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配电室操作规程
第一章 1. 操作原则 1.1 禁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1.2 禁止带接地刀闸合闸送电。 1.3 直流操作电源低于 188 伏(85%)或高于 242 伏(110%)时,不宜用电动装 置停送电,可改为手动操作。 2. 送电、停电的操作 2.1 送电:先依次将隔离开关合闸,再合断路器。 2.2 停电:先将断路器分闸,再分开隔离开关,最后合上隔离接地刀闸。 3. 停送电顺序 3.1 停电时:先停各馈出柜,再停电源柜。 3.2 送电时:先送电源柜,再依次送各馈出柜。 4. 断路器的操作 4.1 工控机后台操作或远方操作时,断路器的控制开关应置于“远方”位置。 手动操作分、合断路器时,控制开关应置于“就地”位置。 4.2 由工控机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时,确认无 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操作。 4.3 严禁使用工控机做与监控无关的事情;如运行中工控机死机,可重启动恢 复运行,如不能恢复运行应立即汇报调度处理。 5. 运行方式 5.1 本所设 XX、XX 两路电源,正常运行时,两路电源分别向两段母线供电,单
1
总则
母线断路器分段运行,母联自动投入。母联柜处于热备用状态,当一路电源失 压跳闸时,母联断路器自动投入,另一路电源带全部负荷 5.2 正常运行时,一级贯通馈出和综合贯通馈出柜分别经调压器供电。 5.3 一级(综合)贯通柜运行(需要与设计院沟通) 5.4 正常运行一级(综合)柜主供和备供时,均投入备投和重合闸。 5.5 一级(综合)本所主供,若故障跳闸,对方备投失败,本所重合失败时, 应汇报调度,根据调度命令可强送一次。 5.6 一级(综合)区间开口施工运行时,该回路禁止投入重合闸。 第二章 操作细则
1.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操作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送电。 将 N05 引入及计量隔离开关合闸。 确认 N15 断路器分闸位 确认电源电压正常后,方可操作。 将 N09 母互柜隔离合闸 将 N07 隔离合闸 将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断路器合闸
1.2
1.2.1 1.2.2 1.2.3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停电
将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断路器分闸。 将 N07 电源进线隔离分闸、将 N09 母互隔离分闸。 将 N07 电源进线隔离、将 N09 母互隔离合至接地位置 1.3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失压,母联自投成功。
2
1.3.1确认贯通柜均由对方所供电。 1.3.2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 1.3.3汇报调度。
2.
2.1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 2.2.1 2.2.2 2.2.3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二)电源柜操作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送电。 将 N06 引入及计量隔离开关合闸。 确认 N15 断路器在分闸位 确认电源电压正常后,方可操作。 将 N10 母互柜隔离合闸 将 N
08 隔离合闸 将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断路器合闸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停电 将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断路器分闸。 将 N08 电源进线隔离分闸、将 N10 母互隔离分闸。 将 N08 电源进线隔离、将 N10 母互隔离合至接地位置 2.3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失压,母联自投成功。 2.3.1确认贯通柜均由对方所供电。 2.3.2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 2.3.3汇报调度。
3.
3.1 3.1.1
一级负荷贯通调压器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依次将 N17 隔离开关 N19 隔离开关合闸
3
3.1.2 3.1.3 3.2 3.2.1
将 N17 断路器合闸。 送点完成 分闸停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一) 、 (二)由对方所供电,取消一级负荷贯通
(一) 、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3.2.2 3.2.3 将 N17 贯调柜断路器分闸。 依次将 N17 贯调柜隔离开关、N19 母互柜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3.3 一级负荷贯通调压器柜事故跳闸。 3.3.1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一) 、 (二)对方所备投成功,取消一级负荷贯
通(一)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3.3.2 3.3.3 根据调度命令,将贯调柜强送一次。 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汇报调度。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综合贯通调压器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依次将 N18 隔离开关 N20 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8 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分闸停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一) 、 (二)由对方所供电,取消综合负荷贯通
(一) 、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4.2.2 4.2.3 将 N18 贯调柜断路器分闸。 依次将 N17 贯调柜隔离开关、N19 母互柜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4
4.3 综合负荷贯通调压器柜事故跳闸。 4.3.1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一) 、 (二)对方所备投成功,取消综合负荷贯
通(一)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4.3.2 4.3.3 根据调度命令,将贯调柜强送一次。 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汇报调度。
5.
