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导学案(含答案)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导学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

2、了解新词新语,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并评价新词新语。

2、难点:如何评价新词新语

三、教学用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词语很多,在网上是特别流行,很新颖、独特,谁来列举几个?(点评学生所列举出的词语) 网络上有新词新语,其它媒体(如报刊、电视等)都有新词新语。关于新词新语的概念,一般认为,新近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词新用,这样的词语就叫新词新语。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二)认识感悟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请两个学生上黑板

写下自己收集整理的新词新语并做简要的说明)。(以十个为宜) 参考词汇:

社会生活类1:

知本家、RMB 、DV 、DIY 、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 一族、黑恶、另类 休闲旅游类:

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商业类:

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社会生活类2: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位、西部文化等。

环保类:

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

科技类1:

液晶电脑、蓝牙、CEO 、CFO 、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

经济类1:

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 医药卫生类:

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干红葡萄酒等。

经济类2:

“三农”、软着陆、按揭、价格战、并购、撤标 循环经济、熊市、牛市、垃圾股、蓝筹股、实名制

科技类2:

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

政治法律类:

和平崛起、FB 、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等。

小结:新词新语有着新颖、形象、通俗易懂、便于交际等特点,这是新语

新语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学们要提高自己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

能力,就应该向生活学习,了解、掌握和运用新词新语。用新词新语反映新的生

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梳理探究

下面,为加深同学们对新词新语的认识,我们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从政

治、科技、文化、生活、网络等几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一个你最喜欢和

一个你最不喜欢的新词新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放手让学生梳理,并把自己的梳理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思考、整理自己的

想法,师生交流、共同探究。并对学生的梳理探究作适当的点评。提示: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词语用法、产生途径、使用场合、文化品味、语言规范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究) 小结:梳理探究新词新语,我们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和运用。新词新语的产生与发展,新词新语的品味与规范,新词新语的含义与运用,这些问题都很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

(四)作业

你想进一步了解新词新语吗?那就请同学们课外自行分组,分工合作,开

一次“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专题的梳理探究活动。每个小组以5至7人为宜。活动完成,同学们可自行举办一次梳理探究活动成果展。 总结:今天我们涉及到的这些新词新语,有的有文化品味,有的新颖形象,有的粗俗不雅,有的费解抽象。看来新词新语真的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啊。因此同学们既要学会运用,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更要学会辨别,粗俗不雅的要坚决抛弃,这样才能净化文字,更好的反映生活。

板书设计

(一)走近新词新语

(二)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三)梳理探究

参考词汇内容:

“灰领”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专门技能人才,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和部分体力劳动。在中国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

粉领丽人多出自“食脑”阶层,从事自由撰稿、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服装、珠宝、陶艺及各类工艺品设计、产品营销、进出口贸易、管理咨询等工作,她们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寻求个性价值、追求劳资公平、接受市场挑战是她们共同的特点。

金领:是由“白领”衍生出来的名词,用以指最能赚钱的一批人,也指财富的拥有者,如大企业经理、大经纪人、大老板等,特别是工商界、经济管理界、金融界的

愿景”: 一词相对确切的含义当是“远期的愿望”、“长远的目标”或“努力希望达到的图景”。连宋在大陆行的言谈中多次使用了“愿景”一词,这是祖国大陆主流传媒中过去难得一用的语词。特别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让“愿景”一词赫然正式出场,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在语词的使用都非常尊重对岸同胞的习惯与创义。

SOHO 一族:S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缩写,泛指在家办公或小型创业者。特色是自己掌握,调配工作时间,其实也是过去所谓“自由业”的新诠释。不过,目前受到关注的SOHO 族,又特意指善于利用通讯器材、电脑、互联网、由三五个同好者合租的自由工作室;或干脆连

办公室租金也省了,以家为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只接案子工作,不到公司上班。

“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模式家庭

环境激素:就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时释放到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它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最终归结到使生殖机能失常。

