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走势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俄美关系走势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郑易平、江洪娟

[内容提要]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中极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本文认为正常而稳定发展俄美关系是伊拉克战争后两国的主要走势,其主要原因是俄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只是局部的,两国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俄美关系正常而稳定的发展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也将主要是积极的。

[关键词] 俄美关系 走势 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369(2006)5-0067-06

作者简介:郑易平,中国矿业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江洪娟,中国矿业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21000。

尽管在美伊战争中俄美存在严重分歧,使两国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出现危机,但战争结束后,俄美关系又逐渐得到修复,趋于正常。近来,俄美关系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摩擦,特别是双方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地的颜色革命和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争夺以及俄乌天然气事件、白俄罗斯选举等造成的俄美纷争,给俄美关系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俄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发展不仅给世界和平也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俄美关系的走势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俄美关系发展脉络

虽然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与美国产生严重分歧,影响了俄美双边关系的进程,然而出于对长远利益的考虑,美国不得不修补美俄裂缝;而俄罗斯为了自身利益的需求也自然做出迎合。因此,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俄美又匆忙开始了修复双边关系的旅程。

2003年5月中旬,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率先出访莫斯科,表示伊拉克新政府承诺偿还俄罗斯80亿美元的债务,并邀请俄罗斯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同年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应邀出席了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的庆典活动。美国做出姿态,努力淡化美俄在伊拉克危机中的严重分歧,突出强调发展双边关系的共同基础。同时,布什 邀请普京于9月底在其戴维营私人官邸再次举行最高级会晤。

俄罗斯也积极响应,努力缓解双边紧张关系,普京称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为营造气氛,实现和解,俄罗斯在布什到访之前批准了为抗议对伊动武一度推迟的《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峰会期间,双方又互换了《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批准书。这标志着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

但好景不长,俄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及中亚的势力争夺又给美俄关系增添了变数。2003年,得到美国支持的反对派领导人萨卡维利通过天鹅绒革命在格鲁吉亚上台,俄美关系遭受新的冲击。俄罗斯一向视前苏联地区为自家“后院”,现在“后院”失火,俄自然忧心忡忡。2004年底,和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乌克兰又出现了总统大选危机,俄罗斯能源出口近90%的输送管道要经过乌克兰,因此,拥有4 800万人口的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正是出于对乌克兰大选结果的担心,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亲俄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普京甚至违反常规,亲自去乌克兰为亚努科维奇打气,可最终还是

亲美的尤先科获得了大选的胜利。普京丢了面子,又得罪了乌克兰的新领导人,自然对美国不满。时隔不久,即2005年初吉尔吉斯又出现政权更迭,亲俄的领导人又被亲美的领导人取代。不仅如此,颜色革命的影响还波及独联体各国甚至俄罗斯本身,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也出现了总统选举危机。乌克兰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紧接着又发生了俄乌斗气事件,俄美之间展开又一轮的“政治角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为了防范亲美的颜色革命波及自身,采取了废除地方领导人的普选制,修改议会选举办法、政党法和实施非政府组织限制法,并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等措施。这些举措打压了批评政府的社会团体和媒体的力量,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这在美国朝野看来是“民主的倒退”。2006年3月,对美国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的智库——美外交学会提出了关于“俄罗斯错误的方向美国应如何对应”的政策建议,主张美国应从“美俄战略伙伴关系”收缩到有选择的合作关系。美国副总统切尼5月4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强烈的口吻批评了俄罗斯,“俄罗斯与民主化倒行逆施,将能源作为威胁的材料”。切尼讲话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刺激了俄罗斯的民族情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俄美关系。在切尼讲话的第二天,俄 罗斯的全国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说“美俄第二个冷战开始了”,俄政府也对切尼的讲话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说“简直不可思议”。另外,据俄罗斯媒体的舆论调查显示,74%的俄罗斯国民认为美俄关系已经倒退到过去的冷战时代。[1]

