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的人际关系》学习体会
许多人中国人一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就头痛。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中国人的思想太“深邃”了。应当说人际关系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掌握了这方面的技巧,不仅一生受益,就连工作、生活的质量都提高层次,使得自己身心愉快。学习曾仕强教授《圆通的人际关系》课程,虽然不能完全解惑,也对其许多观点认同感不能达到100%,但是也获益颇多。曾仕强教授的这门课程,我只想试着对中国式人际关系的五个方面和十个要点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罗列出五个方面和十个要点。五个方面包括人际关系的起点、媒介、交往、技巧、修养。十个要点为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看得出曾仕强教授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圆熟,给出了妙解,有些地方编排的有些牵强,却能给人用浅显的道理指导人。
其次看看五个方面人际关系内外因。内因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外因则是环境和媒介。人际关系不仅关心起点,更需关注结果,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目标实现为终极。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以合作、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那么我们思考,有许多种情况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其终极目标自有不同,但是需要的技巧却大同小异,因为关系的主题没变,就是人。
第三、说到妙解和妙解中的生硬。十个要点是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人善于用数字缩略语说事的习惯,把人际关系活生生的套上了“一”到“十”个数字。其目的不外是为了使得文章活泼、生动,容易记忆,以口诀的形式出现,比较上口。其实所述的十个数字,有的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有天然联系,有的就是滥竽充数的。比如,一表人才、四圈麻将等是个成语或惯常做法,这个一是严丝合缝的,不可分。而两套西装、九分努力就没有必然联系了。我知道,后者的数字都是虚指的,不是数字本身的含义。
第四、谈谈一表人才。没错啊,既然有“表”的外在,又有“才”的内在,二者的统一,必定成为交往的有力条件。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庞统二位才干齐名,以“伏龙、凤雏“并称,可是因为长相差异而结局不同。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奉为军师,以师礼待之。而庞统屡屡求职受挫,靠拿着诸葛亮的荐书去谋了个耒阳县令,要不是张飞误打误撞,使庞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估计他一辈子就是“县太爷”的命了。诸葛亮成为蜀国的丞相,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庞统可以说寸功未立,就惨死于落凤坡。这虽是演绎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在不断上演着这类故事。但是如果看了这则故事就简单地认为仅有一表人才就把所有交际问题都解决了,问题就过于简单化,所以曾仕强教授还有两套西装作为人际关系起点的另一个外在表现。两套西装讲的是外在,比如酒店大厅经常明晃晃立着牌子:“衣冠不整,恕不接待”。可见,酒店接待的不是“人”,按照牌子的“指示”,哪怕你是秦始皇,只要你衣冠不整,穿上犀利哥的衣服,恐怕按照牌子上的规则,被拒之门外了。可见两套西服所蕴含的外在的重要性。你不能怪酒店天生就想接待好的衣冠。不能怪酒店。把思维放飞一下,拓展开来往深处想一想,许多人经常能够面对身居高位的人的尊重,是尊重他的人本身,还是头上的那顶“官帽”。
第五、讲到人际关系的媒介值得说。中国的酒文化,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不知道这么所是否武断。但是我的确在文艺作品和电影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都是中国人在交往中必以酒为媒。不把客人弄到桌子底下去,就被认为不真诚,事情就不好办。到了酒场,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遑论“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了。再说到麻将,更是博大精深的东西,在交往中,小小麻将中藏着乾坤。
第六、人际关系的交往,需要五方交友,建立广阔的人脉,这肯定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不同的人性格差异很大,善于交往、乐意交际的人,八面玲珑,可以在人际交往中结交五方;但是有的人,不善于与人大打交道,无法建立人脉关系。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
第七、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所提到七术打马、八口吹牛的两个方面,似乎都带有动物的字样。七术打马,是指诚心赞美别人。 术——是一种技巧,一个人要能够常常欣赏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 拍马屁的哲学,让别人不易察觉,则可尽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则不可为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却仍然不屈不挠,经得起打击”的六出祁山的精神,是曾仕强教授倡导的。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其实人人都喜欢戴高帽。有一则故事:传说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你看,多赞美别人却是收益丰厚,并且回报周期短,见较快。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值得思考一个问题,人人都不讲原则的拍马屁,那么我们的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保障呢?
最后就是在交往中需要自身内在的修炼功夫了。不努力则不能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忍耐,则空乏其身。 “九分努力 十分忍耐”,很有哲理。一个人处于顺境、步入人生的峰巅的时候,往往缺少的就是忍耐!这时候满眼是自己的成绩,愿意不断标榜自己的成绩,如果忽视了周围人的感受,特别是上级认为“功高盖主”的感觉就比较麻烦,九分努力也会付之东流;而这作为下级的人,心里肯定背负着委屈,有被“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而事实上,这些上级及下级,人际关系链中中的每个人,都直接影响成长和进步的“重要砝码”!一旦缺少这样的自知,只是关注自己作了多少努力,觉得应升迁受奖。当期望落空后,怨气冲天,消极怠工,就和曾仕强教授所说的修炼功夫差一截。凡事需要忍耐。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似乎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知道,悟出了曾教授为人处世的智慧。反思过去的自己,为人处世与曾教授讲义中的十个方面相比,确确实实存在很大差距。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人,扮多种角色于一身,在不断变化,需要调整和改变。当我们需要作出对自己的调整和改变时,内心会很纠结,甚至会是痛苦的心灵的激荡。我不知道在“明事理”后,我能够有多大程度改变,我不知道能否长期坚持按照曾教授所铺设的人际交往的轨道走而不偏离。但是,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也是我学习的收获!