5.1 5.1.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一级负荷贯通(一)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5.1.2 5.1.3 5.1.4 5.2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将 N2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一级负荷贯通(一)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一)柜 断路器分闸。 将一级贯通(一)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6.
6.1 6.1.1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一级负荷贯通(二)线路无
5
电压时方可操作。 6.1.2 6.1.3 6.1.4 6.2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将 N23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3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断路器
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一级负荷贯通(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二)柜 断路器分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7.
7.1 7.1.1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综合负荷贯通(一)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7.1.2 7.1.3 7.1.4 7.2 7.2.1 7.2.2 7.2.3 将 N22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2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综合负荷贯通(一)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一)柜 断路器分闸。
6
7.2.4 7.2.5 7.2.6
将综合贯通(一)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8.
8.1 8.1.1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综合负荷贯通(二)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8.1.2 8.1.3 8.1.4 8.2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将 N24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4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综合负荷贯通(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二)柜 断路器分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9.
9.1 9.1.1 9.1.2 9.1.3
馈出(二)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将 N11 馈出(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1 馈出(二)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7
9.2 9.2.1 9.2.2 9.2.3
分闸停电。 将 N11 馈出(二)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1 馈出(二)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0.
10.1.1 10.1.2 10.1.3 10.2 10.2.1 10.2.2 10.2.3
馈出(四)柜的操作
将 N13 馈出(四)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3 馈出(四)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3 馈出(四)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3 馈出(四)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1.
11.1.1 11.1.2 11.1.3 11.2 11.2.1 11.2.2 11.2.3
馈出(一)柜的操作
将 N12 馈出(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2 馈出(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2 馈出(一)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2 馈出(一)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2.
12.1.1
馈出(三)柜的操作
将 N14 馈出(三)柜隔离开关合闸
8
12.1.2 12.1.3 12.2 12.2.1 12.2.2 12.2.3
将 N14 馈出(三)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4 馈出(三)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4 馈出(三)柜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汇报调度。
13.
13.1 13.1.1 13.1.2 13.1.3 13.2 13.2.1
13.2.2 13.2.3
N25 电抗器(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抗器设备良好。 将 N25 电抗器(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5 电抗器(一)柜断路器合闸。 停电。 将 N25 电抗器(一)断路器分闸。 将 N25 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汇报调度。
14.
14.1 14.1.1 14.1.2 14.1.3 14.2 14.2.1
电抗器(二)器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抗器设备良好。 将 N26 电抗器(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6 电抗器(二)柜断路器合闸。 停电。 将 N26 电抗器(二)断路器分闸。将 N25 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
9
地位 14.2.2 汇报调度
15.
15.1 15.1.1 15.1.2 15.1.3 15.1.4 15.2 15.2.1 重合闸。 15.2.2 15.2.3 15.2.4 16. 16.1 16.1.1 16.1.2 16.1.3 16.2 16.2.1 16.2.2
母联柜的操作
母联合闸。 必须确认其中一路电源退出运行。 确认已停电母线所带的馈出回路已退出运行。 依次将 N15 母联柜、N16 母联隔离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5 母联柜断路器合闸。 母联分闸。 确认将要停电母线所带的贯通回路均由对方所供电,并退出备投和
