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重点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交易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价值(贮藏财富),支付手段(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制度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种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缺陷:劣币被高估驱逐良币被低估,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时间与空间转换,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风险分担,支付与清算,监督与激励

#金融转化机制是通过金融系统来沟通资金的盈余与短缺的。包括:间接融资:盈余者→金融中介→短缺者;直接融资:盈余者→股票、债券→短缺者 #资本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

#信息不对称他们的盈余资金贷放给了那些他们所不愿意贷给的风险更高的资金短缺者;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在获得投资者提供了资金后,从事一些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1.信息优势者:披露信息、贷款承诺、提供抵押和担保 2.信息劣势者:生产信息、合约的正向激励 3.第三方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的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

#费雪效应:rr=rn-p (rr为实际利率,rn为名义利率,p

达比效应:rat=rn·(1-t)-p (rat为税后实际利率,t为利息税税率) 现值:PV=FV(1+nmm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即时年金终值:FV=A⋅(1+r)-1(1+r)n

r即时年金现值:PV=A⨯

复利:S=P(1+r)n1-(1+r)-n(1+r)r#现值(PV)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FV)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

可能会进行一些储蓄。 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储蓄理论:1.绝对收入理论:可支配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边际储蓄倾向则会越高;反之同理。所以,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时,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2.恒久性收入理论:对人们的消费与储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是当期的绝对收入,而是一生中的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一些意外的临时性收入不会使人们突然间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人们会把超出恒久性收入的临时性收入的主要部分都用于储蓄。3.生命周期储蓄理论: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一国的总储蓄率可能会上升。适龄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的上升,叫“人口红利”。

4.相对收入假说:示范效应(一个人的消费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位置,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其消费倾向就高)。棘轮效应(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取决他现期收入和从前高峰收入的相对水平,过去的短期消费对未来的长期消费倾向的下降具有一定有阻碍作用)。

# 人们通常是将损失而非收益增加的可能性看作风险

# 财务杠杆:企业的负债和权益之比。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投资组合选择原则:相互独立或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资产才能较好地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均值)和用方差(或标准差)代表的风险) #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组合投资),风险留存,风险转移(保险 对冲 期权)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1.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2.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M-M定理:,即企业不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实质资产决定的,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的取得以何种方式来融资的。

#

准备金: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库存款现金。

#

#中间业务: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客户办理的业务。狭义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 #

#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4%和附属资本≤4%;经济资本: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

信用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策略:筛选(5C/5P),贷款专业化,信用配给,补偿余额,首付要求,自偿性贷款 #

# #存续期:投资人收回其投资资金所需平均时间的度量指标。

#资本市场工具:中长期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期。

#优先股股票:指在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附息债券的价值评估:票面价格>市场价格,折价债券;票面价格

# #E之间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完全靠现金股利来收回投资本金所需要的时间,市盈率越高,收回投入的本金所花的时间就越长 V为债券面值,r为到期收益率,P为市场价格,i票面利率,n剩余期限

# 储蓄的动机: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谨慎动机:为预防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投资动机:为了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也ra为资产回报率,i为负债利率,re权益回报率 #李嘉图等价:无论通过增税还是增加公债筹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发债后还是要增税还债) re=ra+l⋅(ra-i)贴现债券:i=-1Pi为债券是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同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再投资股价:Ph=E⋅1-hi-h⋅r

#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弱式,半强式,强式)

回购:一方以协议价格向另一方卖债券,约定在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买回债券。#正回购先卖后买,紧缩性货币政策;逆回购先买后卖,宽松性货币政策。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和头寸和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SHIBOR)

票据:在商品或资金流通过程中,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转让和清偿的一种信用工具。#票据有本票、支票和汇票之分。

#贴现:#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基金单位是1元;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投资成本低;一般为开放式基金;税收优惠 附息债券:∑t=1nV⋅iV+=Pt1+r1+rn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汇率: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的比率。直接标价法(本表外),间接标价法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等。原金融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等,其产生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风险管理。

