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对大学生就业影响1

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一般来说,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但是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并不能最终消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

二、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原因:①从微观经济方面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生产的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②从宏观经济方面看,伴随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就业结构等)的变动。③从劳动者个人方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能力发生变化,此外劳动者个人的职业兴趣和就业意愿发生变化。

三、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和国家出台的大学扩招政策,导致了近些年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供给远大于需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这给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尤其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使原本就供需失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企业裁员、沿海外向型企业纷纷倒闭,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幅降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并日益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2005

年至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的迅速增加,在短短的五年内,毕业人数增加了将近一倍,使得就业压力大大增大。

四、从大学生本身分析

(1)大学生刚就业时对自己的定位不足,能力估计过高,对工作条件要求过高等,使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过高估计与大学生实际能力低下,工作经验不足的强烈反差,使得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不得不定下了许多苛刻的要求,这使得许多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同时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宁愿招收技校生,也不愿招收大学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原本就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大学生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1. 外部原因:(1)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因此也影响高校就业的增长空间。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我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高于社会就业市场提供岗位的增长速率,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就业市场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

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的影响(5)用人单位招聘单位的影响

2、内部原因(1)大学生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失衡(3)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六、大学生就业流动产生的原因:年龄、教育程度、流动距离、失业率、工会力量、国家和地方政策、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国际环境、劳动力流动的优化决策:社会标准、企业标准、劳动力标准。

七、劳动力流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从雇主角度分析

(1)好的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不断地促使企业吸纳新鲜血液,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更大的机遇,及时的更新企业优秀员工数量

(2)不好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增加了员工的离职率,是企业的整体效益下降,企业流动力较大使得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减弱,不利于稳定持久前进。

2、从员工的角度分析

(1)利:为员工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竞争空间,更利于他们发挥自己

的潜能,努力奋斗,认真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2)弊:因为员工的流动力较大,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不思进取,一心想跳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本身也没有安全感,攀比心较强,降低工作效率。

3、从社会角度分析

(1)大学生劳动力的流动促使了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快速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融合与进步。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队伍和产业大军,而当地的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需要,因而中西部转移来的劳动力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问题,而且过剩供给使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买方地位,掌控着选择劳动力的主动权。伴随“民工潮”出现的“孔雀东南飞”表明流往东部地区的除简单劳动力外,还有大量人才,即熟练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新型人才,以及高学历人员。

(2)导致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公平现象较为严重,成为社会的诟病。

4、从劳动经学角度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1. 直接成本2. 机会成本3. 心理成本4. 风险成本

(二)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1. 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2. 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3. 对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

(三)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1. 直接收益2. 间接收益3. 心理

收益

(四)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1. 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有利于劳动力地位的提高3. 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八、解决对策

(一)政府角度:1、加大对大学生的保护与支持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工作,努力创业,为大学生建立更好的就业外部环境,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中心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鼓励学生接纳新的就业形式

(二)企业角度:1、校企联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2、尊重大学生的劳动权利,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安全,形成企业的独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3、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吸引他们的加入,同时还可以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年轻斗志,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定期的体检、心理咨询等等。

(三)大学生角度:1、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己的人力交往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2、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及时的改正错误,努力向他人学习就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有良好的就业心态,敢于突破创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劳动力流动的含义: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一般来说,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但是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并不能最终消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

二、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原因:①从微观经济方面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生产的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②从宏观经济方面看,伴随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就业结构等)的变动。③从劳动者个人方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能力发生变化,此外劳动者个人的职业兴趣和就业意愿发生变化。

三、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和国家出台的大学扩招政策,导致了近些年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供给远大于需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这给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尤其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使原本就供需失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企业裁员、沿海外向型企业纷纷倒闭,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幅降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并日益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2005

年至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的迅速增加,在短短的五年内,毕业人数增加了将近一倍,使得就业压力大大增大。

