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已拥有的庞大的图书文献资源,让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向全社会提供强大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服务。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在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普及中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科学普及 图书馆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如今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生活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日常生活早已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社会公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正与日倶增,而公共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图书文献和信息资源在科学知识普及中必将担当重要角色。
1.提高信息素养从科普开始
1.1信息素养与科普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简尔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是公民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王吉庆在《信息素养论》一书中对信息素养下了定义:“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且信息素养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两点是公民要有获得信息的能力与意愿和社会要有提供信息资源的机构与服务。而全民阅读的兴起必将会逐步提高公民在掌握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与意愿,并且会更加主动地利用为全社会提供无偿文献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说,是先由依靠人们简单劳动生产经验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依凭科学技术的工业社会而后才是迈入到如今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的信息时代,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完全建立在相当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的。我们仅仅有想加快实现信息社会的愿望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做好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为进入信息社会做好充分的科学技术准备。
1.2科学普及工作
在全社会的基础教育基本完成以后,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就显得十分必要,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也只有高科学素养的公民才能成就其国家的科技实力。现今的信息社会对公民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公民的科学普及便是提高其信息素养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应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助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肩负起其社会教育的重任,借力全民阅读推进公民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
科学普及,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科学普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面行。这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科学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为科学普及提供了动力,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与时代特点。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这也正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科学普及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1.3科学普及的现实状况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科普投入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各大中城市兴建了一些科技馆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推进科学普及工作,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另外我国还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的因素造成了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巨大差异。因此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应该是一多层次的立体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特别是文化传媒、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及为社会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图书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们逐渐缺失了尊重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的理念,阻滞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我们渐渐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应比之一般概念上的科学普及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不能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着重在公众中倡导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理念的培养。也正之于此,从早在改革开放初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到2002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的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随后的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显示出了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与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因此全社会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家实力的前提。
1.4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公共图书馆要把公民应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这几个方面作为向全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重点。搜集整理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创建与之相对应的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已备公众方便利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科普宣传架构,形成简便的、常态化的科学普及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还应作为科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起相应的科普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为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文献资源支持和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普及服务。 科学普及工作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在其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和知识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交集。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传递文献、传播知识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普及原本就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自然地担负起对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历史使命与职责。图书馆作为全社会的知识中心所具有的文献资源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天然地具备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的优势。
2.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普及中应采取的工作途径与方法
2.1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确定工作方式
把握当前社会的热点,对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有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发掘,形成相关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确立专门的主题服务。例如选择定时下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有关地震、禽流感、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把它们制作成与之相对应的减灾防灾知识、医学医疗知识和物理化学及环境科学知识的科普主题在读者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持久地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不断地扩大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知识范围,就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积极的良好影响,就能逐渐地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2.2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通信等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把“提高利用信息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完全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在公民中普及科学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使他们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初步形成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的科普内容搜索下载整理视频视听资料,将其按不同的类别制作成2D或3D演示课件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仿真一些科技产品或其工作原理,在图书馆内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向读者受众进行宣传演示。采用当今大众乐于使用的触摸屏技术还能使读者与科普演示活动产生互动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读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所收藏的音视频资料建设成有相当规模的科普宣传数据库并使它成为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信息平台。
2.3聘请有关科学技术专业人员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公共图书馆邀请有关科技人员或专家学者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并可在读者群中建立不同的科普兴趣组群进行各种形式与各种不同科普主题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图书馆为中心创建科普论坛刊发读者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文章或作品,使他们在大众化的科普活动中产生认同感和得到一定的激励,确立图书馆的科普服务工作在社会公众中的重要位置。还应当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短信、微信与微博等通信社交服务平台进行科学普及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使科普活动不受时空条件的局限,即时提供科普知识的宣传服务。
2.4公共图书馆与当地的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普教育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区,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了各行各业产品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公共图书馆与这些新兴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展示活动。这样既实现了企业将产品推向社会的目的,又进行了科普宣传工作,形成了图书馆科普宣传与企业产品推广的双赢格局。
2.5科学普及教育从娃娃抓起
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三者的作用和功能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性。公共图书馆(少儿分部或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与学校、家庭共同培育少年儿童的综合科学文化素质。少年儿童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针对这些特点在科普教育中就要采取吸引力更强的技术手段,用更先进的科教设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用新颖的和娱乐的方式引导他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探求。提高少年儿童对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便是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当然,图书馆在科普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对社会大众如何具体地倡导科学方法,怎样做才能正确地传播科学思想,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是真正地弘扬科学精神,等等,所以进行深入的科普宣传教育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个偱续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普通大众的科学思想的形成,科学精神理念的确立,以及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只能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公共图书馆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对社会公众的这项长期的科学普及工作,真正地担负起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科普zh.wikipedia.org/wiki/科普.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0.htm.
[3]徐晓军.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8.