#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远期利率协定基本要素:名义本金,远期期限,合约利率,参考利率。

#

特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进行的,属于场内交易;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合约是标准化的;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商品,而是为了转移有关商品的价格风险,或赚取期货合约的买卖差价收益;保证金交易。#种类:利率期货、股指期货与货币期货 #功能:价格发现,规避风险

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买入期权(看涨)与卖出期权(看跌);美式,欧式 互换一种将不同的债务、不同利率的债务或交割期不同的货币的债务、由交易双方按照市场行情签订预约,在约定期限内相互交换,并进行一系列支付的金融交易行为。主要有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有效地规避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C加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R,#派生存款,就是指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 设定期存款比率为t

#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 1) 法定准备率r 2) 超额准备率e 3) 通货比率c

#简述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

(2)现金比率(h)与现金漏损率(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所谓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现金(C)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存款D之间的比例关系。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②h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其他非经济因素(u)。

(3)定期存款比率(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 ②t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定期存款的利率。

(4)超额准备比率(e)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超额准备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与法定存款率具有同等作用。 ② e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P);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 #费雪方程式 MV=PT,表明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总收入(名义GDP)相等,货币数量M的任何变化都会正比例在反映在物价P上

#剑桥方程式 M=KPy,K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P表示物价缩减指数;y实际国民收入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1)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 ①交易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都与收入(Y)有关,两者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函数。 ③投机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储藏的重要性。 ②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存在“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

(3)结论:1.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不能降低时,货币政策失效,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

3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理由是: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4、结论:货币需求非常稳定;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主张:货币供给按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增长。

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1.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2. 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3.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4. 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

5.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

利率决定理论基本内容是:#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率水平。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利率越高,储蓄的报酬就越多,储蓄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资本的需求来源于投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物价水平同名义利率之间同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作“吉布逊迷团” 原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具有: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简述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1平均利率水平2银行成本3通货膨胀预期4中央银行政策5商业周期6借款期限和风险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8政府预算赤字9国际收支状况10国际利率水平

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因素:违约风险(正相关);流动性风险(负相关) M1货币乘数:k1=1+c-tc+r+eM2货币乘数:k2=1+cc+r+e( 1)法定存款准备率(r)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货币乘数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货币乘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 ②r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中央

解释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是存续期内短期债券预期利率的平均值,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与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正相关);市场分割理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长期或短期证券的相对供给来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是连续短期债券利率预期值的平均值加上期限升水或流动性升水)。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之间的比率。

# #: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投入品的价格指数。

#物价波动的经济影响:财富再分配效应(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工资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物价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增加);菜单成本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存在预期时的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政策含义:扩张的货币政策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导致通胀。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的变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促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生产成本的变化;预期价格;技术变革;制度变迁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物价总水平 1.2.策: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来稳定物价的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会压缩总需求,使物价水平下跌。3.收入与价格管制:收入政策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工资来移动总需求曲线,价格管制就是政府限制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幅度。价格管制往往会导致短缺。短缺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物价稳定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也存在冲突。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直接调控(信用分配与利率管制),间接调控【一般性,选择性(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道义劝说)】

#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QE:当货币政策指标利率达到或接近零时,中央银行宣布,通过某一既定频率购买既定数量的国债或其它资产等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或市场流动性,改变利率期限结构,刺激经济活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货币政策时滞是从经济形势的变化(认识时滞)需要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决策时滞),到最终目标量变的变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滞)

##1.。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数值,从而降低派生存款。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平等。不足:无法进行微调,对货币供应量冲击很大导致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较大。给超额准备金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2.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介入资金的成本,调节货币供给量。提高再贴现率,就提高了生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借款的成本,银行会减少再贴现数量,从而减少基础货币。不足:商业银行贴现多少根据自身目标决策,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会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优点:中央银行掌握主动,灵活多变可微调。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投资渠道;消费者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