种种迹象似乎让大家感觉俄美关系将遭遇重创,但我们认为,虽然俄美关系在伊战以来不断出现摩擦和矛盾,但两国关系难以出现根本的逆转,不大可能倒退到冷战时代。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俄美关系既有斗争与冲突,又有协调与合作,虽然某一时期斗争和冲突会表现得很突出,但竞争和合作还是最有可能成为俄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影响俄美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合作与竞争最有可能是未来俄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经济上,俄美两国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都有加快发展经贸关系的需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所需石油一半以上是靠进口,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与原油供给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美早就有调整其未来能源战略、实现其能源多元化政策的意图。尤其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不断波动、巴以爆发持续的激烈冲突以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的恶化,更使得美国加紧实施石油供给多元化战略的步伐。而俄 罗斯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石油生产国,天然气储量居全球首位。因此,对美国来说,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既有利于扩大商品出口和拓展投资空间,寻求能源新途径,又可使美国减少对阿拉伯国家石油供给的依赖。2002年5月,俄美元首在莫斯科签署的《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中的“经济合作”部分,就指出俄美两国要加强在能源特别是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中的合作。2002年10月,俄美首届能源峰会在休斯顿举行,进一步研究了俄美在能源领域扩大合作的可能性,双方不仅在投资数额和环境上达成相当的共识,还拟订了具体方案来解决俄美之间的石油运输问题。2005年5月,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列夫在圣彼得堡会见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后指出,目前俄每年向美国出口1 000万至1 100万吨石油,美国市场对俄罗斯颇具吸引力,俄准备积极扩大对美的能源出口,双方有可能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如果合作顺利的话,俄对美国的油气出口可望成倍增长。[2]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对此作了积极的回应。另外,俄在商品、资本、服务等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扩大与俄的投资、贸易,将会充分发挥美的要素比较优势。目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已在俄的各个领域开展了经济合作,并将继续扩大。

对俄来讲,俄罗斯复兴需要美国及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将有利于解决俄罗斯国内许多问题。现在,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诸种因素中资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关专家认为,俄在今后20~25年的时间里至少需要215万亿美元的投资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投资额中1/3应来自外资,即年均至少需要260亿美元。[3]目前,美国已成为俄最大的投资伙伴,但这些投资的数额距离俄罗斯的需求、美国的投资潜力还很远,所以,俄必须大力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另一方面,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科学技术,而且技术转移的潜力也非常大,因此,俄引进美国的技术及相应的机器设备,这对于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俄罗斯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俄罗斯至今还是未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的经济体。要想振兴俄国经济,“避免在全球化世界中沦为被遗忘的角落”[4],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入世贸组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没有美国的认同和支持将不会实现。

2·“9·11”事件后两国在反恐和实施国际安全战略上的相互需要

反恐是俄美关系改善的结合点之一。“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美的安全战略,把恐怖主义视为头号敌人。俄美也因此连手,在反恐斗争中结为“盟友”。俄为美在反恐斗争中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和支持,使美在短时期内顺利摧毁了塔利班组织,就连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阿富汗给我们的帮助比任何北约国家都重要。没有俄罗斯的帮助,这次行动就不能取得如此难忘的成功”[5]。而伊拉克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与变化,更使美国认识到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上,仅靠美国自己的力量几乎难有很大的作为。因为美国在应对中东纷繁复杂的局势上已付出惨重代价,单单是在通过军事手段扶植的两个“民主样板”阿富汗和伊拉克上迄今就已投入3 000多亿美元和10多万军

队,为“解放”伊拉克而丧生的美军逾2 000多人,受伤者则上万人,美国国内近半数的人认为打伊拉克战争不值得,并要求布什下令从伊拉克撤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若想对不肯就范的伊朗和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将力不从心,最有可能寻求在国际社会帮助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获得与伊朗、朝鲜向来有良好关系的俄罗斯的支持与合作将是很关键的一步。可见,在国家反恐领域问题上,两国还是有很大的共识和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

另外,对于俄而言,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的痼疾。车臣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俄国内政局的稳定、俄国家的安全与统一,而且关系着俄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及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9·11”事件后,普京全力支持美国消灭塔利班和拉登基地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日后解决车臣遗留问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至少需要美国在这些问题上不再干涉。当然,美国也确实投桃报李了,曾把车臣的三个武装列为恐怖主义名单。另外,为了清除与美的传统对立意识,在经济上获得美的继续合作,在安全上减少美对俄的威胁和压力,俄也势必乐意与美拉好关系。

3·在核武器问题上两国仍需要相互合作

冷战时期,美苏以《限制反弹道导弹》所确立的核恐怖平衡来确保全球的战略稳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唯一能够摧毁美国的核武器国家,这也是美国对俄罗斯一直防范、遏制的症结所在。“9·11”事件后,美国最担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对美国构成潜在的威胁。而俄罗斯最有可能“丢失”核材料和核武器,所以,2002年5月布什首次正式访问俄国时就要求普京高度重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料和技术的处理和保护,特别是要控制与伊朗、朝鲜在军民两用技术等方面的贸易。

对于俄罗斯来说,自苏联解体后,经济发展曾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家财政真是不堪庞大的军费所累。况且冷战已成回忆,俄就没有必要再承担巨大的核设备上的开支。因此,俄一直想裁减在核武器上的费用。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美国的配合,俄罗斯将很难卸下沉重的军事负担。2002年5月俄罗斯与美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双方到2012年将把战略核弹从6 000~7 000枚削减到1 700~2 000枚,另外,美国还答应给俄罗斯200亿美元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销毁经费,这都将使俄罗斯省去巨额的维持费用,为俄节省下更多的资金去发展经济。

