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闸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实施稿)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中心学校于2013年对小学个别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了集体备课实验,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根据高效课堂建设的工作需要,2014年11月18日《下发了三闸镇中心学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讨论稿)》,2014年11月20日至12月25日经各小学组织教师讨论,中心学校针对各小学对“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情况,经中心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此活动办法,此办法自2015年春学期开始实行。
一、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思想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
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为主题,以强化校本研训为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稳妥地构建“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氛围和谐、高效轻负、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实现“五个转变”,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教师加强教学反思(注重课前预设、注重课中生成、注重课后反思);教师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积极营造评价环境、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教学模式;进
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集体备课的要求
1.必须有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通过活动,凝结的是一种智慧资源,而不是一种肤浅言语的叠加。
4.集体备课要求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步调一致、保持共性的基础上,力求各具特色、突现个性。
三、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1.个人初备
(1)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2)每位备课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写出详细的教案。
(3)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2.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注意做到以下
三点:
(1)“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2)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可以由老教师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以便做好“传、帮、代”工作。同时,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
3.修正教案
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说课,其余教师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但教案应避免上网下载、照抄教参等,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实践上课,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考证。每学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次安排一名教师上课进行实践,课后同年级教师评课、讨论,验证集体备课的教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其他教师上课做示范和验证。
5.课后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编写教案阶段、调整和修改教案阶段和总结课后反思阶段,课后反思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
四、具体实施步骤
1.按“主备人粗备(每人按安排的课先备)——集体齐备(讨论)——主备人细备(按集体讨论取其最优)——推荐同学科教师使用”的步骤进行。
2.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先行将安排的课备好简案,并能在讨论时说课。
3.教师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4.参照以下依据备课:
(1)三定:定所有组员每人所备的课及课时,定学期教学进度。
(2)五统一:统一三维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臵,统一评价测试。
(3)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4)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5)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6)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5.集体备课时,除备课教师结合自己备的教案和做的课件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
6.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按照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上课后特别要注意做好课后反
思。
五、具体安排
1. 因我镇各小学比较分散,集体备课活动按一学期两次安排,自2015年春学期开始安排小学语文和数学1-5年级,英语3-5年级(六年级因复习等原因暂不安排)的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音体美等课待条件成熟后再安排。根据情况,每学期安排各科教师代表上课进行实践,课后同年级教师评课、讨论,验证集体备课的教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中心学校确定集体备课负责人(每年级每学科1人),有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负责人提前安排好每位老师备的课,无特殊情况,上半学期第一周星期三前安排,下半学期可提前到第7周,备课教师按学科负责人下发的备课计划安排备课,并打印教案(讨论稿)8份,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讨论修改,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要带上课本、教参等。
3.无特殊情况,每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为上半学期第二周,下半学期为第8-9周,先有主备人说课,而后讨论,修改定稿。
4. 安排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除有较大(婚、丧、本人住院等)的事情外,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不上、不参加,否则将按有关制度处理。
六、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使用
1.经过讨论后的备课稿有原主备课教师按讨论意见修改后按规定的文档格式(见教案编写的样本)编辑,发送中心学校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邮箱,有同年级任课教师自己打印上课使用,中心学校打印一份存档。
2.教师在上课时使用讨论后的集体备课教案时,可结合
自己的学生情况及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案上添加批注(添加批注的地方在教案页的右边),经过同年级集体讨论定稿后的教案,有教师在上课前添加批注,在教案检查时才可算作备课数。无添加批注的教案,检查时算无教案上课
七、其他事项说明
1.在安排集体备课数时,男53-56岁、女49-51岁的老师可减半,男57岁以其以上、女52岁以其以上的老师免备,但集体备课研讨和听评课活动一定要参加,可打印集体备课讨论后的教案并添加批注后在上课时使用。具体减半和免备课教师有中心学校根据“实名制信息表”核定后通知下发各校。
2.每学期的第一、二周的教案要按集体备课的要求去备,防止写提纲式教案。
三闸镇中心学校
2014年12月26日
附:教案编写的样本