假设你今年25岁,购买了一份养老保险,每个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的养老保险金,一直到你45岁时为止,即你要连续20年每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的保险金。等你到60岁退休后,你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保险公司承诺你可以享受养老金的时间为20年。再假定从你开始缴纳保险金时起,到你用完你的养老金账户上所有钱为止的这55年中,利率都为7.2%,那么,你每个月应该领取多少钱的养老金?如果保险公司说在你退休后每个月给你1 500元的养老金,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设缴纳养老保险金和领取养老金均为即时年金。月利率为:7.2%÷12=0.6% ) -1连续20年每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保险金的终值为: 200 ( ⋅ 1 + 0 .6 % ) (1 + 0.6% =107392.98元。 240[]

0.6%[(1+r)-1](1+r)FV=A⋅nr

到了60岁,这笔养老金的终值为:107392.98×(1+7.2%)15=304717.69元。

%每月应该领取的养老金为: 304717 .69 × 0 .6 =2384.95元。如果保险公司在你退休后每个月给你1500元的养老金,显然你是亏了。

某公司发行了一种五年期的贴现债券,面值为100元,发行价格是8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为85元,剩余期限四年。请计算:(1)该债券发行时的年利率;(2)以现在市场价格计算的未来的年利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该公司打算现在发行面值为100元四年期的附息债券,票面利率5.25%,是在市场上购买它一年前发行的贴现债券划算,还是购买新发行的附息债券划算?

解:(1)由100=80*(1+r)5 得r≈4.56%

(2)现在以市场价格85元买这一贴现债券,由100=85*(1+r)^4 得未来的年利率r≈4.15%

若是现在以85元的市场价格购买贴现债券,则四年后可获得15元的回报,若是购买新发行的100元四年期附息债券,则每年可获得5.25元的利息,四年共21元的回报,当然是要买新发行的附息债券。

某公司发行了一种两年期的附息公司债券,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4%,剩余期限还有一年,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8元。请问,它的本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是多少?比较本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结果如何呢?

解:100*4%/98*100%≈4.08% 100*4%/(1+r)+100/(1+r)=98 解得r≈6.12%

票面利率(4%)<本期收益率(4.08%)<到期收益率(6.12%)

它的本期收益率约是4.08%,到期收益率越是6.12%,比较本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结果是到期收益率大于本期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

假定你们公司有一个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 000万元。你们投资自有资金2 000万元,另向银行借款3 000万元,银行贷款利率为7%,存款利率为5%,请计算杠杆比率和一年的融资总成本。假定总投资年收益率为15%,你们公司的资本收益率是多少?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你们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又是多少? 解:杠杆比率为:3000÷2000=1.5,一年的融资总成本为:2000×5%+3000×7%=310。 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15%,则公司的资本收益率为:15%+1.5×(15%-7%)=27%; 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公司的资本收益率为:6%+1.5×(6%-7%)=4.5%,这时,投资这样一个项目不划算,因为把钱存在银行都有5%的利率了 (1+0.6%)[1-(1+0.6%)-240]

re=ra+l⋅(ra-i)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交易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价值(贮藏财富),支付手段(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货币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制度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种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缺陷:劣币被高估驱逐良币被低估,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金融体系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时间与空间转换,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风险分担,支付与清算,监督与激励

#金融转化机制是通过金融系统来沟通资金的盈余与短缺的。包括:间接融资:盈余者→金融中介→短缺者;直接融资:盈余者→股票、债券→短缺者 #资本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

#信息不对称他们的盈余资金贷放给了那些他们所不愿意贷给的风险更高的资金短缺者;道德风险:资金短缺者在获得投资者提供了资金后,从事一些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1.信息优势者:披露信息、贷款承诺、提供抵押和担保 2.信息劣势者:生产信息、合约的正向激励 3.第三方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的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

#费雪效应:rr=rn-p (rr为实际利率,rn为名义利率,p

达比效应:rat=rn·(1-t)-p (rat为税后实际利率,t为利息税税率) 现值:PV=FV(1+nmm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即时年金终值:FV=A⋅(1+r)-1(1+r)n

r即时年金现值:PV=A⨯

复利:S=P(1+r)n1-(1+r)-n(1+r)r#现值(PV)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终值(FV)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