2006年8月14日,即八国集团峰会前一天,普京和布什举行了会晤。普京和布什当天宣布,俄美认为“核恐怖主义”是两国所面对的最危险的国际安全挑战之一,两国还发起共反“核恐怖主义”的倡议,呼吁同全球涉核恐怖主义作战,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倡议。反恐和防扩是美国长期的战略重点,因此,美国对俄罗斯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俄美合作的机遇今后也将继续存在。

4·俄美在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上的趋同

俄虽然刚刚构建起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框架,其政权还带有浓厚的威权主义色彩,比如权力过分集中、时常打压新闻媒体等,但毕竟已走上了西方代议制的民主道路,在经济上也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相同的西方民主国家显然也会有国家利益上的竞争和冲突,但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对抗性的,相反,合作、协调甚至是联合一致对付与他们不同的国家是他们关系的主要方面。俄罗斯虽然不是一个成熟的西方民主国家,它不可能像法、德一样成为美国的盟国,但是俄美两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上的趋同决定着它们的关

系不可能退回到冷战时的对峙状态,加上两国自身利益的需求,双方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发展两国关系。

切尼在今年5月份批评俄罗斯民主倒退,这虽然反应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俄罗斯民主进程的不满,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美国主流的看法。如负责欧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弗里德说:“客观地讲,美俄间并没有紧张的关系。我们不相信俄罗斯民主已经迷失掉了。两国有很多理由进行合作,美国只能把俄罗斯当作有潜力的合作伙伴。”[6]曾在俄罗斯担任过多年外交官的赫斯普林也不赞成切尼的观点,认为切尼在立陶宛的声明令人迷惑。今年8月八国峰会的前一天,布什和普京在会晤时,普京明确说他不赞成伊拉 克式的民主,言下之意俄罗斯将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布什对此回应说:“我完全理解,将会有俄罗斯式的民主,我不期待俄罗斯像美国一样,普京已经提醒我,他们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传统。”[7]可见,布什对俄罗斯的民主进程的自身特点有所理解并抱有一定的信心。事实上,正如某些观察家所指出的,今天的俄罗斯政治已经大不同于以往的苏联体制,政治日益多元化,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国家的外交政策进行各种各样的评论包括对普京的批评。

当然,俄美两国除了上述相互需要或曰共同利益外,两国在国内和国际政策方面还有不少分歧和矛盾,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形成的大国沙文主义遗毒和久久挥之不去的苏联情结与美国对它的防范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以及美在中亚的驻军那么敏感? 主要原因是把前苏联国家仍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殊不知,这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独联体诸国已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主权与自由,加入北约和欧盟符合它们的利益,有利于它们的发展和安全,说白了是有利于抵御俄罗斯的威胁,它们忘不了历史上曾遭受的俄罗斯

的入侵和压迫。当然,它们加入北约与 欧盟也符合美国与欧盟的利益,美国与欧盟也同样需要防范俄罗斯这个军事上的庞然大物。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至于美国为什么要防范俄罗斯,除了冷战思维在作祟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刚刚建立起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框架,其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领导作风与美欧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和影响令人不敢睥睨,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和久加诺夫领导的俄共在国家杜马里控制着相当多的席位。久加诺夫在上世纪90年代的总统大选中曾差一点取代叶利钦,这些不能不使美国人心有余悸,其对俄政策陷入了既想支持俄的改革和民主 的进程,又想防范和遏制俄罗斯的矛盾之中。

俄美矛盾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布什政府推行单边主义,推翻萨达姆政权,打击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而上述诸国大多是俄传统上的盟国,俄在这些国家有着很多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强权政策不仅使俄罗斯降低了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而且使俄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当然会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笔者认为,总的说来,俄美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局部利益的纷争。因为和平和发展符合美国和俄罗斯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都是 可以通过双方的沟通、理解和妥协来缓和甚至解决的。至于颜色革命和双方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所引起的矛盾,我们认为也不是不能化解。因为颜色革命中俄美各支持一方,但说到底是本国人民的选择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都是西式民主框架刚刚建立起来的、威权主义色彩甚浓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贪污腐败严重、管理效率低下,人民自然倾向于更换政权,进一步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这些国家中亲美领导人的上台并不意味着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必然会恶化,因为这些国家都和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上互补度很高。

同时,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政局的逐步稳定,俄美间的经济合作将会逐渐加强,美国对它的戒备和防范也可能不会提高而是有所降低。因此,俄美关系将在冲突与协调、斗争与合作的交替过程中曲折向前发展,并逐渐走向稳定。

