巨大,缺乏鉴别谣言的知识经验的用户众多,因从众而相信谣言的受众数量不低。
3.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对他人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微博这一庞大的社会网络群众,也存在着众多的利他行为,如微博自发打拐、微博募捐助人治病等行为。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微博上会出现许多相关谣言,很多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微博用户抱着“宁信其有,避免伤害”的观念转发相关微博,目的是让关注自己的亲朋好友及更多的用户知晓相关事件,不再受到相关伤害。
三、 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网民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集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网络上由于某种刺激发生的非常态网络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网络和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微博以其碎片式的内容,裂变式的传播和即时性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传播特点以及受众心理等因素使得网络集合现象的发生的频率较之于传统媒体更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集合行为产生的过程。
1. 案例一、“李刚门”
2010年10月6日,李启铭醉酒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女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女生重伤。李启铭在肇事后继续行驶,现场同学将他拦住,他却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10月24日,李启铭之父李刚在央视露露面,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歉意。10月24日,李启铭已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望都人民检察院逮捕。2011年1月30日,李启铭因交通肇事罪判6年。“李刚门”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网友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十分敏感,并由这句话引发了十分广泛的反讽性的解读,如“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找落,我爸是李刚等等”对于案件判决结果,网友也延续了这种反讽式风格的解读如@圆圆好好:“李刚父子得知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致谢辞:感谢中央新闻频道独家专访,感谢有关网站删帖及时疏导民意,感谢权利在此案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有关部门顶住压力不为民怨所屈服,感谢河北大学限制学生作证,感谢受伤者张晶晶不出庭作证,感谢!”
从这些言论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网友们在发泄某种愤恨。这种愤恨包含着人们对贫富差距的矛盾,社会待遇的不公,生活工作压力的难以排遣,在现实社会中又找不到渠道发泄出去。所以这种发泄式的言论产生可以说与微博“草根阶层”得到发声权力后,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表达出来。并且这种在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的强化之下,这种情绪像感染病一样不断蔓延开来,随着受众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群众的压力之下,使得微博的受众的从众心理的作用显现出来。当其在达到顶峰时,网络上仿佛都是丧失了理智的情绪表达。就像《乌合之众》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在一群人之中,再理智的个人也会迷失其中。
宣泄的狂欢,总得有个头。几天之后,事件的热度也渐渐地冷下来。人们开始用理性地去看待本次事件。有人爆出“我爸是李刚是假新闻,那孩子并没有当众张狂,而是在保安亭,因为害怕而求人,语无伦次中讲到他爸是李刚。”不论这番言论是真是假,可惜的是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一边倒的支持或反对往往过于绝对与主观化。不同的声音能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在本次事件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民意汇聚引发网络集合行为。但是集合民意的胜利不一定是正义的胜利。不少人对审批的结果提出异议,认为判的不够重,不足以平民愤。司法作为人民赋予国家代为行使的一项公权力,理应受到人民和媒体的监督。但是代表民众诉求的舆论作为一种权利事后救济,应该在法律的过程之后。也就是说只有当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舆论才有正当的理由干涉司法,否则司法遭到绑架,就会陷入“舆论审判”、“媒体审判”的误区。
其次,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错误的判断。在本次事件中,网友的心态可以说是“由恨李刚的之子而恨李刚,期待看到李刚的腐败,从而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德想象。这无
疑是社会上“仇官”、“仇富”的心理在作祟,有了这种对事实先入为主的期待,人们就容易轻信,无法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2. 案例二“7·23”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7月24日,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并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7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事故现场并举行了中外媒体见面会。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做出处理决定。
在本次事件中,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网民对事故的真相的质疑和政府承诺未能实现的不满。由于“7·23”动车组事故调查组迟迟没有公布调查报告,李承鹏就发表微博对调查报告还要经过审批表示质疑,“称我们需要真相”。加上上海地铁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信号系统承包方也是“7·23”动车事故信号供应商的这一信息的曝光,更是激起了网友对于事故原因的“雷击意外”之说的质疑。王志安认为“7·23”事故,主要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被夸大了。调度室明明知道区间有前车出故障停不下来,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后车。面对网友的质疑,政府的行动虽然迅速及时,但是仍存在信息公开滞后的问题,需要反思。
有关部门承诺在9月中旬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到9月15日却迟迟没有公布报告。面对网友的质疑,还在“力争”与“一定”、“中旬”与“15日”的区别玩起了文字游戏,加剧了网友的愤怒和不满。官方信息一拖再拖,不仅没有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给了谣言快速滋生的空间,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预防网络集合现象至关重要。
结论
网络信息传播的个性化表达和参与式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微博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不论是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还是受众心理的特征,都是基于这种潮流的发展。而随之带来的网络集合现象的频发,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井喷式”爆发的结果。随着网民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中,这种“井喷“将会趋于平缓,经过一定时期的过度之后,带来的是网民成熟,即从“情绪化”向“理性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 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编著. 微变革大传播微博与突发事件. 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 2014.01
二、期刊论文
1. 苏一芳. 人肉搜索与网络集合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11期).
2. 张小丽. 浅析网络群体传播集合行为[J].中国商界,2011,(第5期). 3. 邢佑川. 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J].群文天地,2013,(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