可能会进行一些储蓄。 金融资产: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储蓄理论:1.绝对收入理论:可支配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边际储蓄倾向则会越高;反之同理。所以,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时,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2.恒久性收入理论:对人们的消费与储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是当期的绝对收入,而是一生中的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一些意外的临时性收入不会使人们突然间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人们会把超出恒久性收入的临时性收入的主要部分都用于储蓄。3.生命周期储蓄理论: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一国的总储蓄率可能会上升。适龄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的上升,叫“人口红利”。

4.相对收入假说:示范效应(一个人的消费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位置,收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其消费倾向就高)。棘轮效应(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取决他现期收入和从前高峰收入的相对水平,过去的短期消费对未来的长期消费倾向的下降具有一定有阻碍作用)。

# 人们通常是将损失而非收益增加的可能性看作风险

# 财务杠杆:企业的负债和权益之比。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投资组合选择原则:相互独立或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资产才能较好地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均值)和用方差(或标准差)代表的风险) #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组合投资),风险留存,风险转移(保险 对冲 期权)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1.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2.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M-M定理:,即企业不论是选择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由实质资产决定的,不取决于这些实质资产的取得以何种方式来融资的。

#

准备金: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和库存款现金。

#

#中间业务: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客户办理的业务。狭义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业务。

# #

#算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4%和附属资本≤4%;经济资本:银行的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

信用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策略:筛选(5C/5P),贷款专业化,信用配给,补偿余额,首付要求,自偿性贷款 #

# #存续期:投资人收回其投资资金所需平均时间的度量指标。

#资本市场工具:中长期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转换成普通股的债券,具有债务与权益双重属性。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期。

#优先股股票:指在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附息债券的价值评估:票面价格>市场价格,折价债券;票面价格

# #E之间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完全靠现金股利来收回投资本金所需要的时间,市盈率越高,收回投入的本金所花的时间就越长 V为债券面值,r为到期收益率,P为市场价格,i票面利率,n剩余期限

# 储蓄的动机: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支出而进行的储蓄。谨慎动机:为预防未来不测之需而进行的储蓄。投资动机:为了使未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和收入也ra为资产回报率,i为负债利率,re权益回报率 #李嘉图等价:无论通过增税还是增加公债筹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发债后还是要增税还债) re=ra+l⋅(ra-i)贴现债券:i=-1Pi为债券是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同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再投资股价:Ph=E⋅1-hi-h⋅r

#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弱式,半强式,强式)

回购:一方以协议价格向另一方卖债券,约定在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买回债券。#正回购先卖后买,紧缩性货币政策;逆回购先买后卖,宽松性货币政策。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和头寸和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SHIBOR)

票据:在商品或资金流通过程中,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转让和清偿的一种信用工具。#票据有本票、支票和汇票之分。

#贴现:#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基金单位是1元;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投资成本低;一般为开放式基金;税收优惠 附息债券:∑t=1nV⋅iV+=Pt1+r1+rn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有静态和动态之分。汇率: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的比率。直接标价法(本表外),间接标价法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等。原金融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等,其产生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风险管理。

#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远期利率协定基本要素:名义本金,远期期限,合约利率,参考利率。

#

特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进行的,属于场内交易;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合约是标准化的;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物商品,而是为了转移有关商品的价格风险,或赚取期货合约的买卖差价收益;保证金交易。#种类:利率期货、股指期货与货币期货 #功能:价格发现,规避风险

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买入期权(看涨)与卖出期权(看跌);美式,欧式 互换一种将不同的债务、不同利率的债务或交割期不同的货币的债务、由交易双方按照市场行情签订预约,在约定期限内相互交换,并进行一系列支付的金融交易行为。主要有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有效地规避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C加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R,#派生存款,就是指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 设定期存款比率为t

#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 1) 法定准备率r 2) 超额准备率e 3) 通货比率c

#简述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

(2)现金比率(h)与现金漏损率(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所谓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现金(C)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存款D之间的比例关系。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②h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其他非经济因素(u)。