俄美关系的走势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俄美关系的走势将对中国的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俄美关系像前文分析的那样能逐渐走向稳定并正常发展的话,它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至少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俄美关系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符合中国的新安全观,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 施。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说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际上是说离不开和平与开放的世界。过去20多年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和平崛起得益于和平与开放的国际环境。用郑必坚先生的话说:“中国作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走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所追求的不是成为一个争霸世界的军事大国,而是要建成一个市场大国、文明大国、在世界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面对三个带根本性的挑战:一是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的挑战;三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要解决这三大挑战,离开和平与合作的国际环境根本无法想象。”[8]。外交部长李肇星曾指出,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因此,有必要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讲话中首次提出要争取一个“和谐世界”。2006年4月,胡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了这一观点。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胡主席又提出“和谐亚洲”和“和谐地区”

的概念。可见,“和谐”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战略 的核心思维。人人皆知,尽管俄罗斯不是昨天的苏联,但世界上也只有俄罗斯具有数次摧毁美国的核打击力,俄美关系如不能正常而稳定地发展,相反出现倒退甚至严重冲突,那相对和平与合作的国际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就会出现曲折和逆转,“和谐世界”也将无从建立。因此,俄美关系的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不仅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也间接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我们不应害怕,而应乐观其成。

其次,俄美关系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等双方关系的缓和与解决。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双边难题,多边解决。法国和德国是最好的例子,双方打来打去,达成协议又撕毁,打了这么多年,最后在多边的框架下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值得亚洲人深思的。”[9]我们认为,吴先生的观点很有启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甚至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因此,俄罗斯、欧盟等国共同参与中美关系的调整是个有意思的思路。其实当今世界是个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牵一国而动全球,因此,中美之间出现误解、误会甚至摩擦时,俄罗斯等国家出面调解,是符合它们自己利益的很正常的事。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多边关系正常、健康地发展,否则需要的时候“说不上话”。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美关系的稳定而正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调整。 第三,有利于减少“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由于大国崛起冲击国际格局,特别是挑战现存大国的地位的确是世界历史的某种规律,于是就形成一种以概念出发的假设,即“中国崛起”等于“中国威胁”。

这种想当然的思维模式显然有问题。我国领导人和学者一再申明我们是“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不妨碍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但“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甚至在俄罗斯都颇有市场。美国一方面宣称一个和平、强大、繁荣的中国符合美国利益;另一方面,又开始筹划防范中国崛起的军事、外交部署,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战略对手。应当承认,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恶意外,别人对中国迅速崛起的不安、疑虑甚至恐惧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也不是我们真诚表白就能消除的。在“中国威胁论”颇有影响的情况下,近年来中俄关系逐渐升温,双方不仅解决了边界问题,发展了经贸关系,而且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联合军演,加强了安全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这不能不使美国朝野担心昔日的两大敌手再度联手成为美国的对手,从而使“中国威胁论”进一步扩大影响。如果俄美关系能稳定而正常地发展,美朝野包括俄罗斯朝野就会减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更可能用平常心来对待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国威胁论”的市场就会缩小。这样一来,中美甚至中俄关系的发展就会少一些障碍。

最后,中国的决策层和绝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冷战时期的美、苏、中大三角关系已成为历史。但仍有少数人没有彻底摒弃冷战思维,还抱有联俄抗美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俄美关系稳定而正常地发展有助于使这些人头脑冷静、正视现实、丢掉幻想,这自然会减少对我国的“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干扰。

注释:

[1]http://www.sina.com.cn,2006-07-03

[2] http://www. southcn.

com/news/international/gjkd/[1**********]7.htm,2005-05-31

[3]米军. 俄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及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1)

[4]http://nea.northeast.cn,2006-04-19

[5]http://sh.qihoo.com/frame/h34697

[6]http://www.sina.com.cn,2006-05-23

[7]http://www.sina.com.cn,2006-07-17

[8]参考消息,2005-08-11

[9]吴建民谈中国新安全观·半月谈,2005(15)

(责任编辑:张业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俄美关系走势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郑易平、江洪娟

[内容提要]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中极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本文认为正常而稳定发展俄美关系是伊拉克战争后两国的主要走势,其主要原因是俄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只是局部的,两国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俄美关系正常而稳定的发展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也将主要是积极的。

[关键词] 俄美关系 走势 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369(2006)5-0067-06

作者简介:郑易平,中国矿业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江洪娟,中国矿业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21000。

尽管在美伊战争中俄美存在严重分歧,使两国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出现危机,但战争结束后,俄美关系又逐渐得到修复,趋于正常。近来,俄美关系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摩擦,特别是双方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地的颜色革命和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争夺以及俄乌天然气事件、白俄罗斯选举等造成的俄美纷争,给俄美关系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俄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发展不仅给世界和平也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俄美关系的走势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俄美关系发展脉络

