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部考察工作是选人用人的重要环节。考察失实,将导致对干部的使用失误、评价失准,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损失。本文针对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遇到的不注重平时考察、重显绩轻潜绩、以票取人的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干部考察 潜绩 以需取人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履行干部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选人用人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干部考察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这一重要目标。
一、干部考察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干部考察就是知人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创新干部的考察机制,把好干部考察关,防止考察失实、杜绝干部带病提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提高干部考察质量进行着不断的探索,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多经验。但还有很多方面需不断改进。建立科学的考察机制,解决考察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考察质量。
二、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平时考察 重显绩轻潜绩
衡量工作实绩时重视显绩轻视潜绩。在考察干部时,只看显绩,看工作结果如何, 忽视了对工作过程中的考核, 如有的地方政府只看经济数据, 而对牺牲环境等情况忽略不计。在考察业绩时,主要看现在成绩如何, 而不看以前的基础和对以后的影响, 不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得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搞政绩工程。
任前考察没能与平时考察有机结合。有的单位对进行干部考察只重视任前考察,忽视干部平时的考察和考核,对干部的认识只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观察。使得考察没有连贯性、整体性,这样可能会降低干部的责任心,认为平时干好干不好无所谓,只要不出错,大事时和考察前做好点就不会影响晋升。这既不利于组织对干部的管理,也使组织难以真实全面的把握干部情况。
对“德”的考察不全面,忽视八小时外的考察。考察干部的“德”时只重视在工作单位的表现, 而缺少对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情况的考察, 忽略了对生活作风、廉政情况、家庭状况、社会形象等情况的考察,因此难以全面、真实的把握考察对象。
2.民主测评不准确 存在以票取人现象
干部考察中, 民主测评是表达群众意见的重要途径,体现群众参与的主要方式。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干部民主测评票被作为选举票对待,民主公开常常变成了以票取人,组织的把关作用被民主测评票“绑架”。在实际考察时,影响民主测评结果的因素很多,民意收集在操作方式的不科学和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结果并不准确,人情票、不了解乱投票、关系票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不会做老好人、坚持原则的干部在民主测评中的得票率不高,导致民主测评结果失实。
3.考察方式单一
考察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滞后,不能全面了解被考察人的真实情况。干部考察一般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方式,考察方法以听、看为主。考察人与谈话人接触的途径和机会相对少,考察人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有时很难反映被考察人的真实情况。有的谈话人不能一分为二的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有的做老好人,只说优点,不谈缺点;有的对被考察人有意见,只说不好的方面,全盘否定;有的怕谈话内容泄露出去,对考察人的问题避重就轻。
4.岗位评价不科学
有些评价标准比较笼统、抽象,不够具体。如民主测评的标准通常是“同意,不同意”或“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等几个简单档次,缺少科学全面的量化测评体系,容易受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出现凭感觉画勾等情况,使测评不够准确。
缺乏分门别类的干部评价标准。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基本都采用相同的考察指标, 主观性较大,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岗位职责描述不清晰。考察人不能准确把握岗位需要的干部标准,谈话人对岗位只有理解不全面或不清楚岗位的具体职责,谈话内容较随意,缺少需要的有价值信息,从而降低了考察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考察评价标准弹性大。考察干部时主观随意性多,对被考察人某些方面的评价有时往往凭考察人本人的好恶、情感和主观臆断决定。
5.考核材料质量不高
干部的考察材料应该准确的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但考察人对考察对象的情况把握不准,缺乏个性特征,没能准确地描述被考察人的主要优缺点。特别是在对干部进行思想方面或缺点评价时,公式化、雷同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对填写的考察材料有片面性,只写成绩和优点或者对成绩夸大其辞,对不足轻描淡写。缺少主题和生动的事例,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内容。
6.考察人员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考察人能力不强,业务不精。在考察谈话时,考察人有时不注意谈话技巧,不善于引导和沟通,谈话气氛较沉闷,或让谈话人漫无边际的散谈,得不到实质性的情况,使考察流于形式。
有的考察人对干部考察工作缺乏政治责任感。认为考察对象都是经民主测评、党委会集体研究的,考察不过是例行公事。
存在着不正之风。部分考察人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意识淡薄,存在着以个人利益为是非标准、有意围绕领导的意图和小团体意识等现象,使干部考察缺少公正性。
缺乏经验。随着人事干部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新人较多,常常缺乏考察经验,把握不好考察的主要内容,难以挖掘深层次的问题。
三、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对策