(3)定期存款比率(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 ②t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定期存款的利率。

(4)超额准备比率(e)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超额准备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与法定存款率具有同等作用。 ② e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P);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 #费雪方程式 MV=PT,表明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总收入(名义GDP)相等,货币数量M的任何变化都会正比例在反映在物价P上

#剑桥方程式 M=KPy,K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P表示物价缩减指数;y实际国民收入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1)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 ①交易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都与收入(Y)有关,两者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函数。 ③投机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储藏的重要性。 ②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存在“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

(3)结论:1.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不能降低时,货币政策失效,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

3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理由是: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因此,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

4、结论:货币需求非常稳定;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主张:货币供给按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增长。

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1.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2. 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3.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4. 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

5.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

利率决定理论基本内容是:#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率水平。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利率越高,储蓄的报酬就越多,储蓄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资本的需求来源于投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物价水平同名义利率之间同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作“吉布逊迷团” 原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具有: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简述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1平均利率水平2银行成本3通货膨胀预期4中央银行政策5商业周期6借款期限和风险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8政府预算赤字9国际收支状况10国际利率水平

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因素:违约风险(正相关);流动性风险(负相关) M1货币乘数:k1=1+c-tc+r+eM2货币乘数:k2=1+cc+r+e( 1)法定存款准备率(r)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货币乘数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货币乘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 ②r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中央

解释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是存续期内短期债券预期利率的平均值,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与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正相关);市场分割理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长期或短期证券的相对供给来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是连续短期债券利率预期值的平均值加上期限升水或流动性升水)。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之间的比率。

# #: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投入品的价格指数。

#物价波动的经济影响:财富再分配效应(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工资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物价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增加);菜单成本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存在预期时的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政策含义:扩张的货币政策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导致通胀。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的变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货币供应量;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促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生产成本的变化;预期价格;技术变革;制度变迁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物价总水平 1.2.策: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来稳定物价的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会压缩总需求,使物价水平下跌。3.收入与价格管制:收入政策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工资来移动总需求曲线,价格管制就是政府限制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幅度。价格管制往往会导致短缺。短缺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物价稳定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也存在冲突。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直接调控(信用分配与利率管制),间接调控【一般性,选择性(消费信用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控制;道义劝说)】

#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QE:当货币政策指标利率达到或接近零时,中央银行宣布,通过某一既定频率购买既定数量的国债或其它资产等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或市场流动性,改变利率期限结构,刺激经济活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货币政策时滞是从经济形势的变化(认识时滞)需要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决策时滞),到最终目标量变的变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滞)

##1.。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数值,从而降低派生存款。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平等。不足:无法进行微调,对货币供应量冲击很大导致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较大。给超额准备金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2.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介入资金的成本,调节货币供给量。提高再贴现率,就提高了生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借款的成本,银行会减少再贴现数量,从而减少基础货币。不足:商业银行贴现多少根据自身目标决策,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买入政府债券,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会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优点:中央银行掌握主动,灵活多变可微调。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投资渠道;消费者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

假设你今年25岁,购买了一份养老保险,每个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的养老保险金,一直到你45岁时为止,即你要连续20年每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的保险金。等你到60岁退休后,你就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保险公司承诺你可以享受养老金的时间为20年。再假定从你开始缴纳保险金时起,到你用完你的养老金账户上所有钱为止的这55年中,利率都为7.2%,那么,你每个月应该领取多少钱的养老金?如果保险公司说在你退休后每个月给你1 500元的养老金,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设缴纳养老保险金和领取养老金均为即时年金。月利率为:7.2%÷12=0.6% ) -1连续20年每月向保险公司缴纳200元保险金的终值为: 200 ( ⋅ 1 + 0 .6 % ) (1 + 0.6% =107392.98元。 240[]

0.6%[(1+r)-1](1+r)FV=A⋅nr

到了60岁,这笔养老金的终值为:107392.98×(1+7.2%)15=304717.69元。

%每月应该领取的养老金为: 304717 .69 × 0 .6 =2384.95元。如果保险公司在你退休后每个月给你1500元的养老金,显然你是亏了。

某公司发行了一种五年期的贴现债券,面值为100元,发行价格是8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为85元,剩余期限四年。请计算:(1)该债券发行时的年利率;(2)以现在市场价格计算的未来的年利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该公司打算现在发行面值为100元四年期的附息债券,票面利率5.25%,是在市场上购买它一年前发行的贴现债券划算,还是购买新发行的附息债券划算?

