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主干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作者:王澎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3期
【摘要】纵观城市发展历程,离不开日趋完善的道路路网建设。重庆路是青岛城区规划骨架路网的中轴线,地理位置优越,服务范围广阔,但建设初期标准低,日益成为交通瓶颈,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此次重庆路改造工程是青岛市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战略的重要建设举措,承载了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本文从道路景观的特点入手,阐述了青岛市重庆路道路景观规划的设计手法及具体方案,并提出如何通过城市主干道路的景观建设推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规划、道路改造、青岛、重庆路
1重庆路景观改造前总体评价
重庆路改造之前,整体景观环境较差。绿化以法桐、雪松、龙柏等普通树种为主,缺乏色叶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绿化带及行道树不够连续,而且随着道路拓宽以及管线施工,大量苗木将被迁移。沿线人行道存在“窄、断、乱”的问题,空间局促狭窄,地面铺砖破损严重,很多地段没有人行道。两侧建筑由于建设年代跨度较大,大部分房屋外立面较为破败,建筑颜色十分混乱,部分楼座还存在漏水、墙皮脱落等功能性的问题;沿线商业网点店面装饰及广告牌匾杂乱且缺乏特色。此外,全线还存在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老化和人为破坏情况严重等问题。
综上所述,重庆路的面貌,与重庆路在城市路网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同青岛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也已经严重脱节。
2重庆路景观带来的改变
重庆路两侧景观的建设对改善青岛北部城区环境质量、缩小南北城区建设面貌差距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通过绿化、休闲空间、建筑立面、重要节点、配套设施及景观亮化的建设与提升,使重庆路两侧发生巨大的变化。
结合交通功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城市文化展示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我们提出打造一条:彰显山海文化特色、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具备良好生态功能的人文生态景观大道。 重庆路景观的主要脉络由车行景观线和人行景观线组成。车行视线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连续韵律,强调色彩与线形的变化。营造一种大线形与大色块的对比感受,形成具有震撼力的景观内涵。这样的视觉效果,将成为人群对这一条道路评论的第一依据,更是体现道路综合品质的关键。
人行景观视线主要是利用两侧绿地及商业前庭空间进行塑造,为周围居民提供停留与休憩的空间,对景观的色彩、造型及表现手法要求更为细腻、更有特色,以此吸引观者,积极的参与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场所中来。
2.1注重“形态美、色彩美”,创造纵贯北城区的绿色长廊
重庆路原有绿化树种单一而且基本迁移完毕,本次改造中植物规划以“简洁、大气”作为道路绿化的整体风格,突显重庆路绿化景观的“形态美、色彩美”,通过提升植物景观的品质和格调,创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绿色生态长廊。
具体设计主要通过两侧双排行道树、中央绿化带营造连续大气的植物景观效果。行道树采用法桐、白蜡、黄山栾三种单体优美、树体高大的树种,分段进行种植,统一中富有变化。中央绿化带内运用两排大规格乔木组成树阵,下层运用规整的绿篱类植物形成模纹。乔木和绿篱灌木形成高度、体量上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绿篱同时起到防眩光和防止行人乱穿马路的作用。两侧绿化带内注重乔灌木高低搭配和开花类、色叶类植物的运用,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植物特有的隔音、降噪、滞尘的作用,不啻于给重庆路两侧添加了一道绿色天然屏障。两侧绿化带种植乔木3万余株,绿化覆盖面积达40万平方米。
2.2建设生态绿道,畅享绿色慢行
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主要沿着河滨、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诸如:广州、深圳、成都等都在大力建设绿道。
重庆路规划设计利用两侧绿化带新增游步道和自行车道,尤其结合人行道设置连续的绿道,对景观段落和重要节点进行串联。其中自行车绿道宽1.5米,两侧共计长度超过28公里,采用新型环保材料透水地坪铺装。绿道配套建设有停车场、自行车停靠点,以及指示牌、公厕等,形成完整的人行休闲景观系统。建成之后,一条健康、时尚、舒适的慢行绿道将呈现在市民面前,市民徜徉在林荫中的绿道,或骑行、或漫步,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2.3打造宜居环境,重塑建筑新貌
两侧的建筑立面整治又是重庆路一大特色,按照打造宜居环境,重塑建筑新貌的理念,本次改造对两侧建筑进行全方位改造。沿线建筑以居民楼房、商业网点、工业厂房为主,建筑整治主要包括外墙粉刷、增设空调格栅及商业门头改造等内容。其中外墙粉刷建筑分布于重庆路全线,结合建筑外立面改造对空调室外机采用格栅包装处理,对较杂乱的建筑门头进行统一改造。此外,对居民楼的改造整治措施还包括:更换破损屋面瓦和PVC落水管、完善楼体、屋顶防水和避雷系统等,在提升沿街建筑立面效果的同时,切实改善百姓居住民生问题。