21 《论语》 1 四中 马元军

导语:翻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每个领域、每个时期都产生过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在名著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伟人,他们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然而,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普遍存在对名人名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而名著,是人类进步的阶石,它在与物质世界的比照中,体现了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这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最深层的素质培养。

今天,我们提倡阅读名著,是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通过通俗、生动、简明的导读,使青少年对于中外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著名人物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对于曾经并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名著有一定的领会,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下面请随我们一起走进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

名著导读之《论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 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 联系自身学习实际, 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 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 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 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

2、删诗书, 定礼乐, 创儒学, 传经艺, 师表万世;

赞周礼, 写春秋, 立杏坛, 育才德, 桃李三千

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4、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 生有异质, 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 学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 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 遂周游列国, 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 年七十三。

(一) 、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广收门徒, 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 其中优 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 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 致力于教育, 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 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二) 、孔子的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 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 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 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

人”,“己所不欲, 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 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 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 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 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三) 、【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 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 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 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 而是刻骨铭心! 于是,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 、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 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 蔑视礼法, 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 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 商鞅认为, 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 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 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通,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于夜。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 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 人言普山东人, 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 普略不隐, 对曰:“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 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 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 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 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 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 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 使我深深地相信, 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

陶, 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论语》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 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内容非常丰富, 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 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 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 集章为篇, 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 只是大致归类, 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四、拓展延伸,感悟联想

1、儒雅的君子风度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练习。

(3)说(yu è):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 ùn ):怒。

▲补注

⑴、君子

本敬称官大人,孔子用来特指儒家的理想人格,它的对词是“小人”。

⑵、悦、乐

这体现了中国现世乐感文化的人生观,不同于基督教、佛教的罪感、耻感文化的人生观。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2、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 ǎn ):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求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 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赐:子贡的名。诸:之于。

▲补注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学生,公元前520年生,小孔子32岁。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周游列国时给孔子以经济资助。能言辩,善外交,曾说楚昭王解孔子陈国绝粮

之困。性格活泼,交往甚广,左右逢源。孔子评他:瑚琏之器,可举一反三。他为其守墓六年。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五、练习:

《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 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 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 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 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 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第二课时 读、译、背

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

1、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 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 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 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 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 我进行反省, 如果自己身上也有, 就立即改去。

3、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君尽君道, 臣尽臣道, 父尽父道, 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 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 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 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 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 仁厚的人有涵养, 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做的, 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 不肯懈怠, 执行政令表里如一, 忠心不二。”

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 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 使朋友信任, 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 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 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 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的私欲, 使言行合于礼, 这就是仁。

11、 为仁由己, 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 难道是靠别人吗?

12、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 坚持不懈, 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3、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 而是爱好古代文化, 依靠个人勤奋敏捷, 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14、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 我想要达到仁, 仁就来了。

15、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 从而使别人立身, 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7、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 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 ; 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 , 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8、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①,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由于太远, 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 实际仍在高速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 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 就像北极星一样, 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 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9、子曰:“道之以政①, 齐之以刑②, 民免而无耻③;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同“导”。治理, 引导。 ②齐:整治, 约束, 统一。 ③免:避免, 指避免犯错误。无耻:做了坏事, 心里不知羞 耻; 没有(或缺乏) 羞耻之心。 ④格:正, 纠正。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 用刑法来处罚, 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 但还不是从心

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 用礼来约束, 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20、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 可以为师矣。”【注释】 ① 故:旧的, 原先的。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 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 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思:思考, 思维。罔(wǎng网):同“惘”。迷惑, 昏而无得。一说, 欺罔, 蒙蔽, 受骗。另说,“罔”,即无, 无所得。 ②殆(dài代):危险。一说, 没有信心。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 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22、子曰:“由①, 诲女②,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③。”

