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凯恩斯交叉模型

专题1: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凯恩斯交叉模型(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均衡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短期、中期、长期之间的区分和总产出水平的决定

∙ 在短期,如几年内,产出的变动主要由需求来驱动。例如,汽车制造商接到的订单

(需求)越多,产出就会扩大。如果消费者信心或者其他因素导致需求下降,产出也就下降。

∙ 但是,无论企业接收到多少订单,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将产量提高。例如,无论有多

少消费者涌向汽车展厅,也无法将印度的产出水平推高到美国产出的高度。因此,我们还必须考虑供给方:一个国家的技术有多先进、使用了多少资本、劳动力的规模和技能等因素,而不是消费者的信心,是决定产出水平的根本。中期,也就是一二十年,或者一代人的时间。在中期内,经济趋向于回到由供给因素决定的产出水平。在一二十年的时间内,这些因素的移动还不算太快,将其看成是外生给定的也不会犯大错误。

∙ 如果时间更长,在长期中,技术、资本和技能也不是给定的。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

尖端程度依赖于其创新和引进吸纳新技术的能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储蓄多少。工人的技能依赖于教育系统的质量。其他因素也很重要。如果企业的运作想要有效率,他们就需要再一套清晰的法律下运作,并且有一个诚实的政府执行这些法律。长期,也就是半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

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民产出?

长期中,潜在的生产能力限制着一国的国民产出。短期中,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等支出构成的总需求决定了一国的国民产出。凯恩斯交叉模型(Keyesian Cross Model,又称乘数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宏观经济模型(萨缪尔森)。KCM模型一直对宏观经济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它忽略了很多宏观经济要素。例如,它忽略了货币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总供给的影响,忽略了与总供给相联系的支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短期中,假设经济可以在一个不变的价格水平上提供产品(这也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可以按照这个不变的价格水平做出支出决定)

,不妨令这个价格水平为。

定义总支出函数(总支出曲线)

。用表示一个经济的总支出,根据对支出的分类

(1)

如果显式地把不变的价格水平考虑进来

(2)

(2)表示在不变的价格水平上,这个经济的总支出。

1、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假设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家庭和企业,因此,经济的总支出(总需求)为

(3)

进一步假设企业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参数)

,记作;家庭部门的消费函数具有凯恩斯特征,即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成正比

(4)

其中,是内生变量(需要通过模型求解的变量)

因此,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就可以通过以下条件求出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5)

(6)

总需求:

(7)

总供给:

消费函数:

结果为

(9)

从而,均衡的消费数量为

。注意到自发性消费的重要性,如消费者信心 (8) 的影响(结合消费者信心指数来考虑)

。同时,也注意此处的自发性投资的重要性(结合生产者信心指数来考虑,或其他经济景气指数)。

对以上分析,用图形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总支出曲线背后对应的是某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平(如(6)式所示)。

接下来,我们借助另一种略有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分析中,需要注意,均衡状态不是一种常态,如果要达到均衡状态,则合意的(计划的、想要的)总需求/总支出必须要等于最终所生产出来的实际的产出。

(10) 计划的总支出(总需求)

(11)

实际的总产出(总供给)

(12)

实际的总供给和计划的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时,经济才处于均衡状态。

因此,当且仅当

,表示存货投资出现了未计划的增加,此时,企业减少生产,降低库存,如果

经济向均衡状态趋近。

如果,表示经济中的实际的产出小于计划的支出(根据短板原理,经济中有一部分计划的总需求不能由当期的总产出来满足,但是往往能够通过企业过往年份的存货得到满足),此时,企业扩大生产,经济向均衡状态趋近。

2、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同时,由于政府的存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外生的政府购买支出()

在,税收也随之发生。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就可以通过以下条件求出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13)

(14) 总需求:

总供给:

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定量税)

因此,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15)

(16) (17)

(18)

均衡的消费数量为

(19)

考虑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家庭部门消费的影响。

在三部门经济中,进一步考虑各种乘数大小,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并思考政府减税和增税的经济影响。

3、思考题

在图形上,各个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

如果加入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则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此时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多少?

如果考虑比例税而非定量税,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相关的乘数如何变动? 仅有产品市场的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国民收入?

4、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在四部门经济中,假设对进口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函数为

(20)

计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及相关乘数。

专题1: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凯恩斯交叉模型(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均衡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短期、中期、长期之间的区分和总产出水平的决定

∙ 在短期,如几年内,产出的变动主要由需求来驱动。例如,汽车制造商接到的订单

(需求)越多,产出就会扩大。如果消费者信心或者其他因素导致需求下降,产出也就下降。

∙ 但是,无论企业接收到多少订单,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将产量提高。例如,无论有多

少消费者涌向汽车展厅,也无法将印度的产出水平推高到美国产出的高度。因此,我们还必须考虑供给方:一个国家的技术有多先进、使用了多少资本、劳动力的规模和技能等因素,而不是消费者的信心,是决定产出水平的根本。中期,也就是一二十年,或者一代人的时间。在中期内,经济趋向于回到由供给因素决定的产出水平。在一二十年的时间内,这些因素的移动还不算太快,将其看成是外生给定的也不会犯大错误。

∙ 如果时间更长,在长期中,技术、资本和技能也不是给定的。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

尖端程度依赖于其创新和引进吸纳新技术的能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储蓄多少。工人的技能依赖于教育系统的质量。其他因素也很重要。如果企业的运作想要有效率,他们就需要再一套清晰的法律下运作,并且有一个诚实的政府执行这些法律。长期,也就是半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

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民产出?