解:(1)由100=80*(1+r)5 得r≈4.56%

(2)现在以市场价格85元买这一贴现债券,由100=85*(1+r)^4 得未来的年利率r≈4.15%

若是现在以85元的市场价格购买贴现债券,则四年后可获得15元的回报,若是购买新发行的100元四年期附息债券,则每年可获得5.25元的利息,四年共21元的回报,当然是要买新发行的附息债券。

某公司发行了一种两年期的附息公司债券,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4%,剩余期限还有一年,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8元。请问,它的本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是多少?比较本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结果如何呢?

解:100*4%/98*100%≈4.08% 100*4%/(1+r)+100/(1+r)=98 解得r≈6.12%

票面利率(4%)<本期收益率(4.08%)<到期收益率(6.12%)

它的本期收益率约是4.08%,到期收益率越是6.12%,比较本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结果是到期收益率大于本期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

假定你们公司有一个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 000万元。你们投资自有资金2 000万元,另向银行借款3 000万元,银行贷款利率为7%,存款利率为5%,请计算杠杆比率和一年的融资总成本。假定总投资年收益率为15%,你们公司的资本收益率是多少?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你们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又是多少? 解:杠杆比率为:3000÷2000=1.5,一年的融资总成本为:2000×5%+3000×7%=310。 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15%,则公司的资本收益率为:15%+1.5×(15%-7%)=27%; 如果总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公司的资本收益率为:6%+1.5×(6%-7%)=4.5%,这时,投资这样一个项目不划算,因为把钱存在银行都有5%的利率了 (1+0.6%)[1-(1+0.6%)-240]

re=ra+l⋅(ra-i)


相关文章

  • 期货与期权教案
  • 课程介绍 [课程类别]二专 [学分]3 [周学时]3 [考核方法]课堂课后模拟与讨论.期末考试(闭卷) [预修课程]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期货市场知识与价格预测.共分6章.第一章,是 ...查看


  • 上海交大专业介绍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点击进入该院系主页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和建筑学6个系.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和建筑学6 ...查看


  • 矛盾分析法 1
  • 矛盾分析法 ⒈矛盾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 ...查看


  • 重点大学金融本科课程
  • 武汉大学的 . 作为专业基础课,有以下的一些课程 高等数学:武大数院编写的高教版 政治经济学:武大出版社出版 初级宏微观经济学:选用萨缪尔森或曼昆的教材,同时作为考研参考中文版的用高鸿业的不错. 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合著的教 ...查看


  • 实训指导手册
  • 实训指导手册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日 编 写 说 明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国际金融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 世纪,更是全球外汇市场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的世纪.外汇市场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主 ...查看


  • 各大学重点学科摘录
  • 各大学重点学科摘录 一,湖北省 1,武汉大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理论经济学 生物学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金融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查看


  • 经济学考研大纲解析
  • 经济学考研大纲解析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在国家地位的重要性,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经济学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为了让2018年考研的同学对于经济学有一个的了解.在此凯程为大家做了以下整理和分析,供考生参考. 经 ...查看


  • "嵌入式系统分析"课程论文
  • 2003年度"嵌入式系统分析"课程论文 IC卡公民身份证系统设计方案 基本需求 (1) 每位公民持有一张IC卡公民身份证,电子信息记录公 民姓名.性别.民族.出身年月日.籍贯.出生地.血型.公民 身份证号码.彩色照片等个 ...查看


  • 金融学课程说明
  • 金融学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政府与市场.企业组 ...查看


  • 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
  • 200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