【注释】① 由:姓仲, 名由, 字子路, 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 人。是孔子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 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 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542年, 卒于公元前48 0年, 比孔子小九岁。 ② 诲(huì会):教导, 教育, 诱导。 女:同“汝”。你。 ③ 知:前五个“知”字, 是知道, 了解, 懂得。最后“是知也”的“知”,同“智”。明智, 聪明, 真知。 之:代词。指孔子所讲授的知识、学问。

【今译】孔子说:“仲由, 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3、子曰:“人而无信①, 不知其可也。【注释】① 信:讲信用, 说了算数。

【今译】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 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4、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翻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

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 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 血气还没有稳定, 力戒贪恋女色; 到了壮年时期, 血气正当旺盛, 力戒逞强好斗; 到了老年时期, 血气已经衰弱, 力戒贪得无厌。

26、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 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7、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28、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国家的军队, 可以使他丧失主帅; 一个小小的男子汉, 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29、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冷以后, 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0、 有教无类。

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31、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2、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 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33、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户人家的村落, 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 但不如我好学啊。

34、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用功, 忘记吃饭, 高兴起来忘记忧愁, 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5、朽木不可雕也。

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6、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暮春三月, 春服已经换上, 约上五六个朋友, 六七个少年, 到沂水里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风, 再一路歌唱而归。

3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②,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注释】 ①有:同“又”。表示相加。“十有五”,即十加五, 十五岁。 ②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 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 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也不会超出规矩。”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导学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

2、了解新词新语,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并评价新词新语。

2、难点:如何评价新词新语

三、教学用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词语很多,在网上是特别流行,很新颖、独特,谁来列举几个?(点评学生所列举出的词语) 网络上有新词新语,其它媒体(如报刊、电视等)都有新词新语。关于新词新语的概念,一般认为,新近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词新用,这样的词语就叫新词新语。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二)认识感悟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请两个学生上黑板

写下自己收集整理的新词新语并做简要的说明)。(以十个为宜) 参考词汇:

社会生活类1:

知本家、RMB 、DV 、DIY 、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 一族、黑恶、另类 休闲旅游类:

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商业类:

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社会生活类2: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位、西部文化等。

环保类:

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

科技类1:

液晶电脑、蓝牙、CEO 、CFO 、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

经济类1:

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 医药卫生类:

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干红葡萄酒等。

经济类2:

“三农”、软着陆、按揭、价格战、并购、撤标 循环经济、熊市、牛市、垃圾股、蓝筹股、实名制

科技类2:

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

政治法律类:

和平崛起、FB 、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等。

小结:新词新语有着新颖、形象、通俗易懂、便于交际等特点,这是新语

新语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学们要提高自己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

能力,就应该向生活学习,了解、掌握和运用新词新语。用新词新语反映新的生

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梳理探究

下面,为加深同学们对新词新语的认识,我们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从政

治、科技、文化、生活、网络等几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一个你最喜欢和

一个你最不喜欢的新词新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放手让学生梳理,并把自己的梳理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思考、整理自己的

想法,师生交流、共同探究。并对学生的梳理探究作适当的点评。提示: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词语用法、产生途径、使用场合、文化品味、语言规范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究) 小结:梳理探究新词新语,我们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和运用。新词新语的产生与发展,新词新语的品味与规范,新词新语的含义与运用,这些问题都很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

(四)作业

你想进一步了解新词新语吗?那就请同学们课外自行分组,分工合作,开

一次“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专题的梳理探究活动。每个小组以5至7人为宜。活动完成,同学们可自行举办一次梳理探究活动成果展。 总结:今天我们涉及到的这些新词新语,有的有文化品味,有的新颖形象,有的粗俗不雅,有的费解抽象。看来新词新语真的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啊。因此同学们既要学会运用,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更要学会辨别,粗俗不雅的要坚决抛弃,这样才能净化文字,更好的反映生活。

板书设计

(一)走近新词新语

(二)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三)梳理探究

参考词汇内容:

“灰领”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专门技能人才,他们从事的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和部分体力劳动。在中国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