虽然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与美国产生严重分歧,影响了俄美双边关系的进程,然而出于对长远利益的考虑,美国不得不修补美俄裂缝;而俄罗斯为了自身利益的需求也自然做出迎合。因此,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俄美又匆忙开始了修复双边关系的旅程。

2003年5月中旬,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率先出访莫斯科,表示伊拉克新政府承诺偿还俄罗斯80亿美元的债务,并邀请俄罗斯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同年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应邀出席了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的庆典活动。美国做出姿态,努力淡化美俄在伊拉克危机中的严重分歧,突出强调发展双边关系的共同基础。同时,布什 邀请普京于9月底在其戴维营私人官邸再次举行最高级会晤。

俄罗斯也积极响应,努力缓解双边紧张关系,普京称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为营造气氛,实现和解,俄罗斯在布什到访之前批准了为抗议对伊动武一度推迟的《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峰会期间,双方又互换了《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批准书。这标志着俄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

但好景不长,俄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及中亚的势力争夺又给美俄关系增添了变数。2003年,得到美国支持的反对派领导人萨卡维利通过天鹅绒革命在格鲁吉亚上台,俄美关系遭受新的冲击。俄罗斯一向视前苏联地区为自家“后院”,现在“后院”失火,俄自然忧心忡忡。2004年底,和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乌克兰又出现了总统大选危机,俄罗斯能源出口近90%的输送管道要经过乌克兰,因此,拥有4 800万人口的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正是出于对乌克兰大选结果的担心,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亲俄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普京甚至违反常规,亲自去乌克兰为亚努科维奇打气,可最终还是

亲美的尤先科获得了大选的胜利。普京丢了面子,又得罪了乌克兰的新领导人,自然对美国不满。时隔不久,即2005年初吉尔吉斯又出现政权更迭,亲俄的领导人又被亲美的领导人取代。不仅如此,颜色革命的影响还波及独联体各国甚至俄罗斯本身,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也出现了总统选举危机。乌克兰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紧接着又发生了俄乌斗气事件,俄美之间展开又一轮的“政治角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为了防范亲美的颜色革命波及自身,采取了废除地方领导人的普选制,修改议会选举办法、政党法和实施非政府组织限制法,并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等措施。这些举措打压了批评政府的社会团体和媒体的力量,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这在美国朝野看来是“民主的倒退”。2006年3月,对美国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的智库——美外交学会提出了关于“俄罗斯错误的方向美国应如何对应”的政策建议,主张美国应从“美俄战略伙伴关系”收缩到有选择的合作关系。美国副总统切尼5月4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以强烈的口吻批评了俄罗斯,“俄罗斯与民主化倒行逆施,将能源作为威胁的材料”。切尼讲话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刺激了俄罗斯的民族情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俄美关系。在切尼讲话的第二天,俄 罗斯的全国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说“美俄第二个冷战开始了”,俄政府也对切尼的讲话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说“简直不可思议”。另外,据俄罗斯媒体的舆论调查显示,74%的俄罗斯国民认为美俄关系已经倒退到过去的冷战时代。[1]

种种迹象似乎让大家感觉俄美关系将遭遇重创,但我们认为,虽然俄美关系在伊战以来不断出现摩擦和矛盾,但两国关系难以出现根本的逆转,不大可能倒退到冷战时代。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俄美关系既有斗争与冲突,又有协调与合作,虽然某一时期斗争和冲突会表现得很突出,但竞争和合作还是最有可能成为俄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影响俄美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合作与竞争最有可能是未来俄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经济上,俄美两国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都有加快发展经贸关系的需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所需石油一半以上是靠进口,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与原油供给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美早就有调整其未来能源战略、实现其能源多元化政策的意图。尤其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不断波动、巴以爆发持续的激烈冲突以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的恶化,更使得美国加紧实施石油供给多元化战略的步伐。而俄 罗斯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石油生产国,天然气储量居全球首位。因此,对美国来说,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既有利于扩大商品出口和拓展投资空间,寻求能源新途径,又可使美国减少对阿拉伯国家石油供给的依赖。2002年5月,俄美元首在莫斯科签署的《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中的“经济合作”部分,就指出俄美两国要加强在能源特别是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中的合作。2002年10月,俄美首届能源峰会在休斯顿举行,进一步研究了俄美在能源领域扩大合作的可能性,双方不仅在投资数额和环境上达成相当的共识,还拟订了具体方案来解决俄美之间的石油运输问题。2005年5月,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列夫在圣彼得堡会见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后指出,目前俄每年向美国出口1 000万至1 100万吨石油,美国市场对俄罗斯颇具吸引力,俄准备积极扩大对美的能源出口,双方有可能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如果合作顺利的话,俄对美国的油气出口可望成倍增长。[2]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对此作了积极的回应。另外,俄在商品、资本、服务等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扩大与俄的投资、贸易,将会充分发挥美的要素比较优势。目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已在俄的各个领域开展了经济合作,并将继续扩大。

