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我甚至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移居我花盆的,姑且就叫她野花吧。
她的花型很小,三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淡紫色,但很娇嫩,楚楚可人的样子。我很喜欢她娇美的样子,同时,我心里也默默地说着一句话,“幸亏那次我没有拔掉她。”
是的,一个月前,我差点亲手毁了她。我要找一个闲置的花盆,把我刚从花市买来的绿茎红顶的仙人掌移栽在里面,便从阳台的角落里拖出了三四个花盆,准备从中挑选一个,这个白瓷的花盆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一眼就瞅准了她,白瓷,大小合适,培上新土,把我买来的绿茎红顶仙人掌移栽里面,多相称呀。可是当我动手要倒掉里面的陈土时,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那干涸的陈土下面竟冒着一团黄绒绒的小芽芽。这会是什么芽儿呢?该不会是去年的那株枯死的郁金香复活了吧,转念一想,怎么可能呢?那株郁金香艳丽过后,很快枯死了,我记得很清楚,我连根拔掉了它。恐怕只是什么杂草的芽儿吧。很好奇,于是便暂时将它留了下来,只想看看它到底能长出什么来。
它仍然待在阳台的角落里。给别的花草浇水时,也顺便给它浇了点水,得到滋润的它疯狂地长大了。怎么长出了一棵像蒿子一样的杂草呢,长圆型的叶子,绿油油的,凑上去闻一闻,青絮絮的味道,可不就是野蒿子的味道?很失望,伸手想拔掉它,但转念一想,它即便就是一棵野草,也该有生长的权利,它不声不响地独自生长着,又不碍我什么事,我何苦要置它于死地呢?慈悲为怀吧。幸亏有了这样的一念,于今,我看到了淡紫色的三瓣小花,悠悠地在我面前开放着。由眼前的这盆野草花,我想到了那些傲视风雨、自强不息地开在山野的花,它们躲避世人关注和赞赏的目光,悄然地完成自己平淡却丰富的做花朵的一生。
我于是想起了许多平凡的人们。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平实,活得坦荡而真实。他们或许一辈子都不曾被人关注过,但他们平实的内心却诠释着高尚和丰腴,像一本剥去精美包装的书,一点也不妨碍它深刻而隽永的内涵。
我身边的一位老教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高三毕业生,培养出的名牌大学生可以排成一个很长的队伍了,可是他的一双儿女,却都没有考上大学。有人认为他傻,起早贪黑地辅导学生,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女;有人为他惋惜,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三十多年,到头来仍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他却嘿嘿地一笑:我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还有我的父亲,他如今已是70岁了,他与脚下的那片土地真诚相守了一辈子,他种的粮食、蔬菜,每年都有一大部分卖进了城里。那些吃着我父亲种出来的蔬菜粮食的人,压根儿不会想到这菜和粮食是谁种出来的。但父亲终其一生劳碌清贫,却无怨无悔。岂止是我的父亲,我们的乡亲那个不是这样苦劳终生的?在乡亲们的眼里,人生的功名利禄是没什么值得看重的,他们看重的就是一份踏踏实实的生活,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像野花一样顽强地活着,淡然地开放着。
人生在世,我们自己要学着掂量出活着的轻重。你我皆凡人,难免陷入名利场上的拼争。其实,人生苦短,待千帆过尽之后,你会发现人生唯有坦荡地不动声色地完成生命和享受生命才倍显珍贵。因此,一个人若能远离浮躁和虚华,保持心灵的明净和淡泊,像野花一样,将生命的花朵淡然地开放着,那一定是活出了做人的境界了!
我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我甚至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移居我花盆的,姑且就叫她野花吧。
她的花型很小,三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的幽香,淡紫色,但很娇嫩,楚楚可人的样子。我很喜欢她娇美的样子,同时,我心里也默默地说着一句话,“幸亏那次我没有拔掉她。”
是的,一个月前,我差点亲手毁了她。我要找一个闲置的花盆,把我刚从花市买来的绿茎红顶的仙人掌移栽在里面,便从阳台的角落里拖出了三四个花盆,准备从中挑选一个,这个白瓷的花盆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一眼就瞅准了她,白瓷,大小合适,培上新土,把我买来的绿茎红顶仙人掌移栽里面,多相称呀。可是当我动手要倒掉里面的陈土时,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那干涸的陈土下面竟冒着一团黄绒绒的小芽芽。这会是什么芽儿呢?该不会是去年的那株枯死的郁金香复活了吧,转念一想,怎么可能呢?那株郁金香艳丽过后,很快枯死了,我记得很清楚,我连根拔掉了它。恐怕只是什么杂草的芽儿吧。很好奇,于是便暂时将它留了下来,只想看看它到底能长出什么来。
它仍然待在阳台的角落里。给别的花草浇水时,也顺便给它浇了点水,得到滋润的它疯狂地长大了。怎么长出了一棵像蒿子一样的杂草呢,长圆型的叶子,绿油油的,凑上去闻一闻,青絮絮的味道,可不就是野蒿子的味道?很失望,伸手想拔掉它,但转念一想,它即便就是一棵野草,也该有生长的权利,它不声不响地独自生长着,又不碍我什么事,我何苦要置它于死地呢?慈悲为怀吧。幸亏有了这样的一念,于今,我看到了淡紫色的三瓣小花,悠悠地在我面前开放着。由眼前的这盆野草花,我想到了那些傲视风雨、自强不息地开在山野的花,它们躲避世人关注和赞赏的目光,悄然地完成自己平淡却丰富的做花朵的一生。
我于是想起了许多平凡的人们。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平实,活得坦荡而真实。他们或许一辈子都不曾被人关注过,但他们平实的内心却诠释着高尚和丰腴,像一本剥去精美包装的书,一点也不妨碍它深刻而隽永的内涵。
我身边的一位老教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高三毕业生,培养出的名牌大学生可以排成一个很长的队伍了,可是他的一双儿女,却都没有考上大学。有人认为他傻,起早贪黑地辅导学生,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女;有人为他惋惜,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三十多年,到头来仍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他却嘿嘿地一笑:我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还有我的父亲,他如今已是70岁了,他与脚下的那片土地真诚相守了一辈子,他种的粮食、蔬菜,每年都有一大部分卖进了城里。那些吃着我父亲种出来的蔬菜粮食的人,压根儿不会想到这菜和粮食是谁种出来的。但父亲终其一生劳碌清贫,却无怨无悔。岂止是我的父亲,我们的乡亲那个不是这样苦劳终生的?在乡亲们的眼里,人生的功名利禄是没什么值得看重的,他们看重的就是一份踏踏实实的生活,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像野花一样顽强地活着,淡然地开放着。
人生在世,我们自己要学着掂量出活着的轻重。你我皆凡人,难免陷入名利场上的拼争。其实,人生苦短,待千帆过尽之后,你会发现人生唯有坦荡地不动声色地完成生命和享受生命才倍显珍贵。因此,一个人若能远离浮躁和虚华,保持心灵的明净和淡泊,像野花一样,将生命的花朵淡然地开放着,那一定是活出了做人的境界了!