2.4画龙点睛,节点提升
除了道路整体景观的改变,本次改造还对沿线一些重要节点进行提升,重庆路上原有两处水库——石沟和文昌阁水库,水面面积较大,是岛城市区难得一见的内湖水面。其中石沟水库由于上游污水排入,出水口堵塞,将近30亩的水面已变成一个臭水塘。文昌阁水库由于建成年代过久,也存在设施老化,功能设施缺乏等问题。
本次景观改造分为两步走,首先通过截污、清淤、防渗、疏导、换水等技术处理手段,彻底改变水库水质;然后建造滨湖观赏园路、亲水木栈道和生态驳岸;增设满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的小广场和设施,补种绿化植物;并在入口等重要位置添加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雕塑小品。通过一系列综合打造,令石沟、文昌阁水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市民亲水游玩的崭新的滨湖公园,也为通行在重庆路的车辆打开一扇缤纷水岸的景观画卷。
2.5精益求精,以人文本,精细化人性化打造配套设施
重庆路的配套设施堪称为目前岛城市政建设的最高标准:造型时尚靓丽、内含高端智能化查询系统的公交候车亭,既美化了城市面貌,又为市民的出行以及信息查询提供了最便捷、周到的服务;新建园林式公厕三座,建筑美观,掩映于绿地之中,尽显生态特色;人行道及铺装上的井盖,均为不锈钢外框的“隐形井盖”设计,体现出细节上的雕琢;造型优雅的各式防护栏杆,同工艺精美、材料高端的花坛挡墙,共同彰显出重庆路景观的高标准建设水平。
2.6精品意识、打造道路建设新标杆
重庆路路缘石充分凸显出精品意识,由于路缘石要兼具防护绿篱的作用,所以外露面高度较高,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采取局部流线型的设计,造型大方简洁,而又独特美观,迥异于普通路缘石长方形的样式,尤其是存在高差的异型石之间的过渡,效果极佳,备受好评。
绿道上喷涂的自行车标志,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易发生磨损,重庆路绿道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独创出不锈钢图案的自行车标志,既保证了使用耐久,又极为美观,本身就成为一种景观元素,代表了重庆路建设水准的高度。
3结语
优美的环境已现雏形,随着重庆路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将使景观更加优美,环境更加宜人,而这也势必会推动周边房地产、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为重庆路两侧乃至整个北部城区带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R].2006
[2]章俊华,王绍增.由环境伦理所想到的责任时代[J].中国园林.2010(2)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4]彼得·沃克.美国风景园林发展历史及现状[J].风景园林.2009(5)
国内城市主干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作者:王澎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3期
【摘要】纵观城市发展历程,离不开日趋完善的道路路网建设。重庆路是青岛城区规划骨架路网的中轴线,地理位置优越,服务范围广阔,但建设初期标准低,日益成为交通瓶颈,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此次重庆路改造工程是青岛市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战略的重要建设举措,承载了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本文从道路景观的特点入手,阐述了青岛市重庆路道路景观规划的设计手法及具体方案,并提出如何通过城市主干道路的景观建设推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规划、道路改造、青岛、重庆路
1重庆路景观改造前总体评价
重庆路改造之前,整体景观环境较差。绿化以法桐、雪松、龙柏等普通树种为主,缺乏色叶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绿化带及行道树不够连续,而且随着道路拓宽以及管线施工,大量苗木将被迁移。沿线人行道存在“窄、断、乱”的问题,空间局促狭窄,地面铺砖破损严重,很多地段没有人行道。两侧建筑由于建设年代跨度较大,大部分房屋外立面较为破败,建筑颜色十分混乱,部分楼座还存在漏水、墙皮脱落等功能性的问题;沿线商业网点店面装饰及广告牌匾杂乱且缺乏特色。此外,全线还存在公共设施配套不齐全,老化和人为破坏情况严重等问题。
综上所述,重庆路的面貌,与重庆路在城市路网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同青岛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也已经严重脱节。
2重庆路景观带来的改变
重庆路两侧景观的建设对改善青岛北部城区环境质量、缩小南北城区建设面貌差距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通过绿化、休闲空间、建筑立面、重要节点、配套设施及景观亮化的建设与提升,使重庆路两侧发生巨大的变化。
结合交通功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城市文化展示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我们提出打造一条:彰显山海文化特色、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具备良好生态功能的人文生态景观大道。 重庆路景观的主要脉络由车行景观线和人行景观线组成。车行视线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连续韵律,强调色彩与线形的变化。营造一种大线形与大色块的对比感受,形成具有震撼力的景观内涵。这样的视觉效果,将成为人群对这一条道路评论的第一依据,更是体现道路综合品质的关键。