三闸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实施稿)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中心学校于2013年对小学个别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了集体备课实验,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根据高效课堂建设的工作需要,2014年11月18日《下发了三闸镇中心学校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讨论稿)》,2014年11月20日至12月25日经各小学组织教师讨论,中心学校针对各小学对“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情况,经中心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此活动办法,此办法自2015年春学期开始实行。
一、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思想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
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为主题,以强化校本研训为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稳妥地构建“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氛围和谐、高效轻负、教学相长”的高效课堂,实现“五个转变”,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教师加强教学反思(注重课前预设、注重课中生成、注重课后反思);教师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积极营造评价环境、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教学模式;进
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集体备课的要求
1.必须有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通过活动,凝结的是一种智慧资源,而不是一种肤浅言语的叠加。
4.集体备课要求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步调一致、保持共性的基础上,力求各具特色、突现个性。
三、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1.个人初备
(1)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2)每位备课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写出详细的教案。
(3)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2.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注意做到以下
三点:
(1)“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2)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可以由老教师或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以便做好“传、帮、代”工作。同时,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
3.修正教案
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说课,其余教师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但教案应避免上网下载、照抄教参等,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实践上课,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考证。每学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次安排一名教师上课进行实践,课后同年级教师评课、讨论,验证集体备课的教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其他教师上课做示范和验证。
5.课后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编写教案阶段、调整和修改教案阶段和总结课后反思阶段,课后反思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
四、具体实施步骤
1.按“主备人粗备(每人按安排的课先备)——集体齐备(讨论)——主备人细备(按集体讨论取其最优)——推荐同学科教师使用”的步骤进行。
2.备课组成员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先行将安排的课备好简案,并能在讨论时说课。
3.教师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查找相关资料,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4.参照以下依据备课:
(1)三定:定所有组员每人所备的课及课时,定学期教学进度。
(2)五统一:统一三维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臵,统一评价测试。
(3)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4)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5)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6)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5.集体备课时,除备课教师结合自己备的教案和做的课件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
6.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按照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7.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上课后特别要注意做好课后反
思。
五、具体安排
1. 因我镇各小学比较分散,集体备课活动按一学期两次安排,自2015年春学期开始安排小学语文和数学1-5年级,英语3-5年级(六年级因复习等原因暂不安排)的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音体美等课待条件成熟后再安排。根据情况,每学期安排各科教师代表上课进行实践,课后同年级教师评课、讨论,验证集体备课的教案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中心学校确定集体备课负责人(每年级每学科1人),有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负责人提前安排好每位老师备的课,无特殊情况,上半学期第一周星期三前安排,下半学期可提前到第7周,备课教师按学科负责人下发的备课计划安排备课,并打印教案(讨论稿)8份,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讨论修改,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要带上课本、教参等。
3.无特殊情况,每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为上半学期第二周,下半学期为第8-9周,先有主备人说课,而后讨论,修改定稿。
4. 安排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除有较大(婚、丧、本人住院等)的事情外,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不上、不参加,否则将按有关制度处理。
六、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使用
1.经过讨论后的备课稿有原主备课教师按讨论意见修改后按规定的文档格式(见教案编写的样本)编辑,发送中心学校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邮箱,有同年级任课教师自己打印上课使用,中心学校打印一份存档。
2.教师在上课时使用讨论后的集体备课教案时,可结合
自己的学生情况及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案上添加批注(添加批注的地方在教案页的右边),经过同年级集体讨论定稿后的教案,有教师在上课前添加批注,在教案检查时才可算作备课数。无添加批注的教案,检查时算无教案上课
七、其他事项说明
1.在安排集体备课数时,男53-56岁、女49-51岁的老师可减半,男57岁以其以上、女52岁以其以上的老师免备,但集体备课研讨和听评课活动一定要参加,可打印集体备课讨论后的教案并添加批注后在上课时使用。具体减半和免备课教师有中心学校根据“实名制信息表”核定后通知下发各校。
2.每学期的第一、二周的教案要按集体备课的要求去备,防止写提纲式教案。
三闸镇中心学校
2014年12月26日
附:教案编写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