粉领丽人多出自“食脑”阶层,从事自由撰稿、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服装、珠宝、陶艺及各类工艺品设计、产品营销、进出口贸易、管理咨询等工作,她们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寻求个性价值、追求劳资公平、接受市场挑战是她们共同的特点。

金领:是由“白领”衍生出来的名词,用以指最能赚钱的一批人,也指财富的拥有者,如大企业经理、大经纪人、大老板等,特别是工商界、经济管理界、金融界的

愿景”: 一词相对确切的含义当是“远期的愿望”、“长远的目标”或“努力希望达到的图景”。连宋在大陆行的言谈中多次使用了“愿景”一词,这是祖国大陆主流传媒中过去难得一用的语词。特别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让“愿景”一词赫然正式出场,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在语词的使用都非常尊重对岸同胞的习惯与创义。

SOHO 一族:S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缩写,泛指在家办公或小型创业者。特色是自己掌握,调配工作时间,其实也是过去所谓“自由业”的新诠释。不过,目前受到关注的SOHO 族,又特意指善于利用通讯器材、电脑、互联网、由三五个同好者合租的自由工作室;或干脆连

办公室租金也省了,以家为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只接案子工作,不到公司上班。

“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模式家庭

环境激素:就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时释放到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它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最终归结到使生殖机能失常。

21 《论语》 1 四中 马元军

导语:翻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每个领域、每个时期都产生过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在名著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伟人,他们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然而,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普遍存在对名人名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而名著,是人类进步的阶石,它在与物质世界的比照中,体现了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这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最深层的素质培养。

今天,我们提倡阅读名著,是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通过通俗、生动、简明的导读,使青少年对于中外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著名人物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对于曾经并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名著有一定的领会,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下面请随我们一起走进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

名著导读之《论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 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 联系自身学习实际, 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 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 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 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

2、删诗书, 定礼乐, 创儒学, 传经艺, 师表万世;

赞周礼, 写春秋, 立杏坛, 育才德, 桃李三千

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4、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 生有异质, 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 学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 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 遂周游列国, 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 年七十三。

(一) 、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广收门徒, 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 其中优 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 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 致力于教育, 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 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二) 、孔子的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 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 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 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

人”,“己所不欲, 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 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 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 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 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三) 、【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 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 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 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 而是刻骨铭心! 于是,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 、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 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 蔑视礼法, 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 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 商鞅认为, 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 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 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通,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于夜。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 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 人言普山东人, 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 普略不隐, 对曰:“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 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 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 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 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 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 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 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 使我深深地相信, 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

陶, 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论语》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 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内容非常丰富, 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 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 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 集章为篇, 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 只是大致归类, 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四、拓展延伸,感悟联想

1、儒雅的君子风度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练习。

(3)说(yu è):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 ùn ):怒。

▲补注

⑴、君子

本敬称官大人,孔子用来特指儒家的理想人格,它的对词是“小人”。

⑵、悦、乐

这体现了中国现世乐感文化的人生观,不同于基督教、佛教的罪感、耻感文化的人生观。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2、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 ǎn ):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意义则指求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 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测的语气。赐:子贡的名。诸:之于。

▲补注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学生,公元前520年生,小孔子32岁。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周游列国时给孔子以经济资助。能言辩,善外交,曾说楚昭王解孔子陈国绝粮

之困。性格活泼,交往甚广,左右逢源。孔子评他:瑚琏之器,可举一反三。他为其守墓六年。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五、练习:

《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 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 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 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 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 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第二课时 读、译、背

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

1、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 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 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 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 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 我进行反省, 如果自己身上也有, 就立即改去。

3、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君尽君道, 臣尽臣道, 父尽父道, 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 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 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 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 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 仁厚的人有涵养, 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做的, 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 不肯懈怠, 执行政令表里如一, 忠心不二。”

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 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 使朋友信任, 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 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 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 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的私欲, 使言行合于礼, 这就是仁。

11、 为仁由己, 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 难道是靠别人吗?