将该段母线所带的馈出回路依次退出运行。 将 N15 母联柜断路器分闸。 汇报调度。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源母线电压正常 将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隔离合闸 将 N01 所有变柜三相空气开关在合闸 停电。 将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隔离分闸 将 N01 所有变柜三相空气开关在分开
10
16.2.3
停电完成
11
10KV 配电室操作规程
第一章 1. 操作原则 1.1 禁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1.2 禁止带接地刀闸合闸送电。 1.3 直流操作电源低于 188 伏(85%)或高于 242 伏(110%)时,不宜用电动装 置停送电,可改为手动操作。 2. 送电、停电的操作 2.1 送电:先依次将隔离开关合闸,再合断路器。 2.2 停电:先将断路器分闸,再分开隔离开关,最后合上隔离接地刀闸。 3. 停送电顺序 3.1 停电时:先停各馈出柜,再停电源柜。 3.2 送电时:先送电源柜,再依次送各馈出柜。 4. 断路器的操作 4.1 工控机后台操作或远方操作时,断路器的控制开关应置于“远方”位置。 手动操作分、合断路器时,控制开关应置于“就地”位置。 4.2 由工控机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时,确认无 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操作。 4.3 严禁使用工控机做与监控无关的事情;如运行中工控机死机,可重启动恢 复运行,如不能恢复运行应立即汇报调度处理。 5. 运行方式 5.1 本所设 XX、XX 两路电源,正常运行时,两路电源分别向两段母线供电,单
1
总则
母线断路器分段运行,母联自动投入。母联柜处于热备用状态,当一路电源失 压跳闸时,母联断路器自动投入,另一路电源带全部负荷 5.2 正常运行时,一级贯通馈出和综合贯通馈出柜分别经调压器供电。 5.3 一级(综合)贯通柜运行(需要与设计院沟通) 5.4 正常运行一级(综合)柜主供和备供时,均投入备投和重合闸。 5.5 一级(综合)本所主供,若故障跳闸,对方备投失败,本所重合失败时, 应汇报调度,根据调度命令可强送一次。 5.6 一级(综合)区间开口施工运行时,该回路禁止投入重合闸。 第二章 操作细则
1.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操作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送电。 将 N05 引入及计量隔离开关合闸。 确认 N15 断路器分闸位 确认电源电压正常后,方可操作。 将 N09 母互柜隔离合闸 将 N07 隔离合闸 将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断路器合闸
1.2
1.2.1 1.2.2 1.2.3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停电
将 N07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断路器分闸。 将 N07 电源进线隔离分闸、将 N09 母互隔离分闸。 将 N07 电源进线隔离、将 N09 母互隔离合至接地位置 1.3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失压,母联自投成功。
2
1.3.1确认贯通柜均由对方所供电。 1.3.2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 1.3.3汇报调度。
2.
2.1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 2.2.1 2.2.2 2.2.3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二)电源柜操作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送电。 将 N06 引入及计量隔离开关合闸。 确认 N15 断路器在分闸位 确认电源电压正常后,方可操作。 将 N10 母互柜隔离合闸 将 N
08 隔离合闸 将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断路器合闸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停电 将 N08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断路器分闸。 将 N08 电源进线隔离分闸、将 N10 母互隔离分闸。 将 N08 电源进线隔离、将 N10 母互隔离合至接地位置 2.3 电源进线及联络(一)柜失压,母联自投成功。 2.3.1确认贯通柜均由对方所供电。 2.3.2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 2.3.3汇报调度。
3.
3.1 3.1.1
一级负荷贯通调压器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依次将 N17 隔离开关 N19 隔离开关合闸
3
3.1.2 3.1.3 3.2 3.2.1
将 N17 断路器合闸。 送点完成 分闸停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一) 、 (二)由对方所供电,取消一级负荷贯通
(一) 、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3.2.2 3.2.3 将 N17 贯调柜断路器分闸。 依次将 N17 贯调柜隔离开关、N19 母互柜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3.3 一级负荷贯通调压器柜事故跳闸。 3.3.1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一) 、 (二)对方所备投成功,取消一级负荷贯
通(一)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3.3.2 3.3.3 根据调度命令,将贯调柜强送一次。 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汇报调度。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综合贯通调压器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依次将 N18 隔离开关 N20 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8 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分闸停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一) 、 (二)由对方所供电,取消综合负荷贯通
(一) 、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4.2.2 4.2.3 将 N18 贯调柜断路器分闸。 依次将 N17 贯调柜隔离开关、N19 母互柜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4
4.3 综合负荷贯通调压器柜事故跳闸。 4.3.1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一) 、 (二)对方所备投成功,取消综合负荷贯
通(一) (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4.3.2 4.3.3 根据调度命令,将贯调柜强送一次。 确认保护信号并复归,汇报调度。
5.