对俄来讲,俄罗斯复兴需要美国及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将有利于解决俄罗斯国内许多问题。现在,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诸种因素中资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有关专家认为,俄在今后20~25年的时间里至少需要215万亿美元的投资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投资额中1/3应来自外资,即年均至少需要260亿美元。[3]目前,美国已成为俄最大的投资伙伴,但这些投资的数额距离俄罗斯的需求、美国的投资潜力还很远,所以,俄必须大力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争取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另一方面,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科学技术,而且技术转移的潜力也非常大,因此,俄引进美国的技术及相应的机器设备,这对于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俄罗斯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俄罗斯至今还是未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的经济体。要想振兴俄国经济,“避免在全球化世界中沦为被遗忘的角落”[4],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入世贸组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没有美国的认同和支持将不会实现。

2·“9·11”事件后两国在反恐和实施国际安全战略上的相互需要

反恐是俄美关系改善的结合点之一。“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美的安全战略,把恐怖主义视为头号敌人。俄美也因此连手,在反恐斗争中结为“盟友”。俄为美在反恐斗争中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和支持,使美在短时期内顺利摧毁了塔利班组织,就连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阿富汗给我们的帮助比任何北约国家都重要。没有俄罗斯的帮助,这次行动就不能取得如此难忘的成功”[5]。而伊拉克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与变化,更使美国认识到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上,仅靠美国自己的力量几乎难有很大的作为。因为美国在应对中东纷繁复杂的局势上已付出惨重代价,单单是在通过军事手段扶植的两个“民主样板”阿富汗和伊拉克上迄今就已投入3 000多亿美元和10多万军

队,为“解放”伊拉克而丧生的美军逾2 000多人,受伤者则上万人,美国国内近半数的人认为打伊拉克战争不值得,并要求布什下令从伊拉克撤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若想对不肯就范的伊朗和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将力不从心,最有可能寻求在国际社会帮助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获得与伊朗、朝鲜向来有良好关系的俄罗斯的支持与合作将是很关键的一步。可见,在国家反恐领域问题上,两国还是有很大的共识和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

另外,对于俄而言,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的痼疾。车臣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俄国内政局的稳定、俄国家的安全与统一,而且关系着俄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及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9·11”事件后,普京全力支持美国消灭塔利班和拉登基地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日后解决车臣遗留问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至少需要美国在这些问题上不再干涉。当然,美国也确实投桃报李了,曾把车臣的三个武装列为恐怖主义名单。另外,为了清除与美的传统对立意识,在经济上获得美的继续合作,在安全上减少美对俄的威胁和压力,俄也势必乐意与美拉好关系。

3·在核武器问题上两国仍需要相互合作

冷战时期,美苏以《限制反弹道导弹》所确立的核恐怖平衡来确保全球的战略稳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唯一能够摧毁美国的核武器国家,这也是美国对俄罗斯一直防范、遏制的症结所在。“9·11”事件后,美国最担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对美国构成潜在的威胁。而俄罗斯最有可能“丢失”核材料和核武器,所以,2002年5月布什首次正式访问俄国时就要求普京高度重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料和技术的处理和保护,特别是要控制与伊朗、朝鲜在军民两用技术等方面的贸易。

对于俄罗斯来说,自苏联解体后,经济发展曾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家财政真是不堪庞大的军费所累。况且冷战已成回忆,俄就没有必要再承担巨大的核设备上的开支。因此,俄一直想裁减在核武器上的费用。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美国的配合,俄罗斯将很难卸下沉重的军事负担。2002年5月俄罗斯与美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双方到2012年将把战略核弹从6 000~7 000枚削减到1 700~2 000枚,另外,美国还答应给俄罗斯200亿美元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销毁经费,这都将使俄罗斯省去巨额的维持费用,为俄节省下更多的资金去发展经济。

2006年8月14日,即八国集团峰会前一天,普京和布什举行了会晤。普京和布什当天宣布,俄美认为“核恐怖主义”是两国所面对的最危险的国际安全挑战之一,两国还发起共反“核恐怖主义”的倡议,呼吁同全球涉核恐怖主义作战,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倡议。反恐和防扩是美国长期的战略重点,因此,美国对俄罗斯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俄美合作的机遇今后也将继续存在。

4·俄美在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上的趋同

俄虽然刚刚构建起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框架,其政权还带有浓厚的威权主义色彩,比如权力过分集中、时常打压新闻媒体等,但毕竟已走上了西方代议制的民主道路,在经济上也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相同的西方民主国家显然也会有国家利益上的竞争和冲突,但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对抗性的,相反,合作、协调甚至是联合一致对付与他们不同的国家是他们关系的主要方面。俄罗斯虽然不是一个成熟的西方民主国家,它不可能像法、德一样成为美国的盟国,但是俄美两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上的趋同决定着它们的关