12、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 坚持不懈, 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3、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 而是爱好古代文化, 依靠个人勤奋敏捷, 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14、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 我想要达到仁, 仁就来了。

15、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 从而使别人立身, 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7、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 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 ; 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 , 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8、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①,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由于太远, 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 实际仍在高速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 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 就像北极星一样, 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 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9、子曰:“道之以政①, 齐之以刑②, 民免而无耻③;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同“导”。治理, 引导。 ②齐:整治, 约束, 统一。 ③免:避免, 指避免犯错误。无耻:做了坏事, 心里不知羞 耻; 没有(或缺乏) 羞耻之心。 ④格:正, 纠正。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 用刑法来处罚, 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 但还不是从心

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 用礼来约束, 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20、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 可以为师矣。”【注释】 ① 故:旧的, 原先的。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 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 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思:思考, 思维。罔(wǎng网):同“惘”。迷惑, 昏而无得。一说, 欺罔, 蒙蔽, 受骗。另说,“罔”,即无, 无所得。 ②殆(dài代):危险。一说, 没有信心。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 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22、子曰:“由①, 诲女②,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③。”

【注释】① 由:姓仲, 名由, 字子路, 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 人。是孔子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 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 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542年, 卒于公元前48 0年, 比孔子小九岁。 ② 诲(huì会):教导, 教育, 诱导。 女:同“汝”。你。 ③ 知:前五个“知”字, 是知道, 了解, 懂得。最后“是知也”的“知”,同“智”。明智, 聪明, 真知。 之:代词。指孔子所讲授的知识、学问。

【今译】孔子说:“仲由, 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3、子曰:“人而无信①, 不知其可也。【注释】① 信:讲信用, 说了算数。

【今译】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 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4、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翻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

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 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 血气还没有稳定, 力戒贪恋女色; 到了壮年时期, 血气正当旺盛, 力戒逞强好斗; 到了老年时期, 血气已经衰弱, 力戒贪得无厌。

26、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 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7、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28、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国家的军队, 可以使他丧失主帅; 一个小小的男子汉, 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29、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冷以后, 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0、 有教无类。

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31、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2、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 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33、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户人家的村落, 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 但不如我好学啊。

34、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用功, 忘记吃饭, 高兴起来忘记忧愁, 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5、朽木不可雕也。

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6、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暮春三月, 春服已经换上, 约上五六个朋友, 六七个少年, 到沂水里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风, 再一路歌唱而归。

3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②,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注释】 ①有:同“又”。表示相加。“十有五”,即十加五, 十五岁。 ②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 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 想怎么做便怎么做, 也不会超出规矩。”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课本内容安排
  •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访谈(提纲) 佚 名 主持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将于2004年6月正式出版,2004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编写的.今天我们邀请这套教材的编者,介绍一下这套教材的基本情况 ...查看


  •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高一上册)
  • 一.教学任务: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 ...查看


  • 高中语文电子课本链接地址
  •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教师中心>>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1>>电子课本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电子课本 教师用书 教学设计 课件资源 语文练习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 ...查看


  • 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目录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全六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短文两篇 散步(莫怀戚) 金黄的大斗笠(高风) 2.背影(朱自清) 3.*我儿子一家(舒婷) 4.*金盒子( 琦君) 5.*羚羊木雕(张之路) 第二单元 6.从百草园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说课标说教材
  • 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任王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背后弥漫的是朦胧的云烟.品品语文,寻找逝去的岁月,丝丝问候与关怀,融化了我的烦恼与忧愁.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版课本必修目录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师教学用书.学案下载地址: http://www.pep.com.cn/gzyw/index.htm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http://www.pep.com.cn/gzsyjc1/ ...查看


  • 2017-2018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2017-2018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高中知识衔接上不够密切连贯,本届高一学生阅读能力 ...查看


  • 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
  •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目录 目 录 第一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4 2 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7 再别康桥 徐志摩 9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11 4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卞之琳 16 风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