长期中,潜在的生产能力限制着一国的国民产出。短期中,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等支出构成的总需求决定了一国的国民产出。凯恩斯交叉模型(Keyesian Cross Model,又称乘数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宏观经济模型(萨缪尔森)。KCM模型一直对宏观经济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它忽略了很多宏观经济要素。例如,它忽略了货币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总供给的影响,忽略了与总供给相联系的支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在短期中,假设经济可以在一个不变的价格水平上提供产品(这也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可以按照这个不变的价格水平做出支出决定)

,不妨令这个价格水平为。

定义总支出函数(总支出曲线)

。用表示一个经济的总支出,根据对支出的分类

(1)

如果显式地把不变的价格水平考虑进来

(2)

(2)表示在不变的价格水平上,这个经济的总支出。

1、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假设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家庭和企业,因此,经济的总支出(总需求)为

(3)

进一步假设企业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参数)

,记作;家庭部门的消费函数具有凯恩斯特征,即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成正比

(4)

其中,是内生变量(需要通过模型求解的变量)

因此,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就可以通过以下条件求出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5)

(6)

总需求:

(7)

总供给:

消费函数:

结果为

(9)

从而,均衡的消费数量为

。注意到自发性消费的重要性,如消费者信心 (8) 的影响(结合消费者信心指数来考虑)

。同时,也注意此处的自发性投资的重要性(结合生产者信心指数来考虑,或其他经济景气指数)。

对以上分析,用图形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总支出曲线背后对应的是某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平(如(6)式所示)。

接下来,我们借助另一种略有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分析中,需要注意,均衡状态不是一种常态,如果要达到均衡状态,则合意的(计划的、想要的)总需求/总支出必须要等于最终所生产出来的实际的产出。

(10) 计划的总支出(总需求)

(11)

实际的总产出(总供给)

(12)

实际的总供给和计划的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时,经济才处于均衡状态。

因此,当且仅当

,表示存货投资出现了未计划的增加,此时,企业减少生产,降低库存,如果

经济向均衡状态趋近。

如果,表示经济中的实际的产出小于计划的支出(根据短板原理,经济中有一部分计划的总需求不能由当期的总产出来满足,但是往往能够通过企业过往年份的存货得到满足),此时,企业扩大生产,经济向均衡状态趋近。

2、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同时,由于政府的存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外生的政府购买支出()

在,税收也随之发生。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就可以通过以下条件求出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条件: (13)

(14) 总需求:

总供给:

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定量税)

因此,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15)

(16) (17)

(18)

均衡的消费数量为

(19)

考虑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家庭部门消费的影响。

在三部门经济中,进一步考虑各种乘数大小,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并思考政府减税和增税的经济影响。

3、思考题

在图形上,各个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

如果加入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则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此时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多少?

如果考虑比例税而非定量税,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相关的乘数如何变动? 仅有产品市场的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国民收入?

4、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在四部门经济中,假设对进口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函数为

(20)

计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及相关乘数。


相关文章

  • 宏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IS-LM模型研究的是:(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IS曲线的斜率:为正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间的关系 ...查看


  •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题-多选
  • <西方经济学>期末机考资料整理 四.多项选择题部分 A字头 01.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①完全垄断市场②垄断竞争市场③寡头垄断市场 ④完全竞争市场). 02.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 ...查看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 自己收藏的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财经类各专业(开放教育专科)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 在 ...查看


  • 教学大纲与日历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2001年10月23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的制定依据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财经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管理人才.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 ...查看


  • 考研微观经济学笔记
  • 微观部分 第一章 引论 这一章只是了解性的内容,考试时不会怎么涉及.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 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 ...查看


  • 西方经济学作业多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1.经济学所包括的主要问题有 ( ABCDE). 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 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 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 2.经济学的含义包括(ABCDE ). A.资源是稀缺的 B.经济学是选择科 ...查看


  • 现代西方经济学
  • 第一部分 导论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资源的稀缺性.四大类基本生产要素技术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资源配置.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体系的功能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划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查看


  • 西方经济学题库判断题
  • 判断题 <赋税论>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在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以 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在货币理论方面,提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199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 ...查看


  • 西方经济学配套案例集
  • <西方经济学> 配套案例集 适用专业:本科财务管理 第一章 绪论 案例1:福特关于金牛车型的经济决策 1985年,福特公司推出了金牛车型,当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87年,金牛车型已使公司的利润翻了近一倍.它的成功不仅涉及工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