5.1 5.1.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一级负荷贯通(一)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5.1.2 5.1.3 5.1.4 5.2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将 N2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1 一级负荷贯通(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一级负荷贯通(一)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一)柜 断路器分闸。 将一级贯通(一)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6.
6.1 6.1.1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一级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一级负荷贯通(二)线路无
5
电压时方可操作。 6.1.2 6.1.3 6.1.4 6.2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将 N23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3 一级负荷贯通(二)柜断路器
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一级负荷贯通(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二)柜 断路器分闸。 将一级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7.
7.1 7.1.1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综合负荷贯通(一)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7.1.2 7.1.3 7.1.4 7.2 7.2.1 7.2.2 7.2.3 将 N22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2 综合负荷贯通(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综合负荷贯通(一)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一)柜 断路器分闸。
6
7.2.4 7.2.5 7.2.6
将综合贯通(一)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8.
8.1 8.1.1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综合负荷贯通母线三相电压正常,综合负荷贯通(二)线路无
电压时方可操作。 8.1.2 8.1.3 8.1.4 8.2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将 N24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4 综合负荷贯通(二)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 停电。 联系对方所做好备投准备。 退出综合负荷贯通(二)柜备投和重合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二)柜 断路器分闸。 将综合负荷贯通(二)柜隔离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确认对方所备投成功,线路电压正常。 汇报调度
9.
9.1 9.1.1 9.1.2 9.1.3
馈出(二)柜的操作
合闸送电。 将 N11 馈出(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1 馈出(二)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7
9.2 9.2.1 9.2.2 9.2.3
分闸停电。 将 N11 馈出(二)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1 馈出(二)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0.
10.1.1 10.1.2 10.1.3 10.2 10.2.1 10.2.2 10.2.3
馈出(四)柜的操作
将 N13 馈出(四)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3 馈出(四)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3 馈出(四)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3 馈出(四)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1.
11.1.1 11.1.2 11.1.3 11.2 11.2.1 11.2.2 11.2.3
馈出(一)柜的操作
将 N12 馈出(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2 馈出(一)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2 馈出(一)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2 馈出(一)柜隔离开关分闸。 汇报调度。
12.
12.1.1
馈出(三)柜的操作
将 N14 馈出(三)柜隔离开关合闸
8
12.1.2 12.1.3 12.2 12.2.1 12.2.2 12.2.3
将 N14 馈出(三)柜断路器合闸 送电完成,汇报调度。 分闸停电。 将 N14 馈出(三)柜断路器分闸。 将 N14 馈出(三)柜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汇报调度。
13.
13.1 13.1.1 13.1.2 13.1.3 13.2 13.2.1
13.2.2 13.2.3
N25 电抗器(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抗器设备良好。 将 N25 电抗器(一)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5 电抗器(一)柜断路器合闸。 停电。 将 N25 电抗器(一)断路器分闸。 将 N25 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地位。 汇报调度。
14.
14.1 14.1.1 14.1.2 14.1.3 14.2 14.2.1
电抗器(二)器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抗器设备良好。 将 N26 电抗器(二)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26 电抗器(二)柜断路器合闸。 停电。 将 N26 电抗器(二)断路器分闸。将 N25 隔离开关分闸,并打至接
9
地位 14.2.2 汇报调度
15.
15.1 15.1.1 15.1.2 15.1.3 15.1.4 15.2 15.2.1 重合闸。 15.2.2 15.2.3 15.2.4 16. 16.1 16.1.1 16.1.2 16.1.3 16.2 16.2.1 16.2.2
母联柜的操作
母联合闸。 必须确认其中一路电源退出运行。 确认已停电母线所带的馈出回路已退出运行。 依次将 N15 母联柜、N16 母联隔离柜隔离开关合闸 将 N15 母联柜断路器合闸。 母联分闸。 确认将要停电母线所带的贯通回路均由对方所供电,并退出备投和
将该段母线所带的馈出回路依次退出运行。 将 N15 母联柜断路器分闸。 汇报调度。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的操作 送电 确认电源母线电压正常 将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隔离合闸 将 N01 所有变柜三相空气开关在合闸 停电。 将 N03 所用变馈出(一)柜隔离分闸 将 N01 所有变柜三相空气开关在分开
10
16.2.3
停电完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