摘 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已拥有的庞大的图书文献资源,让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向全社会提供强大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服务。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在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普及中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信息素养 科学普及 图书馆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如今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生活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日常生活早已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社会公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正与日倶增,而公共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图书文献和信息资源在科学知识普及中必将担当重要角色。
1.提高信息素养从科普开始
1.1信息素养与科普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简尔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是公民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王吉庆在《信息素养论》一书中对信息素养下了定义:“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且信息素养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两点是公民要有获得信息的能力与意愿和社会要有提供信息资源的机构与服务。而全民阅读的兴起必将会逐步提高公民在掌握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与意愿,并且会更加主动地利用为全社会提供无偿文献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说,是先由依靠人们简单劳动生产经验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依凭科学技术的工业社会而后才是迈入到如今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的信息时代,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完全建立在相当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的。我们仅仅有想加快实现信息社会的愿望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做好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为进入信息社会做好充分的科学技术准备。
1.2科学普及工作
在全社会的基础教育基本完成以后,社会公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就显得十分必要,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也只有高科学素养的公民才能成就其国家的科技实力。现今的信息社会对公民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公民的科学普及便是提高其信息素养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应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助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肩负起其社会教育的重任,借力全民阅读推进公民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
科学普及,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科学普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面行。这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科学普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为科学普及提供了动力,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与时代特点。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这也正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科学普及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1.3科学普及的现实状况
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科普投入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各大中城市兴建了一些科技馆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推进科学普及工作,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另外我国还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的因素造成了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巨大差异。因此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应该是一多层次的立体工程。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特别是文化传媒、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及为社会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图书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们逐渐缺失了尊重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的理念,阻滞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我们渐渐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应比之一般概念上的科学普及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不能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要着重在公众中倡导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理念的培养。也正之于此,从早在改革开放初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到2002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的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和随后的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显示出了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与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因此全社会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家实力的前提。
1.4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公共图书馆要把公民应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这几个方面作为向全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重点。搜集整理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创建与之相对应的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已备公众方便利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科普宣传架构,形成简便的、常态化的科学普及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还应作为科学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起相应的科普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为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文献资源支持和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普及服务。 科学普及工作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在其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和知识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交集。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传递文献、传播知识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科学普及原本就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自然地担负起对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历史使命与职责。图书馆作为全社会的知识中心所具有的文献资源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天然地具备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的优势。
2.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普及中应采取的工作途径与方法
2.1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确定工作方式
把握当前社会的热点,对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有关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发掘,形成相关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确立专门的主题服务。例如选择定时下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有关地震、禽流感、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把它们制作成与之相对应的减灾防灾知识、医学医疗知识和物理化学及环境科学知识的科普主题在读者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持久地做好这项工作就会不断地扩大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知识范围,就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积极的良好影响,就能逐渐地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2.2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通信等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把“提高利用信息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完全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在公民中普及科学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使他们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初步形成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的科普内容搜索下载整理视频视听资料,将其按不同的类别制作成2D或3D演示课件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仿真一些科技产品或其工作原理,在图书馆内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向读者受众进行宣传演示。采用当今大众乐于使用的触摸屏技术还能使读者与科普演示活动产生互动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读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所收藏的音视频资料建设成有相当规模的科普宣传数据库并使它成为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信息平台。
2.3聘请有关科学技术专业人员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公共图书馆邀请有关科技人员或专家学者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并可在读者群中建立不同的科普兴趣组群进行各种形式与各种不同科普主题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图书馆为中心创建科普论坛刊发读者有关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文章或作品,使他们在大众化的科普活动中产生认同感和得到一定的激励,确立图书馆的科普服务工作在社会公众中的重要位置。还应当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短信、微信与微博等通信社交服务平台进行科学普及信息的即时推送服务,使科普活动不受时空条件的局限,即时提供科普知识的宣传服务。
2.4公共图书馆与当地的企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普教育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区,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了各行各业产品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公共图书馆与这些新兴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展示活动。这样既实现了企业将产品推向社会的目的,又进行了科普宣传工作,形成了图书馆科普宣传与企业产品推广的双赢格局。
2.5科学普及教育从娃娃抓起
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三者的作用和功能都具有各自不可替代性。公共图书馆(少儿分部或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专门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与学校、家庭共同培育少年儿童的综合科学文化素质。少年儿童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针对这些特点在科普教育中就要采取吸引力更强的技术手段,用更先进的科教设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用新颖的和娱乐的方式引导他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探求。提高少年儿童对科普知识的认知水平,便是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
当然,图书馆在科普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对社会大众如何具体地倡导科学方法,怎样做才能正确地传播科学思想,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是真正地弘扬科学精神,等等,所以进行深入的科普宣传教育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科学普及工作是一个偱续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普通大众的科学思想的形成,科学精神理念的确立,以及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只能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公共图书馆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对社会公众的这项长期的科学普及工作,真正地担负起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科普zh.wikipedia.org/wiki/科普.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0.htm.
[3]徐晓军.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