人行景观视线主要是利用两侧绿地及商业前庭空间进行塑造,为周围居民提供停留与休憩的空间,对景观的色彩、造型及表现手法要求更为细腻、更有特色,以此吸引观者,积极的参与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场所中来。
2.1注重“形态美、色彩美”,创造纵贯北城区的绿色长廊
重庆路原有绿化树种单一而且基本迁移完毕,本次改造中植物规划以“简洁、大气”作为道路绿化的整体风格,突显重庆路绿化景观的“形态美、色彩美”,通过提升植物景观的品质和格调,创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绿色生态长廊。
具体设计主要通过两侧双排行道树、中央绿化带营造连续大气的植物景观效果。行道树采用法桐、白蜡、黄山栾三种单体优美、树体高大的树种,分段进行种植,统一中富有变化。中央绿化带内运用两排大规格乔木组成树阵,下层运用规整的绿篱类植物形成模纹。乔木和绿篱灌木形成高度、体量上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绿篱同时起到防眩光和防止行人乱穿马路的作用。两侧绿化带内注重乔灌木高低搭配和开花类、色叶类植物的运用,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植物特有的隔音、降噪、滞尘的作用,不啻于给重庆路两侧添加了一道绿色天然屏障。两侧绿化带种植乔木3万余株,绿化覆盖面积达40万平方米。
2.2建设生态绿道,畅享绿色慢行
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主要沿着河滨、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诸如:广州、深圳、成都等都在大力建设绿道。
重庆路规划设计利用两侧绿化带新增游步道和自行车道,尤其结合人行道设置连续的绿道,对景观段落和重要节点进行串联。其中自行车绿道宽1.5米,两侧共计长度超过28公里,采用新型环保材料透水地坪铺装。绿道配套建设有停车场、自行车停靠点,以及指示牌、公厕等,形成完整的人行休闲景观系统。建成之后,一条健康、时尚、舒适的慢行绿道将呈现在市民面前,市民徜徉在林荫中的绿道,或骑行、或漫步,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2.3打造宜居环境,重塑建筑新貌
两侧的建筑立面整治又是重庆路一大特色,按照打造宜居环境,重塑建筑新貌的理念,本次改造对两侧建筑进行全方位改造。沿线建筑以居民楼房、商业网点、工业厂房为主,建筑整治主要包括外墙粉刷、增设空调格栅及商业门头改造等内容。其中外墙粉刷建筑分布于重庆路全线,结合建筑外立面改造对空调室外机采用格栅包装处理,对较杂乱的建筑门头进行统一改造。此外,对居民楼的改造整治措施还包括:更换破损屋面瓦和PVC落水管、完善楼体、屋顶防水和避雷系统等,在提升沿街建筑立面效果的同时,切实改善百姓居住民生问题。
2.4画龙点睛,节点提升
除了道路整体景观的改变,本次改造还对沿线一些重要节点进行提升,重庆路上原有两处水库——石沟和文昌阁水库,水面面积较大,是岛城市区难得一见的内湖水面。其中石沟水库由于上游污水排入,出水口堵塞,将近30亩的水面已变成一个臭水塘。文昌阁水库由于建成年代过久,也存在设施老化,功能设施缺乏等问题。
本次景观改造分为两步走,首先通过截污、清淤、防渗、疏导、换水等技术处理手段,彻底改变水库水质;然后建造滨湖观赏园路、亲水木栈道和生态驳岸;增设满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的小广场和设施,补种绿化植物;并在入口等重要位置添加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雕塑小品。通过一系列综合打造,令石沟、文昌阁水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市民亲水游玩的崭新的滨湖公园,也为通行在重庆路的车辆打开一扇缤纷水岸的景观画卷。
2.5精益求精,以人文本,精细化人性化打造配套设施
重庆路的配套设施堪称为目前岛城市政建设的最高标准:造型时尚靓丽、内含高端智能化查询系统的公交候车亭,既美化了城市面貌,又为市民的出行以及信息查询提供了最便捷、周到的服务;新建园林式公厕三座,建筑美观,掩映于绿地之中,尽显生态特色;人行道及铺装上的井盖,均为不锈钢外框的“隐形井盖”设计,体现出细节上的雕琢;造型优雅的各式防护栏杆,同工艺精美、材料高端的花坛挡墙,共同彰显出重庆路景观的高标准建设水平。
2.6精品意识、打造道路建设新标杆
重庆路路缘石充分凸显出精品意识,由于路缘石要兼具防护绿篱的作用,所以外露面高度较高,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采取局部流线型的设计,造型大方简洁,而又独特美观,迥异于普通路缘石长方形的样式,尤其是存在高差的异型石之间的过渡,效果极佳,备受好评。
绿道上喷涂的自行车标志,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易发生磨损,重庆路绿道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独创出不锈钢图案的自行车标志,既保证了使用耐久,又极为美观,本身就成为一种景观元素,代表了重庆路建设水准的高度。
3结语
优美的环境已现雏形,随着重庆路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将使景观更加优美,环境更加宜人,而这也势必会推动周边房地产、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为重庆路两侧乃至整个北部城区带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R].2006
[2]章俊华,王绍增.由环境伦理所想到的责任时代[J].中国园林.2010(2)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4]彼得·沃克.美国风景园林发展历史及现状[J].风景园林.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