系不可能退回到冷战时的对峙状态,加上两国自身利益的需求,双方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发展两国关系。

切尼在今年5月份批评俄罗斯民主倒退,这虽然反应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俄罗斯民主进程的不满,但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美国主流的看法。如负责欧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弗里德说:“客观地讲,美俄间并没有紧张的关系。我们不相信俄罗斯民主已经迷失掉了。两国有很多理由进行合作,美国只能把俄罗斯当作有潜力的合作伙伴。”[6]曾在俄罗斯担任过多年外交官的赫斯普林也不赞成切尼的观点,认为切尼在立陶宛的声明令人迷惑。今年8月八国峰会的前一天,布什和普京在会晤时,普京明确说他不赞成伊拉 克式的民主,言下之意俄罗斯将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布什对此回应说:“我完全理解,将会有俄罗斯式的民主,我不期待俄罗斯像美国一样,普京已经提醒我,他们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传统。”[7]可见,布什对俄罗斯的民主进程的自身特点有所理解并抱有一定的信心。事实上,正如某些观察家所指出的,今天的俄罗斯政治已经大不同于以往的苏联体制,政治日益多元化,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国家的外交政策进行各种各样的评论包括对普京的批评。

当然,俄美两国除了上述相互需要或曰共同利益外,两国在国内和国际政策方面还有不少分歧和矛盾,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形成的大国沙文主义遗毒和久久挥之不去的苏联情结与美国对它的防范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俄罗斯对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以及美在中亚的驻军那么敏感? 主要原因是把前苏联国家仍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殊不知,这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独联体诸国已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主权与自由,加入北约和欧盟符合它们的利益,有利于它们的发展和安全,说白了是有利于抵御俄罗斯的威胁,它们忘不了历史上曾遭受的俄罗斯

的入侵和压迫。当然,它们加入北约与 欧盟也符合美国与欧盟的利益,美国与欧盟也同样需要防范俄罗斯这个军事上的庞然大物。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至于美国为什么要防范俄罗斯,除了冷战思维在作祟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刚刚建立起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框架,其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领导作风与美欧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和影响令人不敢睥睨,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和久加诺夫领导的俄共在国家杜马里控制着相当多的席位。久加诺夫在上世纪90年代的总统大选中曾差一点取代叶利钦,这些不能不使美国人心有余悸,其对俄政策陷入了既想支持俄的改革和民主 的进程,又想防范和遏制俄罗斯的矛盾之中。

俄美矛盾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布什政府推行单边主义,推翻萨达姆政权,打击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而上述诸国大多是俄传统上的盟国,俄在这些国家有着很多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强权政策不仅使俄罗斯降低了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而且使俄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当然会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笔者认为,总的说来,俄美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局部利益的纷争。因为和平和发展符合美国和俄罗斯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都是 可以通过双方的沟通、理解和妥协来缓和甚至解决的。至于颜色革命和双方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所引起的矛盾,我们认为也不是不能化解。因为颜色革命中俄美各支持一方,但说到底是本国人民的选择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都是西式民主框架刚刚建立起来的、威权主义色彩甚浓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贪污腐败严重、管理效率低下,人民自然倾向于更换政权,进一步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这些国家中亲美领导人的上台并不意味着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必然会恶化,因为这些国家都和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上互补度很高。

同时,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政局的逐步稳定,俄美间的经济合作将会逐渐加强,美国对它的戒备和防范也可能不会提高而是有所降低。因此,俄美关系将在冲突与协调、斗争与合作的交替过程中曲折向前发展,并逐渐走向稳定。

俄美关系的走势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俄美关系的走势将对中国的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俄美关系像前文分析的那样能逐渐走向稳定并正常发展的话,它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至少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俄美关系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符合中国的新安全观,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 施。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说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际上是说离不开和平与开放的世界。过去20多年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和平崛起得益于和平与开放的国际环境。用郑必坚先生的话说:“中国作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走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所追求的不是成为一个争霸世界的军事大国,而是要建成一个市场大国、文明大国、在世界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面对三个带根本性的挑战:一是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的挑战;三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 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要解决这三大挑战,离开和平与合作的国际环境根本无法想象。”[8]。外交部长李肇星曾指出,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因此,有必要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讲话中首次提出要争取一个“和谐世界”。2006年4月,胡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了这一观点。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胡主席又提出“和谐亚洲”和“和谐地区”