四、从大学生本身分析

(1)大学生刚就业时对自己的定位不足,能力估计过高,对工作条件要求过高等,使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过高估计与大学生实际能力低下,工作经验不足的强烈反差,使得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不得不定下了许多苛刻的要求,这使得许多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同时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宁愿招收技校生,也不愿招收大学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原本就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大学生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1. 外部原因:(1)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因此也影响高校就业的增长空间。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我国这几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高于社会就业市场提供岗位的增长速率,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就业市场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

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我国许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的影响(5)用人单位招聘单位的影响

2、内部原因(1)大学生就业认知有偏差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失衡(3)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六、大学生就业流动产生的原因:年龄、教育程度、流动距离、失业率、工会力量、国家和地方政策、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国际环境、劳动力流动的优化决策:社会标准、企业标准、劳动力标准。

七、劳动力流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从雇主角度分析

(1)好的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不断地促使企业吸纳新鲜血液,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更大的机遇,及时的更新企业优秀员工数量

(2)不好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增加了员工的离职率,是企业的整体效益下降,企业流动力较大使得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减弱,不利于稳定持久前进。

2、从员工的角度分析

(1)利:为员工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竞争空间,更利于他们发挥自己

的潜能,努力奋斗,认真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2)弊:因为员工的流动力较大,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不思进取,一心想跳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本身也没有安全感,攀比心较强,降低工作效率。

3、从社会角度分析

(1)大学生劳动力的流动促使了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快速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融合与进步。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队伍和产业大军,而当地的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需要,因而中西部转移来的劳动力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问题,而且过剩供给使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买方地位,掌控着选择劳动力的主动权。伴随“民工潮”出现的“孔雀东南飞”表明流往东部地区的除简单劳动力外,还有大量人才,即熟练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新型人才,以及高学历人员。

(2)导致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公平现象较为严重,成为社会的诟病。

4、从劳动经学角度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1. 直接成本2. 机会成本3. 心理成本4. 风险成本

(二)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1. 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2. 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3. 对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

(三)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1. 直接收益2. 间接收益3. 心理

收益

(四)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1. 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有利于劳动力地位的提高3. 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八、解决对策

(一)政府角度:1、加大对大学生的保护与支持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工作,努力创业,为大学生建立更好的就业外部环境,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中心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鼓励学生接纳新的就业形式

(二)企业角度:1、校企联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2、尊重大学生的劳动权利,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安全,形成企业的独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3、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吸引他们的加入,同时还可以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年轻斗志,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定期的体检、心理咨询等等。

(三)大学生角度:1、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己的人力交往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2、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及时的改正错误,努力向他人学习就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3、有良好的就业心态,敢于突破创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文章

  •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摘要:大学生择业观是在校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如何选择职业这一实践活动的稳定的认识,态度和基本的指导思想.自从大学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教育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提出三项改革后,大学毕业生就 ...查看


  •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专 业 学习中心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04 月 22 日 学 号 公共事业管理 论 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受当前美国经济低迷.欧债危机的影响,毕业 ...查看


  • 集美区城市化对大学生影响调研报告
  • 目录 一 全国城市化概念及其现状 二 城市化发展的利弊及其表现 三 集美概况及集美区城市化现状分析 1 集美概况 2 集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3 集美区城市化发展存在问题 四 集美区城市化对各个社会阶层团体的影响 五 集美区的特殊团体--大学 ...查看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 浅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的历程分析 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强调了09年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其中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现目前,我国大 ...查看


  • 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 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由传统的四大阶层逐渐分化为十大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查看


  • 城市就业问题何去何从
  • 城市就业问题何去何从 --以大学生就业为例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的问题会随之产生,个人认为城市就业问题是诸多问题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伴随着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分析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中 ...查看


  • 大学生就业难的论文
  • 大学生就业难的论文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仅供参考) 胡晓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08-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查看


  •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 热点透视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李宝芳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300191) [摘要]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民工短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折射出我国经济 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源配 ...查看


  •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近年来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这次"民工荒"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是"荒"在全国.缺工最严重的还是电子.农民工集中于农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