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一)产业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网≠移动的互联网
图表 移动互联网≠移动的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通过多终端的接入以及广泛的网络覆盖便利性带动了用户生活接入网络的进程。
移动互联网可以借助于用户身份信息及位置信息将原有的网络信息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结合适当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将爆发巨大的商业价值。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图表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移动互联网发展规模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继续蓬勃发展,总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为2011年市场规模的7倍多。一方面,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互联网金融、交通旅行、在线教育的应用服务愈发完善,并加速推广向市场,成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图表 2011-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图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运营商网络容量和带宽的持续升级和维护的需要,终端产品的硬件更新和软件创新的需要,用户对新业务、新功能、新体验的需要为产业中每一个参与者带来新的利润空间。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持续发展,高度集成化的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得以设计和生产出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已经摆在所有通信企业和应用商的面前。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从移动互联网所依托的移动通信网络来看,网络扁平化、数据化、IP化的网络演进,使得网络融合加速、信息传递更加通畅、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类型越来越丰富、数据流量越来越大,这将带来更大的移动应用市场与服务竞争的空间。与此同时,全网软交换带来的可支持用户容量倍增,也为运营商发展新用户做好了准备。
中国的市场情况决定了传统GSM网络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占据部分市场。运营商需要考虑,如何将部分GSM用户吸收到移动宽带网络中来,如何吸引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加入到自己的新网络,逐步引导消费者向移动迈进,这就需要从资费、便利性、服务和性能上着手。而这正是运营商、应用商们,乃至设备商们抢占市场的良好机会。
移动终端产品的诸多机遇同样显而易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主流产品都已性能不俗,但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刚普及两年左右,未来发展和革新的空间巨大。目前多数厂商的产品硬件和设计上同化趋势明显,系统和软件应用上各有千秋。所以,更多的商业机会在于能否有突破性功能设计的新产品,以及丰富的产品类型,以把握不同的细分市场。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一)产业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网≠移动的互联网
图表 移动互联网≠移动的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通过多终端的接入以及广泛的网络覆盖便利性带动了用户生活接入网络的进程。
移动互联网可以借助于用户身份信息及位置信息将原有的网络信息进行更为精确的分类,结合适当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将爆发巨大的商业价值。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图表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移动互联网发展规模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继续蓬勃发展,总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为2011年市场规模的7倍多。一方面,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互联网金融、交通旅行、在线教育的应用服务愈发完善,并加速推广向市场,成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图表 2011-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图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运营商网络容量和带宽的持续升级和维护的需要,终端产品的硬件更新和软件创新的需要,用户对新业务、新功能、新体验的需要为产业中每一个参与者带来新的利润空间。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持续发展,高度集成化的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得以设计和生产出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已经摆在所有通信企业和应用商的面前。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从移动互联网所依托的移动通信网络来看,网络扁平化、数据化、IP化的网络演进,使得网络融合加速、信息传递更加通畅、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类型越来越丰富、数据流量越来越大,这将带来更大的移动应用市场与服务竞争的空间。与此同时,全网软交换带来的可支持用户容量倍增,也为运营商发展新用户做好了准备。
中国的市场情况决定了传统GSM网络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占据部分市场。运营商需要考虑,如何将部分GSM用户吸收到移动宽带网络中来,如何吸引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加入到自己的新网络,逐步引导消费者向移动迈进,这就需要从资费、便利性、服务和性能上着手。而这正是运营商、应用商们,乃至设备商们抢占市场的良好机会。
移动终端产品的诸多机遇同样显而易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主流产品都已性能不俗,但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刚普及两年左右,未来发展和革新的空间巨大。目前多数厂商的产品硬件和设计上同化趋势明显,系统和软件应用上各有千秋。所以,更多的商业机会在于能否有突破性功能设计的新产品,以及丰富的产品类型,以把握不同的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