《圆通的人际关系》学习体会
许多人中国人一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就头痛。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中国人的思想太“深邃”了。应当说人际关系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掌握了这方面的技巧,不仅一生受益,就连工作、生活的质量都提高层次,使得自己身心愉快。学习曾仕强教授《圆通的人际关系》课程,虽然不能完全解惑,也对其许多观点认同感不能达到100%,但是也获益颇多。曾仕强教授的这门课程,我只想试着对中国式人际关系的五个方面和十个要点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罗列出五个方面和十个要点。五个方面包括人际关系的起点、媒介、交往、技巧、修养。十个要点为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看得出曾仕强教授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圆熟,给出了妙解,有些地方编排的有些牵强,却能给人用浅显的道理指导人。
其次看看五个方面人际关系内外因。内因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外因则是环境和媒介。人际关系不仅关心起点,更需关注结果,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目标实现为终极。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以合作、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那么我们思考,有许多种情况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其终极目标自有不同,但是需要的技巧却大同小异,因为关系的主题没变,就是人。
第三、说到妙解和妙解中的生硬。十个要点是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人善于用数字缩略语说事的习惯,把人际关系活生生的套上了“一”到“十”个数字。其目的不外是为了使得文章活泼、生动,容易记忆,以口诀的形式出现,比较上口。其实所述的十个数字,有的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有天然联系,有的就是滥竽充数的。比如,一表人才、四圈麻将等是个成语或惯常做法,这个一是严丝合缝的,不可分。而两套西装、九分努力就没有必然联系了。我知道,后者的数字都是虚指的,不是数字本身的含义。
第四、谈谈一表人才。没错啊,既然有“表”的外在,又有“才”的内在,二者的统一,必定成为交往的有力条件。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庞统二位才干齐名,以“伏龙、凤雏“并称,可是因为长相差异而结局不同。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奉为军师,以师礼待之。而庞统屡屡求职受挫,靠拿着诸葛亮的荐书去谋了个耒阳县令,要不是张飞误打误撞,使庞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估计他一辈子就是“县太爷”的命了。诸葛亮成为蜀国的丞相,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庞统可以说寸功未立,就惨死于落凤坡。这虽是演绎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在不断上演着这类故事。但是如果看了这则故事就简单地认为仅有一表人才就把所有交际问题都解决了,问题就过于简单化,所以曾仕强教授还有两套西装作为人际关系起点的另一个外在表现。两套西装讲的是外在,比如酒店大厅经常明晃晃立着牌子:“衣冠不整,恕不接待”。可见,酒店接待的不是“人”,按照牌子的“指示”,哪怕你是秦始皇,只要你衣冠不整,穿上犀利哥的衣服,恐怕按照牌子上的规则,被拒之门外了。可见两套西服所蕴含的外在的重要性。你不能怪酒店天生就想接待好的衣冠。不能怪酒店。把思维放飞一下,拓展开来往深处想一想,许多人经常能够面对身居高位的人的尊重,是尊重他的人本身,还是头上的那顶“官帽”。
第五、讲到人际关系的媒介值得说。中国的酒文化,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不知道这么所是否武断。但是我的确在文艺作品和电影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都是中国人在交往中必以酒为媒。不把客人弄到桌子底下去,就被认为不真诚,事情就不好办。到了酒场,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遑论“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了。再说到麻将,更是博大精深的东西,在交往中,小小麻将中藏着乾坤。
第六、人际关系的交往,需要五方交友,建立广阔的人脉,这肯定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不同的人性格差异很大,善于交往、乐意交际的人,八面玲珑,可以在人际交往中结交五方;但是有的人,不善于与人大打交道,无法建立人脉关系。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
第七、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所提到七术打马、八口吹牛的两个方面,似乎都带有动物的字样。七术打马,是指诚心赞美别人。 术——是一种技巧,一个人要能够常常欣赏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 拍马屁的哲学,让别人不易察觉,则可尽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则不可为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却仍然不屈不挠,经得起打击”的六出祁山的精神,是曾仕强教授倡导的。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其实人人都喜欢戴高帽。有一则故事:传说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你看,多赞美别人却是收益丰厚,并且回报周期短,见较快。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值得思考一个问题,人人都不讲原则的拍马屁,那么我们的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保障呢?
最后就是在交往中需要自身内在的修炼功夫了。不努力则不能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忍耐,则空乏其身。 “九分努力 十分忍耐”,很有哲理。一个人处于顺境、步入人生的峰巅的时候,往往缺少的就是忍耐!这时候满眼是自己的成绩,愿意不断标榜自己的成绩,如果忽视了周围人的感受,特别是上级认为“功高盖主”的感觉就比较麻烦,九分努力也会付之东流;而这作为下级的人,心里肯定背负着委屈,有被“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而事实上,这些上级及下级,人际关系链中中的每个人,都直接影响成长和进步的“重要砝码”!一旦缺少这样的自知,只是关注自己作了多少努力,觉得应升迁受奖。当期望落空后,怨气冲天,消极怠工,就和曾仕强教授所说的修炼功夫差一截。凡事需要忍耐。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似乎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知道,悟出了曾教授为人处世的智慧。反思过去的自己,为人处世与曾教授讲义中的十个方面相比,确确实实存在很大差距。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人,扮多种角色于一身,在不断变化,需要调整和改变。当我们需要作出对自己的调整和改变时,内心会很纠结,甚至会是痛苦的心灵的激荡。我不知道在“明事理”后,我能够有多大程度改变,我不知道能否长期坚持按照曾教授所铺设的人际交往的轨道走而不偏离。但是,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也是我学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