摘要:干部考察工作是选人用人的重要环节。考察失实,将导致对干部的使用失误、评价失准,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损失。本文针对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遇到的不注重平时考察、重显绩轻潜绩、以票取人的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干部考察 潜绩 以需取人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履行干部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选人用人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干部考察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这一重要目标。
一、干部考察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干部考察就是知人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创新干部的考察机制,把好干部考察关,防止考察失实、杜绝干部带病提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提高干部考察质量进行着不断的探索,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多经验。但还有很多方面需不断改进。建立科学的考察机制,解决考察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考察质量。
二、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平时考察 重显绩轻潜绩
衡量工作实绩时重视显绩轻视潜绩。在考察干部时,只看显绩,看工作结果如何, 忽视了对工作过程中的考核, 如有的地方政府只看经济数据, 而对牺牲环境等情况忽略不计。在考察业绩时,主要看现在成绩如何, 而不看以前的基础和对以后的影响, 不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得有的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搞政绩工程。
任前考察没能与平时考察有机结合。有的单位对进行干部考察只重视任前考察,忽视干部平时的考察和考核,对干部的认识只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观察。使得考察没有连贯性、整体性,这样可能会降低干部的责任心,认为平时干好干不好无所谓,只要不出错,大事时和考察前做好点就不会影响晋升。这既不利于组织对干部的管理,也使组织难以真实全面的把握干部情况。
对“德”的考察不全面,忽视八小时外的考察。考察干部的“德”时只重视在工作单位的表现, 而缺少对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情况的考察, 忽略了对生活作风、廉政情况、家庭状况、社会形象等情况的考察,因此难以全面、真实的把握考察对象。
2.民主测评不准确 存在以票取人现象
干部考察中, 民主测评是表达群众意见的重要途径,体现群众参与的主要方式。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干部民主测评票被作为选举票对待,民主公开常常变成了以票取人,组织的把关作用被民主测评票“绑架”。在实际考察时,影响民主测评结果的因素很多,民意收集在操作方式的不科学和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结果并不准确,人情票、不了解乱投票、关系票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不会做老好人、坚持原则的干部在民主测评中的得票率不高,导致民主测评结果失实。
3.考察方式单一
考察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滞后,不能全面了解被考察人的真实情况。干部考察一般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的方式,考察方法以听、看为主。考察人与谈话人接触的途径和机会相对少,考察人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有时很难反映被考察人的真实情况。有的谈话人不能一分为二的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有的做老好人,只说优点,不谈缺点;有的对被考察人有意见,只说不好的方面,全盘否定;有的怕谈话内容泄露出去,对考察人的问题避重就轻。
4.岗位评价不科学
有些评价标准比较笼统、抽象,不够具体。如民主测评的标准通常是“同意,不同意”或“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等几个简单档次,缺少科学全面的量化测评体系,容易受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出现凭感觉画勾等情况,使测评不够准确。
缺乏分门别类的干部评价标准。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基本都采用相同的考察指标, 主观性较大,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岗位职责描述不清晰。考察人不能准确把握岗位需要的干部标准,谈话人对岗位只有理解不全面或不清楚岗位的具体职责,谈话内容较随意,缺少需要的有价值信息,从而降低了考察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考察评价标准弹性大。考察干部时主观随意性多,对被考察人某些方面的评价有时往往凭考察人本人的好恶、情感和主观臆断决定。
5.考核材料质量不高
干部的考察材料应该准确的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但考察人对考察对象的情况把握不准,缺乏个性特征,没能准确地描述被考察人的主要优缺点。特别是在对干部进行思想方面或缺点评价时,公式化、雷同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对填写的考察材料有片面性,只写成绩和优点或者对成绩夸大其辞,对不足轻描淡写。缺少主题和生动的事例,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内容。
6.考察人员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考察人能力不强,业务不精。在考察谈话时,考察人有时不注意谈话技巧,不善于引导和沟通,谈话气氛较沉闷,或让谈话人漫无边际的散谈,得不到实质性的情况,使考察流于形式。
有的考察人对干部考察工作缺乏政治责任感。认为考察对象都是经民主测评、党委会集体研究的,考察不过是例行公事。
存在着不正之风。部分考察人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意识淡薄,存在着以个人利益为是非标准、有意围绕领导的意图和小团体意识等现象,使干部考察缺少公正性。
缺乏经验。随着人事干部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新人较多,常常缺乏考察经验,把握不好考察的主要内容,难以挖掘深层次的问题。
三、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