的概念。可见,“和谐”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战略 的核心思维。人人皆知,尽管俄罗斯不是昨天的苏联,但世界上也只有俄罗斯具有数次摧毁美国的核打击力,俄美关系如不能正常而稳定地发展,相反出现倒退甚至严重冲突,那相对和平与合作的国际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就会出现曲折和逆转,“和谐世界”也将无从建立。因此,俄美关系的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不仅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也间接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我们不应害怕,而应乐观其成。

其次,俄美关系趋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等双方关系的缓和与解决。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双边难题,多边解决。法国和德国是最好的例子,双方打来打去,达成协议又撕毁,打了这么多年,最后在多边的框架下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值得亚洲人深思的。”[9]我们认为,吴先生的观点很有启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甚至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因此,俄罗斯、欧盟等国共同参与中美关系的调整是个有意思的思路。其实当今世界是个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牵一国而动全球,因此,中美之间出现误解、误会甚至摩擦时,俄罗斯等国家出面调解,是符合它们自己利益的很正常的事。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多边关系正常、健康地发展,否则需要的时候“说不上话”。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美关系的稳定而正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调整。 第三,有利于减少“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由于大国崛起冲击国际格局,特别是挑战现存大国的地位的确是世界历史的某种规律,于是就形成一种以概念出发的假设,即“中国崛起”等于“中国威胁”。

这种想当然的思维模式显然有问题。我国领导人和学者一再申明我们是“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不妨碍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但“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甚至在俄罗斯都颇有市场。美国一方面宣称一个和平、强大、繁荣的中国符合美国利益;另一方面,又开始筹划防范中国崛起的军事、外交部署,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战略对手。应当承认,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恶意外,别人对中国迅速崛起的不安、疑虑甚至恐惧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也不是我们真诚表白就能消除的。在“中国威胁论”颇有影响的情况下,近年来中俄关系逐渐升温,双方不仅解决了边界问题,发展了经贸关系,而且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联合军演,加强了安全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这不能不使美国朝野担心昔日的两大敌手再度联手成为美国的对手,从而使“中国威胁论”进一步扩大影响。如果俄美关系能稳定而正常地发展,美朝野包括俄罗斯朝野就会减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更可能用平常心来对待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国威胁论”的市场就会缩小。这样一来,中美甚至中俄关系的发展就会少一些障碍。

最后,中国的决策层和绝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冷战时期的美、苏、中大三角关系已成为历史。但仍有少数人没有彻底摒弃冷战思维,还抱有联俄抗美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俄美关系稳定而正常地发展有助于使这些人头脑冷静、正视现实、丢掉幻想,这自然会减少对我国的“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干扰。

注释:

[1]http://www.sina.com.cn,2006-07-03

[2] http://www. southcn.

com/news/international/gjkd/[1**********]7.htm,2005-05-31

[3]米军. 俄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及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1)

[4]http://nea.northeast.cn,2006-04-19

[5]http://sh.qihoo.com/frame/h34697

[6]http://www.sina.com.cn,2006-05-23

[7]http://www.sina.com.cn,2006-07-17

[8]参考消息,2005-08-11

[9]吴建民谈中国新安全观·半月谈,2005(15)

(责任编辑:张业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相关文章

  • 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 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及其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系 日本项目组:李玉潭 教授 庞德良 教授 尹小平 教授 沈海涛 教授 崔 健 副教授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2008年5月 目 录 一.日本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查看


  • 当今我国国际环境浅析
  •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经历着根本性和结构性的整体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同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成功和作为强国崛起的过程同步.换言之,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在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当今的国际环境问题是一 ...查看


  • 朝鲜核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 当代亚太 2003年第3期地区安全论坛 朝鲜核问题及其未来走向 朴键一3 [内容提要] 朝核问题使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严重威胁着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本文对此问题的起因.当前形势.未来走势进行了评析. 不久前,朝鲜宣布启封根据朝美框架协 ...查看


  • 从雅尔塔体系到不对称世界格局--阿富汗战争意义分析
  • 从雅尔塔体系到不对称世界格局--阿富汗战争意义分析 阿富汗问题总是世界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风标. 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基本结束.现在,人们关心最多的是阿富汗战后政权走向问题:对新生的阿富汗政权来说,它考虑最多的也是如何平 ...查看


  •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学会 ...查看


  • 国际海洋形势论文: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一种框架性的研究 作者:刘中民 [内容提要]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突出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 ...查看


  • 2015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分析预 测及前景趋势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 ...查看


  • 能源与大国间的关系
  • 能源与大国间的关系 摘要: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能源一次进入了世人眼中.如今能源已深深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大国至间的关键.能源不单单只是消费品,它的消费和价格都撬动着世界的经济.大国间的外交策略都因能源改动.能源安全已经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关 ...查看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_李锋
  •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08 11:1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38.F.20150408.1114.021.html 2015年4月 第2期 总第179期 开放导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